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港区十大旅游景点
龙珍珠城位于距北海市东南36公里的营盘镇白龙村。白龙珍珠城为正方形,南北长320米,东南宽233米,周长1107米,总面积合14670平方米。城墙内外砌火砖,中心每10公分一层黄土夹一层珍珠贝贝壳,层层夯实,珍珠城因此得名。城墙周围可见古代加工作坊的遗址和明代钦差大臣《李爷德政碑》《黄爷去思碑》等的遗迹。残贝散落,遍地皆是,可见当年采珠之盛。传说古时曾有白龙盘旋于此,得名白龙城。因白龙城濒临大海,盛产质优色丽的上等珍珠,古城墙内外砌火砖,中心每层黄土夹一层珍珠贝贝壳,层层夯实,故又得珍珠城之美名。这里历代都是采珠进贡的基地,城内现在设有采珠池、珍珠亭、采珠太监公馆、宁海寺等景观。北海有关珍珠的话题很多,传说广泛。其中有名的传说:“割股藏珠”相传明代时,皇帝听说白龙海中有宝珠一颗,光照海天,但有巨鲨二尾守护,多年无法采得,特派太监坐镇白龙城强迫珠民下海采捕夜光珠,结果造成珠民死伤无数。采珠能手海生历尽磨难,幸得珍珠公主救助,终于得到了这颗夜光宝珠。太监将珍珠收好,快马加鞭,直奔京城,刚到三……
[详细] 芋头塘唐代窑址群位于铁山区南康镇雷田村委芋头塘村,分布面积约5万平方米,北面紧邻白沙头港。窑群主要包括东侧的后背山和西侧的白虎头两个窑区,所处两处山岭向海湾延伸,相连呈“V”形排列。其中,后背山窑场东西长约300、南北宽约50米,分布范围约15000平方米;白虎头地势狭长,窑区分布于整个山岭斜坡上,东西长约400、南北宽约90米,分布范围约36000平方米。整个窑群周边密布虾塘,窑址大部分被虾塘破坏,地表散落大量的陶瓷器残件,断壁可见较厚的废品堆积。此处窑址,是目前广西发现“最大的唐代窑址群”,为研究唐代北海地区的外销瓷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调查采集陶瓷器标本100余件,部分器物保存较好。瓷器胎体厚重,多为灰白色,内壁满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面稍显粗涩,主要器型有罐、碗、碟、钵、盆、盘、釜、垫具等。多数为素面,仅个别器物肩部饰水波纹,偶见刻划文字或符号。碗、碟内壁多留有四到五组方形支钉痕。……
[详细] 其实,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皆因商业建筑中的“骑楼”部分是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筑,在马路边相互联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可达几百米乃至一两千米以上。新建的商业街区已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了。骑楼的功能,综合起来有下列五点: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骑楼发端于改善生活环境,进而成为商业谋生的场所,以商业活动为主,表现出开放意识和洋为中用的创造性思维;连廊连柱,立面统一,连续完整,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顾客的共享空间,并体现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走在骑楼下,自在闲适,温馨亲近,脚无沙尘,清洁整齐,透出关心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品茗、聊天、纳凉、会客、交流信息、晚间凉眠的地方。还是小孩做作业、跳橡皮筋等玩耍的空间,反映了北海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
[详细] 南康三婆庙三婆庙又称冼太庙,是北海市南康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康三婆庙位于铁山港区南康镇南康街前进路,三婆庙占地68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庙源渊远,多次变迁,1993年重建,基本恢复了原来的面貌。1993年5月20日合浦县人民政府以及2001年5月1日北海市人民政府立“南康三婆庙”为北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白龙城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社区,白龙城(又名珍珠城)建于明代洪武初年,城“周三百三十丈有奇,高一丈八尺”,当时设专官、内监并驻水师镇守。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修。城为长方形,南北长320.5米,东西宽233米,周长1107米,城基宽6米,原城墙高为6米(已毁),面积约为74676.5平方米,城墙内外均以条石为脚,火砖为墙,墙中心为一层黄土一层珍珠贝壳夯打构筑而成,分东南西三个城门,并设有城门楼监视海上及城外动静。城内设有采珠太监公馆、珠场司巡检署及盐场大使衙门和宁海寺。珍珠城的大部分城墙和城门一直保持到20世纪30年代,至抗日战争时期才被拆毁,剩下的一道南城墙和一座南城门到1958年才被拆除。目前仅存城址、相关碑刻(存放于新建的珍珠亭内)及太监坟。1981年8月25日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重建了南城门楼和珍珠亭。 ……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