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市旅游

渭南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唐睿宗李旦桥陵唐睿宗桥陵位蒲城西北约十五公里处的丰山(唐时称为“桥山”,又称“苏愚山”)西南,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寝。桥陵以丰山为陵,在山腹开凿地宫,并在四周建造陵墙。丰山气势雄伟,蜿蜒如巨龙盘峙,登顶南眺,平野辽阔,一望无垠。陵穴高出周围平地250米左右,四周诸峰环绕,山势巍峨,蔚为壮观。唐睿宗桥陵建成于大唐立国近百年的开元盛世,这时国力强盛,社会升平,在陵墓建筑中都有反映:石刻艺术造型力求展现富贵气象的宏大、壮丽,陵墓建制高大宏伟。唐睿宗桥陵的陵墓建造和石刻艺术是唐代繁盛时期的代表,与乾陵并称为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睿宗李旦是唐朝第五个皇帝,高宗李治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的……[详细]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已辟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筑物,-“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马迁德……[详细]
  丰图义仓位于在陕西省大荔县城正东17公里处朝邑粮站大院内。丰图义仓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一座民办仓库,是我国目前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阉敬铭倡议修建,历时四年建成,于光绪九年(1886)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存粮。当时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解放后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丰图义仓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以砖结构为主的窑群式仓城,外观酷似一座古城。仓库建于仓城墙体之内,环内城一周排列窑洞58面,每窑可储粮90吨。共可储粮5200吨。仓城外又围有土筑寨墙,墙外有城壕。仓寨占地4.5万平方米。北仓城上中部建有仓楼一座,为紫阳仓祖朱文公祠。城……[详细]
  仓颉庙景区仓颉庙景区位于陕西省白水县史官镇境内,是为纪念中华汉字始祖仓颉而建。景区内有仓颉庙和中华仓颉碑林。仓颉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可考历史,现存有以元、明、清为主的古建筑群,精美壁画19幅,珍贵碑刻16通。尤其是被专家誉为“绿色国宝,活着的文物”的四十余棵千年古柏环绕于庙,与山东曲阜孔庙、桥山黄帝陵之古柏群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古柏群。中华仓颉碑林位于仓颉庙东侧,内有碑亭六座,碑廊四道,立有仓颉鸟迹书28个字和常用字衍化碑及全国著名书法家为仓颉庙题词碑。碑林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华汉字史馆,再现了当年仓颉造字的过程,展示了汉字的衍化史。仓颉庙坐北面南,北临黄龙山、南望洛河水,占地17亩,呈南北长……[详细]
  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华县高塘镇南渭华起义革命旧址内,1988年5月1日成并对外开放。先后隶属华县教育局、华县文化局、华县文物旅游局。馆址所在地渭华起义司令部,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初为庙宇,后办为高塘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改为高塘小学,成为当时高塘地区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和培养锻炼、教育党的革命干部的熔炉,是当时中共华县县委办公所在地,渭华起义中,军委、司令部、陕东特委等方面的负责人曾在这里聚会、运筹帷幄,指挥革命斗争。1957年5月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4年开始,渭华起义革命旧址开始实施全面修复工……[详细]
  潼关,从始建至唐代,两经迁徙,三地设防,城池多变,设施不一。东汉初期,废弃位于河南灵宝县的函谷关,汉献帝先后迁关于河南新安及弘农衡山岭,又于建安年间,迁关于潼关上南门外,即今港口镇杨家庄、城北村一带。潼关之名,始自于此。其建筑情况志书缺少记载。从其遗迹看,东起原望沟西沿,向西穿城北村至禁沟东岸。东西两面临沟,地势平坦而广阔。南北朝时,北周闵帝宇文觉在此打败东魏大将窦泰后,改潼关为“潼谷关”。隋大业七年(611),将潼关迁于南北连城关间的坑兽槛谷(今港口镇禁沟口附近)。隋亡后,唐朝仍在此设防约八十年。唐天授二年(691),再资助迁关,移近黄河(即今港口镇的旧城址),建有关楼,城外开挖堑沟。宋、金……[详细]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有一处国内罕见的民窑群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制瓷历史长达千年。清代民国时期,尧头制瓷业到达鼎盛,“尧头窑”烧制的碗、盆、罐、瓮等民间陶瓷器具粗朴耐用,行销多省,名声远扬。时至今日,尧头窑遗址仍有保存较完整的古窑30余座、古民居75处,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窑址遗址群,被称为“中国原生态陶瓷的活化石”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天然民窑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尧头窑从唐朝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是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尧头窑遗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对研究中国古窑陶瓷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被誉为古瓷窑原生态活化石。中国民……[详细]
  良周遗址良周遗址位于陕西省澄城县刘家洼乡良周村北,为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的遗址。遗址中心区为一壕沟环绕成长方形,此范围内遗迹密集,出土遗物较多。其东部偏北有一座建筑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较大。遗址范围内发现有多处柱础石,另见有云纹瓦当、砖及大量瓦砾。在筒瓦、板瓦上有“犬亭”、“大匠”等陶文戳记,在璧纹空心砖、滴水砖和铺地砖上有“宫”、“与天无极”等字。良周遗址作为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内涵丰富、保存较好的大型宫殿的代表性遗址,对研究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行宫布局、宫殿结构及其用途有较高历史和学术价值。良周秦汉宫景区位于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距县城30公里,西北有高耸的壶梯山,东北有宏……[详细]
  法王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北十公里的西庄镇。法王庙建于宋真宗乾兴之末(公元1022年),历经各代重修。现存寝宫,为清代重修,富丽堂皇。献殿保持了元代建筑的风格,朴素大方。据明崇祯五年勒的碑记称:“法王姓房,字百虎,唐末西庄附近人,相传为屈原后裔,寿一百一十岁。修道于灵贶观(地址在法王庙前的道院)。因灵通帝梦,用针砭之法,使太子降生(指宋仁宗赵祯),朝廷有感而册之。至仁宗听政,追封为岳法王隧建庙祀之。”又云:“法王善禁咒之术,宋真宗病疽,诸医不效,一夕梦一神人怒目巨睛,乘虬龙而下,以水巽之者数四,香汗淋漓,顿觉体轻,如无病者。然帝问卿系何人?对曰:臣家在韩城西庄槐柏相抱处”,又先其姓氏家属。诏访所居……[详细]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座落在蒲城县县城东槐院巷29号,原系杨虎城将军1934年秋所建的宅院,1983年11月辟为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杨虎城将军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蒲城县孙镇甘北村的一个农民家里,早年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在陕西靖国军中先后任师长、军长,曾任陕西省主席、国民党五中全会中央常委。1936年与张学良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被蒋介石残杀于重庆,终年56岁。解放后,公葬于西安南郊少陵原。纪念馆分东西两院,东院为正院,南北长75米,东西宽10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从前向后,分门厅、两侧外厢房、大厅、女厅(带卷棚)、两侧内厢房、后……[详细]
  蒲城考院博物馆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城考院为馆址,蒲城考院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东槐院巷27号,面积为6600余平方米。考院,始建于光绪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由当时在任县令张荣升和邑绅商建,以解决小考都要搭考棚进行不便之宜;平时则作为省巡视来时歇息的“行辕”,用现在的话来讲,过去的考院也就是蒲城县招待所。因此,工程质量要求很高,均由当时的能工巧匠来承建。考院座北朝南,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从现在的大门往后,基本保持了当年的风貌。院内木刻、石刻、砖雕精湛,丰富多样,就大门外“八”形砖墙刻有“凤凰展翅”、“金鸡报晓”、“猿猴攀枝”、“老鼠拉葡萄”等富有浓厚民间色彩的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详细]
  北营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办金城大街北段西侧。金兵入陕,驻兵于此,共设五营,此为北营,故名之。庙为金代所建。戏楼亦初建于金,经历代重修,基本形制如初,仍保留有金元大额枋,覆盆式柱础等早期形体。枋额及斗拱等部构架多为清代重修所改制。北营庙为主祀关帝的庙宇,坐北面南,总面积1160平方米,现存主体建筑过殿、献殿、寝殿、戏楼,附属建筑有西偏殿及道院的东厢房和北房,布局紧凑,戏楼木雕极为华丽,为元代遗存。主体建筑,前后献殿、寝殿通连,形成一体。前献殿,单檐卷棚悬山顶,布筒瓦,抬梁式,两椽栿。面阔五间,进深3.75米,当心间3.50米,次间3.30米,稍间3.25米。后献殿,单檐硬山顶,布筒瓦,抬梁式,……[详细]
  梁带村遗址位于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黄河西岸的台地上,遗址紧临黄河。梁带村位于黄河西岸,两周墓地位于梁带村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总面积为330000平方米。大面积勘探后共发现两周墓葬895座、车马坑64座,其中大型墓葬7座。除M19、M26、M27成组分布外,其余大墓未发现有成组成排现象。通过对895座两周墓葬的平面布局的初步分析,此墓地为当时的公墓区,在公墓区内划分不同的族墓区,所发掘的大墓所在的区域即为族墓区,另外还发现墓区之间存在界沟。从去年5月开始,韩城考古队对19、26、27号大墓和一座车马坑进行了发掘,车马坑和19号墓于去年发掘完毕。目前,26号大墓也已发掘清理完毕,27……[详细]
  唐让帝李宪惠陵惠陵是唐让帝李宪的陵墓,是唐桥陵陪葬墓中最大的一个。为什么叫“陵”呢?封建社会等森严,君死叫“崩”,葬所谓“陵”;诸候王公丧叫“薨”,葬所叫“林”或叫“冢”啊!而李宪没有做过皇帝,其葬所为什么叫陵呢?这要从李宪的身份经历说起。李宪原名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长子,武则天的嫡孙。按照当时封建社会的嫡长继承制度,李宪是顺理成章的王位继承人。文明元年(684年)就立为太子,但是自他祖母武则天以来,短短的八年时间,发生七次宫廷政变,手足相残的悲剧,局势动荡林立,李宪审时度势,坚决不就东宫,他在给父皇李旦的奏折中写道:“储副者,天下之公器,平时无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详细]
  罗山寺塔 罗山寺塔又名岱堡塔,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和家庄镇东马村西南,此塔建于晚唐,据现在已有1500多年,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渭南市10大最佳旅游景点之一。 罗山寺塔又名岱堡塔,位于合阳县和家庄镇东马村西南约1000米的乳罗山东峰。乳罗山从东往西绵延5公里多,从澄城的寺前镇顺108国道进入合阳县境。向北远远望去,只见东西二峰如同双乳罗列在大地上,所以得名“乳罗”。清代合阳人王省所著《合志辩驳》中这样写乳罗山:“自山南远望,真如两乳罗列。比兴安府汉阴县之双乳山,尤觉有情。”在正塔的不远500米处各有两土塔,塔前原有罗山寺,塔原为九层,现存七层半,塔高30米,塔内原有木梯可登,现已损坏,……[详细]
  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成陵是宇文泰的陵寝,宇文泰(507-556年)一名黒獭,代郡武川鲜卑族人,曾参加六镇起义军,占据关中。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并拥之,授大丞相。次年宇文泰废并杀之,建立西魏,立元宝矩为帝,设都长安。从此宇文泰-长达20年,556年卒。子宇文觉继位,追为文帝,号墓为陵。成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宫里小学院内,南距富平县城11公里,东距宫里镇政府170米。地理坐标东经109°081′,北纬34°51′,海拔高度530米。周围坡形地带,原封地因陵周围历代居住建宅无法考证。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为文帝成陵题写陵碑。1956年4月29日,富平县人民委员会公布成陵为县……[详细]
  玉皇后土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七约15公里大池埝镇西原村。庙殿坐北朝南,始建于元代,明成化元年(1465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均有重修。庙原供玉皇大帝,现神像无存。现存主要建筑有献殿、正殿、戏台。共有建筑9座46间。占地2895平方米。正殿、献殿均为筒瓦包沟。前檐梁均加彩绘。建筑结构紧凑,气势宏大,保存基本完好。玉皇后土庙座北向南。此庙山门无存,现存献殿、正殿、戏楼以及两殿之东的玄帝庙献殿和正殿,之西的三义庙无存。庙内现存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补修玉皇后土庙并建玄帝庙及葺理山门、戏台碑记》载:“玉皇后土之庙,由来久矣。其创建之时无缘考据……天顺七年……[详细]
  西魏文帝永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留古乡何家村大冢堡北。西魏文帝元宝炬,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北魏宣武帝时期,元愉对朝庭的政治-不满,被宣武帝软禁在宗正寺。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6年),元宝炬出生,第二年其父因被诬告谋反而被杀。宣武帝死后,元宝炬一家得以平反。孝明帝对他十分赏识,提升元宝炬为直阁将军。武泰二年(公元529年),封邵县侯,永安三年(公元530年)进封南阳王。孝武帝即位后,又晋升太尉,加侍中。永熙二年(公元533年)晋升为太保、尚书令等职。后因高欢反叛,永熙三年随孝武帝入关,投奔宇文泰,拜太宰、录尚书事。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年底宇文泰鸩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第二年正……[详细]
  寇准墓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下邽,读音:xiáguī,今渭南市)人,北宋政治家,太平兴国时进士。他历四朝,为官近40年,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颇具民族气节。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19岁时赴汴梁(开封)会试就被录取。开始任大理评事,由于政绩显著,升任大名府成安军,迁殿中丞,后又被提为尚书虞部郎中。因他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所以宋太宗就称赞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宋真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军有大举进攻之势,寇准被诏回朝任宰相。他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抵抗,促……[详细]
  崇寿寺塔北寺宋塔位于蒲城县文化馆后面原崇寿寺内,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青砖砌成,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空心砖塔,现高三十八米,基层面积十平方米。第一级塔身南面开一券门。第二级北面中嵌一块石牌,刻“诸佛舍利宝塔”六字。第二级起,每级四面均有三间方柱、斗拱,有的两柱之间还多一斗。自七级以上,均有柱无斗。斗拱以上为横梁、牙子及迭涩出檐。第一、二级迭涩均为十三层,以上各级逐渐有所减少。塔身各级均有券门,多为两真两假,虚实相间,也有一级只有一孔真券门的。券门两边饰卧式横窗,九级以上无横窗。塔身每层檐角,原来悬挂铃铎,遇风响动,声闻全城。第四级南面中嵌小佛像一尊。塔下北面小庙内,有石刻佛像一尊,还有石牌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