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区红色旅游景点
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民权路50号,始建于1926年,原为大埔会馆。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东向,每层面积423.7㎡,总面积1271㎡,各层四面有走廊相通。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主力部队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同志的率领下向广东进发;9月23日从三河坝进军潮州城;24日解放汕头市,在此处设立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南昌起义军进入潮汕前后共七天,潮汕革命史上称之为“七日红”,其影响极为深远,为中共潮汕党组织领导武装斗争和开辟革命根据地奠下基础。这是一处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革命旧址。该旧址于1988年11月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定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5月经市编委批准,成立“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详细] 民国汕头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位于汕头市外马路。是一座五间三进祠堂建筑。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原为同庆善堂。光绪二十七年(1905年),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在此创立岭东第一间新式学校岭东同文学堂。民国以后,这里先后改办岭东甲种商业学校、汕头商船学校。1926年2月1日,周恩来就任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设行政委员公署于此。潮梅各地是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军阀严重奴役的地区,为了重振东江,拯救人民,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于1926年2月22日至3月3日,在这里举行了东江各属行政会议。周恩来主持会议。出席的惠潮梅地区各县县长,教育局长及农、工、商、学、妇女等各界代表共124人。恽代英、邓颖超、彭湃等为特邀代表;杨石魂、陈卓凡、刘侯武、王鼎新也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各种提案及计划书1……
[详细] 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位于老市区海平路97号,以“华富电料行”作为掩护,是80多年前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的一个枢纽中转站。它担负了护送重要领导干部、运输军需、民用资料、重要情报等的重任,为整条秘密交通线的安全畅通乃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汕头市十分珍贵的红色资源。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是当时中共中央交通局组建的几条全国秘密交通线之一,并且唯一没有被破坏,汕头交通中站作为一个重要中转站,从1930年至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先后完成了护送包括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领导同志在内的200多位革命先驱经过潮汕、安全进入中央苏区的艰巨任务,同时还0地完成了输送物资、运送资金、传递文件和情报等光荣任务,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而独……
[详细] 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公园路的桂园,是一座见证了中国革命风云岁月的历史建筑,多名重要历史名人曾在此工作、居住。据《汕头市志》记载:民国14年(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军入汕后,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曾驻于此楼,右路军总司令许崇智、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同俄国顾问加伦赶到桂园,与蒋介石商议讨伐杨希闵、刘震寰的重大军事对策,这里也成为见证国民革命军东征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桂园将成为市民和游客认识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应有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将得到充分发挥。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外马路207号,是原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第二次东征的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原是英国人办的酒店,始建于1924年,为两座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梁板柱砖木混合结构的两层楼房,分东、西楼,两楼,形式相同,每层面积355平方米,两座总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仍保持当年风貌。1996年5月成立“汕头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成为汕头市第一个革命史专题馆。馆藏《东征历史陈列》,面积约700平方米,内容分5大部分,分9个展室布展,展出历史照片120幅和文物仿复品50件等。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