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 > 介休市旅游

介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张壁古堡位于介休市城区东南10公里龙凤乡张壁村,背靠绵山,面对绿野,海拔1040米,周圆13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从堡北向下俯视,左、中、右各有一条深沟向下延伸。堡南则有三条向外通道,堡西为窑湾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堡东居高临下,有沟堑阻隔,可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堡墙用土夯筑而成,高约10米。堡有南北二门,中间是一条长300米的街道。街东3条小巷,街西4条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门筑有瓮城,南堡门用石块砌成,堡门上建门楼。街道两侧有典雅的店铺和古朴的民居;几座庙宇琉璃覆顶,金碧辉煌,点缀在堡内;还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见的琉璃碑。到处是古迹胜景,古香古……[详细]
  太和岩牌楼位于山西省介休市城东北20公里北辛武村。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造。因它通身包砌精美华丽的琉璃饰件,而被当地人称之为“琉璃牌坊”。太和岩牌楼,原是该村真武庙前的门前坊,其坐北向南,占地27.7平方米。据传,该牌楼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北辛武村晋商巨富冀氏家族冀以和在对村内的七座庙宇进行补修时,在真武庙中轴线之山门前所新建。虽然现在只剩下了牌楼这个单体建筑,但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真武庙的气势,在明间西侧柱底有“光绪丁酉年(1897)年造立”的题记。此牌楼为四柱三楼歇山顶琉璃砖石结构,坊高8.5米,长9.65米,宽1.55米,台明为长方形,四周设压檐石,中间用方砖斜墁,……[详细]
  回銮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据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碑记:原为空王灵溪寺,建于唐中年间(881-885年),唐太宗欲登山礼佛至此回銮,唐僖宗时(873——887年)改名为回銮寺。五代末,毁于兵火,宋初重建,北宋末又毁。金天会十一年(1133年)“仍于旧基而兴新构”。现大殿明间脊枋下有“大元国至大元年(1308年)岁次戊申二十七日壬子丁未时重建”的题记。廊下有明清碑数十通,记载了明嘉靖、清康熙、乾隆时维修情况。寺坐北朝南,占地近10000平方米。现存山门、天王殿、正殿、垛殿、东西配殿、胁配殿等建筑二十余间。主体大雄宝殿为悬山造,面阔五间,进深六楹,屋面琉璃剪边。……[详细]
  祆神楼(第四批国保)时代:清地址:介休市顺城关正街东隅是原祆神庙的组成部分,楼因庙而得名,是一座门楼、乐楼与过街楼相接合的楼阁式建筑。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庙毁,万历年间改建为三结义庙,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至康熙七年(1668年)又对结义庙进行重建。乾隆五十年(1786年)建祆神楼。祆神楼位居庙前,既是山门,又是点缀街心的过街楼。平面呈“凸”字形,凸出的部分为过街楼,面宽进深各三间,东、西、南三面通道,高二层,中设平座,上施重檐。楼较宽的部分下层为山门,上层为乐楼。下层山门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周设围廊,空间敞朗,山门腰间平座与过街楼平座衔接,上铺楼板,形成向庙内献神演戏的乐楼。乐楼居……[详细]
  介休后土庙(第五批国保)时代:明、清地址:介休市庙底街后土庙始建年代无考,据明正德十四年重建碑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皆重修之。可见后土庙之创建当早于北魏,历经各代重修,现存规模为明正德年间扩建。三清观系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增建,明清重修,余皆为明清建筑。后土庙坐北朝南,总占地9196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三清殿、后土庙、吕祖庙、关帝庙、土神殿等。主体建筑献楼、戏楼与三清楼组合联结为一体,结构精巧,堪称明清楼阁式建筑中罕见之精品,而庙西区吕祖、关帝、土神三庙和三连台之建筑形制,更为国内所罕见。三清观内保存有明代《万圣朝元》千尊彩塑,阵容浩繁,蔚为……[详细]
  介休五岳庙介休五岳庙(第六批国保)时代:清地址:介休市城内东大街草市巷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是一处建筑宏伟的道教古建筑群。庙坐北朝南,总面积为2158平方米。现存建筑有临街影壁、八字影壁、山门、戏楼、钟鼓楼、正殿、献殿、东西配殿、后寝殿等。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殿内明间金柱上有“二龙戏珠”悬塑。献殿平面呈“凸”形,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出单檐歇山顶抱厦。庙的山门、戏楼、钟鼓楼三座建筑屋面结构组合连接,为一座三位一体的建筑。五岳庙的建筑顶部脊饰全部以孔雀蓝为主调的琉璃饰件装饰,色泽纯正,造型优美,均为当地烧造。……[详细]
  介休东岳庙位于山西省介休市城南7.5公里的小靳村。庙始建年代不详,据现存碑记,蒙古至元七年(1270)与大德七年(1303)地震后重修过。最晚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修。庙院坐北向南,占地3100平方米。现存影壁、山门、戏楼、钟鼓楼、献殿、正殿、后寝殿等建筑,为元、明、清代遗构。庙内现存明清彩塑30余尊,碑碣16通。山门、正殿、寝殿内皆有完整、精美的壁画。东岳庙整组建筑规模适中,布局紧凑,环境幽雅。2006年5月,介休东岳庙作为元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小靳村……[详细]
  洪山窑址洪山窑址(第六批国保)时代:宋至清地址:介休市城东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古代瓷窑。在山西介休洪山镇,故名。也叫“介休窑”。创烧于宋初,历金、元、明、清数代,烧瓷历史达千年之久,为北方瓷窑所少见。宋代烧瓷品种较丰富,除白釉瓷外,还有黑釉和白釉釉下褐彩瓷等。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剔花、釉下彩绘和镂雕等。白釉印花大都受定窑影响,纹饰布局完整,线条清晰,但不讲求均衡对称。褐釉盘、碗、洗等器物也大量运用印花装饰,盘洗器饰以婴戏荡船纹,为介休窑独出。介休窑还受磁州窑影响,烧制白釉划花、剔花、釉下黑彩划花、釉下褐彩器和白釉釉下褐彩器等。另有一种白地红花器,色彩异常美丽,为介休窑绝精之作。洪山窑历史悠……[详细]
  袄神楼山西四大名楼(万荣的秋风楼、万荣的飞云楼、永济的鹳雀楼和介休的袄神楼)之一。在《-屠龙记》中,张无忌所在的“明教”,其前身就是古波斯的“祆教”,而介休的袄神楼即是国内仅存的一座祆教建筑。祆神楼外观重檐四层,内则为两层。该楼下层空阔,上层用平座加栏杆,屋顶为十字歇山顶。电话0354-7212372交通市内乘坐出租车起步价可达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景点位置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顺城街……[详细]
  源神庙时代:明、清地址: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狐歧山麓介休源神庙位于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东南狐歧山麓,因源泉而建,故名。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北宋、元两次重建,明、清屡有重修,1989年亦进行过维修。庙宇坐东南朝西北,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1623平方米。现存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牌楼、山门、戏台和正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配殿,二进院西南建有跨院,院内东南为娘娘殿,多为清代建筑。牌楼二柱单楼式,五踩双昂斗栱,单檐歇山琉璃瓦顶。戏台与钟楼、鼓楼连构,下部为砖券窑洞三孔,台身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悬山琉璃瓦顶,三踩单昂斗栱。正殿建在高1.35米的石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出廊,……[详细]
  时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介休市北关街道东大街275号介休城隍庙位于介休市北关街道东大街275号。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创建年代不详,据庙碑记载,明弘治八年(1495年)、隆庆六年(1572年)及清代均有重修。占地面积3415平方米。城隍庙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戏台、正殿,两侧为钟楼、鼓楼、配殿及耳殿。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戏台建于高1.35米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五架,单檐卷棚硬山顶,前台明、次间出歇山顶抱厦一间,三踩单昂斗栱,后台明间出卷棚歇山顶抱厦一间。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脊饰。上檐斗栱为七踩三昂,下檐为五踩双昂。庙内现存明、清等重修……[详细]
  时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晋中市介体市绵山云峰寺位于介休市东南25千米绵山镇绵山抱腹岩。据碑载,云峰寺又称灵官仙窟、大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占地3932平方米。坐北朝南,建筑分上、下两层布局,并以石梯栈道相连,上层寺院现存建筑石佛殿为明代遗构。下层全部为1995~1998年复建。云峰寺石佛殿坐北朝南,石木混合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一间,歇山顶。两山与后檐包砌石墙,前檐明间施两扇小板门,次间施槛墙与直棂窗。檐下柱头科三踩单昂斗栱,斗栱与梁架不对位。明间平身科一攒,大斗之上出45°斜昂。次间平身科两攒,同柱头科。殿内施三架梁,梁上中施蜀柱、随檩枋、合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