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区红色旅游景点
1941年1月25日,日本侵略者在潘家峪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血案,全村1700口人中有1230名惨死于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潘家峪人民没有被-吓倒,他们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亲人的尸体,拿起武器,继续斗争。为了纪念发生在1941年1月25日潘家峪村的大惨案死难的同胞,解放后,有关部门对潘家峪惨案遗址的保护和利用,1952年唐山专署拨款,修建了村南陵园,陵园内有四座坟茔,一座纪念碑,一座祠堂。1972年原丰润县人民政府投资建馆,当时叫潘家峪革命纪念馆,建有展室8间,文物库房和办公用房6间,总计430平方米。1995年潘家峪惨案遗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名更定为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并开始新馆的建设。新馆从1997年开始筹建,历经一年半时间,总投资412.8万元,其中省拨123万元……
[详细] 安体诚故居位于丰润区七树庄镇阎家铺村,建造于1917年,解放战争时期被国民党部队拆毁,现为民房。安体诚是丰润第一名共产党员,他的雕像现安放于丰润区车轴山中学院内。安体诚,字存斋,丰润县阎家铺人,1896年生。1909年考入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附中,后升入该校法律预科和本科。1918年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夏回国,应邀到母校天津法政专门学校任教,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922年初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领导成员兼天津特派员、中共北京区委委员。1922年5月接受组织的安排到京奉铁路工作。1922年下半年与邓培等人先后领导了山海关和唐山两地的铁路工人大-。1923年夏应邀任杭州法政专门学校政治经济系教员,并先后担任中共杭州……
[详细] 杨家铺烈士陵园是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河北省丰润县姜家营乡杨家铺村北。1944年9月,冀热边特委在丰润区皈依寨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特委成员李运昌、周文彬、李中权、朱其文、王友、丁振军等人,会议期间,得知敌人企图以远距离奔袭合击战术打击我领导机关,我军随即决定分散活动,但进攻杨家铺的是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主力,约2700人,加上所配属其它部队共3000多人,从唐山、丰润城、榛子镇、迁西铁厂、左家坞等处向皈依寨一带进行突然奔袭合围。在合围中,敌人采取的是电光形不规则行动,各讨伐队都向打响重机枪第一枪的方向冲击。所以,夏庄子一打响,四处兵力迅速向杨家铺方向合围。由于敌我众寡悬殊,形势对我十分不利。战斗接近中午时,杨家铺东面的马头山、东南面的马蹄山、西面的西城山,都被日军占领。面对严重的敌情……
[详细] 小英雄雨来纪念园位于丰润区还乡河公园内,是依据我国著名作家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而修建的,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小英雄雨来是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它的作者管桦深知革命传统教育对下一代的重要。管桦说:“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还谈何爱国?”为了使“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得到发扬,晚年的管桦打算在家乡修建一座小英雄雨来纪念园,让新一代更多地走近英雄,学习英雄,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熏陶。他的这一想法得到唐山市委、市政府和原新区区委、区政府(后与丰润县合并为丰润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998年,“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在还乡河公园落成。全园以一座主雕和四座浮雕演绎小英雄雨来与敌人斗争的故事,并设文字碑一块,记述冀东全民抗日和儿童……
[详细] 池家屯烈士陵园位于丰润区沙流河镇池家屯村。陵园南北长71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2840平方米。内置冀东二十五县英勇烈士碑楼、玉田起义纪念碑楼、抗战烈士纪念碑楼三座建筑,三角形布局,呈三足鼎立之势。冀东二十五县英勇烈士碑楼,为重檐六角合瓦建筑。碑楼内置放冀东二十五县英勇烈士碑一块,高3.84米。玉田起义纪念碑楼高2.47米,碑楼内置玉田起义纪念碑,碑阳刻有1927年10月玉田大暴-动-经过的记述,碑阴刻有杨春林等 13位烈士传略。抗战烈士纪念碑形制与玉田起义纪念碑相同,碑阳刻有冀东军民英勇抗战的情况,碑阴刻有附近公会和村民为建陵园助捐的姓名及捐款赠物的数额。1946年,为纪念玉田暴-动-及冀东25县为反对国内外反动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在冀东抗日联合会主任张治全的倡导下,池家屯村附近十几个……
[详细] 潘家峪烈士陵园位于丰润区火石营镇潘家峪村南。潘家峪惨案发生后第二天,冀东党政军领导到潘家峪村,组织邻村群众把惨案遇难者进行安葬。因无法辨别姓名、年龄,只好按照男、女、童3类,堆成4座大坟,从南到北按童、女、男、男排列,以此来纪念在惨案中壮烈牺牲的乡亲们。潘家峪烈士陵园坐东朝西,东西长63.2米,南北宽50米,占地面积3160平方米。北面建有5间祠堂,内设惨案死难者名单。祠堂东南是4座烈士墓。祠堂西南是惨案纪念碑,刻有“遗恨万古”4个大字和碑文。碑西南是纪念塔,刻有李运昌、张明远、李楚离3位冀东老领导题词,分别是:“潘家峪死难烈士永垂不朽”、“潘家峪死难英雄光辉永照”和“烈士英灵,浩气长存”。潘家峪烈士陵园被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详细] 于辛庄烈士陵园位于丰润区丰登坞镇于辛庄村东,占地面积344平方米。1941年6月5日,冀东军分区十二团直属部队和青英部队300余人,在于辛庄附近与日伪军遭遇,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共有186名指战员壮烈牺牲。1955年,为纪念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原丰润县政府在此处修建了烈士陵园。园内主要建筑是一座高2米的方亭,亭内立有一面石碑,碑上刻有“为国抗战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的碑文。石碑后面是一座大墓,安葬着186名烈士的忠骨。该陵园自建立以来,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8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原丰润县委、县政府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详细] 河浃溜烈士陵园位于丰润区新军屯镇河浃溜村。1941年6月,八路军新华部队在此被日伪军包围,经过激战胜利突围。战斗中,包括营长李云鹏在内的73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为缅怀牺牲的烈士,当地政府于1946年修建陵园。陵园坐西朝东,东西长30米,南北宽16米,占地面积480平方米。陵园门口两侧写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对联。园内建有一座高8米的纪念塔,呈八角形,砖混结构。塔后是一座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的纪念碑。碑后是一座烈士墓。1983年,河浃溜烈士陵园被丰润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丰润县委、县政府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姘ㄧ槐鎾诲磼濞嗘劗銈板銈嗘肠閸ャ劌浜遍梺瑙勫劤绾绢參寮抽敂鐣岀瘈闂傚牊绋撴晶鏃€绻涘畝濠侀偗闁哄矉缍侀、妯款槻濞存粎鍋ら弻鐔兼惞椤愶絽纾╅梺璇茬箰閸熸潙顫忓ú顏勫窛濠电姳鑳剁换渚€姊洪崨濞楃懓螞閸曨垱鍋╅梻鍫熶緱閸氬顭跨捄渚剬闁归攱妞藉娲川婵犲嫮鐣甸柣搴㈣壘閸㈡彃宓勯悷婊呭鐢宕愰悽鐢电<婵°倓鑳堕埥澶嬬箾鐏炲倸鈧绔熼弴掳浜归柟鐑樻尵閸樼敻姊虹拠鈥崇仭婵犮垺枪椤e潡姊绘担铏瑰笡闁圭ǹ顭烽幃鐑藉煛閸涱叀鎽曞┑鐐村灦缁酣鎮块埀顒€鈹戦鏂や緵闁稿繑绋戞晥婵°倕鎳忛埛鎴炵箾閼奸鍤欐鐐寸墵閺岋綁顢橀悙娴嬪亾閸噮鍤曢悹鍥ㄧゴ濡插牊淇婇姘倯婵炲牊娲熼弻锝嗘償椤栨粎校闂佺ǹ顑呯€氫即銆侀弮鍫熸櫢闁跨噦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