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旅游

长沙市红色旅游景点

王首道故居
  王首道故居座落在素有湘东第一镇之称的浏阳市张坊镇上洪社区上洪片蟹形组,位于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东麓园下,距省会长沙148公里,路程3个小时,水泥公路直达故居。2007年7月10号,王首道故居作为清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列为长沙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06年4月,王首道出生在张坊镇上洪村蟹形河排屋场(今上洪社区蟹形组)一个贫寒的农家,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走上革命道路以后,他又曾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回到故乡搞革命,担任苏维埃浏阳县委书记、湘赣省委书记等职务。后来于1933年被调派赴中央苏区,此后南征北战,戎马倥偬。1949年3月,王首道参加了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的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共湖南……[详细]
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锦绶堂)
  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锦绶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79),原为当地大户涂氏的庄园式建筑。1931年,湖南省苏维埃政府驻入漾水湾,办公地址设在锦绶堂。1950年土改时,锦绶堂房产分给农民居住,1962年浏阳县人民政府将此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锦绶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也,建筑格局为三进五开间,左右各有两列厢房。大门为歇山顶封火墙,左书“男女平权”,右书“工农-”等大字。中轴线上为前院、过堂、正堂、后堂等。前院两边墙开八角门通两侧院。过堂的屋顶建筑,高7.82米,面阔5间。正堂高8.78米,面积34.6平方米。后堂两侧为东西对称地住房。从中轴线往西有南北向小院落2个,北院为两层楼阁式四字形建筑。0上为苏维埃政府的油印室,仍有许多油印传单的痕迹留在墙上。楼口墙上还印有财务账单,十分珍贵。再西……[详细]
李富春故居
  李富春故居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三兴街2号。李富春,1900年5月22日诞生在湖南长沙三兴街“李福星扇店”,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4年考入长郡中学,1918年毕业后考入河北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赴法勤工俭学预备班。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青年。1919年10月底,从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李富春、李维汉、蔡和森等发起组织了以赞同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十月革命为宗旨的工学世界社。1922年,李富春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李富春回国,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军法处长。不久,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任江苏省委代理书记、广东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赴中央苏区,任江西省委书记。1934年9月任红军总……[详细]
田汉故居
  田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大屋组(原名茅坪)。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田汉自五四运动起,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后,与郭沫若等人共同组织创造社。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主编《南国月刊》,并参加话剧创作与演出实践。1930年前后参加民权保障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并任执行委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剧联”党团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写了大量作品,以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并组织抗日救亡宣传演出,其“文化抗日”的影响在中国抗战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投身爱国-,并创作了大量的戏曲、电影剧本,新中国成立以……[详细]
中共湖南省委旧址
  中共湖南省委旧址位于湘赣边界四县交界处的古镇文家市是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位于湖南省浏阳县东南51公里处,原为清代浏阳县文华书院,建于1841年,1912年改为里仁学校。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有前后殿、东西两斋、文昌阁、成德堂等二十余处建筑。1927年中共中央“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回到湖南,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织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于9月9日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曾一度攻占浏阳、醴陵县城,后来失利后,毛泽东于19日率部队集结于文华书院(里仁学校),并于当晚在此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取消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下一阶段的进军方向是罗霄山脉中段。第二天,部队在此举行会师大会后,开始向井冈山进军。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现保存有毛泽东住室、前敌委员会会议……[详细]
湖南革命陵园
  长沙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湖南东部偏北,横跨湘江下游两岸,是一座有三千年历史的古城。纵观历史,长沙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和建政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风起云涌的战争时期和和谐发展的和平年代里,无数英雄儿女奉献了满腔热忱和一腔热血,据统计,长沙籍和在长沙牺牲的革命烈士现已达20000余名。1977年,以褒扬革命先烈和先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湖南革命陵园正式组建。陵园地处湖南省会长沙市区城南天心区辖区内,紧临湘江,俯视橘子洲头,与巍巍岳麓山遥遥相望。园内树木参天,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占地面积为197.5亩,总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0%,先后被省、市授予文明卫生先进单位,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陵园于1983年正式开放,1……[详细]
肖劲光故居
  肖劲光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赵洲港29号,在岳麓山前,为一坐西向东的清末民居,房舍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泥土夯筑墙,正面三间,进深二间,并有两厢房。整个故居有正堂屋、退屋、两侧厢房和杂屋,共计14间。朱漆格扇雕花大门,青瓦双坡屋项,门额上方堆绘图案装饰。大门框上额“乾”字,两侧书“元亨”、“利贞”,南、北厢房门口分别额“福”、“禄”二字。前留坪地,后有竹林,东临湘江堤岸,西靠天马山嘴。1903年1月4日肖劲光就在厅屋北房呱呱落地,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年学生时代。此故居解放前卖给了傅姓人家,后又卖给了刘姓,土改时分给了胡金陵等,1989年公布为原郊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岳麓区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天马山景区赵洲港乘车线路:在长沙市内乘旅3区间线在天马山景区下车即到……[详细]
李维汉故居
  李维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李维汉(1896-1984),原名厚儒,字和笙,又名罗迈,湖南长沙县人。191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部,1917暑期毕业,留校任初级部主任。在第一师范期间,同毛泽东、蔡和森等相识,1918年4月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一道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蔡和森的影响下,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同年,受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委托,回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底,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23年4月至1927年4月,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区委员会)书记。在此期间,并被选为中共四届、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根据……[详细]
浏阳李白烈士故居
  李白故居位于长沙市浏阳市张坊镇板溪村。李白(1910—1949),又名李朴、李侠、华初、静安,湖南浏阳人。李白自幼家庭贫苦,读完初小后辍学,到当地一家染坊当学徒。1926年,张坊建立农民协会和纸业工会,李白参加农民协会,白天写标语,晚上站岗放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参加红三军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受中央派遣,到沦陷区上海建立秘密电台,搜集日军情报。1942年9月,与妻子裘慧英同时被捕。1944年秋,李白与裘慧英一道离开上海往返于浙江、江西之间,通过电台,向延安传递日、伪、蒋的军事情报。1945年底,两人回到上海,继续从事秘密电台工作。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上海特务到处侦察共产党地下活动,李白处境十分艰难。但他细心谨慎,加上妻子裘慧英的机智配合,经常向延安拍发军事和政……[详细]
李志民将军故居
  李志民故居位于浏阳市高坪镇志民村塘头组。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面阔3间,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为浏阳地区普通的民居建筑。李志民于1906年7月出生于故居,并一直在此生活、学习与成长,直到1928年参加工农红军离开家乡。2001年故居被拆除,2002年由志民村筹资按原貌恢复重建。2006年7月,在故居复原陈列了将军的卧室、书房等,并设计制作了李志民生平事迹展,并对外开放。2011年,浏阳市人民政府将故居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地址:浏阳市高坪镇志民村塘头组乘车线路:在长沙乘大巴至浏阳再转小巴前往……[详细]
浏阳烈士陵园
  浏阳烈士陵园位于浏阳市道吾山。浏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秋收起义的会师地,先后有16758名浏阳优秀儿女英勇牺牲。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56年当地人民政府修建浏阳烈士纪念塔,2011年7月在现址修建浏阳烈士陵园,并将部分散葬烈士墓迁葬入陵园实施集中保护管理。陵园占地面积7.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37平方米,建有浏阳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英名墙、入口广场、纪念广场、祭拜广场等;墓区有烈士墓1200座,分6个片区,呈树叶形状摆布,寓意烈士英魂魂归故里,落叶归根。陵园是湖南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详细]
陈昌烈士故居
  陈昌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镇头镇土桥村炭坡组,是浏阳党组织创始人陈昌的年少成长处。据考证,故居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1917年,毛泽东同志在浏阳农村搞社会调查时,曾在此居住多日。故居坐东北朝西南,矩形布局,为两进式民宅,占地面积190平方米,现存前栋房屋为三大间两侧屋,砖木结构,覆小青瓦,后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陈氏后裔相继拆除改建。景区地址:浏阳市镇头镇土桥村乘车线路:在长沙乘大巴至浏阳再转小巴前往……[详细]
寻淮洲故居
  寻淮洲故居位于浏阳社港镇淮洲村黄狮塘组,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为三合院形制的普通民居建筑,部分房屋一直保持了原貌。为缅怀英烈,2011年省政府将寻淮洲烈士故居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浏阳市启动寻淮洲故居修复工作,按原貌复原建设了故居4间,陈列室5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2011年0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11]21号)文件《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保护范围:以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景区地址:浏阳市社港镇淮洲村黄狮塘组乘车线路:在长沙乘大巴至浏阳再转小巴前往……[详细]
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李家大屋)
  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李家大屋)位于长沙市浏阳市永和镇永宝村(原石江村)。1930年7月27日,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何键调集所有的部队,在蒋介石、何应钦的援助下,从南北两路夹击长沙。红三军团鉴于形势严重,8月5日主动撤离长沙,向平江、浏阳方向转移。何键立即布置重兵追击红军。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从赣南赶往湖南支援红三军团。在文家市与敌军交战,全歼驻守在文家市的敌军,获得文家市大捷。8月23日,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北上浏阳永和,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由平江地区南下的红三军团会合,在永和镇石江村李家大屋召开两军团的联席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决定把两个军团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毛泽东任前委书记、总政委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滕……[详细]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于2009年12月26日在湖南长沙橘子洲头建成并对外开放。雕塑依据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创作而成,长83米,宽41米,高32米,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巨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余吨。景点位置橘洲路橘子洲大桥南……[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