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 > 襄汾县旅游

襄汾县旅游景点介绍

  敬村观音庙位于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敬村,年代为元至明。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敬村观音庙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徐三教庙位于临汾市襄汾县南辛店乡西徐村,年代为元至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西徐三教庙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仓头伯王庙位于临汾市襄汾县南贾镇仓头村,年代为元至明,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仓头伯王庙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丁陶风情街文化旅游景区
  丁陶文化,是丁村文化和陶寺文化的合称。丁陶文化的发现,表明襄汾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传承悠久。丁村文化展示了山西竟域旧石器时期全程的文明史,陶寺文化则将尧舜禹传说变为确凿的历史。丁陶文化,既是襄汾大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具体体现,亦是享誉中国、驰名世界的文化名牌。丁陶风情街是由山西光大焦化气源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开发建设的集观光、购物、休闲、娱乐、美食等于一体的特色风情商业步行街。与人民银行、人社局、信用社、农行紧邻,东侧为振兴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襄汾县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街区位于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丁陶大道中段,范围北起景区北入口,南止南端喷泉广场,西达7天酒店西侧道路,东抵商铺东侧道路,南北长500米,东西最宽处120米,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详细]
光大工业旅游示范园
  山西光大工业旅游示范园位于襄汾县南辛店乡贾罕村东(山西光大焦化气源有限公司厂区内),现有年产120万吨洗煤、150万吨焦炭配套干熄焦余热发电、15万吨焦炉煤气制--和5万吨--驰放气制合成氨的生产规模,承担着县城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气与河西区及企业周边村庄冬季集中供热任务。2021年4月被中国炼焦协会评为全国焦化示范企业。并被山西省政府等部门确定为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节能工作先进企业、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先进企业、山西省百强企业、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和研学旅行营地等称号;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双强六好省级示范党组织称号,多次被税务部门评定为A级纳税单位。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改变人们对传统焦化行业的认识,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从工业制造向“工业+”的多元化经营转变,公司积极抢抓国家鼓励发展工业旅游这一重大……[详细]
荷花小镇景区
  荷花小镇位于襄汾县邓庄镇燕村,东面紧靠新滨河路,西面与百里汾河经济带为邻,占地2000余亩。景区规划建设为十个部分,分别为:丁村白莲种植加工区、精品荷花观赏区、观光农业农事体验区、温泉度假休闲区、安养中心、晋南民俗体验地、文化传习馆、室内游乐场、军事化拓展基地、婚纱摄影花卉基地。荷花小镇是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国家级旅游服务行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副会长单位、山西省科技示范园区、山西省省级度假休闲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临汾市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地址:临汾市襄汾县邓庄镇燕村西联系方式:0357-3530333……[详细]
7、尧京酒庄 AAAA
尧京酒庄
  尧京酒庄,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大邓乡上西梁村,占地面积3500余亩,总投资4.68亿,年产葡萄酒500吨,鲜榨葡萄汁1000吨,集葡萄种植、酿造、休闲观光、文化展示于一体,是一座极具地方特色的精品酒庄。尧京酒庄,占地面积3500余亩,总投资4.68亿,年产葡萄酒500吨(包括:庄园系列干红葡萄酒,珍藏系列干红、甜白葡萄酒,经典系列干红、桃红葡萄酒,优选系列干红、半干红、桃红葡萄酒等),鲜榨葡萄汁1000吨(包括:尧京葡萄汁和尧京加气葡萄汁,*********、无添加、不加水勾兑),集葡萄种植、酿造、休闲观光、文化展示于一体,是一座极具地方特色的精品酒庄。酒庄地处太行山余脉,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气候干旱、雨水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适中。三面环山,台形坡地,土壤含有丰富的矿……[详细]
陶寺北墓地
  陶寺北墓地时代:两周之际——战国地址: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北约50米东高西低的台地上陶寺村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隶属于陶寺镇,在塔儿山以西。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陶寺村北约800米处,因近年盗墓被发现。目前已大体厘清陶寺北墓地的范围和墓葬分布状况。陶寺北墓地位于塔儿山西麓山前向汾河谷地(即临汾盆地)过渡的黄土塬上,黄土塬早已被改造为平整的梯田,由东向西阶梯状渐次降低。墓地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地势开阔,墓区随地势大体沿西北—东南方向排列,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目前已在陶寺北墓地探出墓葬1283座、车马坑1座。从墓葬分布情况来看,陶寺北墓地应该有统一的规划,墓葬因等级的不同存在小的分区:大型墓葬通常沿西北—东南主线排列,中小型墓葬集中散布于大墓周围,并与大型墓葬小……[详细]
赵曲文庙大成殿
  赵曲文庙大成殿(第五批省保)时代:元至清地址: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赵曲村据史料记载,赵曲文庙最早为夫子庙,明代时称礼殿,清时改称宣圣殿。赵曲文庙创建年代不详,明弘治十二年(1499)、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雍正十年(1732)、乾隆五十七年(1792)及咸丰二年(1852)多次予以维修,现仅存大殿一座,有元代建筑遗风。坐北面南,建于高约1米的台阶之上,四周回廊,面阔五间,通面阔16.23米,进深五间,通进深16.15米,重檐歇山顶建筑,灰陶筒瓦屋面,黄绿琉璃脊饰,绿色琉璃剪边。殿内使用井字梁加藻井,形成无梁殿。……[详细]
北焦彭东岳庙大殿
  北焦彭东岳庙大殿(第五批省保)时代:元地址:临汾市襄汾县古城镇北焦彭村北焦彭东岳庙大殿始建年代不详,东岳庙其余建筑已全部毁失,现仅存大殿一座,随檩枋下有明崇祯十一年(1638)“重修移建”题记。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灰陶筒瓦屋面,脊饰全部毁失。明间梁架结构为五檩无廊式,次间梁架为五檩中柱式;柱头及补间各施斗栱1朵,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前檐斗栱之下施通檐的大额枋;后檐平板枋、额枋成“T”形结构。从大殿的梁架结构、斗栱用材及做法分析判断,大殿为元代建筑。明、清两代屡有修葺,建国后未曾修缮。……[详细]
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双龙湖湿地公园位于襄汾县境内,总面积1080公顷,水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自然、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双龙湖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被确定为襄汾县2010年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襄汾县委、县政府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旅游、林业等部门、相关乡镇、农村全力配合,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多元投资,加快开发速度。目前,景区环湖道路12.9公里路基建设已基本完成,规划中的3700余亩绿化工程已完成80%。景区码头、望龙楼、农家乐度假村、关圣岛、水上乐园、室外游泳池、室外温泉池等七个景点建设项目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双龙湖湿地公园项目前身是原襄汾县七一水库,库容总量5578万立方米,水库蓄水除满足于下游和周边乡镇3.5万亩农业用水外,还为襄汾县及周边的侯马、曲沃等县市的大中型企业供水。“从卫星地图上审视,这里恰似两条嬉戏的……[详细]
灵光寺琉璃塔
  灵光寺位于襄汾县邓庄镇北梁村。《襄陵县志》载:“灵光寺在县东南北梁村,金皇统中重建,平阳府尹杨伯雄撰记,后知县薛所蕴重修,有碑。内有宝塔,高十三级,后有藏经阁。”杨伯雄,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任平阳尹,有政声,《金史》说:“先是,张浩治平阳,有惠政,及伯雄为尹,百姓称之,曰:‘前有张,后有杨。’”经过战乱,寺的殿堂毁于一九四八年,一九五八年地面被淤平,仅剩一座砖塔,并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位于北梁村西七百米,这里为丘陵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塔为八角形,仿木构形式砖塔,原有十三级,存七级,每级正面有小圈门,创建于唐贞观年间,金皇统年间重修。上部六层毁于清代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这有塔侧清代乾隆四年(1739)碑文作证:“奈无何康熙乙亥夏,遭地震,自藏经楼以及廊庑,尽行倒坏,惟佛法二殿仅……[详细]
襄陵文庙大成殿
  时代:元该庙位于襄汾县襄陵镇粮站内,创建于金泰和九年(实为大安元年,1209年),元大德十年(1306)重建,明清时期屡有修葺。现仅存大成殿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十椽,。歇山顶建筑。前设月台。梁架结构为六椽栿前后施乳栿通檐用四柱;山面梁架为十架椽屋分心乳栿用五柱。角柱升起、侧角显著。补间设斗栱一朵,斗栱为五铺作重栱出单杪单下昂里转出两杪计心造。2013年5月,襄陵文庙大成殿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关帝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楼
  关帝楼关帝楼(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始建于元代。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后人维修时上下檐之间加一腰檐,现为三重檐歇山顶。楼阁正身面阔4.7米见方,周匝围廊,廊深2.1米。两角柱上横架内额以承围廊屋面。其梁架、斗栱仍系元代原物。……[详细]
襄汾大张遗址
  大张遗址大张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东周地址:襄汾县南贾镇大张村遗址位于大张村东北700米处,94年4——9月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共揭露面积700平方米,发掘战国墓19座,其中大型墓7座。出土青铜器近200件,其中有狩猎纹大铜壶、鼎、匜、扁钟等。……[详细]
晋襄公墓
  晋襄公墓晋襄公墓(第一批省保)时代:春秋地址:襄汾县城西北30公里东柴村南塬上晋襄公名驩,为晋文公重耳之子,在位六年。据《史记》载,晋国建都襄汾、曲沃一带。晋襄公陵建于襄陵县(今襄汾县)城北30公里(今刘庄),县由此得名。晋襄公墓现存墓冢高18米,东西长40米,南北宽40米。墓南北排列有太子、太妃两座墓冢。墓地保存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墓碑一通。……[详细]
赵康古城遗址
  赵康古城遗址赵康古城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春秋地址:襄汾县城南30公里赵康镇古城址东距汾河5公里余,西距九原山4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古绛都”和汉的“临汾城”,当地人称“古晋城”。古城平面近似长方形,南部较宽,周长约8480米,城内地形北高南低,形成层层台地,高差约在10米上下。有一条明显路迹自北墙城门外向南延伸千余米。城外周有明显的护城河遗迹,至城的右下角处向南汇成巨川,今称泰山沟。古城墙址大体保存完好,南墙西段破坏较甚,北墙保存较好。东西二墙皆无城门痕迹。墙土呈红褐色,夯层厚约5--6厘米,夯窝圆而平,直径约7厘米。夯土中含有东周时代瓦片,有板瓦、筒瓦。南城墙全长约1650米,东城墙全长约2600米。古城北部正中有一座小城的残址,平面正方形,约1平方公里。……[详细]
南大柴遗址
  南大柴遗址南大柴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襄汾县南贾镇大柴村西南的汾河西岸1959年发现,面积约8万平方米。1986春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较厚,遗迹仅见灰坑,文化内涵单一。遗物主要为陶器,陶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陶器多为手制。纹饰主要是绳纹,另有附加堆纹、弦纹、卷云纹等。以圆底器和三足器为最多,平底和圈足器较少。主要炊具是鬲、甗、大口深腹罐等。容器主要有大口尊、折肩罐、折肩瓮、蛋形三足瓮、盆等。食器有钵、碗、豆等。酒器仅见一件残爵和一件陶角的管状流。……[详细]
寺头遗址
  寺头遗址寺头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襄汾县与尧都区交界的邓庄乡寺头村西约100米属于塔尔山西麓的山前坡地,地势东高西低,呈缓坡状,汾河从其西面流过。遗址发现于50年代末期。1996年进行了复查。总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该遗址暴露在外的主要遗迹有灰坑和白灰面房址两种,遗物主要是陶器,以绳纹和夹砂灰陶为主,器形有鬲、豆、盆、罐、钵等。另外还采集有铲、刀等石质工具。从采集陶器看与陶寺遗址出土的器物基本相同。是龙山时代陶寺文化的又一处重要遗存。……[详细]
沙女遗址
  沙女遗址沙女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旧石器地址:襄汾县城关沙女沟村东1.5公里塔儿山西脉1984年10月发掘。在目前所调查的李沟、青杨岭、六家嘴等地,大约七八平方公里范围内,陆续有石器发现,其中以大崮堆山南坡最为集中和丰富。在长宽大约10O0×300米的范围内,石制品密集叠压,俯拾皆是。石制品分布在由灰黑色角页岩构成的山坡上,厚度一般在数十厘米,最厚可达4米。在文化层中尚未发现任何磨光石器或陶片。文化遗物为石核、石片和石器,均系角页岩质。石核分为规则状和不规则状两大类。石片宽大于长者居多数,台面为劈裂面者约占一半以上,打击点多数清晰。打击石器采用锤击和摔碰法。石器主要有石锤、砍斫器、刮削器、手斧、尖状器和石矛头等类型。沙女遗址石制品,普遍棱角锐利,其中石核石片数以万计,而石器所占比例甚小。该……[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