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武冈市旅游

武冈市旅游景点介绍

  湘西雪峰山会战旧址——回马山阻击战旧址位于邵阳市武冈市荆竹镇。……[详细]
  羊桥位于头堂乡石羊村北,全用大青石砌成,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进士李友直始建,清康熙二年(1663年)云南人安一龙捐资重修。七孔,桥全长84.45米,净跨75.45米,面宽5.55米,采用梁拱券石,纵横分节、并列的砌筑方法结合建成。在桥头石墩缝里发现有石羊雕刻,这就是石羊桥名的来历吧。李友直(生卒年月无考……[详细]
  云山姐妹亭的来历:那是若干年前,云山虎豹横行,妖孽滋生,各方魔怪为了争夺云山这块福地作为道场,都把各自的妖术施展出来,一时间把个武冈搞得乌烟瘴气,民不安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斗法,一只在云山-多年的虎精战胜了其它魔怪,独霸了云山这块宝地。然而,虎精是靠食人血肉生活的,所以当它得势以后,经常来到云山脚下,捕食百姓,许多人的生……[详细]
  云山堂景区以原始次生林自然景观和宗教胜地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为特色,我们将看到原始次生林、云外钟声、禅师塔林、杏坞藏春,胜力寺等景点。……[详细]
  四季岩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文坪镇拥坪村东洲山四季岩溶洞内。文化堆积厚10—70厘米,分布面积30平方米。1986年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面积10平方米,出土4000—5000年间众多的石器、陶器、骨器。它的发现,为我省原始社会洞穴遗址考古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详细]
  都梁侯国遗址位于头堂乡七里村七里桥东资水南岸二层台地高埠处。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刘彻封长沙王刘定之子刘遂为都梁候,建候城于此。现遗址除遗存部分文化层、七里桥两端桥墩及驿道外,还出土了大量的纹饰砖、鼓形磉石、瓦当、陶罐、铁釜、三足铜洗、三足盘、方柄焦壶等汉代器物。……[详细]
  梯云桥至太平门两侧大部分地段,及五显巷、三元宫巷、 桶匠街两侧地段,占地面积为7.74公顷,主要为传统会馆文化与沿河近代工业遗产特色,已毁大型建筑有太平门、薰和门、天府宫、上湘公馆、马王宫、梓潼宫、五显庙、石牌坊、福音堂等,留存建筑有大郎庙、洞天宫、祝融宫、机械厂旧址、禹家院子、丁家院子等16处保护院落。……[详细]
  以西直街为东西主轴,覆盖庆丰巷、木货街、寿佛寺巷、砚池塘、安远巷等的传统民居密集区,占地面积16.45公顷,主要为清末民初传统小商业手工业的商住交融特色建筑。已毁大型建筑有张家花园、城隍庙、游击署、天后宫、江西公馆、三义宫、寿佛寺、报恩寺、守署、天主堂、三皇殿、贤进宫等,留存有庆成门、同春档、龚家院子、唐家院子、张家祠……[详细]
  渔父亭摩崖造像位于头堂乡石羊村水路口。现仅存基址15平方米,基址条石二块及亭子东侧石壁上的摩崖造像。造像高约1米,酷似屈原,相传为屈原遭难后经过此地避雨,头靠石壁所留下的痕迹。是我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详细]
  王城公园·步行街如果说,城墙象征战争,那么公园就象征和平了。王城公园和步行街相连,位于武冈古城的原小王城旧址。因历史的变迁,小王城已不复存在。2004年2月,武冈通过招商引资在旧址上改建了王城公园、步行街。其中王城公园占地2.1万平方米,修复了古城墙,恢复了古楼阁亭台,立了石刻,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建了大面积的绿地和游……[详细]
  武陵井是湖南二十八古井之一,与洞庭湖君山柳毅井、长沙白沙井齐名,是古都梁十景之一,名“武陵0”。 井水冬暖夏凉,味道清冽甘甜。关于“武陵0”的诗文,历代以来很多,尤以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最为出色:红绽夭桃缀小春,清深甘井艳浮新。东风阅尽娇花面,不见渔人更问津。相传这井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武陵桃花源相通……[详细]
  禅师塔林是胜力寺历代高僧圆寂安葬的地方。它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延续到今天,至少有五百年的历史了。胜力寺的塔林与其它地方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每一座禅塔造型精巧,不用任何粘结材料,全部嵌合而成,至于造塔的材料全是就地取材,用当地浅绿色石板砌成,石质平整光滑,颇具特色。禅塔分布在云山堂四周山坡,这里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详细]
  双峰禅院。双峰山位于武冈市头堂乡,距城区8公里,因其山形酷似“双凤朝阳”而得名,双峰禅院洪觉寺处其环抱之中。洪觉寺始建于宋末,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云南渠山妙随禅师来武冈,选择双峰山“蓐草而坐,乞钵面席”,以募化所得重建双峰寺。据记载,康熙二年 (公元1 663年)知州吴从谦相助,扩建大雄宝殿、方丈室、诵经楼、……[详细]
  武冈云山胜力寺,素为武冈名胜,相传隋唐即有,但据现存塔碑记载,始创于元僧志惠、克潨二师。至明代,无涯、颛愚观衡相继卓锡该寺。清初,破山海明嗣法弟子燕居德申因迫于当时法诤舍弃经营多年的黔南,入湘开法武冈,以棒喝接人,僧侣云从。于燕居处吃棒饮喝者,皆各得受用,登堂入室者众。嗣法四十九人,皆各飞锡各地,弘化一方。士绅宿儒皆相……[详细]
  武冈城墙始建于宋代,夯士结构,全长约9公里,宋元之后,仅余垣垒。明洪武初,江阴倭吴良(建筑家、曾主修明十三陵)主修武冈城墙,采用方形青石垒筑,周长746丈,高2丈,宽8尺,东西南北各有城门,东曰宣恩门,西曰定远门,南曰济川门、北曰迎祥门。明正德三十年(1518)知州龚震于治前凿城为门,上建谯楼,以便民出入,称新南门。明……[详细]
  木瓜桥又叫红军桥。位于武冈城西南15公里邓元泰镇木瓜村东,跨资水,东西走向,是连接木瓜村与沙洲坪的交通要道。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增建桥亭,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全长44米,面宽4.7米。四墩五拱,墩上叠木,拱间架木,逐层往上出跳,木以上石板加重压固,构成12排木架长廊。桥廊两端砌青砖牌楼,门……[详细]
  武冈武穆宫座落在离武冈城33公里的司马冲镇长抄村汪家坪。“武穆”系岳飞谥号。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赵眘(shèn)为颂扬岳飞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按封建宗庙建制,立谥号为“武穆”。其后,各地相继修建“武穆宫”或“武穆祠”……武冈武穆宫扩建于公元1876年(光绪二年)。之前为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始建的……[详细]
  湖南省邵阳凌云塔位于武冈市城北东1.5公里迎春亭附近,濒临赧水西岸,俗称东塔。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30年)。塔高36.2米,七级,内有阴阳两径直达塔顶。因塔壮丽挺拔,“绝似青云一枝笔”,故称凌云塔。原塔西200米处还有名闻遐迩,建于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的泗洲塔(又名花塔或斜塔)。塔3.5公里处另有南塔。三塔……[详细]
  浪石古民居系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冈市双牌乡浪石村。省道S219从东侧经过。距武冈市区60公里。是一处保存较完整、建筑风格独特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浪石村现存建筑88座(不含祠、庵、庙、亭),总面积10880平方米,保存完整的55座。这些建筑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至民国三年,皆座北朝南而建,排列整齐,样式古朴,布局精……[详细]
  武冈文庙位于武冈市都梁路市文化馆内,据清光绪二年(1876)《武冈志·艺文志》载:武冈文庙始建于北宋崇宁五年(1106),由武冈学正陈沂实主持修建大成殿,原址在宣恩门外(今市药材公司内);南宋绍兴八年(1138)迁至今址;淳熙二年(1175),知军王可大撤而新建;嘉泰元年(1201),提刑陆世良重修。元末毁于兵事。明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