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 > 利川市旅游

利川市旅游景点介绍

龙水文庙
  龙水文庙位于利川市谋道镇龙水村。始建于明初,清乾隆年间重修,同治七年(1868)改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堂、正殿和厢房。大殿面阔三间13.7米,进深8.7米,木石砖结构,基址全系青砂条石垒砌,单檐硬山灰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次间穿斗式构架。该建筑是鄂西土家族地区保存较好的文庙,在建筑设计和营造工艺上,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交流的建筑艺术成就。(第五批)……[详细]
步青桥及字库塔
  步青桥及字库塔位于利川市毛坝乡青岩双泉村。步青桥建于光绪元年(1875),南北向跨太平河支流。单孔石拱桥,长21.4米,宽4米,孔跨7.2米,拱券纵联砌置。字库塔位于桥北,六角三层楼阁式空心石塔,通高5.7米,二层西壁辟窗,额题“步青桥”、三层西壁阳刻楷书“字库”。步青桥南有当年修桥的国子监太学生刘玉成及其家族墓地。步青桥、字库塔是川盐东运通道上的重要人文景观,对于研究川鄂盐运史、交通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第五批)……[详细]
长坪墓群
  长坪墓群位于利川市谋道镇长坪村。清代家族墓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由向地玺夫妇墓、向钟玉夫妇墓等12座家族墓组成。墓上有墓碑和封土等,造型精美。该墓群对于研究鄂西地区土著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佛堂墓群
  佛堂墓群位于利川市建南镇佛堂村。清代家族墓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张学序夫妇墓、张开相墓等13座家族墓组成。墓上建筑有高大的石牌坊、石砌坟茔等,造型精美,布局严整。该墓群对于研究鄂西地区土著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建南崖墓群
  建南崖墓群隋唐至宋代墓群,位于利川市建南镇,分布在羊渡河与油草河两岩崖壁上,现已发现崖墓13处共43座,高出水面十几米至数十米不等,大部分难以登临。该墓群对于研究鄂西地区土著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花梨岭天主教堂
  花梨岭天主教堂位于利川市凉雾乡花梨村。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分男堂和女堂,典型的西式教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占地约5000余平方米。(第四批)……[详细]
如膏书院
  如膏书院位于利川市南坪乡南坪镇,清代。是利川置县后最早的义学之一,现存前厅、中殿和后殿。砖木结构,硬山式瓦顶,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院内保留有碑刻11通。前厅为山门,正殿为抬梁式木构建筑,后殿为穿斗式木构件。(第四批)……[详细]
利川李氏庄园
  李氏庄园始建于清初,并逐步扩建,民国十三年(1924)进一步扩建。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西、中、东三部分,西部为黄氏旧宅,布局不规则,有左、右两路两进院落,通面阔26米,通进深35米,条石筑基,或硬山或四面坡灰瓦顶木结构房屋,穿斗式构架,一般分上、中、下三层,屋顶高低错落;中、东部为李氏扩建,中部基本呈中轴线对称布局,前后二进院落,分前、中、后堂,均面阔九间31.5米,分别进深4米、4.8米、6.5米,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前、中堂为抬梁式构架,后堂为抬梁、穿斗混合构架,分上、下两层,前设通廊。前堂为西式走廊,砖砌方柱,弧形廊檐,前部设石质堡墙;东部布局不规则,依山势而建,现仅存4个天井院。均为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穿斗、抬梁混合构架,前部多设廊,分上下两层或上、中、……[详细]
太平塘摩崖题刻
  太平塘摩崖题刻位于利川市都亭街办事处连二塘村。刻于鄂西南邻近四川要道旁的绝壁上,因该地自古有两口相邻的水塘而得名“连二塘”。幅面高5米,宽4.8米。阴刻楷书,中书“太平塘”3字,字径0.8米见方,右上角书“太平年”3字,字径0.2米见方。“太平年”系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寿辉年号(1356-1357年),徐寿辉部将明玉珍据蜀,曾在利川建立“忠路宣抚司”地方政权。该题刻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革命活动的实物见证。(第二批)……[详细]
利川丽森休闲度假村
  利川丽森休闲度假村位于该市南坪乡营上村,景区规划3000亩,现已建成1000多亩。该景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先进,是集旅游、休闲、度假、餐饮、民宿、会议和培训为一体的利川民宿龙头企业。……[详细]
龙渠休闲度假村
  利川龙渠休闲度假区地处历史文化名镇——忠路镇,历来都属经济重镇、政治要镇、文化古镇,素有花炮之乡、水杉之乡等美誉。龙渠休闲度假区位于忠路集镇东头,紧邻风光秀美的郁江河畔,距离利川城区55公里,规划建设面积6平方公里。龙渠休闲度假区由忠路温泉、郁江烟柳长堤、茶博园、盆景园、百果园、山水八圣、竹园度假村、龙渠印象广场等景点组成,是一个集龙渠文化、土司文化、茶文化、花炮文化、民俗文化、休闲体验文化为一体的多元化特色景区。……[详细]
32、佛宝山景区 AAAA
佛宝山景区
  利川佛宝山景区由峡谷漂流、瀑布群落、绝壁长廊等组成,景区内山峰逶迤、峡谷巍峨、水源丰沛、森林茂密、资源丰富。佛宝山大峡谷漂流景区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佛宝山生态开发区境内,是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东距利川市城区、火车站28公里,距G50沪渝高速佛宝山出口仅7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景区由高洞岩瀑布群观光、大峡谷热情漂流、峡谷探险穿越、佛宝山水库休闲度假、白云寺宗教朝圣、莼菜采摘体验等项目组成,开发核心总面积4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50米。佛宝山属于巫山余脉,是清江和郁江“两江”的发源地,境内山峰逶迤,峡谷巍峨,水源丰沛,森林茂密,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资源禀赋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交响辉映、相得益彰。奇峰、幽谷、怪石、飞瀑、流泉、洞……[详细]
33、龙船水乡 AAAA
龙船水乡
  龙川水乡是湖北利川市的重点景区之一。龙船水乡景区原名水莲洞,位于利川市凉务乡境内,距城区约10公里。去年10月景区正式封洞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招标完成了景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目前,这个景区已完成了水莲洞内、外的游步道及栏杆建设,拆除了原有不符合A级景区的建筑,地埋了景区电缆,架设了洞内灯光设施,建成两座洞内拦水坝及旅游厕所。景区概况水莲洞有旱洞2000米,有大佛洞、观音洞、舒心泉、樨牛洞等景点,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景致奇特。是国内最长的水洞,被称作“天下第一水洞”,洞内天柱峡、编钟峡、鲤鱼峡、九曲峡,环环相扣。特别是九曲峡,狭窄而悠长(两船相交都感困难),显得格外宁静谧然,奇特诡谲。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齐全,石柱、石笋、石花、石幔别具一格,或晶莹如玉,如灿烂如金,或粗如浮图,或细如粉丝,……[详细]
34、利川朝阳洞 AAA
利川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利川市南坪乡朝阳村,距“318”国道干堰塘路段3公里。初步探明洞穴面积20多万平方米,首期开发1.5公里,因洞穴面向东方而得名。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独具特色的岩洞风光,形状各异的神秘莫测的地下宫殿,堪称鄂西南罕见的溶洞奇观。朝阳洞在巍巍的齐岳山脚下更显得几分灵秀,洞中游“聚仙厅”,跨“银河响水”,过“野生峡”,进“宝德门”,观“蓬莱仙境”,水随路转,路随景移,景随洞转,洞因水活,景因石奇。到此一游,使人体会到沧海桑田的美妙变迁,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让人美不胜收,乐不思归。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游。到朝阳洞旅游,交通便利,离利川城23公里,距齐岳山跑马场5公里,我们热忱欢迎您的光临,饱览地下宫殿的神奇风光。地址:利川市南坪乡朝阳村类型:洞穴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电话:……[详细]
利川石龙寺
  利川团堡石龙寺(拐拐咚地咚老家那个地方)利川团堡集镇之北,有小山,团而不圆,高约百米,曲径盘旋,古木参天,山上有一古寺,名曰“石龙寺”。石龙寺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砖木结构,计1050平方米。内有四进四殿,设置七个天井,是恩施州内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寺庙建筑物,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外景点自然古朴,惟妙惟肖。龙宫池内,石龙盘旋,灵光溢彩;龟相府有龟相运筹帷幄,潇洒自若;蟹将馆有蟹将力鼎千钧,气盖云天;鱼妃院佩鲤脉脉含情,传诵着爱的佳话;鳖后宫冷遇鳖后而鳖后不冷,企盼着龙王到来的日子。夫妻银杏树历经沧桑,恩爱相守,价值连城;抗战纪念塔,巍然屹立,彪炳千秋。众多景点,目不暇接,令人留连忘返,叹为观止。更有那奇妙奇情的传说故事,动人心弦,感人肺腑。……[详细]
36、大水井景区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水井景区
  大水井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坐落于世界优秀名歌之一《龙船调》的发源地--利川市柏杨坝镇。整个建筑群由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武庄园三部分组成,它像一首由土家唢呐、木笛、叶笛、锣鼓加西洋长号奏出的三部曲,演绎着一个家族的荣与辱,兴与衰,凝固了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2004年12月25日,我们驱车从利川市城沿着改造升级后的利(川)奉(节)路来到柏杨坝镇大水井村,踏访已被省建设厅申报为全国民族文化名村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车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蜿蜒的沥青路上,圣诞节的雪花似乎带着耶稣的问候,簌簌地叩打着车窗,隆冬的寒意被心中涌动的渴望冰释。极目望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雪中的大水井,该是怎样一种意蕴呢?李氏庄园土家民居的交响乐大水井座……[详细]
天下第一杉---水杉王
  利川谋道镇生长着一棵古老苍桑、龙骨虬枝、高大挺拔的水杉树,树高35米,胸径2.5米,冠幅22米,树龄达500多年。它是世界上树龄最大、胸径最粗的水杉母树。在一亿三千万年前,水杉诞生于北极圈,后来逐渐分布到欧、亚、北美三洲。第四纪冰川过后,人们只见过从地层中发掘出来的水杉化石,为此,植物学界宣布水杉在地球上已经绝迹。1941年,-中央大学于铎教授首先发现了这棵古树,后经植物学家胡先肃、郑万钧教授鉴定为水杉,并于1948年发表了《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论文,推翻了“水杉早已灭绝”的定论,一时轰动世界植物学界。这棵古树就被称作“天下第一杉”、“植物活化石”、“世界水杉爷”、“水杉王”等。谋道水杉树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植物学上的最大发现,利川也成了国内外公认的“水杉之乡”。现在,利川拥有水杉母……[详细]
花梨岭天主堂
  花梨岭天主堂,位于凉雾区花梨乡李子槽。距利川城16公里,分男教堂和女教堂。男教堂建于一个小坡顶,砖石结构,四合院式,长宽各30米,中有天井。礼拜堂穹顶、门窗拱形。白墙黑瓦,肃穆幽静。四周有石砌围墙,略成八边形,墙高7米,厚0.8米,东南角和西北角各筑碉堡一座。正门有石梯百级下山,南面侧门有石梯45级。女堂位于男堂东南100米处,为横长木结构四合院。南北长68米,东西宽25.5米,有大小房屋数十间。四周亦砌有石垣,正面有66米石铺走道直通垣门。花梨岭天主堂地处群山环抱中,林木葱笼,环境雅静。始建年代不详,曾先后有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外国传教士来此传教。因外国传教士和不法教民相勾结,欺田霸产,图财害命,利川人民不堪屈辱,于光绪24年掀起震惊清廷利川教案,烧毁了花梨岭教堂。清政府派重兵将反……[详细]
利川凌云塔
  利川凌云塔齐跃南麓,南坪集镇向东(现为南坪村6组),巍巍然屹立一座八抬上顶,占地25m2、高约20米的石拱之塔,号之凌云塔。该塔始建于道光七年,如膏书院建成后而落成。塔身斑驳,便仍俱一股浩然之风,锲而不舍势。拔地文星映少徽,旁天剑气连齐微正是其塔其人之证。1787年(乾隆丁末岁),当时南坪汛巡检王霖,毅然把创办南坪义学作为己任,经过不懈努力,1792年(壬子)春建成学舍,延师启馆。当时人们感激王公恩德,取名为如膏书院。1800年(庚申)秋重建竣工,王霖四处劝捐,凑钱置产作为学用,每年收取经费所需。牌文记载:凡愿子弟肆业及无力延师者,悉来听学,行见敬业乐群,人之焕然。当时所有经费未改妄耗,积有余资。其后院内余资营建石塔,以此激励后人,作此塔为念。当时为教育而两秀清风,李永畅自述此心可以对天地,……[详细]
齐岳山草场
  位于利川市西郊,距利川市仅30公里,距万州港80公里,318国道从景区穿过。2001年后社会开放。海拔1500~1800米,总面积80000公顷。山上清凉多雾,雨量充沛,湿度较大,适宜各种牧草生长。年平均气温8.03~11.3℃,相对湿度85%,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无霜期208天。山上多为平缓坡地,且土层深厚,有可利用的草场6667万顷,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牧场,其中人工草场面积已达2660多公顷,且大部分实行了工程围栏和生物围栏;草场无垠,云海苍茫,风景美丽,设有多个跑马场和野营村、烧烤园、休闲山庄、宾馆等,是消夏避暑的旅游胜地。利川拥有自然草场403万亩,其中可开发利用的291.4公亩,占72.3%.齐岳山被誉为利川的“万里长城“,距重庆万州80KM,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1……[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