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旅游景点介绍
石佛寺遗址位于江津区德感街道中渡村,时代为宋—清。2019年,石佛寺遗址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时代:南宋至民国类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区:重庆市江津区批次:第七批大佛寺摩岩造像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石门社区凉亭组,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八年引人维修坐北向南,造像依崖而凿,崖宽12米,高30米,一尊脚踏莲花观音造像,高14.8米,宽5.9米,厚5.2米,善跏趺坐,头戴头冠,胸饰缨络,身着袈沙,全身贴金绘彩,头部有一笑容可掬的罗汉,左有石瓷瓶,右有石执物,为高浮雕接近圆雕。一座寺庙,坐北向南,为三合院布局,完好,建于明代,同治维修。正殿:依崖而建,总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木石结构,七重飞檐歇山顶,翼角均施吻,中饰宝瓶,抬梁式梁架,七架椽屋四椽袱前乳袱牵后接石壁,用三柱,面阔三间17.6米,进深8米,通高9米,踏通16级,素面台基,高1.7米。厢房:木石结构,硬山式项,穿逗式梁架,六柱四穿,面阔……
[详细] 石笋山属云雾山系,位于重庆江津区石门镇北部永安境内,距江津34公里,永川市区36公里。山中有男石笋山和女石笋山,分别为两座最高山峰,海拔约700米。石笋山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美轮美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统一体。而宗教文化是石笋山人文景观的主体。石笋山有大小寺庙四五处,大小不一的神像无数。“临山已谛金钟响,入庙先闻玉炉香”,各寺院终年香火不断,佛事鼎盛。禅宗悟道,听晨钟暮鼓,喃喃佛语,别有一番佛国仙山的清静无为。景区免费对外开放。咨询投诉电话:023-47373055。……
[详细] 清溪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江津区蔡家镇境内,距江津城区60余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孪生姐妹”。该景区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除无限的森林外,还有丰富的瀑布、大面积的湖泊、神奇的风谷、石林、幽深的岩洞及千年古刹。该景区具有以下特点:1.水体好。景区以清溪湖人工湖为主,库容1638万立方米,水质清,无污染,水源充足,是省级中二型水库,风景如诗如画。2.植被丰。景区内森林植被保护好,岛立水中,山水环抱,是一幅优美的自然山水画。3.山形怪。景区内山形为丹霞地貌,石笋冲天,姐弟情缘、如来说法等怪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4.景点优。40米高瀑如一帘幽梦,平静如镜的水面像一幅图画,高山平原、石笋奇沟、惊仙一洞等景点各具特色。5.交通畅。直通景区的綦江—四面山旅游环线公路穿境而过。……
[详细] 云雾坪景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与永川区的交界处,距江津城区30公里,朱杨镇13公里,是国家AA级景区石笋山的核心景区、重庆市森林公园。景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600米,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年均温度15℃,年降雨量1200mm。云雾坪属云雾山脉,伫立观景台上可眺望毗邻的男女石笋山,瞻仰他们传承千年的凄美爱情,亦可俯瞰山下湛蓝的孔雀湖。景区峰青岭翠,绿树成荫,奇峰异石,鸟语花香,白云缭绕,雾霭袅袅,好一个人间仙境。景区峰顶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却尽是悬崖峭壁,因地势险要,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自宋元明清以来,直到建国初期,一直战事不断,匪患连连。古时的云雾坪筑高大寨墙抵御匪患,寨墙有四道寨门:大寨门、人和门、栏寨门和西武门,寨内有街道、商铺、私塾、农户、良田等。至今仍可见扼守雄关隘口的……
[详细] 滚子坪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南面渝川结合部的塘河镇境内,总面积25平方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渝合高速公路可直达。景区最高海拔916米,四周均为悬崖峭壁。她集山、水、林、洞、瀑为一体,融雄、秀、幽、险、奇于一坪,气候凉爽,风光绮丽,为名家学者和游人青睐,被评定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市级森林公园。滚子坪风景区流霞飞瀑令人心醉神迷。景区内主要瀑布有倒流水、九重天、水口庙等16挂。这些瀑布终年流水不断,四时水声不绝,大都内隐岩洞,形成别具一格的水帘洞天。鸳鸯湖、太平湖水光潋滟、港湾静美,塘河风景河段清幽碧翠,急缓相间,是荡舟漂流的极佳场地。景区内最优美的地方是九龙溪,因其溪旁有九龙洞而得名。溪上有水口庙、望龙、姐妹、九重天、狮子岩、先锋岩、烧香岩等九挂瀑布。溪畔有白云寺、九龙洞、夫妻松、烧香……
[详细]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位于长江之滨,距重庆主城72公里。面积237平方公里。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盛誉,是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白沙镇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人口聚居,形成村落,唐朝时期曾在此兴建大圣寺,此后,宋、元、明、清朝代,均在此设建制镇,民国时期在此设江津县第三区署。解放后,这里曾6年作为江津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80年至今,设白沙镇人民政府,现为区级镇。在《蜀中广记》、《太平广记》等卷中考证在唐代时期白沙就因大圣寺而声名远播,由此可见当时的白沙也有相当程度的繁荣。也成城镇也说不定,但建于何年,规模,格局如何,今也失考。典籍可籍的建镇年代在北宋前期。由曾肇、李德昌等根据原修于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的《九域图》于宋神宗赵项宁年间(1068~1077年)所重……
[详细]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津区永兴镇境内,距江津城区60公里,重庆市主城区118公里。东南与国家级风名胜区“四面山”相望、中山古镇相融,西与四川省合江县相邻,北与白沙镇“聚奎书院”相连,公路直抵公园中心大圆洞和水井湾,驴溪河源于大圆洞景区公路交错蜿蜒而下于白沙镇注入长江。公园幅员40多平方公里,海拔1160米,以典型丹霞地貌辅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构成丰茂的植被,厐家沟、朝天马、沙溪沟等数条溪流叠荡于群山中,四处银帘飞挂,八方溪流弹唱,时而云山雾海、时而薄纱绕秀峰,天然浑成一幅动静变化的山水画卷。公园中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5.4%。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1000多种,野生动物150多种。其中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资源如桫椤、鹅掌楸、福建柏、中华双扇蕨等30余种,有以马尾松、柳杉、台湾杉、……
[详细] 在重庆江津西面,有一座被人们称为津西明珠的古镇——石蟆镇。古镇西北侧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庙宇——清源宫。根据《石蟆乡志》和碑文记载,清源宫始建于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继建于清代嘉庆18年(1813年)培修于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500年历史。清源宫座北向南,占地8000多平方米,系传统建筑,风格独特,呈复合院布局。整个庙宇的两边有10米高的风火墙相隔。抬梁式砖木石结构,镂刻浮雕,工艺精湛,飞檐翘角,青砖绿瓦,板石铺地,三殿一院,加戏楼。两边对称式的男女宾楼分左右对峙。前正后三殿共有32根大圆石柱支撑,颇具明清特色,庙宇周围古树参天一遍绿荫宜人。景区地址:重庆市工津区石蟆镇清源路乘车线路:重庆市在龙头寺、菜园坝、陈家坪乘坐汽车至江津客运中心,然后换乘开往石蟆镇的班……
[详细] 真武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支坪街道办事处东南部,真武场古镇区位和地理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在真武场社区内有非常珍贵的人文景观——客家移民会馆。这里原本是一片野草荒滩,康熙中叶后,湖广、赣、闽、粤等省籍的客家人不断来这里拓荒垦殖,随着家业的兴旺,他们开始修建家庙和同乡会馆,留下了一批优秀的建筑:赣、闽、粤三省客家移民同乡会馆天上宫、南华宫、万寿宫,建于20世纪欧式风格民居吴泽俊住宅、建于民国时殖民式风格民居马家洋房子。“三宫”均建于清代中后期,传统四合院。这些建筑气势雄阔,结构宏伟,特别是马家洋房子更是布局精巧,组合奇特。走近他们,你会感受到庭院深深下的古朴。透过这些会馆和住宅,可以想象出当年这个南腔北调的小场是如此的热闹和繁华。明清以来,川黔交通主要有二条:一是僰溪(綦江)道,从江津……
[详细] 位于四面山景区双凤场的会龙庄是重庆最大的碉楼,有“西南第一庄”之称。会龙庄坐西朝北,整个庄园占地面积约为2.1万平方米,现存一大一小两碉楼、16座院落和18口天井,1084扇门,共有202个屋舍错落有致的镶嵌其中。满园亭台楼阁曾经全是雕梁画柱、绘彩描金,整个庄园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华贵典雅、森严威凛。碉楼,是一种用于防守和瞭望的建筑。放眼巴渝大地,江津会龙庄碉楼在百余年前算得上是重庆的高层建筑,其建筑水平至今都令专家拍案叫绝。黄色的碉楼是会龙庄最醒目的建筑,其有5层共计38米高,为全土木结构,墙体厚度达半米以上,是目前重庆保存下来的最高的碉楼。庄园由王氏家族从嘉庆七年开修,到民国七年完工,共经历了六代人、116个年头才全部建造完成。会龙庄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王氏家族所建,而如今的庄园内仍……
[详细] 石门大佛寺位于石门镇平等场西南长江边上,成渝铁路平等车站东侧500米,大佛寺座北朝南,依山伴水,正面面临滚滚东去的长江,背靠着危崖绝壁,藏于茂林修竹之中。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是镶嵌在万里长江边的一颗明珠,寺佛一体,天人合一,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佛,这是长江沿岸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据《江津县志》中所记载“大佛寺,距城百里,近石门场大江边,古凿大佛手岩上,高十丈许,左有石如净瓶,右如鹦鹉,寺依岩石建筑,高达十余丈,为楼七层。”清道光二十五年秋,里人刘绍宽游大佛寺时,在寺的左侧石壁上题诗一首,概括地叙述了大佛寺的地形,地貌。诗云:“古寺依岩立,秋江进佛清,七层楼阁影,三面雨风声;地僻游人少,山空落叶轻,僧门无佛事,倚檐看船行。”大佛寺始建于何处,专家颇多争议。根据明万历《蜀中名胜记》中记载:“县西四十……
[详细] 隆兴寺原名龙兴寺,又名朱羊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周望山上,距龙华镇政府驻地10公里,在江津主城与白沙镇之间。始建于宋代(1127年-1279年),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登基兴盛时期有一定的规模,正统年间(1436年)铜梁县巴岳寺僧人释真铨、释真隆云游到隆兴寺,加入本地户籍,购置农田经营寺院,寺院规模逐渐发展壮大。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由该寺僧人释德仁、释德培扩建,寺院面积为2675平方米,寺院依次分布有天王殿、燃灯殿、大佛殿、玉皇殿、观音殿、阎君殿等六大殿,各类大小神像数百尊,神态离奇,惟妙惟肖,许多菩萨、佛龛、香炉的石雕形式为圆雕、凸浮雕、阴雕,殿前的香炉均为镂空石雕,古老精湛,花鸟栩栩如生。周望山间有释、道、儒“三教”合一的佛耳岩,寺院内宽敞幽静,有明朝修建的“奈何桥……
[详细] 朝源观位于重庆江津四面山镇海拔1382米的插旗山腰七星点斗处,朝源观为杨复庵于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年—963年)修建,而后经明、清两次大修,才得以留下这座庄严肃穆、气宇轩昂的著名古观。朝源观道观之地,依四周7个小山峦呈现出“七星点斗”布局,乃窥测无上天意所在之所,其设计何其奥妙,有如四面山的一颗灿烂明珠,在大山深处熠熠闪光。它古老而深奥的宗教文化与宏伟精致的古建筑交相辉映,为四面山的神奇与美丽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道教中的经堂相当于佛教的大雄宝殿,朝源观的经堂虽与其它观宇正殿大同小异,却又有其独特之处。朝源观的经堂依整块岩石凿刻而成,形成一个内嵌式殿堂,殿堂大门四周则由许多圆浮雕相饰,门右刻有“老君碑记”等诸多奇异文字,比如:四个牛字组合在一起。类似文字在朝源观有很多,但是大多已无法识别。……
[详细] 陈独秀旧居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办事处石墙村,距江津城区15公里。陈独秀旧居于2000年被列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旧居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原为清乾隆年间进士杨鲁丞的古宅,1939年5月,陈独秀寓居于此宅的东厢房。陈独秀旧居,为四合院布局,座南朝北,土、石、木结构,占地7亩,面积3300平方米。当年,陈独秀和夫人潘兰珍居住的三间东厢房由南至北,为卧室、客堂、书房。陈独秀旧居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风格,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陈独秀居住地。陈独秀寓居于此后,深居简出,潜心著述、清苦自持,不为国民党政府利诱,忍受清贫生活煎熬,直至1942年5月27日在此病逝。景区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石墙村乘车线路:重庆市在龙头寺、菜园坝、陈家坪乘坐汽车至……
[详细] 重庆江津白沙夏公馆,又名“徳庐”,是抗战名将,重庆民革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的夏仲实先生的旧居。夏公馆建于1929年,坐南朝北,建筑面积2814平方米,为一楼一底土木石结构,硬山式屋顶,圆穹式封火墙,是上厅、下厅、天井及两侧厢房组成三重堂四合院,拥有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走马转角楼。整个公馆布局严谨,设计巧妙,较好的结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筑优点。大量采用西式建筑工艺手段,借鉴西式建筑大方实用,通风、采光较好的优点,融合中式就爱你住装修风格,突出中国山地建筑灵秀、简约的风貌。“文靠邓鹤年,武靠夏仲实”。夏仲实又名夏首勋,1889年出生于白沙镇,1969年逝世。先后在四川陆军小学、陕西陆军中学、保定军官学校就读,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校长蒋百里的见习秘书。未及一年,夏仲实辞职回川,在刘湘部历任排长、连……
[详细]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距重庆市区137公里。望乡台瀑布是四面山的标志性景点,瀑布高158米,宽48米,是四面山最为壮观的瀑布,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高出一倍以上,堪称华夏第一高瀑。四面山望乡台瀑布的绝妙之处不仅在于飞瀑高出九天外,水声如雷,震山撼谷;更在于晴朗之日,经阳光的折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融入飞瀑,在山谷间架起的一座令人神往的彩虹桥。只要是夏季晴朗之日,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左右,望乡台瀑布彩虹几乎都会准时出现,堪称一绝。四面山望乡台瀑布的观景公路长达3公里,游客可以在旅游车的前进过程中,由远而近,自下而上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欣赏她的风姿。远观瀑布,因距离和山雾的作用若隐若现,颇有些朦胧之美。近观瀑布,水声如雷气势若虹,分明是在让游客感受她那股欣喜若狂的劲儿……
[详细] 塘河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县。这座古朴苍劲的小集镇,以其光辉灿烂的古建筑文化,朴实无华的民俗民风,风光如画的优雅环境,成为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塘河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市西南渝川结合地带,重庆市(省级)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滚子坪境内,东北面与白沙镇毗邻,紧靠成渝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西南面与四川合江接壤。规划中的渝滇大通道穿境而过,距江津65公里,重庆112公里。塘河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明朝自建王爷庙开始,陆续建房成为集镇,至清朝乾隆时期趋于兴盛,因塘河绕场而过得名。塘河一直为江津所辖,清代属思善里,民国十年属十全镇,民国三十年建乡,解放后仍为乡,属永兴区所管,1994年撤区并乡,塘河建镇。2001年江津再次调整乡镇规模,塘河仍设镇,辖6个村1个居,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
[详细] 大佛寺总建筑面积720平方米。正殿下为上下两段踏道,上殿为七级垂带式踏道,下段为十六级梯式踏道。正殿为七重檐山式顶,琉璃瓦铺顶,正中饰宝瓶,翼角均装饰有鸱吻。抬梁式梁架。正殿面阔三间22.1米,进深两间8米,通高24.84米。左右厢房为石木结构,硬山式顶,小青瓦铺顶,穿斗式梁架,六柱四穿,面阔五间17米,进深一间4米,通高4.5米。整个山门依山崖而建,结构严谨,雄伟壮观。大佛寺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佛寺的摩崖造像——脚踏莲花观音造像,座北向南,通高13.5米,肩宽5.9米,胸厚5.2米。造像刻工精湛,细腻,线条流畅,立体感和审美感极强。观音造像慈眉善目,端庄娴静,头戴宝冠,宝冠中有一笑容可掬的罗汉。造像身着天衣绶带,全身贴金彩绘,胸饰缨络,腹部悬挂0,懒座于莲花之上,左脚微抬轻踏荷叶,左手置于……
[详细] 简介 夹滩镇位于江津城区南郊,与先锋、仁沱、李市、西湖接壤。全镇幅员面积65.5平方公里,人口3.18万,2002年工农业生产总值12703万元。是三峡库区移民安置镇。夹滩镇有完善的水、电、气、通讯、道路等城镇基础设施及商业、服务业、金融、教育等配套设施完备,集吃(富硒鱼)、浴(富硒水)、游(竹海)、赏(笋河风光)、吸(新鲜空气)健(生态保健)为一体,是良好的城郊生态旅游、休闲渡假的山水园林特色镇。 江津夹滩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笋溪河畔,北距江津主城区18公里,距重庆市主城区65公里,南离李市镇9公里,踞渝东公路(107省道)要冲,是重庆通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必经之地,即将动工兴建的重庆二环路和渝镇高速公路,交汇于镇境内,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优势明显。重庆江津区……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