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新密市旅游

新密市旅游景点介绍

马鞍河遗址
  马鞍河遗址,位于新密市城区西约2公里马鞍河村西侧朱家沟西的台地上。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处仰韶文化早期的遗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时发现。文化层厚约1.2~2米,遗迹和遗物相当丰富,从遗址四周断崖上看,东部和南部有草拌泥筑成的房基和大面积红烧土层,为居住区。北部发现较多的人骨,是墓葬区。还发现瓮棺墓一座,并出土彩陶、灰陶瓮棺各1个。在遗址区域内采集到的陶器有鼎、深腹罐、盆、钵、尖底瓶和缸等。从遗址出土的房基、陶器和墓葬等遗迹、遗物看,属仰韶文化早期遗存。马鞍河遗址面积较大,遗迹、遗物十分丰富,它的发现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的承袭关系有一定历史价值。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2、屏峰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峰塔
  屏峰塔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城区青屏山顶西侧。清顺治十年(1653年),知县李鹏鸣始建,咸丰元年(1851年)知县张廷玺、王绶林重修。屏峰塔,又名文峰塔,塔高9层,高19.045米。塔身为青砖垒砌,每层有六角形密檐式的叠涩层,微微向外展出。塔基呈3.25米的正方形。高0.9米,塔身最下层与塔基为青石垒砌。塔顶有铁铸宝葫芦形塔刹。塔身中、下部有塔铭,铭文曰“屏峰塔”三个楷书大字和建造年月。屏峰塔为新密市城区标志性建筑,是新密市仅存的两座塔之一,对研究新密的历史原貌和清代筑塔史有一定参考价值。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3、杨岭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岭塔
  杨岭塔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南6公里平陌镇崔沟村西杨岭上。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三月,知县杨泰起建该塔。砖砌方形,塔刹为青石凿造,高15米,底边长3.3米,共7层,每层之间有砖砌叠涩沿,第七层中空,四面有半圆式劵门,门上均有砖雕四个大字。青石质基座略宽于一层塔体,高0.8米。塔身南中部有密县知县杨泰起题诗石碣一方,诗曰:“三峰鼎峙透,青霄水带山,环佳气饶维,岳嵩高垂荫”。杨岭塔保存十分完整,造型古朴大方,纪年明确,对于研究清代历史及塔式建筑具有较高价值。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月台瓷窑遗址
  月台瓷窑遗址位于新密市西北约二十五公里处,牛店镇西约7公里处的月台村境内。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1500米,总面积150万平方米。遗址分布在月台河两岸和与月台河相连的沟壑两侧。在月台河南岸的高台地,经调查发现有仰韶至汉代的遗迹。2006年底发现了该瓷窑遗址,并于2007年试掘窑址两个,一个为方形窑,窑东部有三个烟囱,中间直,两边斜向中收。窑壁较直,用砖砌成。西部被现代房屋压住,未清理清楚,在其周围发现大量的瓷片,有黑瓷、酱釉、茶叶末等。另一个为一长条形窑,在西部有五个形制相近的土洞,似烟囱,窑底发现有几块陶罐的残片。文化层厚度为0.2~0.5米。从一些断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瓷片堆积层。地上暴露窑址数十处,地下埋藏窑址十余处,其中大多数为马蹄形馒头窑,郭窑村附近发现的五处窑址附近都或多或少地有……[详细]
马良沟遗址
  马良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城东15公里来集乡马良沟村。遗址东临如堂庙河,西临瓦窑沟河,处于这两条小河的中间地带,高出河床约60米。遗址南北长224米,东西宽57米,面积约1.28万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78年。马良沟遗址时代经测定距今6852±100年。1979年5月,原开封地区文管会和密县文管会进行试掘,揭露面积80平方米,文化层厚0.65~0.7米,清理灰坑2个。灰坑呈圆形,出土陶器主要是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还有少许灰陶。器形有罐、碗、三足钵、双耳壶等。其中一件三足钵底部钻孔,多者7孔。马良沟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原地区史前人类活动提供了珍贵资料。第二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九里山风景区
  九里山风景区位于新密超化镇南,景区分为天鹅湖水上游乐区、雪山观光游览区、九里峡谷观光区、桃花山观光区、休闲度假区几大区。景区内青山环绕、绿水长流,森林茂密,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天鹅湖碧波荡漾,因有天鹅栖息而得名,荡舟湖中,恍若仙境。九里峡谷内奇峰林立,上游的九里湖泉水常年涌出,造就这里三步一瀑五步一潭的美景。而桃花山上的桃花每到阳春三月盛放之时,更是艳丽一片。景区内有万亩槐花林,每到五月槐花盛开,香飘十里。地址:郑州市新密市超化镇草庙村类型:峡谷山湖泊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门票信息:门市价:30.0元……[详细]
密县城隍庙
  新密城隍庙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老城中心十字街口北侧,东为鼓楼街,西与法海寺节孝祠相邻,北有县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城隍庙建筑群现存明清建筑93间,总面积4140平方米。坐北面南,由南向北按中轴线对称分布,大门前原有琉璃照壁、铁狮、石坊,现存有山门、戏楼、东西廊房、大殿、东西配殿、寝殿及东西道院。琉璃照壁、铁狮、石坊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存建筑中戏楼面宽5间,进深2间,歇山式高台楼阁灰瓦顶建筑,实为戏楼、钟楼、鼓楼三楼合一,戏楼居中,钟楼居左,鼓楼居右,均座于3米多高的台基之上,台基下为5个砖券门洞可行人。大殿面宽5间,进深8米,为单檐悬山建筑,前后檐下各置斗拱10朵,四周檐板彩绘山水人物。殿前有卷棚,均琉璃瓦覆盖,为明代建筑。寝宫,由拜厦和寝殿组成,中有地沟相……[详细]
密县县衙
  密县县衙,现称新密古县衙,位于郑州西南40公里的新密市,建于隋朝(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距今1400年的历史。2006年6月新密古县衙被省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国内现存历史最长、规模庞大、保存完整、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县级衙署,有“中华第一衙”之称。密县县衙,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西南43公里处,古县衙所在地,原古名为法桥堡,隋代由密县县东大隗移此。密县古县衙始建于隋代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国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官署衙门。其中衙署内的监狱历代沿用,一直使用到2003年,专家称监狱使用之最,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在文物界有“中华第一衙”之称。县衙历代屡有增修重修,后毁于元代战火。明……[详细]
新密魏长城遗址
  新密米村镇茶庵村起,经五岭寨风门口,沙岗、香炉山,北至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村,有一道长城遗址,全长约5.8公里。这是我国国内仅存的战国长城遗址段落,是修筑时间最早的古长城之一。新密现存魏长城北起香炉山(荥阳市、新密市交界处),中经蜡烛山、沙口、凤门口、五岭,南止茶庵村北,全长5.8公里,墙基宽2.5米。最高处高2.5米,依山盘旋,青石垒砌,林峦秀异,气势巍峨,箭楼、烽火台、营盘等防御设施完好。建在魏长城之上的“镇远炮台”,为清咸丰十年即1860年建,方形,青石质地,铁汁灌缝,高约10米,长、宽各5米,内分两层,层层有炮眼。也是珍贵的历史见证。……[详细]
密县瓷窑遗址
  时代:唐宋密县瓷窑遗址,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南,原密县老城西门外。遗址地处南北走向的菜园沟河两岸,李公惠政桥横跨其上,桥北称碗窑沟,桥南称菜园沟。在河沟两侧断崖上,都暴露出窑具和瓷片的堆积层,尤其是桥南河沟东侧更多,堆积层一般厚1—3米。在两侧断崖上,还发现了一座残窑址,窑壁用土坯筑成,已烧成砖红色;澄水池2个,为礓石砌成灰色光滑硬池面。遗址南北长1080米,东西宽200—3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密县瓷窑遗址,经过多次调查和发掘,采集到大量的瓷片和瓷器。从采集到的标本看,瓷片以白釉为主,黑釉和黄釉次之,珍珠地划花与三彩次之,青釉最少。白釉瓷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碗,还有一定数量的壶,以及碟、罐、灯、盒、豆、盂、高足杯、瓷玩具等;黄釉瓷中多为壶,还有大小不同的碗,特别是双带柄流壶为典型唐……[详细]
曲梁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汉曲梁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曲梁乡曲梁村北,面积约400×600平方米。这里地处丘陵地区,沟壑交错。遗址区则地势平坦,溱水分两支环绕遗址的东、西、北三面流过。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二、三期遗存。位于新密市东25公里曲梁村北小司河与溱水之间的高地上。南北长600米,东西宽370米,面积约22公顷,文化层厚2--4米。1959年发现,1988年3月,北京大学考古系与郑州市文物工作队联合进行发掘,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出土器物198件。陶器有深腹罐、鼓腹罐、盆、大口尊等。同时还采集到二里岗时期的鬲、罐等及商代铜觚1件,证明遗址还含少量二里岗、商代文化遗存。1987年3月4日,被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详细]
李家沟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李家沟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是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考古发掘,了解到其主剖面均包括了从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地层堆积。发现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堆积下部出土有细石核与细石叶等典型的细石器遗存,上部则含绳纹及刻划纹等装饰的粗夹砂陶及石磨盘等。旧石器阶段,在发现典型细石器文化的同时,也有反映相对稳定栖居形态的大型石制品及人工搬运石块。细石器的发现显示该遗址早期居民拥有十分精湛的石器加工技术。所用原料多是不见于本地的优质燧石,而是远距离采集运输所得。数量较多的大型石制品加工简单,器物形态亦不稳定。除有明确人工打制痕迹的石制品以外,还有数量较多的人工搬运石块。……[详细]
新砦遗址
  新砦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新密市东23公里刘寨镇新砦村西部,南临洧水,东部是洧水故道,西部和北部为开阔的平原,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主要遗存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1979年3~4月、1999年、2000年对该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新砦期文化”确认的学术成果。2002年~2005年10月,又继续对新砦遗址进行了发掘,已初步确定新砦遗址是一处设有外壕、城壕、内壕共三重防御设施,中心区建有大型城址的遗址。整座城址均掩埋在地表以下,城址平面基本为方形,南以洧水河为自然屏障,现存东、北、西三面城墙及贴近城墙下部的护城河。东墙南北残长160米,深4米;北墙东西长924米,深5~6米;西墙南北长470米,深2.5米。北墙以外220米有一条人工与自然冲沟相结合而成的壕沟,为外壕,东西长1500……[详细]
古城寨城址
  古城寨城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南35公里的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村民组周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城址规模宏大,面积176500平方米,周围环绕护城河。城外西南部是仰韶文化遗址,北面、东面是龙山文化遗址。在古城寨城址的东北部,发现了大面积的龙山时代夯筑建筑群,清理出大型房基两座。其中一号房基为南北长方形,是一座中国目前所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宫殿式建筑。另外,还清理出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及战国时期的各类灰坑、灰沟、陶窑、水井等,出土了一大批石、骨、蚌、陶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古城寨城址为探索夏文化、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提供了宝贵资料。(国家文物局)……[详细]
新密超化寺
  超化寺位于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寺门匾额书“超化古寺,名刹十五”,时为全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在隋朝全国寺院中,该寺名列十五。唐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寺内僧侣达2000余人。中宗复位后,分寺治理。后衰败。宋、元时名声又起,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甚多。明、清曾几经修葺,1920年和1930年曾遭两次大火灾。化寺是因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建,释迦牟尼在传道途中病逝于超化街,而后他的大弟子将其火化,他的真身舍利就存放于超化寺中.超化寺原分上、中、下3个寺院,上寺在超化寨,中寺在超化塔坡,下寺在超化街内,以下寺为最大。上寺现存房舍3所,为硬山式灰瓦顶;中寺房屋全毁;下寺又名规划中的超化寺“金钟寺”,坐北朝南,现有房舍20所。前有山门,为硬山顶。“超化古寺”、“名刹十五”……[详细]
76、天爷洞 AAAA
天爷洞
  天爷洞位于河南新密市城南10公里,平陌镇龙泉村与超化镇莪沟村交界处的灵崖山上。相传因黄帝在此拜天祭祖而闻名。灵崖山又名大仙山,山下洧水环绕,宋大、杞密两条铁路穿山而过。山势巍峨、陡峭,松柏苍郁,怪石嶙峋。从上到下由大小72洞组成,秀丽幽静,景色奇丽,各有其名,总称天爷洞。从山下拾级而上,攀登138个台阶,经一天门、二天门和悬崖峭壁的南天门,再蜿蜒而上直到山顶三皇殿,沿途有0洞、龙蛇洞、羚羊洞、开花洞、五连洞、九连洞、龙眼洞、四仙洞等,神秘通幽,景色各异。相传这个奇幽境被“三皇”看中,定居于此。天爷洞自然景观奇特,受到游客的青睐。……[详细]
中州桃花源
  河南中州桃花源自然风景区,位于新密市牛店镇西北部助泉寺村,距新密市区15公里,风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自1999年启动开发以来,过往游客络绎不绝,驰名人士慕名而至,2000年就接待八方游客近10万人次,中州桃花源自然风景区已成为新密市乃至郑州地区小有名气的旅游胜地.助泉寺风景区现开发面积达5平方公里.旅游区内既有多家物美价廉的饮食购物服务场所,还有许多令人陶醉的人间自然仙境.千米一观洞全长1067米,游客在洞中行进最初由明到暗,渴望一丝光明;行至中断,忽然眼前一闪一缕微光,给行人带来惊喜;再行数步,光域愈来愈大,使人豁然开朗.步出洞口,即到桃花源仙境胜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澈见底的山泉溪水令人流连忘返.每到5月,小寨农业科技园的优质油桃上市,使游人大饱口福.景点交通新密市牛店镇西……[详细]
78、伏羲大峡谷 AAAA
伏羲大峡谷
  伏羲大峡谷位于河南省郑州新密市西北20公里的伏羲山旅游区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一条以典型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同时也是新密市首家AAAA级景区。伏羲山属于嵩山山脉向东延伸部分,主峰五指岭1108.5米,横跨伏羲山全境。景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年均温11.6℃,比市区低2.7℃;景区植被茂密、物种繁多、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有千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数十棵,其中具有“活植物化石”之称的古亢树,是伏羲山特有的树种。景区终年流水不断,谷底飞瀑、跌水、深潭、平湖,清幽凉爽,姿态万千,风景秀美,巨大的岩石像被打磨过似的,平坦如镜,洁净光滑,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世间少有的“岩石浴”;峡谷两岸岩石兀立,岩壁上天然石梯悬于空中,形形-的人物以及动物的形象惟妙惟肖。总规划面积共5.3平方公里,以伏……[详细]
美玉桃源
  美玉桃源生态旅游区是世界上唯一以玉石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位于河南省新密市牛店镇助泉寺行政村。景区西依嵩岳、北望黄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据记载,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青少年时期曾活动于此,黄帝曾采玉于密山,淳美的十姓村庄、奇特的峡谷地貌、雄奇的嵩岳风光、宁静的田园景色、旖旎的玉石文化、浓郁的桃源情结、淳朴的民风民俗,给人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受。旅游区由桃花源、伏羲峡、女娲峰、神农谷、凤凰山、助泉寺、玉矿地质公园、野外基地等十大景区组成,景色秀美,物产丰富,因盛产“密玉”闻名天下。密玉又叫“河南翠”,与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南阳独山玉并称中国四大名玉。景区出产的“攀登世界最高峰”这一大型密玉珍品被周总理誉之为“国宝”,现存于上海工业展览馆。天下英雄出嵩岳,人间美玉在桃源。少林寺……[详细]
打虎亭汉墓
  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市西南35公里处新密打虎亭村。穿过仿汉阙式大门,沿路南行约七十米,但见路的右侧有一个高大的土冢,犹如土山,东西两墓并列,相距约30米,这就是打虎亭汉墓。该墓为东汉宏农太守张伯雄及其亲属的陵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已发掘的最大汉墓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虎亭汉墓墓东为画像石墓,墓西为壁画墓,墓主可能是和张伯雅有亲属关系的人。这两座汉墓的内部建筑形式和结构基本相同,墓壁均绘有色彩绚丽,内容丰富的石刻画像和壁画,它们给研究东汉时期中原地区民生风俗的专家们留下了重要的线索。画像石墓通长26.64米,宽20.68米,中室高6.3米,由前室、中室、后室、东南北三个耳室组成。除中室、后室外,其它各室内壁与甬道、石门均有内容丰富、瑰丽多彩的画像石刻。壁画墓通长19……[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