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红色旅游景点

  县城泉江大桥北侧原五华高等小学堂,建于清代,1928年1月成立的0遂川县委在此办公,毛泽东在此主持召开了前委和遂川、万安县联席会议。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盆山反围剿纪念地年代为1935年,位于全南县龙下乡上湖和龙南物坊交界山脉金盆山上。2018年12月4日,金盆山反围剿纪念地被公布全南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高度8米。……[详细]
  硝石,位于南城县洪门镇境内,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先是9月28日,敌北路军第八纵队周浑元部(3个师兵力)侵占中央根据地的北面门户黎川。掌握红军领导权的博古、李德等人,摒弃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前几次反“围剿”中克敌制胜的正确战略战斗,而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堡垒对堡垒”、“阵地战”等一套错误打法,他们震于黎川失守而急于收复,于是严令东方军攻打南城的重镇——硝石镇,意在截断周浑元纵队与南城之敌的联络,并乘胜收复黎川。其地形条件构成了硝石易守难攻的特点,而驻硝石之敌24师黄子咸部(约4个团兵力)以碉堡、交通壕沟构筑了两道严密的防线。此外,还构筑联系工事,硝石街则以工事完全--,这就使红军进攻尤为困难。1933年10月8日攻击硝石的各红军部队进入预……[详细]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旧址1937年12月初,中共赣东北特委委员,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书记田英率领红军武山游击队赴浮梁瑶里改编成新四军。根据陈毅同志安排,田英率领中心县委成员于1938年1月下旬回到都昌,在大港街设立新四军都昌留守处,积极开展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活动。但国民党反动派却视田英等人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1938年4月6日,他们派出300余人,武装包围了大港街的新四军留守处,残酷地将田英等7位同志杀害,制造了震惊赣东北的反共惨案。周恩来同志指示《新华日报》先后发表消息和社论,对国民党政府在都昌制造反共惨案提出了严正的-。建国后,田英等烈士的遗骨被移葬于大港街西南0.7公里处的烈士陵园。这里成了都昌一个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都昌县大港镇大港老街……[详细]
  都昌第一个中共党小组成立旧址1926年春,刘越、刘肩三、刘聘三、戴希广等人在南山古寺召开秘密会议,成立都昌县党小组,由刘越任组长,直属中共南昌支部领导。会上决议以汪家墩、徐家埠、左里的湖洲山一带为据点开展农民运动,由刘肩三同志负责。不到几个月,党小组通过办平民夜校和在教育界活动,吸收了一批知识分子和农民入党,极大地推动了工农群众的革命活动,并秘密组织农民协会,迎接北伐。1984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昌县南山风景区……[详细]
  都昌县革命烈士陵园都昌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南山西面的山腰上,陵园有烈士墓及革命烈士纪念亭。墓建在360平方米的长方形平台上,上有革命烈士刘聘三、刘肩三、向先鹏墓。亭正中竖有一碑,上有邵式平同志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亭正面檐下挂有“革命烈士纪念亭”匾,两边还刻有“芳名不朽,浩气长存”八个字。整个陵园松柏环抱,绿树成荫。198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四批全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都昌县南山风景区……[详细]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修水县上衫乡上衫村。1931年3月,中共湘鄂赣特区委在修水上衫宫选屋成立,同年7月初,中共湘鄂赣特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将各苏区党的特区委统改称省委,使之成为地方党部与中央之间的一级经常性组织的规定,在浏阳县东门楚东山召开湘鄂赣边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余人,会期10天。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各项工作决议案,选举产生了中共湘鄂赣省第一届委员会,李宗白任书记。全省下辖36个县,其中江西20个,湖南7个,湖北9个。省委成立之初,机关驻浏阳东门乡楚东山村,8月迁平江长寿街,9月再迁回修水上衫宫选大屋。中共湘鄂赣省委成立,使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成为必然。9月23日,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长寿街天主堂召开,会议期间,因遭敌机轰炸,又迁上衫宫选大屋继续召……[详细]
  山口秋收起义建军编师会议遗址原旧址所处位置为山口万寿宫,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万寿宫于1973年被洪水冲毁,仅剩遗址立碑纪念。1927年原本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队伍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浏阳工农义勇队因为没有赶上起义分别集结在修水和铜鼓但是他们随时会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剿。面对这个情况,根据上级指示:在8月底9月初,三支部队的负责人在修水老镇山口举行建军编师会议,史称“山口会议”。会议决定:三支部队合编为一个师,为避免敌军追剿,合编后部队对外仍打着国民党的旗号称“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实际上是灰色旗号下的一支红色武装。师部设在修水县城,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参谋长钟文璋。一师下设一三两个团,驻修水的警卫团被编为一团,团长由钟文璋兼任;驻铜鼓的浏阳工农义勇队被……[详细]
  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旧址——戴家大屋为修水县马坳镇峡口村北山戴家大屋(原北山小学)。1937年8月29日,中共湘鄂赣省委与国民党武汉行营谈判成功,湘鄂赣边区抗战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湘鄂赣省委将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湘鄂赣边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湘鄂赣抗日军(后称新四军)第一游击支队。为迅速集结编队,巩固扩大抗日武装,省委决定派遣李成铁、傅彪和朱晃富等3人,到修水县建立抗日军修水通讯处(后称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新四军修水通讯处为新四军平江办事处的派出机构,对内仍为平(江)修(水)铜(鼓)中心县委,中心县委书记李成铁、副书记傅彪分别任通讯处主任、副主任,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马”的组织形式。9月,平修铜中心县委书记李成铁等在修水县渣津、马坳,与国民党的县、区政府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解决游击队粮饷等具体问……[详细]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上衫旧址群包含少共湘鄂赣省委和少年先锋队总部旧址、湘鄂赣省总工会旧址、湘鄂赣省反帝拥苏大同盟旧址、湘鄂赣省临时法庭、湘鄂赣省互济会、湘鄂赣省妇代会旧址、湘鄂赣省无线电台和石印局旧址、湘鄂赣省兵工厂旧址。……[详细]
  大仙岭战斗红一军团前沿指挥所旧址地金溪县。……[详细]
  怀玉山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活动遗址群(含旗山北上抗日先遣队战壕旧址、方志敏突围就餐旧址、太阳坑国民党碉堡遗址)位于玉山县,时代为1934年。怀玉山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活动遗址群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窖保卫战遗址年代为1948年,位于全南县龙源坝镇上窑村永盛围。2018年12月4日,上窖保卫战遗址被公布全南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东、南、西、北四面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四面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米,建设控制高度3米。……[详细]
  西隐暴-动-农民协会旧址(1927年)1926年夏,修水各地农民自发斗争比较频繁,特别是中共修水党组织建立后,加强了对农民运动的领导,进一步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北伐军光复修水后,中共修水支部干事会乘胜将党员派往农村开展革命活动,组织农民协会。1927年4月初,朱溪仁义小学校长、共产党员陈瑞仁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西隐组织农民协会,中共平江县委亦派张羽图、张建谷两人到西隐协助工作。中旬,在西隐陈家祠堂举行群众大会,选举陈瑞仁为委员长,吴冰清为副委员长。农会成立后,矛头直接欺压农民百姓的封建神祖会产管首和贪官污吏;斗争锋芒直指西隐大恶霸长沙候补知县陈醉六。这个家伙在仁乡民愤极大,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醉六一支笔,蚀掉人家一千七;醉六一把嘴,哇得穷人卖生妻”。在群众大会上,西隐农会委员长陈瑞仁……[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旧址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是国共合作主办的,1938年11月8日,周恩来到衡山会见蒋介石,蒋介石请周恩来写一具体方案,并答允速办一游击干部训练班。25日到28日南岳军事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出席。会议决定抗战实行“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方针,决定仿效八路军的战斗经验,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白崇禧在会上建议成立游击干部训练班,选派部队中下级干部受训,为期三个月,备今后能在敌侧后发动游击战,和正面的阵地战密切配合。蒋介石随即致电中共中央,请派干部协助。并任命汤恩泊、叶剑英任训练班正副教育长。游干班下设军事政治二项大内容,训练课程,毛泽东《论持久战》为主讲内容,以达到军官抗日必胜信念为目的。西南游干班1940年4月从湖南祁阳迁修水漫江,……[详细]
  湘鄂赣省兵工厂旧址、省造币厂旧址、省第一红军医院旧址九江市修水县东港乡20世纪20年代1、湘鄂赣省兵工厂旧址(靖林石屋脚下平建兴民宅):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2.8米,东南延伸2米,南延伸2.3米,西、北至山.面积:241.71平方米;2、湘鄂赣省造币厂旧址(黄荆村10组,小地名大坪冷绍桓的民宅):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1.73米,东南延11.67米,南延伸2米,西南延伸15.25米,西延伸14.86米,西北延伸14.72米,北延伸1.69米,东北延伸1.64米.面积:475.02平方米;3、湘鄂赣省第一红军医院旧址(黄荆村凤凰坪):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4.55米,东南延伸21.59米,南延伸0.29米,西南延伸9.34米,西延伸2.03米,西北延伸2.58米,北延伸2.43米,东北延伸4……[详细]
  下关中革军委会议旧址位于广昌县头陂镇。1934年4月29日晚,中革军委在此召开各军团主要领导会议,讨论反对第五次“围剿”行动计划。参加会议有的:博古、朱德、顾作霖、伍修权、彭德怀、杨尚昆等二十多人。彭德怀的“崽卖爷田心不痛”就是在此提出的。建筑为清代砖木结构,有上下两厅,封火山墙,凹形八字大门。……[详细]
  横石红六军团西征出发地遗址(含王家祠、红军哨口遗址、红军洞)新江乡横石是遂川县新江乡西南部的一个不大的村庄。这是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往西南步行几年小时便可到井冈山茨坪。整个村庄盆地与山岭相间,山上长满茂密的树木,山下是平坦开阔的良田,由于紧邻井冈山,当年红军在此活动频繁,七十多年前,红六军团任弼时、肖克、王震的率领下,从这里突围西征,拉开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帷幕。1934年8月7日,红六团17师18师各三个团共九千七百多人在独立团的引导下,告别了长期哺育他们的苏河人民由横石出发,翻过竹山坳、踏上了西进的征途,部队翻山越岭,日行百日,经过五斗江,当晚到达草林,次日从草林出发,经南江、左安、汤湖、高坪等地,连续突破敌人四道-线。8月11日中午西征部7人到达湖南桂东县的寨前圩。……[详细]
  仙源革命烈士纪念塔坐落在万载县仙源乡仙源街北侧的罗家垴上。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湘鄂赣苏区英勇牺牲的工农红军,1975年10月,万载县革命委员会修建此塔。塔台为梯形,高1.8米,台壁正中有一座泥塑浮雕画,表现一支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十六军”、“中国工农红军第58团”战旗的红军及紧跟红军后面的男赤卫队员冲锋陷阵的场面。塔通高9.9米,塔顶有伞状的挑檐,四只檐角站着白色的和平鸽,塔顶端竖着钢筋扭成的有70厘米高的五角星。塔身塑有直书的碑文。该址1983年10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张党支部旧址位于资溪马头山镇下张村,是闽赣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基地。紧靠贵溪县。县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得到资金重新修缮)1927年8月,中共赣北组织从贵溪县派来龚相如,杨海庭在下张村造纸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秘密发展党员。吸收了龚普祥、赵阶雄、张生兴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同年11月成立了闽赣第一个党支部,并选举了龚相如为党支部书记。2005列为我县红色教育基地。……[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