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乌兰浩特市旅游

乌兰浩特市十大旅游景点

推荐1
兴安盟成吉思汗庙
  成吉思汗庙位于乌兰浩特市城区北部海拔高度350.4的罕山山顶,为罕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庙殿呈‘山’字型轮廓,中间是高2.8米的正殿,东西两侧是高16.62米的偏殿,建筑面积322平方米,建筑上体圆顶方身、中轴对称,大殿正中的大理石台基上座落着高2.8米、重2.6吨的成吉思汗金身铜铸坐像,两旁陈列元代兵器,东西偏殿陈列元代服饰、书简、器皿。各殿天花板上绘有蒙古古代图案,地上覆花地毯。壁上有表述成吉思汗丰功伟绩的大幅壁画,粉墙金顶、庄严肃穆,方圆几十里即可仰视其雄姿。该庙始建于1940年5月,1944年10月落成,总面积6.8万。成吉思汗庙融蒙、汉、藏三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于一体,采取古代汉族建筑中惯用的中轴对称布局手法,建筑主体圆顶方身,绿帽白墙,具有典型的蒙、藏建筑特色。成吉思汗庙坐北朝南,下方上圆,庙殿呈“山”字型,中间是高28米的正殿,东西两侧是高16.62米的偏殿,共有9个尖顶。用绿色琉璃镶制,正殿圆顶中央悬挂兰色长方形匾额,-“成吉思汗庙”(蒙、汉两种文字)。庙殿建筑面积822平方……[详细]
推荐2
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
  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以成吉思汗传说、蒙古战马形象与蒙元文化创意体验为主,规划分为天骏花田区、运动康养区、自然休闲区—兴安岭植物园、文化创意区四大功能板块,于花、草、石、水之间充分体验自然生态之美。……[详细]
推荐3
兴安盟博物馆
  大兴安岭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生息繁衍的圣地。在中国古代史上名声远播的民族依次有东胡、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八个名族,而这其中成就卓著的东胡、鲜卑、契丹、蒙古这四个民族就起源发展于大兴安岭的不同地段。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大兴安岭独特的兴安历史文化带,位于大兴安岭中段的兴安盟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独享兴安大名。而兴安盟博物馆“提北探南、顾西望东,尽收兴安文化于一堂”,是展示兴安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兴安盟博物馆位于乌兰浩特市新桥东街洮儿河南路,于2010年9月10日正式开馆。是兴安盟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兴安盟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建筑面积16400平方米,展厅面积3600平方米。展厅由历史文物展厅、石雕艺术展厅两个主展厅和临时展厅组成,其中历史文物展厅还分为氏族先民——开拓兴安的林海猎神、东胡族——雄踞兴安的塞上霸主、鲜卑族——崛起兴安的草原王朝、契丹族——威……[详细]
推荐4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楼旧址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楼旧址位于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东侧,办公楼始建于1934年。该建筑系砖瓦结构,二层起脊楼房,座北朝南,总建筑面积为1881.08平方米,占地面积2356平方米。1945年以前为兴安南省、兴安总省办公楼。1946年初,中共东蒙工委在此办公。1947年6月14日至1949年11月,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在此楼办公。之后为内蒙古东部区党委办公楼。历史作用这座办公楼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发展壮大、领导内蒙古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见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工委带领各族人民建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内蒙古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当时,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内蒙古党委办公楼成了制定重大方针政策的中心。自治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奎壁、刘春、克力更、王逸伦、王再天、哈丰阿、特木尔巴根等在这里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工作。-同志在这里提出了“三不两利”政策,即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这一政策非常切合内蒙古的实际,成为牧区工作的指导方针,使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广大牧民生活得……[详细]
推荐5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地——乌兰浩特市,是为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而兴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区域自治的纪念性展馆,也是内蒙古第一座民族解放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地区民族解放历程的纪念性展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矿泉街东端路北侧。为反映和再现内蒙古民族解放和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展示革命老区的发展成就,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于2006年6月在乌兰浩特市动工修建,2007年7月,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正式建成开馆。纪念馆建筑结构为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平顶建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纪念馆总投资9600万元、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陈展面积3500平方米,由序厅、主展厅和英烈厅3部分组成,同时设有馆前广场,广场陈列有两门大炮。主展厅设4个单元:震撼的春雷、抗日的烽火、胜利的曙光、永远的丰碑;英烈厅设4个单元:革命先驱、还我河山……[详细]
推荐6
内蒙古军区司令部遗址
  内蒙古军区司令部遗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西侧、科右前旗人民医院门诊楼东侧,现为中国银行兴安盟分行办公楼。根据《东蒙古人民自治法》规定,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决定于1946年2月15日组建东蒙古人民自治军,由东蒙古自治政府内防部部长阿思根统一指挥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民族武装。承德“四三”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将内蒙古地区蒙古民族武装部队统一改编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任司令员,阿思根任副司令员。1946年6月3日,成立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兴安省军区,阿思根兼任司令员,朝克巴特尔任副司令员,哈丰阿任政治委员,张策任副政治委员。1947年11月26日,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部、政治部成立,-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阿思根、王再天任副司令员,1948年1月1日,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改称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同时组建内蒙古军区,-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阿思根(1948年1月31日病逝后,由那钦双合尔继任)、王再天任副司令员。内蒙古军区下辖骑兵第一师、二师、三师、四师、十一师、十六师,卓索图盟纵……[详细]
推荐7
西满军区驻王爷庙办事处旧址
  西满军区驻王爷庙办事处旧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平街白音南路西恻、乌兰浩特第二中学院内操场东侧。西满军区驻王爷庙办事处旧址始建于1938年,为王爷庙朝鲜族学校。整个大院约900平方米,有两幢平房。1946年3月28日,根据中共西满分局的决定,中共嫩江省委委员兼中共白城子地委书记张策作为西满军区全权代表,在王爷庙设立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办事处,张策任主任,成员有胡昭衡、胡秉权、黄文飞、李一夫等。4月5日,在西满军区办事处的基础上组建中共东蒙古工作委员会,张策任书记,胡昭衡、胡秉权为委员,先后在办事处工作过的党的干部还有毕舒国、胡殿士、黄文飞、刘选、谷献瑞、胡子寿、林以行、宋振鼎、蒋弼仁等。5月底,中共东蒙古工作委员会改建为中共兴安省工作委员会,张策任书记,哈丰阿、特木尔巴根、阿思根、方知达为委员。西满军区驻王爷庙办事处、中共东蒙古工作委员会、中共兴安省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东蒙古地区省级党的工作机构,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清算反霸和剿匪斗争,逐步掌握并改造民族武装,……[详细]
推荐8
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师部遗址
  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师部遗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五一北路与普惠东街交叉路口东南角。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师部遗址原为伪兴安军一个团长的私宅,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建制撤销后将此宅院改作它用。现为内蒙古路政执法检察总队兴安支队办公楼。1945年8月11日,伪满陆军兴安军官学校一批蒙古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葛根庙陶赖图北山杀死日本军官,举行武装起义。1945年10月2日,以起义官兵为骨干,在王爷庙组建兴安中部区民警大队。不久,即改称王爷庙警备大队。1945年12月1日,王爷庙警备大队扩编为王爷庙警备总队,下设三个大队,都固尔扎布任总队长。1946年2月1 5日,在王爷庙警备总队基础上组建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第一师,莫德勒图任师长,都固尔扎布任参谋长,全师共2000余人。1946年承德“四三”会议后,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第一师改称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一师,师长王海山,政委胡秉权。1948午1月1日,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改称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一师,师长王海山,政委胡昭衡。1949年5月13日,内蒙古人民解……[详细]
推荐9
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成立大会遗址
  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成立大会遗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平街金盾花园东侧,东邻白音南路,南邻复兴东街。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成立大会遗址原名贾家店,为一家大车店。店院南北长100余米,东西宽70余米,院内有南、北正房和东厢房几十间。1945年10月5日,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成立大会在这十余间东厢房里举行,有30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由1 5人组成的团执行蚕员会。特木尔巴根兼任执行委员会秘书长,特古斯朝克图任副秘书长,布特格其任组织部长,鲍荫扎布任宣传部长。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颁布了团的纲领和章程,发表了《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成立宣言》,明确指出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是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的内蒙古青年的先锋队。1946年5月31日,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对团纲和团章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领导的内蒙古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1947年7月9日,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宣布成立后,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正式由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1949年……[详细]
10、葛根庙
推荐10
葛根庙
  葛根庙位于吉林省白城市至兴安盟阿尔山市铁路线上,在乌兰浩特市东南30公里洮儿河左岸,庙址座落在陶赖图山南坡脚下,方位东南,葛根庙在内蒙古东部区历史悠久,是东部十个旗供养的著名藏传佛教寺庙。建筑雄伟壮观,具有藏式风格,庙产富足。葛根庙前身莲花图庙,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赐莲花图庙名为“梵通寺”。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哲里木盟十旗王公筹集资金,动工为葛根庙修建梵通寺、宏济寺、广觉寺,四座大殿于嘉庆三年(1798年)七月十二日正式落成后又建慧通寺。当时全庙以五大殿堂为主,配有葛根宫、0宫、葛根陵等七殿堂,共有镀金铜佛5073尊、石佛像35尊、泥佛像500尊,有《甘珠尔》和《丹珠尔》等-1868卷。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壮观。自建以来共有七世葛根,鼎盛时期有喇嘛1200名,拥有240户以上庙奴隶,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喇嘛庙。1928年西藏-班禅曾来此传经。文革时期寺庙全部被扒毁。现存葛根庙为1988年7月国家和地方落实宗教政策所复建。从前山门进入庙内路两侧有一座白色的十轮金刚塔,……[详细]


全部乌兰浩特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