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AAAA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详细] |
仰韶文化博物馆AAAA 仰韶文化博物馆:2008年12月,在仰韶乡仰韶村筹建仰韶文化博物馆,该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占地43亩,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总投资5130万元,2011年10月28日竣工。该馆设计独特新颖,布局科学合理,文化特色厚重,内设三个专题展厅,分别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2011年11月7日,国家、省、市领导和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出席开馆仪式,隆重为仰韶文化博物馆剪裁,并为安特生先生、袁复礼先生、夏鼐先生和安志敏先生的铜像揭牌。二2013年,开始规划仰韶文化园的开发项……[详细] |
豫西大峡谷AAAA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豫、秦、晋三省结合部的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峡谷呈东西走向,象一条由西向东延展的飘带,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每当汛期来临,潭上飞珠溅玉,雾气腾腾,声响如雷,气势磅礴;风和日丽时节,瀑布则如白练悬空皎美绝伦。豫西是指河南省内、省会郑州以西地区包括洛阳、三门峡、平顶山三个城市,即洛、虢、鹰三市。西接陕西,东靠中原,北依太行,南邻黄河。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豫西地处晋豫大峡谷以南,南阳盆地以北,以平原为主。东经111°08’—133°45’,北纬33°08’—35°05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梦回豫西:老袁】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豫、陕、晋三省本数据……[详细] |
双龙湾风景区AAAA 双龙湾景区位于卢氏县磨沟口乡,面积约二十平方公里,因屹立着大龙头、小龙头两座奇峰而得名。双龙湾景区最显著的优势是既具有灵山秀水的自然景观,还具有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历史文件融为一全,相映成辉,使其成为风格别致、内涵丰富、特色独具的高品位旅游胜地。双龙湾是当年闯王休养生息、扩军备战的根据地,山山水水遍布着李闯王和高夫人及其兵将活动的遗迹。景区的组成包括五个区域:一是蜿蜒?荡一险峰之中的洛河小三峡,当年是闯王用于水运军需要的主河道。二是溪水长流、瀑谭成串直至华夏第一水帘洞的桃花谷,演绎着女兵桃花的动人故事。三是古庙藏仙、流萤飞瀑的王义沟,当年闯王曾在这里接纳新兵。四是自然天成、神秘莫测的……[详细] |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虢国公园)AAAA 虢国博物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它北依黄河,南望崤山,是一座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虢国博物馆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的上村岭,它北依黄河,南展厅望崤山,是建立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贵族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虢国是西周时期—个重要的姬姓封国,开国之君为周文王的弟弟虢叔。虢回原分封在宝鸡附近地区,西周晚期,东迁到三门峡—带、建都上阳(今市区李家窑附近),公元前655年,被晋国采用“假虞灭虢”之计所灭。虢茧墓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详细] |
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AAAA 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内,三门峡市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4张)现有面积8850亩,其中陆地6150亩,水面、滩涂2700亩,核心景区包括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古城和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是一处融生态、文化和人文地理于一体的自然山水景区。景区位于市区的生态区,东起金昌立交桥,西到陕州大道与沿黄观光路交叉处,南接陕州大道,北至黄河滩涂,规划面积590公顷,是在陕州故城遗址及青龙、苍龙两条涧河治理改造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来的。天鹅湖景区的规划建设目的是使三门峡市拥有了一个常年5000亩、蓄水期3万亩水面和5万亩林地的城市生态园。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园区吸引数万只白天鹅……[详细] |
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AAAA 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位于三门峡市陕县南部窑店林场境内,距三门峡市区30公里,距离市区28公里,车程40分钟属国家3A级旅游区(点)。景区总面积为3800公顷,最高峰海拔1884以米,公园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多达1500多种,动物20余种,林木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梦回甘山老袁】自然风景具有奇、秀、艳、幽、静特色,春夏秋冬景色各异、别具一格,风景十分秀丽。主要景点有蝴蝶沟、铁瓦庙、祖师庙、钟楼、马武寨、崔氏洞等。正在开发的项目有:甘山别墅山庄、甘山会议中心、甘山民族民俗游乐场、甘山植物园、甘山养鹿场、射击场、人工湖、甘山滑雪场。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是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的好去处。巍巍甘山……[详细] |
燕子山AAAA 燕子山森林公圈,位于豫西金城灵宝市的东南部、国有川口林场境内,面积7.2 万亩,森林夜盖率高达96 % .距离灵宝市区、灵宝火车站20公里、209国道15.公里、310 国道17 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被芬为灵宝后花因. 燕子山森林公因主峰海拔1497 米,平均海拔1080 米.公园内秀峰林立,净潭棋布,古木参天、山清水秀.两条奔流不息的溪流像玉带一样串起大小十余处瀑布.高大挺拔、直插云天的人工森林和自然扭曲、相互缠绕的次生林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景观. 公因内动植物资源丰畜,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钱豹、穿山甲、红腹锦鸡、麝、鹿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水杉、粗棍、银杏、灵春木、水曲柳、鹅……[详细] |
灵宝娘娘山风景区AAAA 娘娘山又名女郎山,位于小秦岭山脉的最东端,位于灵宝市西南10公里处的焦村镇南部,总面积28平方公里。娘娘山自然风光优美,与函谷关,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起构成了灵宝市的“品”字型黄河旅游热线。关于娘娘山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故事。相传汉时,山下有李姓二女,年及婚嫁,母欲择配,终不允,母曰:妇人以夫为家,未有终身不嫁者。二女指山曰:此即吾夫家也。遂逃至山巅,后偕其母羽化而去,常呼风唤雨,广降甘霖,造福百姓,因而又名夫家山。千百年来,有关娘娘山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神奇动人的故事,使娘娘山成为豫西人民心目中的神山。山顶娘娘庙,黄天墓、捞儿撵等景观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故事,为娘娘山披了神秘面纱。娘……[详细] |
三门峡黄河公园AAAA 三门峡黄河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城区北部,东起茅津渡,西至209国道,南接北环路,北至黄河滩涂,是以保护沿黄生态、弘扬黄河文化为宗旨,依托黄河沿岸的沟壑、台地、滩涂和原有地被植物等自然地形地貌,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公园总面积11168亩,其中陆地面积3668亩,水域滩涂面积7500亩,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带、三区、八大节点”。“一带”为沿黄生态景观带,“三区”为东、中、西三大景区,八大节点依次为茅津古渡、会兴华苑、桃源幽谷、芦荡烟雨、云台彩练、塬起金滔、明珠春晖和名果博览。环形公路自行车赛道环绕公园,全长10.03公里……[详细] |
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AAAA 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西南的原陕州老城南关附近,距三门峡市区4公里。在北至青龙涧河、南至老310国道、东至火烧羊沟、西至庙底沟的24万平方米范围的土地内,一处5000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静静地沉积在厚厚的尘埃中。中原地区史前文明中独一无二的一个阶段——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便因此而得名。遗址内涵分为二期。一期(下层)为仰韶文化遗存,命名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二期(上层)遗存属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性质的遗存,命名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它是承袭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又发展为河南的龙山文化。已出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陶器上千件,在中国考古界引起轰动。庙底沟遗址的发现,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分期,更重要……[详细] |
虢国车马坑博物馆AAAA 虢国博物馆位于三门峡市区北上村岭,是在西周虢国车马坑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一座专题博物馆。该馆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属仿古歇山式建筑。馆内有三个基本陈列,即虢国简史、三门峡历代碑碣石刻艺术、虢国车马坑和复制的古战车。 虢国车马坑,是1956年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在上村岭发现的,由国家黄河水库考古队发掘,经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建议,予以原地原状保护。 此坑为长方形,坑底南北长15米,东西宽3.82米,深4.1米,坑内保存有战车5辆,战马10匹,由北向南排列。车为木质结构,独辕双轮,车上施漆,由车轮、车箱、车辕等部件组成,保存完整,形象清晰。……[详细] |
河南汉山风景旅游区AAAA 神秘的汉山藏身于灵宝市故县镇河西村,背依秦岭,面临黄河,足踏流水潺潺的枣香河畔。汉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地貌奇特壮观,植物丰富多样,野生动物栖息,自然风光旖旎。春天的汉山妩媚多情,黄灿灿的油菜花、粉嫩嫩的山桃花,组成了一幅明媚艳丽的油画;夏天的汉山壮美辽阔,山脚下稻浪千重,山腰间青松翠柏,山顶上白云悠悠;秋天的汉山饱满成熟,层林尽染,野菊花肆意开放,野果缀满枝头;冬天的汉山纯净质朴,山涧里溪水清冽,山路上黄叶铺径,山尖上薄雪覆顶。史书记载,唐龙纪年间,翰林学士、礼部侍郎、诗人吴融曾多次登游汉山,抒怀咏志。他的《阌乡寓居十首》中有一首专门描写汉山:清溪见底露苍苔,密竹垂藤锁不开。应是仙家……[详细] |
陕州地坑院(天井窑院)AAAA 地坑院又叫作天井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约2000年的历史。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保存较好,特别是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据说有“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了六代人。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天井窑院属于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是人类“穴居”发展史演变的实物见证。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地坑院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土层厚且坚硬,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它建造简单价廉,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详细] |
黄河丹峡峡谷风景区AAAA 黄河丹峡峡谷风景区: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北21公里黄河岸边,地处豫晋两省五县交界处。省级地质公园,整条峡谷由红色石英砂岩构成,从谷底到崖壁全成红褐色。12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丹峡正是沧海桑田的有力见证,现在峡谷还能看到当年海洋波浪冲刷留下的石印。峡谷呈“V”字形,长8公里,宽2——30米,海拨落差200——600米;谷内怪石林立,峭壁千仞,古树参天,飞瀑湍急,气温恒定,四季如春。主要景点有天然壁画、双龙戏珠、七星石、神猴望月、守谷雄狮、石人山、神女池、一线天、千层崖、钟乳石、擎天柱、骆驼峰、情人谷、仙女洞、水帘洞、官印台、地质天书、以及由黑虎潭、黄龙瀑组成的八潭八瀑等自然景观;还有波纹石、……[详细] |
豫西百草园AAAA 豫西百草园位于官道口镇新坪村。豫西百草园规划面积3万亩,核心示范区占地面积1千亩。是一处集中草药种植、中医药养生体验、四季水果采摘、特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生态旅游示范园区。景区分为公共服务区(沟口景观门、游客中心、展览馆及停车场)、卢敖文化主题园区(卢敖文化寻根与道医养生区)、山林景观区、民俗文化区、养生文化区、中药保健养生旅游商品研发加工区,有百色花海、豫西古村、药心谷、24番花信风、七仙女私家花园、五彩山坡、四季果园、高山土蜂园、乡村美食汇等景点及设施。在这里,百色花海,豫西古村,药心谷,24番花信风,七仙女私家花园,五彩山坡,四朵金花,四季果园,高山土蜂园,乡村美食匯,年代故事等诗意……[详细] |
三门峡大坝AAA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部,距市区14公里,从市区乘旅游专线车可达。是一处依托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而建成的风景名胜和人造景观相结合的水库观光游憩类人文景观。其中,三门峡大坝是建国后我国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它是响应毛主席的“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而于1957年4月开工兴建,1960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这里峡谷险峻、景色秀美,两侧的山体蜿蜒起伏。景区内的主要景观有:黄河展览馆、大禹公园、中流砥柱、张公岛、梳妆台、水晶宫、炼丹炉、黄河古栈道等。中流砥柱,屹立在三门峡大坝下方激流之中。自古以来就被世人传颂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相传这块石头是大禹治水时留……[详细] |
鼎湖湾风景区AA 国家2A级景区,国家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西闫乡文东村北,连霍高速公路灵西出口西行2公里,310国道文东村站即达。距三门峡市约70公里。是一处以水波芦苇荡为主的湿地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有着黄河第一荡——西部白洋淀的称号。该景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拥有我国北方少有的黄河湿地景观的万亩芦苇荡,湖中芦兰丛生,水道纵横,自然形成一所水中迷宫。这里地下泉水肥涌,水下鱼虾成群,野生禽类长年生存在草丛中。植被区系具有三方交会、南北混杂的过渡特点。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鼎湖流水清且闲”的诗句。明代诗人彭刚则写下“鼎湖烟树接孤城”的诗篇;唐代诗人姚合在此写下《题河上亭》“亭亭河上亭,鱼踯水……[详细] |
清风山AA 清风山位于河口村北,东西走向,绵延60余里。景区南至常窑水库,北与渑池仁村接壤,东临二仙凹,西以千秋梁沟村为界,面积20平方公里。游览该景区,可由310国道乘车,向北经河口村直达常窑水库大坝,水库位于涧河支流之一的晋水(燕沟河)上游。洛三高速公路许沟特大桥如一架彩虹从半途凌空跨越,清风山北面山顶相传为古驿道,上有约40亩大小的一块平整之处,传说是秦王点将台,点将台东北角有长2.5米,宽、高各1米的秦王上马石一块,上有长50厘米,宽约20厘米的巨型脚印一只。点将台西南坡下20米,有相距4米的泉水两眼,传为秦王战马口渴时奋蹄踏出,百姓名之为马刨泉。站在点将台向北眺望,渑池仁村阡陌纵横的乡村景色尽收……[详细] |
黄帝铸鼎原AA 位于灵宝市阳平镇,距三门峡市80公里,国家2A级旅游区(点)。《史记·封禅书》记载,古时荆山一带灾情严重,黄帝闻讯从昆仑山来到荆山察看。为了炼出仙丹给老百姓治病,他采首山之铜,汲湖水,铸鼎于荆山之下。相传黄帝铸好鼎,黄龙来迎黄帝升天时,百姓苦苦哀求,死活不让他走,有的牵衣扯袍,有的抱手拽脚,拖下了他的金靴,扒下了龙皮、拔掉了龙须。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他铸鼎之地,这里就成了世人拜祖的地方。黄帝陵高300米,长5000米。岭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米的土堆,传为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由于这里位于长安古道,函谷关和潼关两雄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