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垸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里铺镇显灵村古河道的东岸,1989年10月发现,为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址,距今4500年左右。是我国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较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00—700米,东西宽300—4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城垣为土筑,夯层清楚。城垣内筑护坡,一般宽5米,城垣外坡陡直。城垣外有护城河,东、南、西、北各辟一城门,其中西城垣及东城垣还设有水门。近几年,考古工作者在城址上采集了大量的陶器、石锛、古斧、鼎、碗、豆、高领罐、盆、瓮、管形器、钵……[详细] |
郭家岗遗址位于宜城市雷河镇官堰村郭家岗自然村,坐落在一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条形的高台地上,东距楚皇城约14千米,西距蛮河2千米。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近120万平方米。遗址于1980年发现,1989年、1990年武汉大学等单位进行了发掘。文化层堆积厚1.5~2.0米,包含物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井。灰坑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三种。井分布较密,一般直经为1.5米左右。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铜器等,以陶质生活用器数量最多。器形主要有鬲、罐、豆、盂、甗、壶等。遗址以东周文化遗存为……[详细] |
七里河遗址位于房县红塔乡七里河村,东距县城3.5千米,西濒七里河,南倚巫山山脉北麓的凤凰山二郎岗,北为宽阔平缓的河谷阶地。遗址地貌为一处不规则圆角方形矮岗,面积约4万平方米。遗址于1958年发现。1976年、1977年、1978年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面积146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2~3米。遗存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先后发现石家河文化的房屋、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三房湾文化时期灰坑、墓葬,东周建筑遗迹、墓葬,以及两汉时期墓葬等大量遗迹。七里河遗址,首次揭开了房县地区的新石器……[详细] |
明代牌坊。位于湖北省武当山特区玄岳村,是武当山列为明皇家庙观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治世玄岳”石坊,俗称“玄岳门”,耸立在武当山北麓的一豁口处,相传进入此门即为朝山“神道”。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清乾隆二十年(1755)修缮。坐西朝东,四柱三间五楼仿木结构石牌坊。宽14.5米,通高11.9米。柱顶架龙门枋,并以鳌鱼或卷草花牙子雀替支撑,正楼于明间龙门枋上,左右立柱支撑,中嵌矩形横匾,两面均双勾嘉靖皇帝敕额“治世玄岳”4字,楷书,字径0.80米见方。其上置单额枋,枋上置六攒七踩斗拱承……[详细] |
杨守敬故居位于宜都市陆城邻苏巷30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20年(1840年),同治二年(1863年)续修,1986年根据0宜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意见,经湖北省文化厅批准,宜都市人民政府将故居维修后在故居内举办纪念陈列并对外开放。杨守敬故居占地3121平方米,建筑面积1633.3平方米,木结构建筑,大门面对清江,中轴线对称布局,二进八开间,三天井将前后二进分开,前一幢一层,有客厅、厢房,后一栋二层,有卧室、书房、藏书楼。外围风格为白色斗墙和青灰色小瓦,与四邻相接处均为高大的风火墙,整……[详细] |
无影塔位于武昌区洪山西麓的洪山公园内。无影塔原名宋兴福寺塔。兴福寺原名晋安寺,始建于南朝梁元帝承圣年间(552~554年)。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改称兴福寺。至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兴福寺并建此塔。兴福寺毁于近代,1953年该塔迁移至洪山公园内。无影塔为楼阁式石塔,塔身为实体。八边形平面,高11.25米。塔身下部为石砌须弥座,直径4.25米,须弥座上为七级塔身。第一、三、五、七层外壁设龛,檐下施四铺作斗栱,其余层檐下无斗栱。每龛,中间嵌菩萨、天王、力士、供养人等造像。第一层南面小……[详细] |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湖北省洪湖市西部的瞿家湾镇,距洪湖市区55公里,距武汉市140公里。洪湖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共有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9处,它们大部分集中于瞿家湾镇红军街(老街)和沿河路街道南北两边,其余散布在附近村湾。旧址群现存建筑最早建造年代为公元1496年,传统建筑规模18000平方米,完好程度95%。古建筑多为清末民初以民居建筑,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水乡小镇特色,穿斗式土木结构、单檐硬山、灰墙玄瓦、高垛翘脊,装饰精巧,形成了独有的古朴韵味……[详细] |
走马岭遗址位子湖北省石首市焦山河镇走马岭村与滑家当镇屯子山村的交界处,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核心是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古城址,东西最大长度370米,南北最大宽度300米。城垣自上而下以黄、褐、灰白粘土夯筑。在东城垣中部和西城垣南北两端分别筑有城门。在城内发现有面积达100平方米的大房子,面积在30~50平方米的多分间式中型房子和面积在8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土城垣包含物多为屈家岭文化早期的陶器残片,且被屈家岭文化晚期灰坑和墓葬所叠压,由此推断该城始筑于屈家岭文化早期。走马岭屈家岭文化古城是迄今为止……[详细] |
天星观墓群位于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东北天星观村。墓群沿长湖南岸分布,东西长约4.7千米,南北宽约3.5千米。其保护范围内有天星观墓地、黄家湾东汉墓地、杨家台墓地、渔家湾墓地、二龙岗墓地、张湾墓地、陈家咀西周遗址、亨堂坟东周遗址共6处墓地和2处遗址。1978、2000年对天星观一、二号墓进行了发掘,资料非常丰富。天星观是一处楚国封君番氏家族墓地,对于研究楚国封君制度和葬俗等问题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天星观墓地周围的5处墓地,墓主为战国中期的下大夫,随葬品反映的文化特征与天星观一、二号墓有一定联系。这……[详细] |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即南洋大楼,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下首、民众乐园旁边,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1996年11月20日,该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由爱国华侨简氏兄弟于1917年兴建,大楼共有六层,系水泥钢筋结构,十分坚固。1927年1月1日至当年9月20日,这里一度是武汉国民政府的办公处,就是在这里,国民政府作出了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的决定。三楼的-二届三中全会会场悬挂着孙中山像及其遗嘱,重现了历史的场景。1986年,南洋大楼辟为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于1989年元旦国民政……[详细] |
九连墩墓群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与兴隆镇乌金村以西,地处一条南北走向的低岗上,共有九个封土堆,当地俗称“九连墩”。1957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与雕龙碑遗址一同被发现。墓群南北向排列,最大冢俗称鹰子包,为九连墩之首。地处土岗最南端,冢直径45米,封土高4.5米。其余8个冢直径在35米左右,封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封土皆为白膏泥,并有夯打迹象。墓群的时代为战国中晚期。2002年对墓群最南端的一号墩2座楚墓及其附葬车马坑进行了发掘。出有青铜礼器、乐器(编钟、鼓、笙、瑟)、兵器、车马器、陶器、……[详细] |
彭家寨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地处鄂西武陵山区中。龙潭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寨前,与寨两边的山间小溪将村寨环抱。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典型代表之一。众多单体建筑组合成村寨时,以公共用地的院坝、风雨桥为中心展开。吊脚楼群依托观音山,建于山脚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龙潭河,河上架有铁索桥。左是召大沟,右为叉几沟,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寨前是公共用地院坝,寨后竹林间有一横排苕窖,东边为彭氏墓地。彭家寨历史建筑规模约8000平方米,全部为吊脚楼,有房屋22栋及风雨桥一座,房屋主要包括彭继文……[详细] |
大智门火车站:位于汉口京汉大道车站路附近。建于1903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汉口火车站。该火车站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的大型车站,其主体建筑候车大厅年代较早,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尚存的重要历史见证。虽然已经是深夜,深秋的空气让冷意渐渐渗入身体,李剑飞站在京汉火车站的楼前,思绪又回到那个热闹非凡的年代。“我就出生在老车站边,家里离车站大楼拐个弯就到,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的最大的建筑,就是老车站。”谈话中,已经58岁的李剑飞总是习惯性地说“老车站”。“记得我才几岁大的时候,最喜欢在车站边上玩,因为热闹……[详细] |
江汉关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汉口开埠以后,清政府于1862年在汉口设立海关,名江汉关。现存江汉关大楼落成于1924年。大楼总高40米,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大楼由主楼和钟楼两部分组成,塔式钟楼位于楼顶。主楼、钟楼均为四层。楼的外观造型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结合英国钟楼式样,四周立柱,外墙、柱全部用大件花岗岩构造,石作精细。楼顶钟楼四面装有直径4米的时钟,按时奏乐,声传三镇。为汉口的标志建筑。江汉关大楼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又……[详细] |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2185号。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原为江岸分工会所在地。1923年2月,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人从郑州来到汉口,在此办公。张特立(张国焘)、李震瀛、陈潭秋、林育南、项德隆(项英)、杨德甫、施洋、林祥谦等曾在这里开会,起草宣言、电稿,编写宣传品,一时间成为领导京汉铁路总同盟-斗争的指挥部。1923年2月4日上午,林祥谦在这里下达了-命令,江岸机厂(现江岸车辆厂)锅炉工黄正兴接到命令后,奋力拉响了指挥-的汽笛,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爆发了。在中共武汉区委的帮助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