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攸县旅游

攸县旅游景点介绍

高楼台遗址
  高楼台遗址位于攸县丫江桥乡铁炉塘村,据记载,该遗址年代为商周至汉代,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高楼台遗址是株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从现场采集的高楼台遗址陶片标本判定,商周时期,丫江桥地区有越族人居住过。而越族人之后又出现在湖南南部、广西、越南等地区。……[详细]
  下屋湾高楼位于攸县渌田镇陵垅村,资料记载,明代时期,由蔡姓先祖建楼以御匪患,东西宽24米,南北长8米,高13.8米,建筑面积192平方米,共三层,砖、石、木结构。高楼的墙面上设有十多个瞭望孔。战争年代的建筑,墙体、门窗、楼梯等的设计,都突显防卫功能。下屋湾高楼是我市唯一一座高楼建筑,也是湘东地区现存罕见的明清时期防御性建筑。2019年,下屋湾高楼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23、南溟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溟桥
  南溟桥,位于攸县黄丰桥镇丰垅村码头上组,始建明正统四年,乾隆间复修,同治年间重修,民国増修。南溟桥工艺精湛,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艺术与智慧。2019年,南溟桥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好善乐施”旌义坊
  “好善乐施”旌义坊,位于攸县莲塘坳镇银坑村璜铺组虎形山北麓,是为旌表贡生陈兆昺义行而建的旌义坊,建于道光22年。该坊史料详尽,为清代湖南人文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019年,“好善乐施”旌义坊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25、重兴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兴桥
  2009年11月25日,攸县文物所文物普查人员在石羊塘镇谭家垅村重兴组发现一座距今已有885年、保存状况良好的古桥——重兴桥。同治版《攸县志》载:重兴桥,县西,距县25里,宋宣和六年(1124)由保宁仁勇禅师倡建,明洪武元年(1368)沈氏重修。据此,该县文物普查队展开调查和走访,终于找到这座古桥。专家称,这是该县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座主桥与引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古代桥梁,因其风格迥异,具有较高的历史、工艺及人文价值。现场测量表明,重兴桥全长56.9米,主桥东西向,单拱,直肩,长13.9米,宽3.6米。拱高3.6米,跨6.9米。桥面弧形,用三合土掺糯米汁夹碎石铺筑。引桥在主桥东端,南北向,长43米,宽1.4米,高2.8米。存六拱,跨度为2.6米至3.5米。桥础和两端护岸用红砂岩条石构筑,其余均……[详细]
谭震林故居及墓
  谭震林墓位于攸县中心大道西攸州公园狮师岭东麓。根据谭震林遗愿和攸县人民要求,于1988年4月4日,将其部分骨灰安葬于攸县烈士公园谭震林墓,杨尚昆亲自提写墓碑。1995年9月,谭震林夫人葛慧敏的骨灰与谭震林合葬。2002年4月,经有关部门批准,谭震林墓迁建于攸州公园内。1999年6月,攸县人民政府公布谭震林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省9。墓园面积9280㎡。整个墓园分三个区域:停车区,面积3500㎡,水泥铺面。沿上台阶上至第二级,为铜像区,面积4200㎡,铺行道砖。第三级为墓葬区,面积1500㎡。整个墓园周边种植女贞、红梽木及草坪,绿化面积30%以上。墓葬位于墓区中轴靠后位置,大理石为沿,东西5米,南北5。4米,高1.20米,汉白玉质墓碑,1.20×1.80……[详细]
列宁室旧址
  攸县南岸列宁室旧址于1930年由当地富户陈寿康所建,座东北朝西南,总建筑面积为214.74平方米。2008年4月县政府征收整栋房屋,同年12月,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6月,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攸县苏区和湘赣根据地西翼的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一师三团团部奉命来攸县鸾山南岸。旧址为1932年6月-1934年工农红军湘赣独立一师三团团部指挥驻地。为组织干部战士学习马列主义,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特将指挥所驻地左边一长屋辟为列宁室。在室内墙壁上 书写了《国际歌》、《少年先锋队队歌》和大量的革命宣传标语。据说墙大部分标语为肖克将军所书。红军撤离后屋主三子陈保元(土改时为地主)刻意保留,不准洗刷。土改时,列宁室分给了贫农贺石生。1970年,鸾山公社办点干部杨某发现旧址内有193……[详细]
苏维埃东冲兵工厂旧址
  攸县苏维埃东冲兵工厂旧址原为二十世纪漕泊新联程氏家族所建祠堂。占地面积192平方米,座北朝南,砖木结构,面宽之间,进深四间,分前后厅,中为天井。简介1930年秋,攸县苏维埃政府领导苏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东冲程家祠创办兵工厂,厂内有铁、木、银匠20余名,1张工作台,7座锻造炉,主要生产造制梭镖、大刀、小把(匕首)、来福枪、松树炮及修理枪械,1932年冬,迁至江西省莲花县九陇庙,改名为湘赣省军械厂……[详细]
攸县凌云塔
  凌云塔,位于攸县县城西十公里攸县与衡东两县交界之处的鸭塘铺乡阴山港村,座落在米洣水河畔的马鞍山上。据清同治《攸县志》记载,建设于清嘉庆丙子二十一年(1816),为县令赵勷率合邑绅士建。凌云塔八方七层,高二十八米,基边长四点六米,占地面积一百零二平米。凌云塔塔基及第一层为红条石砌成,二层至七层是青砖砌成。阶梯右旋而上,直达顶层。登上塔顶,攸、衡两县边境风光,尽收眼底。由于地处攸县与衡东两县交界之处,与文明下、中、上三塔连成一线,甚为壮观。凌云塔是“四塔”中建造时间最晚的一座,然而又是最大的一座。凌云塔整个塔体构筑为仿楼阁式,建筑工艺精湛,气势雄伟。因年代久远,凌云塔的风化和损毁比较严重。攸县决定维修凌云塔。2009年马鞍山凌云塔修缮一新,现塔身高为29.3米。1982年,凌云塔被列为攸县重点文……[详细]
杨家洲汉墓群
  杨家洲汉墓群 时代为汉。位于湖南省攸县网岭镇。 杨家洲船形汉墓群,在1985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经调查,杨家洲船形墓群呈椭圆形,周长约2500米,宽约200米,中间盆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在这块土地上,保存着西周至两汉时期的文化遗址,发现有篮纹灰陶陶拍、陶罐等器物残片。有近100座大小古墓葬,其中有3座特大墓葬。墓葬凸于地面,呈“L”形,东西向。经测量,墓群总面积达23.75万平方米,东向墓葬呈半圆形,在封土堆四周农民取土时暴露出有夯土痕迹的断面,东、南部亦有夯土痕迹。上层为红色,二层为黄色,三层为红色,四层为灰白色夹青炭土等。现有封土堆高2.7米,底径60米,面积450平方米。正西方的墓葬较大,农民在附近建房挖沟,但封土堆保存完好,并满植杉林,封土堆底径32米,高6.9米,面积1925……[详细]
皮佳洞仙境乐园(暗河漂流)
  皮佳洞是另一个复杂的溶洞地下河系统。上下分为两层,上层旱洞呈立体迷宫状,景观相当丰富;下层地下河幽深莫侧,出口段已开发地下漂流。皮佳洞仙境会坐船出来,如果是夏季可以在出口游泳。 附近没有酒店,但是可以住在农户家里,现在很多农户都是新房子,年轻人都出去务农了。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峦山镇皮家村皮佳洞开放时间:8:00-18:00。门票: 门票80人民币……[详细]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株洲市攸县城关镇珍珠港。旧址坐东北朝西南,由三部分组成。中为文昌庙,始建于1803年;左为仓圣庙,始建于1831年;右为兴贤堂,始建于1833年。清为攸江公署所在地,民国时期为国民党县党部和会议处所。1925年,中共湘区委员会派潘鹏举来攸县发展党员,是年冬和小学教师余来、谭志道等成为攸县第一批中共党员。1926年攸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同年6月14日,在叶挺独立团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成立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地址设在文昌庙,下辖7个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60余名,由余来任总书记。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以后,为发展壮大党的地方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开展农民运动,推进攸县革命运动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攸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大革命失败后……[详细]
酒仙湖景区
  酒仙湖景区位于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酒埠江镇的东南部,即酒埠江水库,建于1958年,是我国的大Ⅱ型水库。仙湖水面面积11.2平方公里,湖面宽阔,勾叉幽长,景色秀美,湖水清澈,平均气温低,盛产鳜鱼、银鱼等各种鱼类,湖内空气清新,波光粼粼,两岸青山环绕,树木葱茏,造就空气中负氧离子极高,是观光、度假、休闲胜地。现湖畔建成的攸女仙境园,是一个以攸女文化串联起来的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主题乐园。……[详细]
34、攸县白龙洞 AAA
攸县白龙洞
  白龙洞位于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脚下,地处风景秀丽的株洲酒埠江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内,与天下五岳之一的南岳,中华始祖炎帝陵,革命圣地井冈山相邻,为约3亿年前发育的石炭纪白云质灰岩岩溶洞穴。镶嵌在延绵群山苍翠葱郁间的白龙洞因洞内岩溶景观“白龙马”而得名。白龙洞的“景”,体现在钟乳石的千姿百态,琳琅满目,三步一景、五步一阁,万千景象,美不胜收。“石钟音乐”、“天台瑶池”、“天下第一柱”、“生命之根”、“芳莲池”、“黄河之水天上来”、“世界屋脊”、“肉条石”等为天下之罕见。白龙洞的“奇”,体现在洞内错综复杂,洞连洞,洞套洞,洞中有洞,洞外生洞,构筑成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地下迷宫。白龙洞因“四绝”而闻名国内外,“白龙马、古河床、古生物化石、石钟音乐”无不令人拍手叫绝。洞中的“天下第一柱”高达29米,雄伟……[详细]
红军东冲兵工厂
  东冲兵工厂位于漕泊乡新联村东冲三斗岭下陈家祠。1930年秋红军借此祠建为苏维埃兵工厂,制造梭标、大刀、松树炮等武器。1972年县拨款维修,1983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彭德怀元帅曾在此浴血奋战  井冈山革0据地时期,攸县的柏市、漕泊为红军革0据地。1930年,攸县苏维埃政府将该县的陈家祠改建为苏维埃东冲兵工厂。该兵工厂为保卫井冈山革0据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支援,兵工厂内架设了7座小铁炉、3座车枪架,修理0,制造梭镖、大刀、匕首、松树炮等武器。随后,兵工厂周围相继修建了军营、指挥部、列宁小学、红军医院等,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红色根据地,一时之间,这里成为红军的一个重要军事堡垒。兵工厂的成立,也招来了敌人的疯狂围攻。为保卫根据地,彭德怀、王首道、谭震林、肖克等红军将领都曾在此浴血奋战。  纳……[详细]
攸县仙人桥景区
  仙人桥景点位于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太阳山景区鸾山镇七里村(距酒埠江35公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原有地下石灰岩溶洞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大部分顶盖塌陷以后,保留下来的一小块顶盖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桥。石桥下洞高60余米,桥面长约20米,两头窄中间宽,最窄处仅50厘米左右,最薄处也仅2米。此桥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世上见于记载的天生桥,有的规模很大,但桥下有水的未见记载,基本上是旱谷,即不再发育的“死谷”。仙人桥峡高雄险,桥下七里峡谷曲折险美,常年流水不断,或汹涌澎湃,或悠然潺潺。峡谷里的石灰岩、火成岩、玄武岩似蹲似卧、张牙舞爪,而且谷内浓荫匝地、绝壁幢幢、瀑雨涟涟。是一条正在发育中的“活谷”,实为世上罕见。仙人桥景点以仙人桥为中心连接仙人峡与仙人崖,共有五大特色:一是峡谷幽深显其幽,二是仙桥高悬显……[详细]
文明下塔
  文明下塔:位于县城西鸭塘铺乡桐坝村,米水河中央,距县城7公里。该塔建造年代无记载。经考证比上、中两塔稍晚,距今约200余年。该塔通体由红石砌成,八方七层。高22.35米,占地约64m2,塔基呈桥墩型,前尖后宽,以抗水流冲击。塔身虽处于河中,仍巍然屹立。……[详细]
文明中塔
  文明中塔:位于县城西郊米水南岸皂角树水口山头,距县城约5公里。明万历丙子年(1576年)知县徐希明倡建,清乾隆壬戊年(1742年)倒塌。翌年,知县冯运栋邀邑绅重修。全塔用青条石砌成,六方五层,高9.7米,底层边长3.2米,占地35.8m2,塔内有方石柱,中心有孔,可攀缘而上。……[详细]
文明上塔
  文明上塔:位于县城对河之米水南岸窑湾山头,距城1公里。明万历丙子年(1576年),知县徐希明倡建。该塔八方七层,高21米,红石为基,青砖为体,底边长3.58米,占地面积42m2。祁阳石门额,上携“文明塔”三字,工整有力。……[详细]
攸县灵龟寺
  灵龟寺位于县城东1.5km的洣水河畔。其山势一峰独秀,如龟出穴,踞水上游,享有“梅城第一峰”之美称。峰顶一寺,名灵龟寺,钟鼓常鸣,香烟缕缕,奇峰古刹,巍然屹立。岗环水绕,气象万千。  攸县城东郊有一孤峰谓之灵龟峰。千百年来,这里以山奇,水秀,洲平,林幽,寺深而胜名,一直为骚人墨客和僧侣道徒所景仰游览,留下大量诗文。“灵龟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白茅洲,洲畔停舟,水推舟摇舟摇洲不摇。”这幅对联恰到好处地再现了灵龟峰的美色。……[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