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河源市 > 连平县旅游

连平县红色旅游景点

中共九连山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旧址
  中共九连山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连平县内莞镇九连圩北面2公里的高湖村红星经济社龚屋。九连曾是连平县的一个独立建制镇(现并入内莞镇),距连平县城47公里,现有4个村5000多人口,总面积122.5平方公里,境内树林茂密,周围有九座山峰相连,形似莲花,故称“九连”。1945年冬,东江纵队第三支队600多人奉命挺进九连山区,在和平县成立了九连山区工作委员会,因连平与和平交界,同属九连山脉区域,部队经常到连平,特别是连平所属的九连山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46年6月,东纵第三支队大部分战士北撤山东之后,留下58位战士继续在九连山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并成立了“中共九连山区临时工作委员会”,吴毅任书记,王彪任副书记。还将部队番号改为“连和人民自卫总队”,总队长王彪,政委吴毅,副总队长陈实棠,政治处主任林镜……[详细]
解放隆街战斗遗址
  解放隆街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隆街圩镇老街一带。1949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湘边纵队东二支二团,接连取得新连河边区八战八捷、新英翁佛边区十战十捷的辉煌胜利。5月下旬,决定乘胜进军,解放隆街,把新丰城之东、连平城之南所有的敌人据点扫除,以迎大军南下。这时,连平、新丰除县城外,国民党的正规军和保安团已经撤走,只有地方-武装。隆街有以戡建会主任叶少臣为头子的联防队200余人(包括软坑、百叟等5个联防队在内)。1949年5月25日,我部队开始了解放隆街的战斗。在横扫隆街圩镇-之水西、科罗、百叟联防队之后,部队接着向隆街圩镇进发。隆街圩镇有上百间商店,500多居民,是国民党隆街区公所和戡建会的所在地,是隆街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当时,粮荒极为严重,国民党的钞票成了废纸,人心非常混乱,群众渴求解放。据……[详细]
黄梅斜战斗遗址
  黄梅斜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陂头镇官岭村。1949年6月20日夜,时为县城解放前夕,国民党连平县县长黄伯强、“剿匪”大队长谢岳臣率部300余人弃城西逃至陂头。为了推倒黄伯强--政府,实现连平全境的解放,中共九连地委发出指示,立即组织力量,追击潜逃的黄伯强残匪。7月上旬,我部队200余人挺进陂头,驻在陂头街-村庄楼下等地,监视黄伯强的活动,为以后彻底击溃连平-势力作准备。9月14日晚,我军兵分两路,围剿黄伯强部。9月15日凌晨,黄伯强和国民党陂头区长谢国周风闻我军进攻消息,落荒而逃(后逃往香港)。天亮时,我部发现敌300余人经李洞坳往南面的方向窜逃。曾坤宜、曾宗率五团一营两个连队100余人跟踪追歼。上午,吴海腾、吴文辉率领一连搜索到陂头黄梅斜地带与敌相遇,随即投入战斗。战斗打响后,敌人龟缩于陈屋内……[详细]
大湖、三角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
  大湖、三角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连平县绣缎圩老街居委会。此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1946年至1949年间参加大湖、三角战役光荣牺牲的烈士而建。建于1957年,坐南向北,分布面积约500平方米,用砖、石、石灰砌筑。碑高约6米,底宽3.4米。纪念碑属扁塔式结构,正面分四层。上层是紧握钢-的战士塑像;中上层镶嵌石碑一块,上刻“大湖、三角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13个字及欧阳珍等92位革命烈士名单;中下层用石灰浮塑“革命精神,永垂不朽”8个大字;下层亦嵌镶石碑一块,上刻《题词》650余字,记载了“粤赣地区人民武装队伍建立,大湖、三角人民为着不愿长期处在敌人铁蹄下面辗转呻吟,遭受摧残而慷慨激昂,相率入伍,开展武装斗争,其时因-势力根深蒂固,使斗争显得异常艰苦。四五年间,我革命烈士无不在戎马生涯中披星戴月,……[详细]
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
  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湖东村。旧址设在湖东小学内,该校创建于1920年。1940年3月,中共和平县工委派共产党员周宝时到大湖湖东小学任教,秘密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同期,龙川县共产党员张其初奉东江特委指派,到大湖、忠信一带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领导地下活动。张其初委派共产党员陈学源进入湖东小学任教,暗中从事地下活动。周宝时、陈学源发展了当地进步青年曾方如加入党组织。1940年6月,曾方如、吴泓生、黄慕平共同在湖东小学建立了连平县第一个党小组,其成立标志着连平县党的建设进入了新的历程。1940年9月,中共东江特委青委书记饶璜湘根据特委书记指示,到湖东小学检查和指导党的工作。饶璜湘经过考察后认为在湖东小学建立党支部的条件已经成熟,便召集了全体党员开会,传达了特委的指示,主……[详细]
余屋反围剿战斗旧址
  余屋反围剿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三角镇阳江村余屋。1948年,大湖地区农会组织、妇女组织、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敌人因而加紧了对九连地区的围剿。1948年3月,敌人组织力量,企图将大湖、三角的革命武装彻底消灭,然后直插青州、热水,与九连主力部队决战。3月29日,地下党组织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反围剿战斗,邓基在会议上号召各村民兵做好准备,粉碎敌人的阴谋。三角乡农会第10分会会长余旺兴会后立即赶回余屋,召集民兵开会,传达了会议精神,并针对当时形势进行了战斗部署。3月31日,天刚蒙蒙亮,官照洒、莫秉彝带领国民党军队的两个连和忠信联防队包围了余屋。敌人自恃兵强,企图速占余屋。坚守在余屋内的20余名民兵,利用地势,用土-土炮顽强地顶住了敌人的进攻。战斗持续到中午12时左右,敌人未能攻占余屋,反被……[详细]
水西战斗遗址
  水西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田源镇水西村新月围屋。1948年3月以后,江北人民自卫总队对反围剿斗争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在-派重点进攻的情况下,部队、民兵骨干、农会干部等转移到山区活动,避敌之锐,展开周旋,保存力量。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叶连鸣、叶少雄等率领飞虎队前往新洞、河头、大席、锡洞和河源半江等山区活动。此间,国民党部队除了在交通要道路口设关卡外,还到边远山区搜索、奔袭,围剿游击队。6月初,敌人加紧了对水西的围剿,以水西-地主、新连河边“剿匪”办事处主任谭风轩为首,拼凑起一支30余人的联防队,--我部活动的通道,配合国民党正规军九十二旅二七六团,企图歼灭人民武装力量。6月3日,为粉碎敌人的围剿,江北人民自卫总队领导人李峰、颜申、郑大东、章平等率领战士和民兵共200余人,星夜从新洞出发,步行30余华里……[详细]
解放忠信镇战斗旧址
  解放忠信镇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忠信圩镇老街一带。1949年3月初,东二支主力三团由郑群亲自指挥,在高陂寨击溃国民党保一团两个连和连平县警队谢岳臣部之后,整个东江上游的形势发展很快。5月中旬,保十三团团长曾天节率部起义,使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东二支部队转战东江上游,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摧毁了这些地区的-据点,分布于东江各地的国民党-军队也已紧缩河源城一带。面对这个大好形势,九连地委以及连和县人民政府作出了拔除忠信-据点,解放全忠信的决定。同时指派连和县副县长邓基指挥,吴文辉带领忠信柘陂武工队为主力,进军忠信。5月下旬,邓基回到柘陂;5月22日,邓基在华南小学召开会议,对解放忠信圩镇作了部署。5月26日拂晓,各部队按已定方案进入伏击区,--要道路口切断援兵来路。曾坤燕和吴扬分别带领一个班……[详细]
何新屋战斗旧址
  何新屋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油村何新屋。当时的何新屋总面积约有6000平方米,居住人口约500多人,周围有7米高的围墙,四方还有12米高的楼阁和非常牢固的大门,只要把大门关上,没有重武器装备的敌人,难以进入屋内。何新屋靠近路边,路过的敌人近在咫尺,方便进行袭击。1948年3月30日,敌人在洋塘岗受到我军有力阻击后不敢恋战,拼命往何新屋方向逃跑。得知消息后,农会会长何恩寿即召集民兵布防,民兵们信心十足、毫无畏惧,持-坚守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等待敌人经过,伺机给予打击。当敌人经过何新屋时,守在东门狗洞的民兵何娘健、何娘珍两人使用一台2米多长、4公分口径的大抬-(土炮)上足-,装上几十粒手指大的铁珠,还有一些烂锅铁的碎片,率先向路过敌人开了一炮,当即击毙敌人一个。敌人随即散开用轻、重机-向楼阁窗……[详细]
五果村农民协会旧址
  五果村农民协会旧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五禾村五果片骆形屋(大湖圩镇东南向6公里处)。大湖农-动早在1938年以前就已暴发过多起自发斗争,此后一直连续不断。1947年12月,在连和区分工委会委员邓基的指导下,大湖五果村成立了农民协会。这个农民协会,是大湖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农会长是该村的党支部书记曾玉泉,副农会长是该村党支部委员曾瑞森。五果村农会成立后,党支部领导农民开展了清算-地主曾雁初的斗争。是年冬,连和人民自卫大队曾文元奉命率部队配合民兵前往包围,并占领高地,进行--。随后,农会长曾玉泉等率领200多名贫苦农民,向地主清算稻谷100多担,物资10多担。10天以后,农民协会再次率领农民进行第二次清算,将地主家里的贵重物资10余担,包括金银首饰等,全部挑回农会。农会利用这……[详细]
隆街革命烈士纪念碑
  隆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连平县隆街镇隆兴村朝山半山腰处,距隆街镇府约1公里。隆街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北江支队在隆街、溪山、田源一带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牺牲的25位烈士而建,1949年11月始建于隆街卫生院内,1980年因卫生院建设移至朝山。纪念碑坐西北向东南,总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碑呈四方塔形,由碑座、碑刻和碑身三部分组成。碑高9米,底部呈方形,边长5.8米;碑座方形1米高,贴黑色瓷片;碑正面高1.5米处嵌碑刻一块,碑刻长80厘米,高65厘米。碑文题刻有长吉区(今隆街镇、溪山镇、田源镇)首任区长张觉题词“铁血流辉”,有连平县副县长曾献章题词:“名留千古”,还有新丰县县长龙景山、副县长赵准生撰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序”412字;碑序文中介绍了“田源村叶连鸣同志于四七年春出发至中途在淡洞与蒋匪遭遇……[详细]
洋塘岗战斗遗址
  洋塘岗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三角镇洋塘岗(忠定公路三角路段左侧约300米处)。1948年,大湖地区农会组织、妇女组织、儿童团组织、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敌人因而加紧了对九连地区的“围剿”和“扫荡”。1948年3月,敌人在塔岭战斗,未能一举拿下大湖地区,贼心不死,企图卷土重来。3月30日,敌人兵分三路合围大湖、三角一带,实行报复性的“扫荡”。九连工委在此之前获悉了敌人要“扫荡”大湖的情报,遂作了周密部署。3月29日晚7时,邓基命令曾宗、欧阳珍率民兵主力中队开往三角待命,晚上12时,民兵主力中队开往洋塘岗,布伏于旗山。30日凌晨4时许,朱亚石、何生各带一个班,埋伏在接近公路的矮坡上。不久,即发现从小柘到穿心亭一带公路有敌大队人马匆匆而来,保一团及县警队走在前面,共约1000余人,分几路并进。敌……[详细]
粤赣边支队电台、《粤赣报》报社遗址
  粤赣边支队电台、《粤赣报》报社遗址,在连平县城东北方向55公里处的九连担杆滩。1945年7月,中共后东特委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建立电台,加强与中央及上级的联系沟通。电台最初设在河源黄村地下党员黄中强的家中,后由于敌人的进攻,曾转移到五华、青州等地。1948年2月,因国民党对九连地区进行第三次“扫荡”,中共九连工委将设于九连地区的新闻台、联络台的工作人员及电台设备转移到担杆滩。同年6月,两台工作人员会合于担杆滩,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电讯联络任务。《粤赣报》是中共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后改称东江第二支队)的机关报,创刊于1948年8月,停刊于1949年10月。粤赣边支队司令员钟俊贤曾称赞该报是“对敌斗争的精神-”。1948年8月15日,该报出版了创刊号,报道了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详细]
新田径游击队活动点旧址
  新田径游击队活动点旧址位于连平县上坪镇中村村,是山区里的几个山村小屋,北与江西交界。1945年11月,东纵三支队挺进九连山决定分散活动后,支队政治处主任陈一民、第一大队队长邓发率领一个游击小分队30余人迂回于九连山区,后进入上坪开辟革命活动新区。进入上坪后,陈一民等通过地下党组织的关系结识了新田径的进步青年谢善福,在其热心帮助下,游击小分队进入并驻扎于新田径,以新田径为活动据点,四处打击敌人。在当地贫苦农民的协助下,新田径游击队积极开展镇反锄奸,打击--地主等活动。1946年2月,新田径游击队奇袭上坪街,活捉了当地-地主谢汉臣和谢守民,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鼓舞了上坪人民的革命斗志,为后来解放上坪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947年7、8月间,九连游击区部队攻打江西龙南之杨村、白沙国民党据点时,……[详细]
忠信中学党组织活动遗址
  忠信中学党组织活动遗址位于连平县忠信中学校园内。忠信中学创办于1940年7月,前身为连平县第四区(忠信区)区立第一小学。后经忠信、大湖教育界人士倡议,经国民党县政府批准,扩充为区立中学(简称忠中),校址在忠信圩镇东北面2.5公里处的黄竹坑龙驯庵。忠中创办后的第一学期,中共东江特委派出共产党员张育民在忠中附属小学任教,并开辟了忠信至老隆的地下交通线。1941年8月,中共后东特委派连和边区特派员钟应时到忠中任教,与此同时,又派原活动在和平的共产党员骆永平(骆柱石)到忠中附小任教,配合开展活动。在这年秋季招生中,大湖、忠信有相当部分思想进步的学生进入忠中,大大加强了忠中地下党的力量。为有利于开展革命活动,1941年10月,忠信中学成立了中共忠中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忠中党支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详细]
上石板滩反围剿战斗旧址
  上石板滩反围剿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湖西村上石板滩屋。1948年,大湖地区农会组织、妇女组织、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敌人加紧了对九连地区的围剿。1948年4月1日,连平县“剿匪”大队长谢岳臣及忠信联防队黄国雄带领100多名敌人,企图消灭上石板滩民兵组织。当天早上7时,敌人来势汹汹,直扑上石板滩屋。得悉情报后,上石板滩民兵队长曾松发立即召集民兵研究对策,准备痛击来犯之敌。9时左右,敌人从四面包围了上石板滩屋,上石板滩民兵相互配合,迎击敌人。当时上石板滩民兵装备较差,-都仅有100多发,主要是以土-为主,但民兵们对敌人毫不畏惧,机智地与敌人进行周旋,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下午6时左右,正当民兵与敌人打得难分难解之际,欧阳珍率领数十名桂林队战士前来支援,敌人见势不妙,慌忙逃回忠信。此战毙敌2……[详细]
新溪马屋反压迫战斗旧址
  新溪马屋反压迫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油溪镇新溪村马屋,屋后为马屋祖山。油溪镇新溪村马屋,解放前居住着20多户村民,马屋背后的山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1943年春开始,-地主黄明州、黄亚芳依仗权势,强行在马屋背山开采煤矿,煤浆流入马屋农田,造成农田污染,土地无法耕种。马屋村-名到国民党连平县政府控告,黄明州等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请连平县联防队长谢岳臣派一个排的兵力驻扎矿山,镇压马屋民众。1944年初,马屋民众不堪忍受-地主的压迫,毅然组织青壮年学习马刀术,准备反击敌人。国民党县政府闻悉此事,于1945年2月2日晚上,派遣100多人的兵力突袭马屋,马屋民众挥舞大刀,左右拼杀,砍死敌人40多名,砍伤50多名。3日中午12点钟左右,国民党保安团从和平调来一个连的兵力,用火力疯狂扫射马屋,当场打死马屋……[详细]
中共连平县工作委员会遗址
  中共连平县工作委员会遗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湖西村下屋原回龙庵遗址处。1941年2月下旬,为了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和建设,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大湖党组织的领导根据东江特委指示,在回龙庵小学背面的矮山岗上召开党的会议,成立了“中共连平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由张仁安任县工委书记,曾方如任组织委员,李新民任宣传委员,黄华明任青年委员。工委就如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壮大党的队伍等问题作了研究部署。工委成立后打开了连平县发展党组织、壮大革命队伍的新局面。通过占领教育阵地传播革命思想,培养新生力量,壮大党的队伍;通过举办党训班,增强党员素质。同时建立了回龙庵、五果村地下交通站;建立了忠信、大湖2个区委;选派了一批党员参加东纵举办的党干班。连平县工委的成立使连平的党组织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后来因抗日战争……[详细]
九连游击区玛丽医院旧址
  九连游击区玛丽医院旧址位于连平县内莞镇湖村左坑温姓祖屋,距九连圩约8公里。旧址包括厅堂1间、住房2间,为黄泥、沙石和竹片混合结构。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其中一间房屋已经倒塌,剩下的也已倾斜。1947年九连地区恢复武装斗争后,部队不断壮大,由于战斗频繁,部队伤病员日益增多。为了医治伤病员,中共九连工委(后改称中共九连地委)决定在左坑温姓祖屋设立“玛丽医院”。医院设立后,先后有多批伤病员在此养伤治病,人数最多时有20多人,伤员基本上是从和平县青州、热水等地送来。因缺少医生,经常请当地民间医生给伤员治疗伤病,九连有名中医杨日梅擅长刀伤、-伤、烧伤治疗,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自制青草药、药粉、药膏为伤员治伤;当地进步青年温阿胜亦经常秘密帮助游击队取药,解放后被评为“堡垒户”。1949年,“玛丽医院”……[详细]
弘毅小学党组织活动旧址
  弘毅小学党组织活动旧址位于连平县大湖圩镇北向1.5公里处的磐石村下圹仔屋,原为民宅,1937年开始创办为学校,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弘毅小学已搬迁,旧址仍为民宅。1926年至1928年,和平县进步青年张觉青、朱梦觉先后来到磐石弘毅小学,在附近开展平民夜学活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40年6、7月间,共产党员严惠玲(女)、黄忠到校任教,后成立党小组。湖东小学党支部建立后,外地党员陈景文(五华人)、李新民(梅县人)也进入弘毅小学任教,秘密从事地下活动。李新民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油印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等党员教材,在党内互相传阅,对党员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1941年2月,连平县第二个党支部——大湖坝支部在弘毅小学成立,李新民任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不久,陈景文、李新民调离,支部书记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