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旅游

福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在福州市澳门路,靠近乌山风景区。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一度被占为民居。1982年,按原样重修,并辟为林则徐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门朝东,第一道为枣红色屏墙,设左右边门,额题“中兴宗衮”、“左海伟人”,内壁嵌“虎门销烟”大型浮雕。第二道为牌楼形门墙,中为正门,额题“林文忠公祠”。进门为庭院,左右为回廊,正中有石道通仪门厅。仪门厅为悬山式,3开间,厅后有石道通御碑亭。亭为正方形,重檐九脊顶,内有3座青石碑成品字形排列,一为圣旨,一为祭文,一为碑文,皆为林则徐卒时所赐。亭北有祠厅,自成院落,门额题“树德堂”。厅正中祀林则徐塑像,上挂道光十九年(1839)皇……[详细]
  显应宫泥塑位于福建省长乐市樟港镇仙岐村。出土彩绘泥塑神像共计44尊,分布在前后殿的五个神台上。后殿正中神台祀本地主神“大王”,东侧神台上的神像在挖掘出土前已离开台位,西侧神台祀福州地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临水陈靖姑夫人。前殿东侧神台上供奉海神妈祖天妃。前殿西侧神台上供奉的群塑,居中者坐像高88厘米,人们称之为“巡海大臣(神)”。(福州话中“神”与“臣”同音),其左侧一尊为番人形象,余尊与居中者一样均着明代太监特有的服饰。长乐是郑和下西洋庞大舟师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民间以“十洋成市状元来”歌颂郑和下西洋对民乐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至今长乐还有郑和留下的众多珍贵遗迹。2003年2月经专家考察认定……[详细]
  严复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坐北朝南,主座与花厅两座毗连,占地面积609平方米。主座清式规制,门内三面走廊,前设有插屏门。大厅面阔三间,正间分前后厅,左右边间为前后厢房。主座前廊西有小门通花厅。花厅前后走廊、栏杆均仿西方建筑纹饰。郎官巷严复故居是当时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为严复购置的。严复于1920年底回到福州,居住在这里,直至1921年病逝。尽管严复于此的居住时间不长,但仍是他落叶归根的地方。严复孙女严停云,笔名华严,是当代台湾著名女作家,她出生、成长在郎官巷。……[详细]
  林则徐墓位于福建福州市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面对五凤山。林则徐(1785~1850)是我国清代民族英雄。字少穆,侯官(今福州市)人,嘉庆进士,历任巡抚、总督。力倡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严令英美烟贩缴出鸦片237万斤,在虎门当众销毁。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团结军民打退英军进攻。由于清廷妥协求和,被革职充军新疆。后起用任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辞职回籍。次年又奉命赴粤,病死潮州,归葬于此。墓为三合土结构,宽13.2米,深24.6米,为四层台,墓前有狮子一对。道光六年林则徐为其父母所营建,计六圹,他自己夫妇及弟夫妇均附葬。墓前有御赐碑文和祭文青石碑两座。福建福州……[详细]
  导游:位于市中心的南后街一带,在安泰河边、于山之麓,这块面积为15.84公顷的区域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一块街坊,共有三坊七巷,可贵的是这里至今还保持着旧貌,有很多寻常人家居住在这里。该街区形成于唐宋时期,据《榕城景物考》记载:“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萧管从柳荫榕叶0。”足见当时的繁荣景象。宋代时这里修筑了城墙,街区被包入城中。街区的空间格局,一街水巷,河水荡漾,古榕苍髯,巷坊交错,古旧老屋,曲线山墙,门罩排堵,极富地方特色。朱紫坊街区在历史上是个学院林立、学子云集的地方,到了清末,街区已有三个孔庙、二个县衙、一个府学院署,形成“路逢十客九青衿(读书人)”的状况。而……[详细]
  栖云洞造像位于福建省罗源县凤山南部、莲花山圣水寺侧。洞形如钟,占地36平方米,洞内明亮,绕石壁砌筑的石台上有石雕十八罗汉和观音坐像。石刻制作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高者84厘米,低者75厘米,具有五代石刻风韵,是研究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有价值的实物资料。栖云洞为天然石洞,形如巨钟罩地,中有澄心井,高1.3~2.85米,方广37米内置石雕罗汉像18尊,围壁列坐,其中16尊为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刻,2尊为明代所补。此外,洞中还有一尊观音石雕。另有石雕观音造像1尊。造像高0.75~0.84米不等,形态各异,造型美观。洞壁尚存摩崖题刻9段,书法遒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栖云洞……[详细]
  永泰庄寨(仁和庄、昇平庄、积善堂、绍安庄、中埔寨)是闽中地区独具特色的居住与防御并重的大型民居,始建于唐朝,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历史上庄寨总量超过2000座,现存保护较好的有152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98座。永泰庄寨以“原生态”的土、木、石结构,以各姓家族创建为特点,单座散建在河边阶地、山间盆地、丘陵的山坡和台地上,除在防御设施和功能方面与福建土堡有相似之处外,其区别于福建土楼、广西围垦、广东开平碉楼等防御性乡土建筑,是“庄寨一体”又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丰富地域文化内涵的乡土建筑遗产。2019年10月7日,永泰庄寨建筑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清军墓群。同治甲戌年(1874),日军借“牡丹社”事件侵略台湾时,随沈葆桢援台御敌阵亡或染瘅疫病死的清军,归葬于此。墓群坐西南向东北,其右侧和前后两边用花岗石砌造,墓埕用三合土夯筑。墓群面宽13米,纵深11.5米。墓群内埋有135位清兵遗骸,各墓距离相等,均用三合土封顶。封土前各立一小墓碑,花岗石质,碑面镌刻死者的籍贯及姓名。墓群前立一石碑,碑文阴刻楷书“义冢,同治岁次甲戌冬十月吉祥日立。”保护范围:墓区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2009年,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详细]
  瑞岩弥勒造像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福清市,它始凿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弥勒造像。瑞岩弥勒造像按照花岗岩的自然形态雕凿而成,高9米,宽8.9米。造像为圆脸、扁鼻、高颧骨,两眼平视,开口大笑,双耳垂肩,双腿盘曲,胸腹袒露,右手置于腹部,左手握有佛珠。此外,在造像的腰部和腿部还雕有3尊小罗汉。整座造像形态生动,线条流畅,刻工精细,堪称元代石雕艺术的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瑞岩弥勒造像对于研究元代雕刻工艺以及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景点位置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详细]
  亭江炮台,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亭头南般村,与长乐的象屿炮台相互呼应、扼守闽江,形成闽江口第二道防线。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始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重修,光绪六年(1880年)、十二年(1886年)两次复修。由山巅主炮台、山边突出部前沿炮台、临江岸炮台群及山后弹药库组成。主炮台在高约20米的小山包顶,三合土结构,半圆形,半地穴式(深1.85米,内径18.3米,墙厚3.3米);前沿炮台在主炮台所在小山包的半腰,呈“凹”字形,占地20平方米。弹药库在主炮台后的山坳里,呈长方形,长7.2米,宽6.6米,高3.1米。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亭江炮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详细]
  思万楼位于仓山区劳工社区公园路福州市外国语学校内,建于1925年,由三一学校校长为纪念第一任校长万拔文发起兴建,故名思万楼。楼为哥特式城堡形塔式建筑。红砖结构,三层,四周拱形门,占地约25平方米,高约18米。楼顶层大钟是英国都柏林威尔逊公园基督堂所赠。思万楼为塔式建筑,立面造型呈中世纪罗马风格。塔楼红砖砌筑,高三层,底层面积较大,二三层缩小,二、三层间有带中世纪城堡碉楼意味的出挑,但出挑非常小,实际上已经退化成装饰性的线脚;塔楼顶层粉刷成白色,顶部女儿墙造型也微带城垛口的意味。塔楼座南朝北,正对学校大门,占地25平方米,高约18米左右,楼顶层悬挂大钟,是爱尔兰都伯林威尔逊公园基督堂所赠,钟为紫……[详细]
  店坂桥位于晋安区日溪乡梓山村,又名多桥亭,位于福州市日溪乡店坂村边,紧邻罗源县霍口乡。桥为杉木结构,单孔,南北走向,全长32.3米,面宽4.7米,高8.5米。溪涧两边垒石为台,上由51根直径为30至40厘米杉木搭成木架,并铺木板成桥。桥面上设置廊屋,长22.25米,高4.7米,桥旁另建有玄帝庙。店坂桥位于入闽古道上,连接罗源、侯官两县,为进京赴考学子的必经之路,因而又名状元桥。店坂桥始建于清嘉庆拾陆年(1811年)辛未腊月拾壹日,为侯官、罗源两县捐资所修,以方便两地交通往来。店坂桥为福州郊区现存最完好的大型木拱廊桥。2020年1月2日,店坂桥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桥周……[详细]
  弥陀寺是福州乌山东部,现存大殿一座,五间五架,坐北向南,单门独院,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黄宗彝所居红雨山房今已不存。弥陀寺始建于乾隆年间(1736-1795),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福州文化名流黄宗彝曾寓居弥陀寺中9年,与诗友郭柏苍、吴伯敬、戴成芬等互相作诗唱和,切磋学问。,寺旁种有桃树几百株,每年二三月间桃花怒放,因取唐李贺诗句“桃李乱落如红雨”,命名他所居寺左偏的几间房子曰“红雨山房”,“贮书其中,卷轴琳琅数千卷,多人间未见之本。啸哦之乐,虽南面无与易也”。弥陀寺后废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士札成(R.D.Jackson)和温敦(Wii1ianWelton)以英国驻福……[详细]
  通明古井位于仓山区下渡街道下藤社区下藤路,井始凿于五代闽国时期,圆形井壁,直径约5.6米,深3.35米,井栏为长方形,长1米,宽0.5米,高0.76米,地上部分为民国时期重修。井背面刻楷体“兴义上境”四字,正面刻楷书“古迹大井”四字,为仓山下渡“十镜祠”七星井之一,见证仓山地区的历史。2020年1月2日,通明古井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井周边1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