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人遗址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钟家湾村,距长阳龙舟坪县城45公里,距今19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就出土于这里,“长阳人”的发现,证明在远古时期,长阳境内就已有人类生存活动。遗址为一海拔约1300米的洞穴。洞口高约2米,阔约6米,平面呈不规则状。化石洞呈两边分布之势,一左一右,一个倾斜,一个稍平直。1956年以来先后在这里发现了人类上颌骨和牙齿及共存的古脊椎动物等化石,其中“长阳人”化石是在较倾斜的洞中发现的。知识链接:“长阳人”是我国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远古人类之一。贾兰坡教授在《长阳人化石及……[详细] |
禹稷行宫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洗马长街86号,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现存建筑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是一处为纪念大禹而建的古建筑群,包括禹稷行宫及禹碑亭、朝宗亭、山门、楚波亭、碑刻。整个建筑群占地10,009平方米。禹稷行宫呈合院式布局,面积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屋面盖小青瓦。禹碑亭面阔3.6米,石柱、木构架,以16攒三踩斗栱承托亭顶,上盖灰筒瓦。亭子正中,树立两块禹碑。朝宗亭为六角攒尖……[详细] |
李来亨抗清遗址主要分布于兴山县黄粮镇、南阳镇、古夫镇、峡口镇一带。李来亨部在此驻军屯田与清军对抗,留下的遗迹遗物主要有17个城寨(黑虎观、棋盘垭、寨岭、张家湾、观尖山、燕子寨、杨家寨、界牌垭寨、胡家湾寨、长坪凤凰寨、老寨子、杨家岭寨、将军寨、城墙包、百城遗址的一道城、二道城和新城)和7个洞寨(寨子洞、仙龙洞、青龙寨、干龙洞、滴水岩、深渡河洞、昆元山洞),以及百羊寨战壕、落步河壕沟、七步半古道遗址、炸子岭桥、百羊桥、百城张家湾桥、圣帝行宫遗址、圣帝行宫之碑、炮台、瞭望台、点灯台、茅麓山井、茅麓山堰……[详细] |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桥。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约20米,为4车道。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详细] |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遗址,也称“郢”都。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南,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是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南方的第一大都会。20世纪50年代开始调查,1965年及以后多次勘察,1975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城址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城垣夯筑,底宽30~40米,顶宽10~20米,残高约6米。城垣上有七处城门遗址。城垣外有护城河遗迹。城内保存有大量灰坑、冶铸遗迹、建筑遗迹、400余口水井、成排的窑址。最重要的有84座夯土台基,最大的长约1……[详细] |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号。湖北省立图书馆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张之洞主持创办,当时馆址设于武昌兰陵街西侧(今解放路);1908年迁入兰陵街东侧原博文书院校舍(今武昌区-);1934年2月,省政府决定筹建新馆,同年6月,选址武昌蛇山抱冰堂下空地(即现址)。1935年10月1日,新馆奠基,1936年7月建成,建筑面积2572平方米,由袁瑞泰营造厂承建。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旧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在地。图书馆为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复兴式近代建筑,其内部为钢筋混凝……[详细] |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在湖北省东北部与河南省东南部交界的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位于距红安县城25公里的大别山南麓。时代1926~1927年。位于大别山南麓,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檀树岗乡。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0据地。1927年9月,0黄安县委在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会议,传达0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组织“九月-”。同年11月,0人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在此成立黄(安)麻(城)起义行动指挥部,领导黄安、麻城两县农民举行武装-,一举攻克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革命政权,并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详细] |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位于武昌解放路259号,即现湖北武昌实验小学院内,是原清“两湖书院”地域。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为培养国民革命人才而合力创办的高等军事院校,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旧址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尚存三栋砖木结构平房。1926年10月,北伐军光复武汉。为迎接革命大发展,满足政治、军事人才的需要,国民党中央先决定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校址定在位于武昌文昌门、平湖门之间的两湖书院旧址。1927年1月……[详细] |
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有石刻“赤壁”二字各长150厘米、宽104厘米,相传是周瑜破曹后,一时兴起,挥剑在石上刻下,但据字体考证,当是--所书。北宋文人谢迭山曾路过此地,在他的“赤壁诗”序中说:“予从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上有‘赤壁’二字,其北岸曰乌林,至今土人耕地,得箭簇长余尺,或得断枪折戟,其为周瑜破曹操兵处无疑。”明朝王奉偶过赤壁,题绝句两首于石上云:“赤壁横崖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定三公势,可叹0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实啖吴,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洪武已丑……[详细] |
南岩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道教著名宫观,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的南岩上。据《太和山志》记载,唐宋时就有道士在此-,元代道士在此创建道观,至大元年(1308)“天乙真庆万寿宫”,元末建筑毁于大火,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重建,时有大小殿宇六百四十余间,赐额“大圣南岩宫”,清末大部分建筑复毁。现仅存元建石殿、明建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原元君殿旧址上尚存玉皇大帝神像一尊,峨冠华衣,形态逼真。宫外岩北有老虎口,岩南峰峦之上有梳妆台、飞升台等古迹。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丹江……[详细] |
东周时期古城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高河乡胡彦贵村南5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为鄂东南极为重要的一处历史文化古城址,是东周时重要的楚城遗址。据《湖北通志�古迹�武昌县》载,马迹乡有鄂王城。今鄂王城原隶属武昌县马迹乡,当为文献所记鄂王城。1982年,黄石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该城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城址依岗地而建,西南部较高,东北部较低,高出附近地面约5~10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周长1533米。城垣系红褐土夹黄斑土夯筑而成,夯层厚约0.1……[详细] |
1930~193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武汉大学校内珞珈山、狮子山等10余座山丘之间,东、北、西三面环水,滨临东湖西南岸。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是武汉大学早期校址。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改名为国立武汉大学。由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李四光选址、规划、筹资,美国著名建筑师开尔斯主持设计。主要建筑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大楼和图书馆、体育馆、华中水工试验所、学生宿舍、饭厅、俱乐部、18栋教授住宅楼、牌楼、水塔等。整体布局在3条南……[详细] |
东周古城址。位于湖北省沮漳河流域西侧,宜昌、当阳、枝江、荆州交界处的冲击平原地带。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0�56′,北纬30�41′。面积约2200平方米。是东周时期楚文化及鄂西地区原始文化发展的重要城址。1973年以后,季家湖西岸相继出土一批重要铜器,1979年,北京大学等单位在此试掘。季家湖城址以季家湖古城垣和杨家山子遗址、鲁家坟墓群为中心,周围分布众多的台基和古墓葬。城址南北长约1600米,东西宽约1400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叠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上。现存夯……[详细] |
槐山矶驳岸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槐山西麓长江边。金口距武昌城20余千米,自汉代开始就是江边一古镇,这里水运发达,是江夏地区的重要水码头,槐山距金口镇约一千米。明嘉靖年间(1521~1566年),出于商业和航运发展的需要,由当地政府和商户出资修建了供航运拉纤和船只停靠的驳岸。驳岸采取一横一丁错缝平砌法以大块花岗岩条石构筑,少数部位为红砂石,分上中下三层台阶式纤道,沿槐山山脚依山就势而筑。全长约247米,平均高度7米。上层台阶宽5米,中、下两层各宽2.3米。上层台阶装有用花岗岩制作的护栏,望柱为瓜楞……[详细] |
擂鼓墩古墓群位于随州市西北2.5公里。这里曾经是战国早期曾国君主曾侯乙墓所在地。古为隋国领地。该墓建在红砂岩坡之上,凿石为穴,墓室面积220平方米,深约20米。主棺分内外两层,全为彩绘。另发现殉葬棺21具,殉葬人多系13——25岁的青少年女性。随葬物品有礼乐器、兵器、车马器、金玉器、漆木竹器及竹简等达7000多种。钟、磐、鼓、瑟、琴、笙、箫、笛等乐器,种类繁多,排列有序,宛如一间古代乐厅。尤其是其中一套拥有64件的铜编钟,它设计精巧,铸造瑰丽;出土时,尚完整地悬挂在钟架之上,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