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圣佑庙AAAA 圣佑庙座落在伊犁昭苏县城西北,天山脚下的洪那海河畔,圣佑庙内古木参天,松杉蔽日,登堂入室,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沿着中轴线望去,8座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除照壁、山门、前殿、大殿、后殿按中轴线建筑外,左右还有硬山顶配殿和八角形双层双檐阁。圣佑庙主体建筑,殿宽17米,7开间,平面正方形,大出桅,高举折,陡屋顶,四角飞檐呈龙头探海之势,檐下斗拱,为多层挑枋肩之,工程精细,鎏金沥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巨柱擎起的殿廊上绘有珍禽异兽,猛虎雄狮,金鹿麒麟,凤凰弥猴,千恣百态,大殿正壁还绘有二龙戏珠,凤凰比翼,子牙钓鱼,苏武牧羊等我国传统风格的壁画,实在令人惊叹。……[详细] |
惠远古城AAAA 介 绍 历史上伊犁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此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现保存较好的是被称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远城,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 惠远古城中心矗立者宏伟高大的钟鼓楼,登楼远眺,城内外风光尽收眼底。林则徐曾在这里领导百姓开通水利,受到了伊犁将军和各族人民的尊敬。交 通 古城距霍城县9公里,距伊宁市38公里,可包车去,价格应在一百元以内。新疆伊犁……[详细] |
速檀歪思汗麻扎速檀歪思汗麻扎位于伊宁县麻扎乡境内阿布勒山北坡下,距伊宁县城36千米,有218国道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该麻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孙的陵墓,速檀歪思汗是伊犁最后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在伊犁地方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因此,几百年过去了,但其陵墓仍然留存,成为各族伊斯兰教人士朝拜的陵墓。该麻扎占地百亩,四周异常洁净,麻扎是依据伊斯兰教的风格修建的,其陵墓完全是中国民族风格亭阁式建筑。该陵墓顶部琉璃瓦及顶的伊斯兰图案—新月,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熠熠生辉,此麻扎以其独特风格不仅吸引着穆斯林教徒,还有不少的游人及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地址:伊宁县麻扎乡协合买里村速檀歪思汗麻……[详细] |
伊犁一直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曾建有许多城镇在这里扼守边界,发展贸易。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这里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惠宁、绥定、广仁、宁远、瞻德、拱宸、熙、塔尔奇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现保存较好的是被称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远城,是当时我国西陲军、政治中心的伊犁将军府所在地。现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其正大门以及庭院中厅堂、曲径、回廊、将军亭的古韵依旧。惠远古城中心矗立者宏伟高大的钟鼓楼,登楼远眺,城内外风光尽收眼底。历史上,洪亮吉、祁韵士、林则徐、邓廷桢、徐松等著名谪士们都曾在此地留下辉煌业绩。林则徐率民开通水利,巩固边防,为民造福,受到……[详细] |
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西北38公里的-扎乡,是成吉思汗(公元1162~1227)次子察合台汗的后裔吐虎鲁克·铁木尔汗的陵墓。“麻扎”,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圣地”、“-墓”。吐虎鲁克·铁木尔汗于1346年登上汗王宝座,1354年正式信奉伊斯兰教,是新疆境内最早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可汗,在位期间致力推行伊斯兰教。1363年去世后,后人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麻扎宣扬其功德。麻扎完全采用阿拉伯建筑形式,平面呈方形,寝殿用砖砌拱顶,殿内无木柱栋梁。正门朝东,呈拱形,门两侧是用阿拉伯文书写的、赞颂可汗和可敦的铭文。麻扎正面墙壁上用紫、蓝、白3色釉砖,镶嵌出20余种几何图案和植物纹样。……[详细] |
伊宁陕西大寺伊宁回族大寺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南侧(市人民医院对面),始建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是伊犁最早落成的清真寺之一,同时也是清代伊犁九城中最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该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宁固寺”、“宁远寺”、“凤凰寺”;因该寺执教人陈其周、-、马玉林都是回族穆斯林,又是回族教民礼拜的集中地,故最后定名为回族大寺。伊宁回族大寺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伊宁回族大寺原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建筑造型与布局仿照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建,采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兼有阿拉伯伊斯兰风格。前有山门、正门,两侧有双重八字影壁及门楼,其后面是寺院的主体建筑----礼拜殿,……[详细] |
纳达齐牛录关帝庙 纳达齐关帝庙”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纳达齐牛录乡北街,北依旧城垣,占地面积约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系该牛录迁移新址后所建。现存关帝庙、娘娘庙和山门以及新建的“图伯特纪念馆”等建筑。关帝庙系土木结构单体建筑,庙内供关帝半坐像,左、右两则塑关平、周仓像(均已毁),塑像背后及左、右两壁绘制“火龙戏珠”、“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壁画,清晰可辨,正殿东西两壁上,绘制有《三国演义》壁画,各12幅,包含了“桃园含义”等三国主要故事情节,人物刻划生动,别有风格,每幅画面右上方都有锡伯文说明。木柱横梁上则绘有锡伯族群众熟悉的“……[详细] |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天山伊犁河峡谷中的尼勒克县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遗址最大的成就是找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遗迹,初步断定其时间约距今3500年前后,相当于青铜时代中晚期到商代,这将人类使用煤炭资源的历史最少上推千年。煤炭被大量用于生产、-的记载见诸于《史记·西域传》,书中曾描述今天新疆南部的库车县一带用煤冶炼生产的场面,但没有发现任何用煤的痕迹。有确切记载的用煤记录和发现是在东汉,在此次考古中的M49墓葬可以确定为青铜时代中晚期,而依据“打破遗址”关系,遗址应早于墓葬,可以推断,中国最早的用煤时间大约在3500年前。2019年3月29日,“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吉仁台沟口遗址……[详细] |
靖远寺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西6公里的孙扎齐牛录乡,建于1892年,是清代伊犁八大-庙中较有影响的寺庙之一,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个寺庙对称成比例布局的楼台错落有致,古朴自然,是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融合的缩影,充分体现了锡伯族人民的建筑艺术,也是锡伯族与各兄弟民族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实物见证。靖远寺规模宏伟壮观,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山门前有砖雕影壁,正门上方刻有锡、 汉文“靖远寺”大金字,笔法工整,苍劲有力,庭院宽阔幽静,连接各殿房的路面皆为砖铺,靖远寺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工程精细,雕梁画栋,异角飞檐,……[详细] |
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城南约3公里的喀什河南岸、阿吾拉勒山北坡的天山奴拉赛沟中,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距今约2600-2400年。遗址包括圆头山古铜矿遗址和奴拉赛古铜矿开采、冶炼遗址。在圆头山古铜矿遗址,发现有露天采掘矿坑和大型石器。奴拉赛铜矿采矿区已发现十余处竖井洞日,已塌毁,洞口约5米见方,有的竖井深达20米左右,宽约5米。洞口周围和竖井中发现大量矿石和圆形或扁圆形的石锤。冶炼遗址位于奴拉赛沟谷内较平坦的地方。奴拉赛铜矿遗址是新疆地区发现最早的矿冶遗址,从工艺流程、冶炼温度、矿渣和钢坯等几个方面看,都已达到较高技术水平,为研究中国新疆地区早期冶钢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提供……[详细] |
小洪纳海石人墓小洪纳海石人墓位于昭苏县城南5公里的草原中,墓前立一石人,由花岗岩雕刻而成,是一尊典型的武士形象,腰部右下侧,刻有粟特铭文,雕像神态端庄、生动逼真。由于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目前,石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上面的粟特文逐渐淡化。加上周围没有规划参观的线路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导致人为破坏的加剧。小洪纳海石人墓的历史遗迹及文字记载十分重要,急需将它整体保护起来。小洪纳海石人墓及铭文,经专家初步推测为公元6---7世纪的作品,石人是古代游牧民族创造的艺术精品,为研究古代伊犁区域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而这个时期的粟特文的史料极为罕见,其石人上的铭文对于了解粟特文字的变迁,具有珍……[详细] |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位于新疆伊犁州伊宁市人民公园内。始建于1948年,1949年夏竣工。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为一座典型的欧式建筑群,坐西向东。整个建筑群自东向西依次由检阅观礼台、露天剧场和舞台三部分组成,东西长100米,南北宽53.3米,建筑面积533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建筑。检阅观礼台为一座二层欧式小楼,面积为100平方米,观礼台前为占地100平方米平台,经过平台进入检阅观礼台一楼。一楼由前后两进厅和南北各一间房组成,前厅正中为大门,大门向前为楼梯,通过楼梯可上二楼,二楼布局与一楼相同。是当时三区革命政府领导人检阅军队、观看群众--和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2013年5月……[详细] |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相传建于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是清政府直接拨款在伊犁修建的第一座伊斯兰教寺院。该寺占地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由宣礼塔、礼拜殿、讲经堂组成。目前,除保留宣礼塔外,礼拜殿、讲经堂已被拆除,原址上已建成一座具有浓厚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现代化寺院。宣礼塔坐西向东,攒尖顶,占地面积158.5平方米。东西长12.7米,南北宽12.4米,高18.3米,共有四层。……[详细] |
惠远钟鼓楼惠远钟鼓楼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990年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惠远新城、伊犁将军府属同时期建筑物。钟鼓楼位于古城中心,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正对四个城门,为四层三檐歇山顶的木结构建筑,总高23.76米。整个建筑巍峨挺拔,雄浑壮丽,熠熠生辉。钟鼓楼曾于1927年、1964年、1981年三次维修,现保存完好,是全疆仅存的一座有较远历史的传统高层木结构建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