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张家港市旅游

张家港市旅游景点介绍

张家港香山寺
  坐落于香山东南之巅,约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七十二大寺之一,历史上有“佛门圣地”之称。历史的沧桑,原寺早已湮没。后在原址重建,并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现寺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后左右种有各种树木、草坪,四季鲜花怒放,环境宜人。各殿堂层层叠叠,从各方向看均煞是雄伟。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于1994年底建成。山门建在香山老虎背中腰海拔125米的山坡上。山门上方的“香山寺”匾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仆初手书。从山门向上攀登,跨过45级花岗岩台阶,就进入飞檐斗角、威严肃穆的天王殿。再向上拾级登攀,就是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的大雄宝殿。这是一座双层楼阁式的大型建筑。殿东西长21米,南北宽13.8米,背高15.5米,建筑面积282平方米。黄墙、红窗、雕梁画栋,造型格式依……[详细]
82、香山陵
香山陵
  坐落在香山东麓,占地2.6公顷,1992年清明节前竣工落成。陵园面向正方,三面环山,翠竹抱碑。主要有石碑坊、三孔桥、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等景点。石碑坊:位于陵园的正面,高8.7米、宽15.4米,坊顶刻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题写的“香山陵”匾额。三孔桥:长20米、宽8米,拱形,气贯长虹,又名“贯虹桥”。桥的两侧矗立着两座群雕,一座是“沙洲农民-纪念标志”,一座是烈士群雕。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烈士群雕两侧建有26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革命烈士名录、事迹介绍、照片和部分实物。烈士纪念碑:园陵正中是一座高19.28米,宽1.8米,顶呈矩形的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刻有原0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碑前有900平方米的吊唁台,由4000多块金山石铺筑……[详细]
香山桃花涧
  位于香山北麓。涧从上至下,纵贯青龙岗,全长约800多米。涧水源头出自山顶泉眼,常年不涸,现为中峰之巅的天然湖泊鹿女湖。从峰巅俯视桃花涧全景,整条山涧蜿蜒曲折,影影绰绰,掩映在浓绿覆盖之中;涧左右两侧的几道龙岗逶迤磅礴,向下汇聚到桃花涧山0汇之处,山随溪转,宛如一朵盛开的桃花。从桃花涧山口东行数十步,有一山洞,名桃花涧。此洞原是人防工事,现已对游人开放,洞高约2米,深200余米,沿壁光滑湿润,缝隙处有泉珠滴落,铿然有声。同桃花涧一岗之隔的香山南麓,也有一条长长的山涧,名叫南桃花涧。此涧紧靠听松吟,与小香山梅花堂遥遥相对。此涧虽比不上北涧怪石林立、激流飞瀑的壮观景象,但终年碧泉流淌,洁寒甘美,夹涧草深林密,鸟语松吟,景致极为幽雅。……[详细]
双山岛旅游度假区
  张家港市双山岛旅游度假区位于张家港市西北郊,地处长江中下游张家港作业航道与长江主航道之间,全岛总面积20平方千米,其中江堤外滩涂4平方千米,环岛岸线16.8千米,四周水域与无锡、苏州、泰州和南通四市的长江水域相连接。岛上以农业为主,百年来无任何工业进驻。双山岛原有住户4000余户,2010年初至2012年底,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投入近30亿元实施“离岛上岸”,对岛内进行了整体搬迁。2011年底成立张家港双山岛旅游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2012年9月成功创建“江苏省级旅游度假区”,2016年12月度假区确定为首批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修养活动基地。2016年12月底,省国土厅同意双山岛旅游度假区开展旅游用地综合试点改革工作。自然生态,双山岛地处张家港市西北郊,是长江中下游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好……[详细]
85、梅花堂
梅花堂
  原坐落在香山竹林,初建于宋代。相传苏东坡晚年仕途失意,因江阴友人葛氏邀请,曾数度来梅花堂怡情养生,并题书梅花堂匾额。堂后洗砚池,因东坡洗砚而得名。由于紧靠大小香山间的石虎门古战场,梅花堂一度遭到战火破坏。明朝末年,爱山成癖的徐应霞(徐霞客之兄)重建梅花堂,并在山上广植梅竹。清风明月之夜,徐霞客兄弟觞咏为乐,共赏良辰美景。徐霞客没有忘情于这段有意义的生活经历,特写下5首诗歌并1篇长序,以作纪念。随着时光流逝,到五十年代后期,梅花堂和洗砚池均已湮没,四周梅花亦渐渐稀少。近年来,市镇两级政府采取措施开发香山旅游资源,梅花堂和洗砚池列入旅游发展规划中。新的梅花堂是5间仿古建筑,正堂题额集东坡手笔,堂内展有坡翁和徐霞客的书画诗文,让旅游人们从观光中受到华夏文明的熏陶。……[详细]
鹿苑弘济桥
  位于鹿苑古镇(现塘桥镇)东街,该桥相传由僧弘济募资建造而得名,又称鹿苑大桥。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桥全长33.5米,宽3.55米,由三个拱形构成。拱圈为花岗石,采用纵联分节并联结构。东台阶27级,西台阶20级,中孔桥高6.35米,跨度11.5米。栏杆南侧为青石,北侧为花岗石。东西走向,横跨三大浦。桥北侧,有明代尚书钱谦益书“弘济桥”三字。大桥历360余年,除两端桥口被泥淤塞外,仍坚固如旧。交通可乘201、211公交。……[详细]
张家港公园
  张家港公园位于港城大道西侧、沙洲西路南侧,属市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前身是一废弃窑址,地势低洼,经挖土造湖扩建而成。园内小城河两侧低地坪,一条有河滨休闲道、索桥、亭台及浮雕广场等景观构筑的亲水走廊,成为园中一景。园内还有3座绿满山头的土山和宽80米、高20米,总量11000吨的黄石假山瀑布。土山上有3层共380米长的迷宫,迷宫用松、竹、梅等植物材料营造了宁静悠远的空间景观,与气势磅礴的瀑布,形成强烈对比。全园以乡土树种为主,共计种植乔灌木和花草120个品种,其中乔木有48个品种,胸径15公分以上的大树有206株。乔木主要有雪松、香樟、广玉兰、垂柳、龙柏、银杏、合欢等;灌木有杜鹃。……[详细]
鹿苑古镇
  鹿苑镇现位于张家港市中部的塘桥镇,距市府所在地杨舍镇11公里。据《常昭合志》记载,该镇在春秋时代原为吴王夫差豢鹿之地。由此得名。至宋、元时,鹿苑已形成集镇,明、清以后,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成为滨江大镇。鹿苑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古迹众多。境内徐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玉器和陶器,表明在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现镇东街有建于明天启一年(1621年)的弘济桥。镇西不远处是东渡苑(古黄泅浦遗址)。镇北的盐铁塘,相传为西汉吴王濞运送盐铁所开。宋代中叶,为防海水倒灌,马盐铁塘平行筑起了一条绵延数百里的海域(又名海坝)。垒于明嘉靖年间、用于抗倭报警的烟墩,遗址清晰可辨。镇东还有植于元代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年)的银杏一株,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交通乘201、211公……[详细]
张家港凤凰山景区
  凤凰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在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在此繁衍生息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化。从春秋到元末明清,这里都是属于吴郡,当时称河阳;明嘉靖年间,河阳镇因倭寇扰乱而被毁,后移至恬庄。自梁大同六年起一直属常熟县管辖,1962年划归沙洲县(1986年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2003年原港口、凤凰、西张三镇合并为新的凤凰镇。先后获得了“中国吴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荣誉称号。2011年8月凤凰山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12月成功创建为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凤凰自古文风兴盛,人才辈出。唐至晚清,先后有三十六人取得钦赐进士功名,堪称进士之乡。苏州第一位状元陆器、清顺治状元孙承恩、清康熙状元汪绎、汪应铨、书画双绝的父子宰相蒋廷锡、蒋……[详细]
90、东渡苑 AAA
东渡苑
  东渡苑位于塘桥镇区域204国道和338省道交汇处,是公元753年唐代高僧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启航处,古称黄泗浦。东渡苑由东渡纪念馆、东渡桥、碑亭和经幢等建筑组成景区。全园突出水景,体现江南水乡田园风光。苑内主体建筑“鉴真东渡纪念馆”占地2400平方米;匾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仆初题写。正殿大厅内,安放了鉴真大师铜像一尊,高2.06米,重380公斤。殿内有7幅壁画,记录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的艰难行程和鉴真生平简介及东渡路线。正殿后面墙壁上挂有6块木刻书屏,内容为《东征传》节选,计1342字,记载了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的经历。正殿两侧,展出了鹿苑徐家湾及许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红烧土等实物,同时还展出有关鉴真的一些资料、书籍、照片及日本友人赠送的纪念品。背景……[详细]
91、藏军洞
藏军洞
  位于香山主峰老虎背之巅的东侧,有一石板盖顶的洞口,约80厘米见方,这就是香山著名古迹——藏军洞。据史料记载,香山藏军洞最早大约建于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吴王阖闾称霸于诸候,攻越伐楚,大动干戈,出于攻防战术需要,即在长江之滨的香山、长山一带挖建了许多藏军洞。70年-古工作者在香山西北坡的藏军洞发现大量具有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几何纹陶器和红陶器,证实了这一历史记载。据考证,藏军洞为坑道式A字型结构,上窄下宽,两壁皆用块石垒彻而成,内高5—10米,底部南北之间宽4—5米,东西之向呈隧道形,进深25米。香山藏军洞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每3座藏军洞编成一组,成品字形排列,较为规则,共有9组,且每组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这是其它地方藏军洞所没有的;二是洞内隧道走向与山势走向平行,士兵从左右进……[详细]
东山村遗址
  东山村遗址,在张家港市南沙乡东山村,西距香山500米,北距长江2.5公里。据初步调查,古文化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9年和1990年苏州博物馆和张家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两次发掘,发现有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遗存。马家浜文化遗存发现有圆形和半圆形柱洞的屋基,并有芦苇、稻草、竹木、稻谷、灰坑、红烧土等遗迹,出土了陶、石、玉器。遗址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倾斜,文化层高低不一,厚2.5米至3米,有连成片的大面积红烧土和大量陶片,是一处大型原始村落遗址。出土器物有陶罐、鼎、壶、盘、豆、杯、钵、石锛、凿、斧、刀、砺石、玉镯、璜等。该遗址共清理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墓葬8座,均为浅穴土坑墓,随葬品一般为4—12件,出土器物除本地文化特征外,还有一些其它文化的因素。2009年……[详细]
93、永联小镇 AAAA
永联小镇
  永联小镇,濒临长江,位于长三角都市圈的苏州张家港市,是盛名远播的“中国江鲜美食之乡”、“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国家4A旅游景区”、“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单位”。永联小镇犹如一幅现代江南水乡风景画,充满水乡情韵,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房舍粉墙黛瓦、鳞次栉比。小镇景点众多,游览永联展示馆、金手指广场、议事厅、爱心互助街、永联垂钓中心、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可让您全方位领略和感受江南名村——永联村的发展历程和淳朴、丰富有趣的田园-;小镇还有欢乐、刺激的主题乐园,儿童游乐园、水上乐园是全家游玩的好去处。在小镇旅游观光之余,还有大快朵颐的美食体验,江鲜美食步行街30余家餐饮美食店让您流连忘返;小镇还有类型多样的住宿设施可供选择,有临水而居的水上木屋度假村,有精品园林风……[详细]
张家港乐余老街
  乐余民国老街位于张家港乐余镇上,老街主街近300米长,街道极窄,廊柱排门铺连铺,仅容一辆小汽车勉强通过。两边店堂内巨大木梁“相视而行”,雕花屋檐精巧美观,整条街的房屋坚固而不失韵味。新中国成立后,欣逢太平盛世,为保护古建筑,1999年乐余镇人民政府对老街进行修缮,主街两端新建牌楼,路面变碎石为条石。现存“一字形”,门店100余间,属张家港境内惟一保存较完好的民国时期建筑。2007年7月25日被张家港市政府核定公布为张家港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22年(1933年),地方绅士张浙陆邀商界巨贾集资建镇。翌年春,委朱廷贤总执,马木匠总司工,民国24年(1935年)遂成。镇名袭“乐余庄”名。以期乐而有余。镇域占地40亩,街道呈“T”字状,南北主街长320米,北市梢东西边街长120米,主街与边街宽约3.5……[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