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红色旅游景点

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
  喜峰口长城在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长约50公里,是明代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因历史久远且从未进行过人工修复的长城原貌而闻名。由于位置险要,这一重要关口曾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爆发过喜峰口战役。喜峰口是万里长城重要的军事关隘。八十年前,国民党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夜袭日军,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并由此诞生了著名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喜峰口长城抗战开始于1933年3月9日,结束于4月13日。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进逼长城,平津危急。宋哲元、张自忠、赵登禹等爱国将领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在中共地方组织和抗日民众的支援下,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生死搏斗,苦战七昼夜,歼敌五千,一战成名。喜峰口防线经历多次……[详细]
长城抗战烈士陵园
  二十九军抗日(长城抗战)烈士陵园,位于遵化市西25公里石门镇,紧靠邦宽公路。陵园坐北向南,占地58.5亩,据说当时的陵园砖瓦木料取之于蓟县的傅恒墓。原大门上方横悬“二十九军抗日烈士陵园”十个一尺见方的大字巨匾,于1937年被日本鬼子毁掉。内建瓦房10间,专供烈士家属们扫墓时食宿及办公等。内葬将士单人墓280座(后有18座干部尸骨送往南京,又有部分已迁走)。烈士中,有参谋邓志昌,因知塘沽协定而气死的;时任山西司令太寿山儿子太永祥;抗倭名将戚继光后代戚德言;张英的战友、江苏省阜宁县小尹庄的尹良民(时任排长)等。陵园的北侧建有大坟墓,直径约两米,高约2.4米,内葬36麻袋不全的尸体(传说内有一营长残肢),系从冷口、喜峰口、罗文峪等处拾得的。其中大坟墓之碑尚在原地无损,此碑高2.4米,宽0.8米,厚……[详细]
富镇烈士纪念塔
  富镇烈士纪念塔富镇烈士纪念塔座落在距泊头市西45公里的富镇村南北大街西侧,西距镇政府约250米处。该塔被四面砖墙围护,院南北长55米,东西宽30米。塔体为二层八面木质结构,座北朝南,通高10米。台基为水泥砖结构,边长4.2米,高1.35米,共八面。第一层塔高4米,边长2.8米,南面是正门,东西两侧各设1个偏门。除北面外,其他各开一直径为0.77米的圆窗,塔外由八根木柱支撑斜檐,回廊由木栏杆八面维护。正门两侧对联:捐躯殉国英名记载功劳薄,流血牺牲精神永垂烈士塔。横幅是:流芳千古。东门对联:英名传万代,事业载千古。横额:传颂百世。西门对联:堪称是砥柱,不愧为干城。横额:威震天下。塔内有八字排列的青石纪念碑三通,镌刻着原献交县副大队长黄立荣等的美名与业绩。第二层塔高3.2米,边长2.5米,朝南开一……[详细]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位于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西。1944年5月15日(农历三月初五),八路军某部24团三连200多名战士,奉命在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截击装备精良的2000余名北进的日伪军。在击退日伪军数十次进攻、打死打伤600余名敌人之后,120余名战士英勇牺牲,其中很多都是蠡县人,年龄最小的段国安牺牲时年仅15岁。此役的惨烈程度在冀中抗战史上实属罕见,烈士们用鲜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为记录冀中人民子弟兵英勇杀敌的战斗历史,发扬和传承革命烈士优良传统,解放后,蠡县县委、县政府在张村营村修建了冀中“三五”烈士陵园,并将其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尤其是清明节前夕,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此缅怀先烈。2007年该村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改建装修,新建了纪念馆,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制作了展室,当年……[详细]
西柏坡领袖风范雕塑园
  领袖风范雕塑园是所寓教于乐的综合性建筑园区,位于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中间。该园于2011年9月27号新落成开园,占地约700多平方米。范雕塑园入口处巨大的岩石上呈现着“领袖风范雕塑园”,背面则镌刻了一段红色的隽秀小字:“在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东航二万三千名共产党员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以自愿缴纳主题党费的方式捐助重建此园,共建教育基地,传承革命精神”。园内树立“战友” 、“毛主席教农民插稻秧”等反映领袖生活风采的5组主题雕像,展示西柏坡精神。园区作为西柏坡四大教育景点之一,还将作为“爱在东航”青年志愿者的环保教育基地,东航定期组织志愿者维护园林、宣传环保理念。园内树木苍翠,鲜花盛开,映衬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的风范铜雕。这些雕塑有著名雕塑艺……[详细]
鲁家峪《救国报》社旧址
  鲁家峪《救国报》社印刷厂遗址位于遵化市地北头镇鲁家峪北峪村北大岭上的天花庵上庙,周围树林成林。遗址的原始房屋经过翻修,东西长10米,南北宽5米,院中面积200平方米,已开放参观,2004年被唐山市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1年春,《救国报》社由娘娘庄卢各寨村搬到鲁家峪,化名“五合”。在这里,报社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社部以外的其他小组,如刻字组、印刷组则在鲁家峪东面的白园、耍儿峪、豹子峪一带活动,建立了报社的第二个根据地。后来,活动到鲁家峪西面的棒子峪、井儿峪一带,又在这里建立了第三个根据地。随着形势的发展,《救国报》社的业务、人员、机构也在逐渐扩大。《救国报》由创刊时的1000多份,增加到3000多份,后来又增加到5000份,由七日刊改为三日刊。报社的工作人员由草创时期的七八个人增加……[详细]
抗大陈列馆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创建于抗日战争爆发前期,担负着为中国革命培养大批优秀军政干部的光荣使命。初创于陕北,后随形势发展辗转敌后办学,1940年11月4日抗大总校进驻河北邢台县浆水一带,校部就设在前南峪村。抗大在前南峪村办学三年间,先后培养了三期学员,共18000人,邓小平、刘伯承、罗瑞卿、彭德怀、滕代远、何长工、张际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工作战斗过,为夺取抗日战争乃至以后的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陈列馆是中国第一所反映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史的陈列馆,位于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距邢台市区60公里,总规划面积为5平方公里,主要由抗大陈列馆、抗大纪念碑、抗大旧居群、抗大碑林、接待处等……[详细]
晾马台明月禅寺
  明月禅寺位于雄安新区晾马台乡晾马台村西北角,晾马台遗址的土台上。始建于唐代(642-712年)。五代时期至清朝乾隆年间,明月禅寺被毁多次,仅存千年古柏和“明月禅寺石碑”等遗迹。1992年,容城县人民政府向地区行政公署申请修复开放明月禅寺。由唐玉先生引资重建大雄宝殿,于一九九六年竣工。赵朴初先生为大殿手书“大雄宝殿”四字。晾马台遗址位于容城县东的晾马台镇,在雄安新区北边的边界上,毗邻全国著名的小商品城白沟。并不宽阔的乡间公路上车流涌动,显得有些拥堵,这里商品经济繁荣活跃,毛绒玩具生产企业聚集,镇里还有一座大型的毛绒玩具批发市场,产品远销东欧。晾马台遗址虽然藏身于晾马台村中,但并不难寻找,因为遗址上面还坐落着一座明月禅寺,驱车进村就可以看到高大的寺院大殿。相传此地为杨六郎(杨延昭)守边关时的晾马……[详细]
池家屯烈士陵园
  池家屯烈士陵园位于丰润区沙流河镇池家屯村。陵园南北长71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2840平方米。内置冀东二十五县英勇烈士碑楼、玉田起义纪念碑楼、抗战烈士纪念碑楼三座建筑,三角形布局,呈三足鼎立之势。冀东二十五县英勇烈士碑楼,为重檐六角合瓦建筑。碑楼内置放冀东二十五县英勇烈士碑一块,高3.84米。玉田起义纪念碑楼高2.47米,碑楼内置玉田起义纪念碑,碑阳刻有1927年10月玉田大暴-动-经过的记述,碑阴刻有杨春林等 13位烈士传略。抗战烈士纪念碑形制与玉田起义纪念碑相同,碑阳刻有冀东军民英勇抗战的情况,碑阴刻有附近公会和村民为建陵园助捐的姓名及捐款赠物的数额。1946年,为纪念玉田暴-动-及冀东25县为反对国内外反动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在冀东抗日联合会主任张治全的倡导下,池家屯村附近十几个……[详细]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坐落在英雄的故乡——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存瑞镇南山堡村。五十年来,英雄的事迹在全国广为传诵。英雄的名字家喻户晓,英雄的精神鼓舞着千百万热血青年为祖国的和平和建设事业而献身,怀来人民也为之感到无比自豪。为纪念、缅怀董存瑞烈士,1951年7月,由南山堡一座旧庙改建为董存瑞烈士祠堂;1967年8月0怀来县委、怀来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英雄家乡怀来县南山堡修建董存瑞烈士纪念馆;1968年6月建成;2006年0怀来县委、怀来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旧馆的基础上扩建,2008年5月25日,董存瑞烈士牺牲60周年之际新馆落成,对外开放。2009年8月被评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场馆。为弘扬新时期“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董存瑞精神、激励怀来人民斗志,凝聚……[详细]
辛集市烈士陵园
  1946年,冀中六分区和辛集市政府在辛集市之南,石德铁路之北修建了辛集市烈士陵园,内有六分区司令员王先臣烈士墓、烈士亭。为褒扬革命先烈,激励后之来者,1960年束鹿县政府将烈士陵园迁至辛集市兴华鹿北段路西,王先臣烈士墓和烈士亭也随迁址新烈士陵园。原定名束鹿县烈士陵园,1986年3月改名辛集市烈士陵园。辛集市烈士陵园占地40亩。园内种植着青松翠柏和各种花草,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王先臣烈士纪念亭座落在陵园南端。北端是烈士事迹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遗物,并有他们的事迹简介。西侧王先臣烈士纪念碑和一区烈士公墓碑南北相对,整个烈士纪念建筑物布局合理,庄严肃穆,浑然一体。辛集市烈士陵园是重要革命纪念地,园内建有纪念馆、教育馆、纪念碑、纪念亭和英雄塑像。200……[详细]
阜平烈士陵园
  阜平烈士陵园 阜平县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59年12月,位于县城东寺大街街北小派山半山腰,从平地通往烈士陵园大门66个石条台阶,陵园正门镌刻“烈士陵园”四个镏金大字。大门正面耸立一尊人民子弟兵战士手握钢枪冲锋向前的石膏塑像。整个陵园占地四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三院,中院东西厢房为陈列馆,正厅在上院为烈士纪念堂,共有房屋29间,两个八角亭,陵园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建筑典雅肃穆。每年春节、元宵节常有县民来瞻仰参拜,清明节常有教师学生来祭扫陵墓。1986年县政府又投资15万元,在陵园后山顶建八角凉亭一座,山腰建六角亭两座,使陵园更有气势。县烈士陵园烈士堂设有1123位革命烈士灵牌。园外陵区有上百名革命烈士的墓碑,有二十四军赫光军长及红军战士的墓和碑;有八路军烈士的墓和碑,有阜平各界人民立的……[详细]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城西北的索堡镇弹音村。距邯郸市区104公里。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于1941年7月18日成立,1942年2月,从涉县靳家会村迁此,1945年迁往涉县下温村,同年12月迁至武安县下柏树龙泉村。管理全边区的政务,对边区施政、颁发命令纲领,制定实施方法、规程及特别地区之单行法规。杨秀峰、薄一波、戎伍胜任正副主席,下设秘书处、财政厅、交通厅、教育厅、税务总局、军区司令部、高等法院等。1945年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行署,22个专署,154个县,东起津浦路,西至同浦路,南抵陇海路;北接石德、正太线,包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的部分地区。全区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551万。1948年9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撤销。在抗日……[详细]
涉县烈士陵园
  涉县烈士陵园位于涉县,由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和烈士陵园新址组成。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位于涉县辽城乡石门村,始建于1942年。1942年5月25日,日军主力向我太行山区疯狂进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指挥十字岭突围战斗中不幸牺牲。1942年10月10日,晋冀鲁豫边区各界代表5000多人在涉县辽城乡石门村为左权将军举行葬礼,同时安葬冀南银行第一任行长高捷成、第二任行长赖勤以及《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8位烈士。左权将军墓坐北朝南,墓前为左权将军纪念塔,塔上层刻有刘伯承题写的“浩气长存”;中层刻有朱德题写的“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为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以及彭德怀撰写的碑文。陵园新址位于河南店镇赤岸村将军岭,始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3.3万多平方米,建有牌坊、纪念塔……[详细]
三十六烈士墓
  在枣强县县城第二小学家属院附近,有一座“三十六烈士墓”,这里长眠着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殉难的36位英雄。上个世纪40年代初,在日寇发动“铁壁合围”对华北平原展开大扫荡的背景下,1940年1月17日早晨,当时的枣强县县长郭鲁率县政府人员和县大队与敌人展开游击战,不想在景村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抗日志士们满腔热血,靠残旧的步枪与敌人展开激战,无奈敌人装备精良,我抗日力量为敌击溃,除去奋力冲出者和阵亡者,共有36人被俘。为搜集情报,日寇把36名抗日志士掳至枣强县城,对他们严刑逼供,可志士们铁骨铮铮,无一屈服。看招降无望,日寇恼羞成怒,1月19日凌晨,他们把36名抗日志士押至县城东门外,残忍地用刺刀杀害了,尸骨弃于事先挖好的大坑内。1954年4月,为缅怀先烈、告慰英灵,枣强县人民政府在原址上立碑纪念,是……[详细]
西柏坡中央部委旧址
  西柏坡中央部委旧址位于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距西柏坡纪念馆1公里。西柏坡中央部委旧址包括中央办公厅政协大礼堂、中央马列学院、中央社会部、中央警卫团等11处旧址,占地77.83亩,建筑面积5172.03平方米。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央直属单位跟随党中央、毛主席来到西柏坡,驻扎在平山县滹沱河两岸数十个村庄,为全国解放和新中国成立作出重大历史贡献,在我党、我军的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过重要作用。为重现当年中央部委机关战斗生活原貌,更加形象生动地对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中修复了西柏坡时期中央部委旧址区、华北人民政府旧址区,以及中宣部旧址、中组部旧址、中央-部旧址、中央妇委旧址和人民日报社旧址,2011年6月建成开放。景区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详细]
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
  西柏坡-教育馆位于整个西柏坡纪念馆景区的入口处。始建于1999年,由-部、省安全厅和西柏坡纪念馆共同建设。总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展览面积1150平方米,2004年对外开放。该馆主陈列《无名丰碑》展览利用图片、实物,结合动态模型、场景复原和艺术浮雕等展出了我党隐蔽战线的50多位英雄人物,运用了博物馆学的最新展览设计理念,虚实对比,动静结合,采用媒体、凹面镜成像、幻影成像等陈列形式,融教育、思想、科学、艺术于一体,深刻诠释了我党隐蔽战线的斗争历史。景区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迎宾路乘车线路:从石家庄火车站转乘20路到汽车北站,再转乘石家庄到西柏坡的公共汽车,即可到达。自驾线路:从北京自驾车沿京深高速南行到石太高速出口转石太高速公路,在石青出口下,走石阎路经过平山县城到常峪岭,右拐沿西柏坡旅……[详细]
乐亭李大钊故居
  位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建于1881年,座北朝南,占地面积为1010.1平方米。系冀东农村典型的穿堂院形式砖木结构建筑,周围有砖墙环绕。故居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前院东侧三间厢房是李大钊的伯父李任元教学馆旧址,西侧为碾棚。自中院往北至后院,又分为东西两个半院,李大钊住东半院,西半院是其三祖父李如璧的住所。中院有东厢房三间,李大钊就诞生在此房的北间屋里,屋里陈列着李大钊母亲的遗物。东厢房北面为三间正房,西边一间是从中院到后院的穿堂屋,另外两间为住室。室内陈设的是李大钊夫妇及其祖先的遗物。李大钊幼年时期和结婚以后,曾长期在这里居住。后院东边有两间厢房和棚子,厢房为贮藏粮食的地方,李大钊经常在这里读书、习字、写文章。西院是李大钊革命事迹陈列室,陈放着李大钊生平照片、手稿、书刊、遗物及有关资料。1……[详细]
冀东烈士陵园
  冀东烈士陵园位于路南区陵园路。抗日战争时期,冀热辽根据地是全国19块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冀东是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重要支撑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0年间,在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艰难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血洒这片热土。为了纪念牺牲的先烈,195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唐山市兴建冀东烈士陵园,1958年清明节正式落成,向社会开放。先后隶属于河北省民政厅、唐山市民政局。陵园面积7.5万平方米,系中轴对称布局。在中轴线上矗立着大门、纪念塔、纪念堂三大主体建筑。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均被毁坏。复建工程于1984年开始,1986年7月28日竣工。1995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将冀东烈士陵园列入全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维护改造项目,省、市两级投资对园内主要纪念建筑物及馆内基本陈列进行全面修……[详细]
西柏坡丰碑林
  西柏坡丰碑林修建于1996年,它位于三面碧水环绕的原柏坡岭上,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10平方米。园内汇集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和名人书法墨宝近600幅于大理石刻。园内中心碑镑刻着我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的真迹。整个建筑红瓦盖顶,白墙合围;碑廊迂回,亭台交错;吸取了古典建筑与南方园林诸多特点,其布局风格独具匠心,让游客在游船画舫般的山水美色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景区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原柏坡岭上乘车线路:从石家庄火车站转乘20路到汽车北站,再转乘石家庄到西柏坡的公共汽车,即可到达。自驾线路:从北京自驾车沿京深高速南行到石太高速出口转石太高速公路,在石青出口下,走石阎路经过平山县城到常峪岭,右拐沿西柏坡旅游公路经岗南、苏家庄走207国道直至西柏坡。……[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