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浙江省象山县丹城塔山东南麓,依坡濒海,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8年发现后,在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主持下,1990年、1992年两期发掘601平方米。,使象山地域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象山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在宁波市最南端,从历代《象山县志》记载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始有人类在象山活动,因而一直以来都认为象山的历史不很悠久,但塔山遗址的发现、发掘,却把象山的历史推进到6000年前。塔山遗址位于象山县城塔山南麓的缓和山坡上,面临大海,据地质调查,离古海岸线只有几十米,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1990年在省考古所的主持下于1990年、1992年两期发掘,证实了塔山……[详细] |
![]() | 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现有兵营遗址、遗迹多处,除了兵营遗址外,还保存有其他军事设施遗址,如练兵场、哨所、了望所以及可能是屯垦之用的梯田等;两大兵营一在濒水山岙,一在山上,前者机动性好,后者利于防守;包括其他设施的布点等,皆是因地设置,相宜安排。兵营设点隐蔽,在树木掩映下远观近视都不易发现;兵营-有寨墙,大门内有类似瓮城结构的过渡区;营房建筑均很低矮、体量小,两坡顶,卵石垒墙,茅草结顶;营房之间有些有地道,有些建筑有暗室,等等,这些都符合南明军队在险恶环境下的生存选择。张苍水兵营在花岙岛上分布甚多,以雉鸡山西南山腰与西北麓之雉鸡山兵营、高涂岙兵营规模最大,具有代表性。2013年5月,被国务……[详细] |
![]() | 东门灯塔位于象山县石浦镇东门岛东南,由任筱和、任筱孚兄弟(称二难先生)于1915年出资建造,后被烧毁,1919年,任氏兄弟与延昌纪传长等筹资重建。灯塔由塔基、塔身与灯室组成。塔基用条石砌筑;塔身三层,圆柱形,用石块拼接构筑而成,内径2.13米,外径3.7米,塔高5.44米,内部设旋转楼梯,通往塔顶;塔顶穹窿状,高2.74米,窗槛用八块石板拼接而成,窗户用玻璃构成,室外设走廓,廊外设铁护栏。东门灯塔整体保存较好,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设施,北渔山灯塔对研究我国近代科技和航海史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
![]() | 北渔山灯塔位于位于猫头洋的东部,象山县石浦镇东南25海里的渔山列岛,北渔山山巅,中国领海线基点,是我国最东面的一座国家一级灯塔,有“远东第一大灯塔”之誉,成为国际航标。光绪二十一年(1895)建成,塔身呈圆台形,生铁所铸,塔高16.9米,直径4米。 1944年灯塔灯器毁于战事,民国36年(1947)重修,1955年灯塔塔顶和灯器遭国民党破坏,1987年重修塔顶、重置灯器。现灯塔为1985年交通部批准原址重建,装置国内领先。北渔山灯塔对研究我国近代科技和航海史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