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距三峡大坝几公里处,位于庙南宽谷中黄牛峡南岸的黄牛山脚下,临江耸立着一座红墙黄瓦和金碧辉煌的古建筑,这就是三峡中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黄陵庙。黄陵庙,原名黄牛祠、黄牛庙。相传此庙是春秋时代为了纪念神女助禹开峡的功绩而修建。宋朝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今宜昌)县令时,只信禹王开山之功,认为神牛助禹开峡的传说纯属无稽之谈,故将黄牛庙改名为黄陵庙。黄陵庙初建时,气势十分的宏伟。庙前游客拜且舞,击鼓吹笙屠白羊。香火极旺,后因屡遭战争毁坏,几经重建,虽不如初建,却仍然是三峡中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现仅存明历四十六年(……[详细]
  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郢城镇郢北村。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平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居住遗址。1986年修建宜黄公路时发现,1992年发掘。文化层厚0.6~0.75米,分上、下两层。上文化层,年代距今约2万~1万年。为含锰较多的黄色亚粘土,厚0.1~0.25米,出土石制品近500件,大部分是采用石英、燧石及石英岩打制的小型刮削器和尖状器。下层文化层,年代距今约5万~4万年。为含锰较多的棕红色亚粘土,厚约0.5米,是该遗址的主体部分,发现5处由砾石围成的圆圈及脚窝遗迹。……[详细]
  李时珍陵园在蕲州古城东风景秀丽的雨湖畔,占地80亩,由李时珍墓地、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医史文献馆和药物园四部分组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李时珍墓地座落在蟹子地,与李时珍诞生地瓦硝坝隔湖相望,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古时即列入“蕲阳八景”,李时珍父子原墓及墓碑保存完好。李时珍纪念馆由-同志亲笔题写馆名,为仿古(明代)建筑群,气势恢弘,错落有致。馆内陈列大量珍贵的医学资料、药物标本和郭沫若等同志的题词。李时珍医史文献馆珍藏中外《本草纲目》版本十余种,以及古今中外介绍李时珍……[详细]
  鱼木寨位于鄂渝交界处的利川市西部,是谋道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全寨占地6平方公里,四周皆绝壁。其土家古堡、古墓、栈道和民宅保存完好,有“天下第一土家古寨”、“世外桃源”美誉。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列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鱼木寨原名成家寨,以成姓、向姓居多,自古就是土家族居住地。其前身属龙渊安抚司治理,后更为龙阳峒土司辖地,附籍石柱土司。明万历十四年,龙阳峒土司谭彦相宣布脱离石柱土司自立。石柱土司不允,双方争斗不下。次年,石柱土司马斗斛、马千乘率兵攻打谭……[详细]
  安居遗址位于随县安居镇王家楼村八组。遗址坐落在溠水入涢水转折处东北侧台地上,台地高出河床约5米。遗址于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4年、1991年、1998年、2009年多次复查。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通过遥感手段判定,安居有古城址存在。随后通过对安居遗址实地勘探验证确认,安居遗址的东部保存有一座小城,南北长190、东西宽170米。城墙东、北、西三面保存较好,夯筑。南墙为现代民居所覆盖。城址高出地面约1米,城墙宽约10米,墙外有护城河,宽约10米,深度距地表约2米以上。城内采集……[详细]
  仙佛寺石窟位于来凤县翔镇关口村的酉水河西岸峭壁上。石壁全长200米,在中段开凿4个并列的大中佛龛,南段雕造18个并列的小佛龛,共计造像31尊。造像年代为初盛唐。佛龛前原有三层木构窟檐,60年代被拆毁,佛像也遭到局部毁坏。北龛、中龛、南龛高度均6米余,中龛内雕倚坐弥勒像二北子二菩萨像,弥勒高5.3米。南、北龛均为一结跏趺坐佛二弟子立像。佛像通高5米。南龛南侧为双观音立像龛,菩萨高2.7米。小佛龛内各雕一立佛,高1.5-2米。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浑圆,身着双领下垂式架裟。菩萨头戴高冠,披巾垂于腹膝二道……[详细]
  玉泉寺铁塔位于湖北省当阳县城西15公里的覆船山东麓玉泉寺门前,全称“如来舍利宝塔”,又称当阳铁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务本禅师领工铸建,它是我国目前最高(七丈十三层)、最重(十万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铁塔。工艺精湛,造型挺秀典雅。铁塔建在砖石基台上。八角、十三层,仿木构楼阁式,总高17.9米。做法是基座、塔身、檐部和平坐等部位分段用生铁浇铸,依次叠放而成的。铁塔基座满镌海波纹,上为须弥座,各角有金刚力士一尊,体态矫健。铁塔每层每边铸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和海……[详细]
  甘氏宗祠位于竹溪县中峰镇甘家岭村。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纪念康熙年间鄂陕地方中左守备甘继芳为国捐躯事迹而建。干隆十三年至十九年(1748~1754年),扩建了正殿、后殿。光绪十四至十五年(1888~1889年)扩建了厢房、伙房、围墙、操场、大门楼。甘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由正殿、后殿、厢房、伙房、围墙、大门楼组成,正门东侧有1914年修筑的官厅。主体建筑均面阔五间,21.2米,分别进深6.8米,7.26米,单檐硬山灰瓦顶,穿斗式构架,后堂壁开扇,前有……[详细]
  1912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的居所。詹天佑(1861~1919)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曾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1912年至1919年,詹天佑携全家在此居住。旧居坐西朝东,平面呈正方形,为一栋砖木结构西式二层楼房,红瓦四面坡屋顶,其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东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南、西二立面则为廊庑。主入口为八字形石台阶,大门、走廊均居于正中,呈内走廊布局。上下走廊的两侧各有三……[详细]
  杨家湾老屋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一组,三峡坝区内。杨家湾老屋始建于清干隆五十二年(1787年),道光年间(1820~1850年)扩建。老屋为砖木结构,长方形平面布局。纵深两进,横连十一屋,共有七个天井。明间及主要厅堂为穿斗式木构架,其它房屋则为硬山搁檩式。青瓦屋面,屋面组合错落有致,封火墙及前后檐风格独特。明间大门上有披檐,门框为青石打磨拼接而成,门柱饰浅浮雕鹿鹤逢春图案,进大门依次为木隔墙、左右两门、前厅、天井、正堂、后屋,左右次间、稍间的天井间隔布置,天井周边有回廊,两旁用青砖浆砌……[详细]
  万年台戏台位于浠水县散花镇福主村,北距县城约25千米。始建于清干隆年间,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砖木石混合结构。整个场地由戏台和观众区两大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戏台坐东朝西,平面呈“凸”字形,由前台、后台和化妆室三部分组成。前台为三面敞开式,筑于高1.8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6.1米,进深4.95米,通高9米,重檐歇山灰瓦顶,下挂铁质风铃。檐下施如意斗栱。额嵌“云管阳春”木匾,额枋浮雕戏剧人物故事图案,台顶饰八卦天花。后台面阔三间12.04米,进深一间6.2米,单檐硬山灰瓦顶。……[详细]
  东周遗址。位于湖北省当阳市河溶镇前进村东200米,属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段,文化遗存集中分布在山岗和台地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1.5米。是一处楚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重要遗址。1979年冬,为配合赵家湖水渠的修建,在沮漳河东岸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1982年试掘。出土陶器以红陶为主,尤以下层红陶最多。红褐陶、灰褐陶、黑灰陶、橙黄陶四种陶系由早到晚逐渐增多。红陶和橙红陶多为鬲,红褐陶多为甗,灰褐陶多为甗和罐,灰白陶多为盂,黑皮陶多为盆和豆以及直领鼓腹罐。纹饰以粗绳纹为主,次为弦纹、圆……[详细]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20号,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1918年,1926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此举行开幕式,之后在汉口黄陂会馆(已毁)继续进行。中共“五大”是在国民党-发动政变、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紧急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亦在此召开。中国0的创始人之一、湖北地区早期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曾在此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旧址总平面……[详细]
  董必武故居位于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民主街24号。董必武(1886—1975),湖北红安人,原名董贤琮,曾用名董用威,1920年参与筹建武汉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1920年参与筹备建立武汉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起任中共湖北武汉区执委会委员。1924年任中共湖北汉口地方执委会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1926年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年秋任中共……[详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层欧式风格建筑,1927年,周恩来、瞿秋白、邓小平、李维汉等中共领导人曾在此秘密居住,时为德林公寓。德林公寓由华侨王光投资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五个单元,底层为商店,上层为公寓。在当时英租界内,它是最豪华气派的高档公寓之一。德林公寓被选为秘密住地,是因为它规模大,且处于前英租界内,英租界收回后变成特三区。由于是特区,国民党的势力还不能到达,比较安全。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后,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白天奔波大江南北,晚上回到公寓仍然工作到深夜。当时最主要的工作是筹划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