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廊坊市 > 大城县旅游

大城县十大旅游景点

推荐1
中国红木城旅游景区
  大城县2013年开工建设了中国红木城,于2015年11月投产,目前,已有1000多家红木家具和红木工艺品商家,成为大城县对外形象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大城县红木古董家具属于北京风格,继承自宫廷,民间俗称宫廷木艺,它是一种传统的榫卯结构,风格典雅豪华。……[详细]
推荐2
京作红木家具旅游基地
  大城县京作红木家具旅游基地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镇古典家具行业历经30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古典家具生产基地。……[详细]
推荐3
丰源开心农庄采摘园
  丰源开心农庄采摘园占地120亩。是集果品、蔬菜四季采摘,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业技术培训,特色养殖,科普教育,农家乐餐饮,亲子娱乐,休闲垂钓等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园。景区营业时间早八点至晚六点。园区内栽有桃、李、杏、苹果、梨、葡萄等果树50亩。建有果品蔬菜的温室、冷棚10座,面积20亩。普通农作物生产区40亩,拥有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建有能同时容纳200人的培训室一座,能同时容纳200人就餐的特色餐厅一座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农民教育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廊坊市农民教育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廊坊市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廊坊市三星级生态文明农家院,廊坊市巾帼乡村旅游创业基地,河北省巾帼乡村旅游点,河北省四星级休闲农业采摘园,国家AA级旅游景区。……[详细]
推荐4
鑫汇生态农业观光园
  鑫汇生态农业观光园依托大城县经济开发区和全国生态文明村——祖寺村具备的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优势,建设集生态餐饮、会议中心、温泉别墅、养老公寓、休闲度假、农业观光、荷塘垂钓、果蔬采摘于一体的生态庄园。……[详细]
推荐5
燕赵长城
  燕赵长城:清康熙《大城县志·古迹》有“长城遗址在县西南广安镇,有土岗,相传为始皇所筑长城”。县志河堤篇中亦有“古堤自本境迷堤村接文安县境韩村,低昂断续五十里,或云‘长城堤’,或云‘护城堤’。査疑是赵武灵王所修,非秦之长城也”。其上述记载并不完全准确。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及相关文献佐证,上述两道长城(或长城堤)分别为燕国长城和赵国长城。燕长城,又称燕南长城。此长城是燕昭王于公元前284年从齐国争夺平舒(今大城)后所筑长城。战国时代是封建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的时代,各国为加强自身防御能力,都先后修筑长城。燕国为防御燕南的赵国、齐国,沿边境的易水水利堤防改造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故又称易水长城(故大城称之长城堤)。此长城西起燕下都(今易县东南),东至大城县城,全长约250公里。在本县,西从河间市北召入境,经蔡间、广安、演马、迷堤、杨堤、王庄等村庄,十一万变电站,至二姑院村止,全长约20余公里。《中国历史地图集》亦标明此长城。至今,此长城在位敢村东、杨堤村、缴庄村南,尚有遗址。缴庄村南残存遗址高约3米……[详细]
推荐6
齐圪挞汉墓
  齐圪挞汉墓:齐圪挞汉墓位于齐圪址村北200米处(南赵扶排干渠北),由大小两座土丘和一块高地(居土丘西)组成,为东西向平列,旧时,当地称“三连山”。该墓葬西高地,原为土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渠时铲平。1966年曾出土百余斤汉五铢钱币。墓葬中间土丘最大,占地面积400平方米,高出地表6米。民国以前建有玉皇阁。阁上有铁钟,上铸有“隆庆六年小商屯村”字样(小屯村即齐圪址村古称,今大尚屯镇为大商屯)。庙供铁铸“慈航道人”神像,为侵华日军所毁炼铁。东侧土丘略小,面积约300余平方米,旧有娘娘庙,与玉皇阁一同毁于抗日战争。齐圪趑汉墓发现于1970年,时村民在大土丘上挖战备防空洞,于土丘西侧底部发现大型砖砌古墓(发现处应在古墓西南角)。古墓呈“口”字型,墓口朝东,中通墓室(内分南北墓室,北一南二,有坍塌地方)。墓道高1.8米,宽1米,转弯处宽2米。墓道呈方型,相环通,并有凹进地方。古墓结构复杂,保存基本完好。墓室、墓道为圆券顶结构。墓道内发现陶狗、陶盘、釉陶楼、五铢钱币随葬品。墓道砖壁发现烟熏陈迹。经1……[详细]
7、龙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7
龙冢
  龙冢古墓:龙冢古墓位于龙冢村东500米处,为椭圆形土丘,高于地表5米。南长75米,东长52米,北长57米(1954年开渠削去了3米封土),西长48米,面积2000平方米。古墓上,灌木杂草丛生,四周有绳纹砖露于地面,还有少许陶片等。该墓据专家考证,为秦汉时期古墓,其占地面积、构造规模和土方工程浩大,非一般官吏所享用,是河北省为数不多的秦汉墓葬,对研究我国北方地区的丧葬制度及文化,可提供非常珍贵的实物例证。龙冢古墓,清光绪县志载为秦始皇太子扶苏墓,或秦二世胡亥墓或秦第十三公子墓。《天府广记》“秦太子墓,在大城县北段堤村(今属天津静海县),始皇巡守驻驿于此,幼子亡葬之”。民国年间《庸报》记为“秦始皇到此游猎,十三子染瘟疫致死,葬于此地”。今静海段堤无秦子墓,故文物专家学者认为龙冢古墓即秦子墓。龙冢古墓系秦始皇何子,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转述三国魏文帝时的《城冢记》古籍,称“相传始皇巡守驻跸于此,值幼子薨,因瘗之。”亦表明龙冢墓主非秦太子扶苏或二世胡亥墓。按相关文献推论,龙冢古墓应于公元前215……[详细]
推荐8
郭底村墓群
  郭底宋墓群:郭底宋墓群,亦称郭底古遗址,位于郭底村周边。昔郭底村南有一东西向340米、南北向60米高于地表1.5米的高地,土层夹有战国、秦、汉时期的铜镞、陶片、五铢钱币等。西北与之相连处,有一40平方米的土墩,内含灰烬土和夯基五花土及秦汉陶片等,当地称之“上杭烟墩”。附近,1972年发现一坑宋代人、马尸骨及砍杀的斧头、磨刀石等。1985年,在“上杭烟墩”遗址南发现东西向700米的汉墓群(已被水渠分为两处)。另在村东发现汉代成人瓦棺墓葬一座(瓦棺县文化馆收存)。郭底曾传为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屯兵处,其于史不符、,据历史文献佐证,此东西向高地为战国时期的赵长城遗址。村西南地方、当地称为“破楼堂前地”,1950年,发现砖砌地道、内有武将全尸遗骨一具,胸前有一铜制护心镜(存于村内刘家药铺,已破坏)。1972年,于此还发现宋代一武将遗骨,旁有三节鞭兵器,及大量陶器随葬品。墓砖铭用朱砂书写,有“总督李能”“郭底店”等字样。还出土一坑(一房间人小)人头骨(疑为斩首而为)。村西北角周家坟地内,1976年,发……[详细]
推荐9
完城村汉参户故城遗址
  完城村汉参户故城遗址: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平舒县城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故县也。”即指今完城村南里许的古城遗址。参户县为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所置的勃海郡二十六个属县之一,县在东汉初废,县治降为亭。亭,即今乡镇建制。从历史文献所记,参户故城虽降为亭,但因地理位置重要,成为朝廷屯兵的地方,因而又称平虏城或木门城。参户故城还为侯国,汉武帝时,河间王刘德封第九子刘勉为参户侯。参户侯传五世,至东汉初随县制一并裁撤。参户故城遗址呈四方状,长宽各600米,高于地表0.6米,总面积360000平方米。当地称为“南台”的遗址面积2667平方米,散有大量陶器碎片,绳纹筒瓦,兽形、卷纹图案瓦当。1956年于此出土一枚两厘米见方、半厘米厚的篆刻“刑部司马”铜印。早年时,每经暴雨就有很多铜镞显露。在遗址东南“东城”处,曾出土过群葬尸骨多具。西南角有古代冶炼遗迹(为铜、铁冶炼渣及木炭)。遗址上,村民取土时发现密集的陶井,表明当时古城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参户故城遗址陶器分先秦、汉晋两个时代。先秦文物……[详细]
推荐10
刘汉儒墓园
  清代刘汉儒的“都宪佳城”:清“都宪佳城”墓园位于县城北职教中心学校(主墓在职教操场),为清顺治年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汉儒的石像生园区。南北千余米,东北向数百米。旧时,从南至北依次有守门石狮雕像(对)、石牌坊(书“都宪佳城”,四柱雕狮像)、望柱(对)、石虎(对)、石羊(对)、龟趺石碑(四通,并列式)、石马(两对,立式对称排列)、武将石像生(两对,对称排列)、刘汉儒墓(前有龟趺石碑、石供桌),墓两侧各一文官石像生,墓前有其四子之墓(每子墓前有石碑、石供桌)。当年刘汉儒为官多有建树,顺治三年辞官,康熙四年病卒,按一品官衔礼葬。昔时,刘汉儒墓园向西至冯张街村北,与其次子刘楗(康熙年间刑部尚书)墓园相通,建有“刘家道沟子”,渠水呈倒流状(东高西低),取兴旺显达之意。刘汉儒与刘楗墓均毁于1958年及1966年“文革”运动。刘汉儒墓地下仍保留部分文物。1982年,刘汉儒墓园被大城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全部大城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