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麻绒塘古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李昌港镇麻绒塘村,东经112°14’54.6″,北纬28°37’28.4″;海拔47M。南距资水约1.5公里,东南距益阳市区约7公里,遗址在高出地面1至2米的台地上,周围地势平坦,为资水流域的冲积平原,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剖面深达标1.5米,堆积较为单纯,主要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详细] |
![]() | 丝茅岭遗址所在地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友谊村。遗址地势平坦,紧靠资水,是人类理想的栖居地。在遗址附近发现有同时期的或稍晚的古文化遗址数十处,构成了古文化遗址聚落群。遗址现距资水约1.5公里,东西距沙头镇2公里。遗址自发现至今,保存完南北向水整。上世纪50年代至八十年代时期当地村民在遗址的中心部位处开了一条约4米宽,2.5米……[详细] |
![]() | 三台塔位于益阳境内资水与长常高速交汇处,与斜对岸的斗魁塔及附近始建于明代的故城城墙遗址、资水二桥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富有文化品位的靓丽风景。塔周围还保存有一定的开阔地,塔内有双梯旋转而上至塔顶,益阳城郊及南洞庭湖美景尽收眼底,从而使三台塔具有特殊的保护利用价值。三台塔呈楼阁式花岗岩石塔,体现建材高度本土化得特征。各层之……[详细] |
![]() | 丰堆仑革命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南丰村。遗址始建于1922年,有大小房计19间,前有楼门,内有天井、厅堂,为青砖青瓦砖木结构的统子屋楼房,进深27米,高9米。1925年,高文华以这里为据点,领导成立益阳县农民协会,开展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并创建了中共益阳南湖托党支部。马日事变后农运失败,协会骨干遭追捕,遇害者多人。……[详细] |
![]() | 中共益阳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旧址(文昌阁)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汽车路街道办事处文昌阁社区。文昌阁的前身称为学宫,始建于宋。大革命时期,为第一届中共益阳县委机关所在地。1924年8月,熊亨瀚受“五四”民主思想影响,和进步青年夏时等,决心与封建势力决裂,投入人民革命洪流,组织益阳县公民自治会,并在县城文昌阁创办益阳最早的革命刊……[详细] |
![]() | 湖南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资阳区长春镇境内,益阳市中心城区以北7.5公里,主要包括资阳区境内的黄家湖、南门湖、甘溪港河的永兴至窑山口段及其周边区域,总面积2267.1公顷。规划为两湖、一河、两片、五区的布局结构模式。两湖即黄家湖和南门湖,一河指甘溪港河,两片指赤江咀村和七鸭子村范围及周边区域,五区指湿地保护保育区、湿地……[详细] |
![]() | 皇家湖水利风景区AAA ![]() 皇家湖于2013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坐落于“长沙—张家界旅游经济带”的黄金节点,距长张高速公路益阳幸福渠收费站仅12公里,距长沙市70公里。该景区总面积约63.7平方公里,其中大湖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庄园等陆上配套设施占地450亩,依托皇家湖,秉承湖湘渔文化,聚中外风情,熔古今元素,打造出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的……[详细] |
![]() | 益阳市城隍庙是道教守护城池的神庙,座落在资水之畔,位于资阳区北门巷,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现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为省级宗教活动场所,益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详细] |
![]() | 西施生态园位于益阳市(州)资阳区(县)长春镇窑湾村。园占地100亩,园内拥有百年古树、珍稀树木、名花异草几百种,价值逾千万元,建有葡萄长廊、竹廊、苗圃园,兼营物业管理、绿化养护、餐饮、垂钓、住宿、休闲与娱乐等服务项目。……[详细] |
![]() | 古道街位于益阳市资阳区大码头。街道主入口处在人民路与步行街的交叉路口处,穿越繁华的广场路和三益街,出口与向仓路、临池路交汇。该街为仿古商业步行街,总长约900米,主街宽度22米,其中两侧骑楼宽度各为3.5米。街区商业网络又一条主街、一个大型中央休闲广场、一幢大码头高级酒店和五个组团的商住楼组成。……[详细] |
![]() | 资江一桥位于国道319线上,飞架资水南北,将益阳市连为一体。1972年5月动工,1974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由湖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湖南省陆运公司第二、第三工程队施工。大桥全长618m,由四孔72m共长323m的主桥和北岸接线277m,建筑总长1257m。矢度:主桥1/8,引桥1/6桥面净宽13m,车行道9m,……[详细] |
![]() | 资江干流从新化县瓦滩流入安化县境后,自西向东横贯安化、桃江两县和赫山、资阳两区,至资阳区枫树塘附近注入南洞庭湖,长280公里。在安化、桃江县境内,分别建有柘溪和马迹塘两处水力发电站,干流在益阳市以上的南北两岸,共有5公里以上的支流272条,总长度3655.74公里(资阳区5条、长76.45公里)。……[详细] |
![]() | 益阳百竹园位于桃益公路旁,距市中心6公里,距火车站5公里。第一期建设占地320亩(拟扩征1000亩),水域160亩。该处以竹类植物基因保存,珍贵竹种繁殖与培育,弘扬中国竹文化为主要目的,集科研推广、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等于一体。园内三山夹两水,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优美的自然风光,新奇的植物景观,幽静的地理环境,科学的园林……[详细] |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