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亳州市 > 蒙城县旅游

蒙城县旅游景点介绍

  蒙城那年乡下景区规划建设面积约7700亩,具体项目有:游客接待中心、梦幻月牙湾沙滩、秋千主题乐园、12生肖绿色雕塑群、少年营、天工开物园、农夫市集、游乐小火车、观光车、天合六顺园、盛世百荷园、梦蝶长廊、漂滑主题乐园、丛林探险、青年农创街、水上飞人表演、珍禽园、观景台、竞技--营、水上拓展、抖音动感网红桥、水上探险、美食……[详细]
  陆建章宅位于蒙城县。陆建章(1862-1918),字朗斋,乳名八庚,蒙城东南六十华里陆瓦房庄人。曾任清二品道员,曹州总兵,袁世凯政府的陕西督军等职,后被段祺瑞指使徐树铮诱杀于天津,归葬蒙城故里。陆将军府和墓地是陆建章在陕西督军任内兴建和选定的。府第在庄内,墓地在庄东头,两者直线距离约100米,中间有一条南北大沟。府第南……[详细]
  蒙城马玉昆故居,又名马公府,清末爱国将领马玉昆府第,是目前皖北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居。坐北朝南,两进三院落,呈品字分布。横向三排房屋面阔十间,均有前廊,第一进院东西厢房各四间。第二进院除东西各四间厢房外,中轴线上纵列一排院墙,将后院分成东西两个庭院。马府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砖木结构,房梁一般为三层垛梁,在屋檐、……[详细]
  红城遗址位于亳州市蒙城县,年代为战国、汉。2019年,红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檀公城遗址位于亳州市蒙城县,年代为东周、汉、北魏。2019年,檀公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蒙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坐落在古老的万佛塔东侧,三面环水,占地3000多平方米,始建于1966年,重建于2007年,建筑面积440平方米,英明录719人,布展20名烈士事迹,陈烈46件遗物,骨灰存放15名,另外还有周元墓碑一座占地109平方米。馆内有3名管理人员,1名馆长,2名讲解员。 纪念馆展厅内布置古朴庄重。进入大门,……[详细]
  安徽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安徽省蒙城县,总面积1367.14公顷 ,拟建设的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包括北淝河蒙城段全长34公里河道及许疃煤矿塌陷区及连接两者的公益沟、双村沟和雪枫湿地公园,面积约1367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895公顷,湿地率达65.5%。公园以流域湿地资源保护、平原塌陷区湿地生态保育、生态农……[详细]
  蒙城博物馆位置在城南新区庄子大道以西、陈牛路以东、仁和路以南、永兴路以北的块地,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蒙城博物馆造型取自青铜礼器方樽和汉阙,建筑面积12000平方,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3.6米。蒙城博物馆建于2012年6月,以知识性、科普性、教育性、休闲娱乐性为一体的展现模式,反映蒙城历史、沿革变迁以及……[详细]
  双锁山烈士陵园位于蒙城县双锁山上,1983年有小涧区委、区公所修建,用以纪念当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蒙城县城西北地区25公里小涧镇东侧双锁山旁依涡河,南北走向,延绵约十华里。北有狼山,南有黄柏山、尖山,可谓群山环抱。五代时当地女英雄刘金定以此山立寨护乡,捻军领袖张乐行曾在此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均……[详细]
  蒙城文庙,亦称黉宫、黉学,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灵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孔子被称为集大成之先师)。灵星门正对着青云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灵星门的西南侧有一井,名圣井。大成门东连名宦祠,西连乡贤祠。大成殿前东西各有配庑,殿东为节孝祠,殿西为忠义祠。东院是……[详细]
  位于蒙城县吕望镇,始建于唐,清末重修,是安徽省少有的唐代庙宇。今尚存前殿3间,供奉庄子,后殿3间,供奉姜子牙。双公庙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因姜子牙又名吕望,该镇因此而得名。1998年蒙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底县政府拨款开始维修,2002年初修复工程结束,并正式对外开放。……[详细]
  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兴化寺塔、慈氏寺塔(因为此处宋代有兴化寺、元代有慈氏寺),俗称蒙城砖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一说始建于唐代,坐落在蒙城县城东南。塔共13层,高38.6米,底周24.3米,每层有8门,4真和4假,1至7层以下门窗立位相同,8层以上逐层转换,上下错置,每层飞檐下装饰有各种……[详细]
  庄子祠坐落在蒙城县涡河北岸漆园镇。庄子(前369--前286)和孟子(前372--前289)是同时期人,比孟子小三岁,名周、字子休。据《史记》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曾为蒙漆园吏,不久即隐居。庄子一生只做学问不做官,家庭虽贫,但他生活得却非常逍遥:当时楚国、梁国、齐国等都请他出来做官,其中楚国请他做相,他坚辞不就……[详细]
  嵇山,在县城内东北隅,是一座小土山,四面环水。相传,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曾任魏中散大夫,因不满司马昭的专横,愤世嫉俗,又因仰慕庄子,曾隐居于此,以著书立说,灌园打铁度日,后被司马昭所害。山因人而得名,故称嵇山。后人为表达对嵇康的敬慕之情,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866年)在嵇山上建一“嵇康亭”。嘉庆年间重修嵇康亭……[详细]
  蒙城紧靠涡河,旧时河上无桥,人们靠渡船往来于涡河之上。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洒向古渡,别有一番景色;岸边丛林上空归鸟盘旋,泊船栉比冒着炊烟,河水粼粼闪着金光,远处归帆点点,渡船往来荡起金波,其景宛若一幅动人的画面。清代蒙城知府田本沛有诗云:落日挂轻舟,山桑古渡游。烟波江上客,漂泊何时休。……[详细]
  狼峰即小涧集以北的狼山,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杂草丛生,怪石嶙岣,云雾缭绕,为周围九峰之首。因豺狼出没其间,经常酿成祸患,故名为“狼山”。后有一薛姓的白衣青年,精通武艺,非常骁勇,自愿上山扣狼为民除害。他上山后,一连七天七夜,打死恶狼80余只,第8天,剩下的12只恶狼包围了他,……[详细]
  蒙城县城东南隅,有条与环城河相通连的南北向水沟,名曰“冷涧”。清澈见底,流水叮咚。若雨过天晴,常有彩虹呈现于冷涧上空。并倒影水中,映托湿润、静洁的大地景物,格外赏心悦目。传说有一童养媳,在冰天雪地里常到冷涧破冰洗衣。手裂滴血,染红流水,化作一道彩虹,童养媳便登上彩虹升天而去。清人田本沛诗云:长虹百尺影,冷落在寒泉。本是……[详细]
  在县城东门外,有一孔庙,占地八百平方米。建有圣人殿和前殿、后殿及东西廊房数十间。房顶五色琉璃瓦,周围红色砖墙;大门前有座“状元”桥,桥西侧凿一水井,名曰“圣井”。井水甘甜爽口,井上筑一凉亭,亭立碑镌刻“圣井甘泉”四个大字。四周苍松翠柏,绿树含烟,映托五彩庙宇,幽静肃穆,游人常往。清人余大中诗云:圣井沉千尺,涓涓亘古今。……[详细]
  蒙城古城,名胜甚多,四牌楼便是其中之一。四牌楼,建在黉宫前青云街南端和苍龙巷交叉处,高三层。那时楼房不多,显得非常雄伟。据《蒙城县政书》(民国十三(1924)年铅印本)记载,这座四牌楼为清末时建,“工未竣而清已亡”,兵荒马乱,未得完成。民国二(1913)年,汪箎莅任蒙城县知事,开始整治社会。“三(1914)年,-渐归,……[详细]
  要说唤鸡楼,先要说嵇山。据传说,嵇山本名鸡山。山上有一只仙鸡。每天拂晓,仙鸡在山上高声啼鸣,唤醒熟睡的人们。这山得了仙气,也就越来越高大。如果长高到站在山顶能看到涡河之北的石山,鸡得了“食”,蒙城就会出状元,出真龙天子。后来,不知哪位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派一位高人来斩断了这山的仙根,当时流的血把坑水都染红了。从此,山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