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旅游景点介绍
焦陂古井位于阜南县焦陂酒厂院内,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建筑。焦陂古井为阜阳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焦邑故址位于阜南县城23公里焦陂镇东1公里。楚大夫伍举食邑,宋置焦坡镇,为颍州十镇之一。焦陂铁佛寺有宋宝元二年(1039)立的石碑,碑文有“焦坡前代置镇”。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知颍州,常游焦陂。旧时的铁佛寺、佛寺塔、东岳庙、焦陂塘、清河茶园遗址尚依稀可辨。集内外有古井30多眼,尤以原东岳庙左侧的九龙泉水质最佳。……
[详细] 财邱故城位于阜南县城西南20公里处,南距洪河两公里。南北朝时梁置财邱县,属财邱、梁兴(今艾亭)双头郡,东魏置财州,北齐废。财邱故城遗址今称财城岗、财神岗,财城东西两土丘相连,东起古法华寺、西至湖岸长1.5公里。南起分洪道,北至古城北关宽0.5公里。有古井数眼,还有4间庙宇的法华寺。现寺已不复存在,庙址已建起财城小学。城西有柴王墓。传说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封柴王子要之墓……
[详细] 颍水故城即今地里城,位于阜南县城南16公里处。元至顺三年(1322)置县,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率红巾军攻破颍水县,县废。故城南门在今地城集南头,洪河分洪道左堤下,居民乔印富住处尚埋有石门枕。北门在今地城小学,宅后有沟,为古城壕。西门为老街西巷口,古双塔福寺之东北隅。东门为集东巷口,三因桥之西。……
[详细] 永安故城位于王堰镇的永店孜,距阜南县城26公里,洪河北岸。遗迹长1500米,宽1000米,地面土层松软,呈灰褐色,土中杂有蚌壳、陶片、砖瓦残砾。5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楚“郢爰”、汉及唐、宋铜镜、钱币及银锞等古物。北千米许,有夯土高台,长宽各百余米,高两米许,上有居民十数家,乡民称它“古城孜”,为永安子城。上有古井一眼,水位恒定,今仍饮用。永安县为隋置,唐武德六年(603)废。会昌中(841-846)复置县,五代初废。……
[详细] 富陂故城位于阜南县城东南十余公里处,故城东至吕家岗头,西王七旗仓、花门楼—带。北靠谷河南沿岗头,南至王冲以南的杨庄、陶庄、腰庄、卢寨、大许庄等村落。解放前后曾出土楚币、汉铜镜、陶器、陶井筒等古文物。西汉置富陂县,东汉为侯国,永元九年(97)复置县,东晋后废。……
[详细] 原鹿故城距今阜南县城西南5公里许,谷河南岸。长方形古城遗址清晰可辨,东西约1500米,南北约1000米,夯土城垣突出地面,垣下低洼的农田应即护城河。当地村落沿用古地名,称作城里、城角、前楼、后楼等,统称“阮城楼”。城内有古井16眼。现仍可汲水。阮城东门外路北水井沿上有—断碑,刻育“古平舆县重修莲寺碑”字样。解放后此地陆续出土的文物有战国兵器铜戈、铜镞、弓、戟、陶鼎、陶罐、陶炉、陶壶,楚蚁鼻钱、秦半两,汉五铢、新莽货泉、大泉五十,还有汉铜镜、铜印、铜带钩等。故城春秋时名鹿上,属宋,后为楚所占,西汉置原鹿县,属汝南郡,东汉为原鹿侯国,晋属汝阴。南朝梁置平舆县,齐周时废。……
[详细] 展家台遗址位于中岗东南2公里,俗称“展家荒”。据《正德颍州志》载:“展家台在州南七十里,中村岗之东。元至正甲午(1354),南山-贼流劫乡村,展氏聚义民保乡井,筑台誓众,因名。”……
[详细] 七旗岭遗址位于王化集东近2公里,谷河南岸的岗头上。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高5-7米,东、南、西三面2000米以内岗丘起伏相连。《正德颍州志》载:“俗称王保保常屯兵于此,树七旗,故名,岭头有仓。”当地称“七旗仓”或“七里仓”。……
[详细] 四石村遗址位于焦陂镇焦寨与王屯之间,南距陶子河半公里,是宋代四石村(村中建有望焦楼)遗址,明代为张大同读书处。修南颍公路时,出上布纹砖、绳纹砖、麻叶纹砖和回形纹空心砖。……
[详细] 跑马场遗址位于安岗西1公里处,西临六百丈湖,遗址高出地面0.3-0.4米,长宽各约300米,俗称“跑马场”,因传为三国时邓艾屯兵处,又称“邓艾寨”。……
[详细] 古城子遗址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的古城子村,东北距于集3.5公里,南距洪河分洪道2公里,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20米。自上而下有3级等高线,每级3-5米,出土有石斧、石锛、陶灯、铜镜等器物。初步考证为商文化遗址。……
[详细] 万沟遗址位于万沟集东2公里处蒙洼分洪道西部台地上。遗址背坡面湖,靠近蒙河,高出地面1-3米,面积2500平方米。1950年万沟小学校长刘金屏带师生到湖捕鱼进行生产自救时,发现此遗址,并采集到陶片、蚌壳和石器。经地、县部门考察,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地面采集到的石器有石斧、石锛、石箭头、石刀、石铲,其中有带孔石器,陶器有陶鬲足、豆颈、鼎足、网坠和陶器残盖。陶质有泥质灰陶、红陶和夹沙陶。纹饰有篮纹、绳纹、云雷纹、附加堆纹等。……
[详细] 运河桥位于安徽省阜南县三塔镇。据文献载,此桥始建于明代以前,桥呈拱形砖石结构,南北横跨运河,长60余米,高7米,是通往大别山的必经之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此桥发挥了重要作用。桥原系9孔,现存7孔。该桥是我省淮北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大型拱形砖石桥。 该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该桥是明朝当地一位官员捐资修建,至于官员的姓名,无从考证。运河桥建成后,成为明清时期古颍州通往大别山的必经之路。大桥南北一带自然形成了集市,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南方山区的茶叶木材等产品北运。而北方的桑麻、油料南调,一时间,这里酒肆、茶馆、客栈林立。车队、马帮川流不息,所以这条道路也被称之为“麻油古道”。目前,在古桥下游几百米处,建了一座现代化公路桥,古桥不再是两岸群众通行的必经之路,但仍是附近群众通行的主要通道……
[详细] 贺胜台遗址位于安徽阜南县城东20公里,黄岗镇西南1公里,东距谷河与陶子河合流处200米。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胜台遗址俗称“贺胜台”,传说岳飞大败金兵后曾在此庆贺胜利,故称。文化堆积层厚3.55-4米,土质呈黑灰色。在地表3-3.5米以下为0.55米厚的灰层,夹杂大量蚌壳、陶片和兽骨。1956年出土石器有带孔石铲1件,石斧l件,石镞多件;陶器有陶纺轮多件,陶鼎足、鬲足数量众多。因遗址处于两河口,每逢汛期四面环水,台地东端临河处大部分被水冲刷崩塌,形成陡峭断面,文化层清晰可辨。遗址文化层分两层,下层为二里头文化层,上层为商文化层。遗址时代为商周,位于阜南县黄岗镇。遗址现为一高出四周的台地,位于陶子河西岸,蒙河分洪道的北侧。台高6米,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从遗址剖面及地表看,暴露大量的陶器、石……
[详细] 方集陈家祠堂位于阜阳市阜南县方集镇,年代为清。陈家祠堂青砖灰瓦,重梁起架,古朴典雅。祠堂坐北向南,南北呈长方形,祠堂三重,面阔三间。其中:祠门三间,割为门屋一间与耳室二间,门屋略高于耳室若干,配以砖雕及石鼓等门饰,手法简洁造型生动;明伦堂、寝堂均面阔、进深各三间,构架用“五架梁并前后出单步”法,云版、驼峰、雀替及梁端等饰以木雕,其构图舒展,刀法流畅,属北派建筑木雕精品,占地面积689平方米,建筑面积269平方米,是一处清代中早期的建筑。2012年,方集陈家祠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外墙外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7米。……
[详细] 台家寺遗址位于阜阳市阜南县,年代为新石器—周。台家寺遗址位于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白庄自然村是商代早中期淮河流域的高等级聚落。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曾出土两批商代青铜器,其中1957年出土的青铜龙虎尊(现藏国家博物馆)和饕餮纹尊(现藏安徽博物院)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瑰宝和重器,也说明了台家寺遗址的地位。2012年该遗址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2014年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组成台家寺考古队,在台家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在3个年度的考古工作中,共发掘了16座商代房屋,273个商代灰坑,7座商代墓葬;确定了以台家寺遗址为代表的淮河流域的商文化属于中原商文化系统。遗址的年代自早商时代晚期延续到晚商时代早期,其中在洹北商城时期是其最为发达的时间段。考古队发掘出了完整的方形……
[详细] 清凉寺遗址位于阜阳市阜南县会龙乡,年代为周、南朝梁。2019年,清凉寺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老楼遗址位于阜阳市阜南县公桥乡程楼,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周、汉。2019年,老楼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一、基本情况阜南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阜阳市阜南县境内,地处阜南县西南,王家坝镇以西,淮河中上游。介于东经115°34′50″~115°55′30″,北纬32°25′34″~32°37′42″之间。依托濛河分洪道为主体,东西长48.43公里,南北宽1.5~2公里,公园总面积5663.87hm2,湿地面积占5371.11hm2,湿地率达94.83%。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公报显示,阜南湿地总面积15065.55hm2,其中河流湿地9045.32hm2、湖泊湿地1066.87hm2、沼泽湿地1102.75hm2、人工湿地3850.50hm2。安徽阜南王家坝省级湿地公园湿地类型丰富,湿地总面积为5663.87hm2,湿地面积占5371.11hm2,湿地率达94.83%。其中:永久河流湿地,面积为……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