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永安市旅游

永安市旅游景点介绍

李宝焌故居
  李宝焌故居位于永安市贡川镇洋峰村,年代为1886年。简介:又名永福堂,清光绪十六年(1890)建,坐南朝北,由门楼、围墙、空埕、下堂、正堂、厢房、化胎、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524平方米。砖砌门楼,三楼四柱。下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均为穿斗式梁架,悬山顶。李宝焌(1886—1912),字焜甫,中国飞机制造、飞行先驱。2013年,李宝焌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面外延3米,南面至村道,西面至李道祥住宅,北面外延10米。……[详细]
洋头溯源祠
  洋头溯源祠位于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年代为清。简介:坐北朝南,由泮月池,木制门楼,空埕,厢房,正堂,化胎,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577平方米。门楼坐东朝西,面阔一间,进深三柱,穿斗式梁架,悬山顶;正堂面阔五间,进深八柱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2013年,洋头溯源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四周各外延10米。……[详细]
沧海畲族建筑群
  沧海畲族建筑群位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沧海村,年代为清。简介:由化龙桥、龙长坊、龙昌坊、龙德堂组成。化龙桥,木构伸臂梁廊屋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重修,南北走向,桥身长24.2米,宽6.6米,廊屋8间,每间用4柱,歇山顶。龙长坊,清道光四年(1824)建,坐东朝西,由泮月池、门楼、围墙、空埕、下堂、厢房、正堂、护厝组成,建筑面积690平方米。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三柱,下堂面阔五间、进深四柱,上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带前廊,均穿斗式梁架,悬山顶。龙昌坊,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坐东朝西,由门楼、围墙、空埕、下堂、厢房、上堂、化胎、护厝、围屋等组成,建筑面积668平方米。门楼面阔一间、进深三柱,下堂面阔五间、进深四柱,上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带前廊,均穿斗式梁架……[详细]
24、万金厝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金厝位于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景云堂,建于清咸丰丙辰年(1856)。坐西朝东,由泮月池、门楼、围墙、下堂、厢房、上堂、化胎、护厝组成;门楼朝北,面阔一间、进深三柱,下堂面阔五间、进深四柱,上堂面阔五间、进深九柱带前廊,均穿斗式梁架,悬山顶。2013年,万金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厝四周各外延10米……[详细]
25、福临堡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临堡位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上洋村,年代为清。简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建。坐西朝东,由堡墙、大门、侧门、主屋、环堡廊屋及防御设施等组成,二层方形土堡,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花岗岩石拱形大门;主屋面阔五间,进深八柱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脊梁、驼墩、雀替、枋等雕刻精美。2013年,福临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堡周边各外延50米。……[详细]
  永安安仁桥位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三房村,年代为清。简介:清嘉庆八年(1803)重建。木构伸臂梁廊屋桥,西北—东南走向,跨溢洋溪,桥身长28.1米,宽6.2米,廊屋9间,每间用4柱,七架梁,桥中设藻井,四面檐檩下设挡雨板,歇山顶。2013年,永安安仁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周边各外延50米。……[详细]
皇历江王祠
  皇历江王祠位于永安市槐南乡皇历村,年代为清。简介:坐东朝西,由泮月池、正堂、化胎组成,建筑面积213平方米。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梁、枋、雀替、驼峰等部位雕有花卉、龙凤等吉祥图案。2013年,皇历江王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面至黎茂添竹林50米,南面至罗旺钱厝15米,西面至刘学书农田30米,北面至公共小路10米。……[详细]
  小陶革命旧址群位于永安县小陶镇垇头村、美坂村、石丰村、小陶村、吴地村、寨中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包括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点暨红一军团垇头战区指挥部旧址善庆堂和仁和堂,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管辉彩老厝,红一军团二师指挥部旧址瓦窑头厝,红军临时战地医院旧址吴氏宗祠万兴堂,红一军团驻扎点积庆堂、树德堂、肇光堂,东方军暨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点树荆堂,张家山苏维埃旧址及小陶战斗矮岭遗址等。各旧址墙上多有红军标语,矮岭战斗遗址保留着战壕和红军墓。1934年7月初,中共中央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在红九军团的护送下,从瑞金出发,经长汀、连城等地,于7月15日进入永安小陶。同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抗日先遣队即以传单……[详细]
  少共国际师马洪旧址位于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旧址包括逢源堂和作求堂,均始建于清。洪田是永安连接中央苏区的重要枢纽,是筹粮筹款、转运资材的重要集散地。多支红军部队多次进入洪田开展革命活动,建立了农工会、农会、反帝拥苏风吹草动盟会、互济会,成立了赤卫队、儿童团等组织,发动农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少共国际师曾进驻马洪村逢源堂开展宣传等活动,留下众多的标语,现尚存红军标语近200多条;红十五师在作求堂设立指挥部和战时医院,现保存较为完好的红军标语还有近60条。2018年,少共国际师马洪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逢源堂:东至文川溪,南至廖玉洪住宅,西至永武高速路,北至农田。作求堂:东至廖玉堆宅,西至廖金席田边,南至文川溪北岸,北至永武高速公路。……[详细]
  国民党台湾党部旧址—复兴堡年代:1943~1945年座落地点:永安市燕西街道文龙村简介:旧址为清代中期始建的方形土堡,占地面积1979.6平方米。抗战时期,先后在此设立福建省中央银行、福建省邮政管理局。1943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中央直属台湾党部奉命从漳州迁设于此,直至1945年11月。保护范围:东面、西面各向外延伸20米至民宅,南面、北面各向外延伸20米至水田。2009年,国民党台湾党部旧址—复兴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安抗战旧址群
  永安抗战遗址群位于福建省永安市,是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从福州内迁至福建中部山城永安,作为战时省会长达七年半(1938年5月—1945年10月)之久。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爱国进步人士、热血青年和一些身份隐蔽的共产党员云集永安,组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文化大军。他们以笔墨作刀枪,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舆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活动,使得永安成为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永安抗战文化遗址群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有挹秀楼、渡头宅(羊枣被捕处);羊枣等12位文化人士囚禁处;文龙村复兴堡(中国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春谷山庄防空洞旧址(当年省主席陈仪、刘建绪公馆);刘氏……[详细]
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
  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永安市安砂镇,地处闽江干流上游、九龙溪中游,是以水库为主体的海西地区唯一的库塘型湿地公园。总面积达3073.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32.7公顷,湿地率为33.6%。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水面开阔,水质优良,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高,湿地景观资源别具特色。天然林面积1731.2公顷,在为珍稀动植物、大型真菌等提供优越的栖息地和生长环境的同时,还为湿地的鸟类、两栖类等提供天然栖息场所,是库塘湿地生态安全的天然保障。湿地公园内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与库塘湿地生态系统紧密结合的典型性,是福建省不可多得的“森林、湿地和水息息相关”的综合展示地。2011年12月20日,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获国家林业局审批,这是福建省内陆首个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详细]
萃园书院
  萃园书院是吉山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书院,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萃园书院是清顺治年末(1661年)由吉山倡导教育的创始人刘奇才建造,清雍正二年(1724年)刘元晖考中进士,对历经63年的萃园萃园书院是吉山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书院,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萃园书院是清顺治年末(1661年)由吉山倡导教育的创始人刘奇才建造,清雍正二年(1724年)刘元晖考中进士,对历经63年的萃园进行了重修。抗战时期,萃园是省卫生防疫大队所在地。2005年5月被确认为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立碑。景点位置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吉山……[详细]
永安霞鹤生态农庄
  永安霞鹤生态农庄离永安市区仅3公里,交通便捷,九龙溪畔,青山环绕,全村总面积7428亩,林地2380亩,山、水、林、田宛如画卷,自然景观资源丰。86户人家基本住上带庭院的“别墅”,房屋间距大,中心公园小而精,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内沿风水林建设的休闲步道,采用青砖、卵石、碎石铺设,沿途别具心裁地设置利用废弃轮胎、水管和木头制成的景观小品,乡野情趣跃然于眼。作为全省宜居环境建设行动中100个美丽乡村试点村之一,永安市对其作了精准定位:利用霞鹤村优越的区位和土地、生态优势,充分挖掘“山水、村落、文化、生态”等旅游资源,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把霞鹤村建设成为文化之地、体验之地、颐养之地和生态永续的公园乡村。……[详细]
35、柯山村
柯山村
  柯山畲族村位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的北部,2007年6月依法确立为少数民族村,是青水畲族乡较边远,又是国家级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唯一的少数民族社区村。拥有天池、瀑布、赏杜鹃花、1360多年的红豆杉古树,福建省第二大、国家一级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等自然景观。柯山畲族村因其林业资源丰富,吸引周边多地农民到此定居谋生,扎根繁衍,属移民村,村内有蓝、魏、蒋、黄等姓氏。遇逢年过节和喜庆之日,更是热闹一番,几乎是全村同乐,不分彼此。由此也形成了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不分男女,世代沿袭。拥有古香古色的传统木质结构房屋的柯山村称为“小布达拉宫”。位于十八荇的高山“天池”湿地,近年来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 天池山海拔1495米,位于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生态环境得到积极、持久、有效保护。……[详细]
36、沧海村
沧海村
  沧海畲族村位于永安市东南部,距永安市城区43公里、青水集镇1公里,毗邻711县道,交通便捷,是青水畲族文化旅游规划中的首要景区。全村属高山地区,丘陵地带,平均海拔725多米,属典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华南型气候,植被以森林、毛竹林、常绿阔叶林居多,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沧海畲族村历史悠久,早期住有“田、孔、杨、蔡”四大姓,后杨家大发,就想方设法进行改溪,由此“溪变田、田变溪”,船可舟游,成为沧海之势,故取名“沧海”。自此,沧海有“十里澄江下、一碧武夷水”之誉。现居住在沧海的畲族钟姓于清乾隆二十年由青水汀海圆安坂和际头城楼厝两村开枝来沧海积庆祠居住,至今约240年。具有悠久历史的沧海村民风纯朴,是民俗文化相对集中的地方。部分古民居墙壁上写满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留下的长征标语;村里有……[详细]
37、龙头村
龙头村
  龙头村地处青水畲族乡西南部,位于国家级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内,距离永安市区36公里,距青水畲族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距离上坪牡丹园16公里,平均海拔680米。龙头村山川秀丽、环境整洁、民风淳朴,是全国生态文化村。统一具有畲族“小青瓦、坡屋面、白灰墙”特点的民房,是龙头村给游客的第一印象。在村里还能看到一些带有“龙”元素的设计,颇具心意。这里的村民大多以笋竹经营、“森林人家”农家乐经营、“金线莲”种植及采摘食用菌为收入来源,一派生态乐园的景观。整个村落干净简洁,民风淳朴,漫步在小道上偶遇干活回来的村民,打个招呼。这样怡然自得的生活是钢筋水泥的忙碌城市所不能给予你的。……[详细]
永安地质博物馆
  永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占地45亩,总投资2100万元,于2006年5月1日动工建设,建设了景观广场,制作了地质公园全景、桃源洞、石林园区等沙盘模型,收集各种岩石、化石标本数百件。博物馆内设大厅、多媒体厅、品绿厅、地球厅、溯古厅、丹霞厅、喀斯特厅、民俗厅等。多媒体厅通过声光电展示公园风采,品绿厅展览众多动植物标本,地球厅展示地球演变史并设有磁悬浮地球仪,丹霞厅展示碧水丹山景观的由来,喀斯特厅展示岩溶地貌风光,民俗厅展示永安旅游精品景点模型、民俗文化和生产、生活用具,品茶厅可供参观休憩之用。景观广场上立有古生物进化雕塑群和众多标本石,设有大型浮雕一组及体现永安笋竹文化铜雕两组,种植大量的名贵乡土树种及各色花木、草皮等,湖边建有休闲栈桥。地址:位于永安市城北10公里处。门票:10元……[详细]
百丈岩景区
  百丈岩景区位于桃源洞的南部与其相邻。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百丈岩源洞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区中心面积26.60平方公里,蕴藏着30余处的名胜古迹。因这里山峰峻拔,悬崖百丈而得名。  百丈岩峰峦之雄,山色之秀,涧百丈岩水之清,给人人经悟后身同幻,境到幽时世觉浮之感。自古就有世外桃源的美称。主要景点有:姑嫂峰、武士岩、益群桥、骆驼峰、钟鼓峰、步瀛亭、老君岩、新庵洞、天池、三圣殿、剑门关、幽谷、七叠泉等。主要人文景观为悬在崖高近140米峭壁半腰处的明代建筑马氏仙姑庙,四壁生辉,香火旺盛。遇有云雾之时,雾霭浮沉倍觉神秘,增添几分扑朔迷离之感。 钟鼓峰 钟鼓峰,其中一座顶部浑圆平秃,象一个圆鼓;另一座腰大顶尖,钟鼓峰就象一口悬挂着的洪钟。钟鼓两峰对峙而立,面对马氏仙姑庙。每年正月……[详细]
洪云山石林
  洪云山位于鳞隐石林景区西部湖峰坡麓地带,距鳞隐石林1.5公里,面积约0.56平方公里。上部有溶斗洼地,其中布满着多种形态的石芽和石柱,仿佛是天然的盆景园。汇集于溶斗洼地内的地表水流,通过灰岩裂隙下渗,自其下部的洪云洞流出,清澈的泉流终年不断。洪云洞内的钟乳石等化学溶积物仍在发育之中,色彩缤纷,光耀夺目,颇为迷人。主要景点有:桃源活水、岩峡岩、金鸡报晓、老虎扑食、玉兔望月、松鼠伏壁等30多处,十分形象逼真。 ……[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