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团西炎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至清地址:晋城市高平市神龙镇团西村团西炎帝庙,创建年代不详。全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52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清康熙十一年(1672)补修。团西炎帝庙现存二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戏台、炎帝殿、寝宫,两侧分别建有为耳殿、配殿等。炎帝殿面宽三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斗拱五铺作双昂并45o斜栱,为元代建筑。其余古建筑为清代建筑风格。庙内现存清代重修碑1通,民国布施碑1通。……[详细]
  马庄遗址马庄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新绛县西南约15公里的马庄村南位于峨眉岭北侧,地势南部略高,是较为平坦的坡地,西侧有南北向大断沟与稷山相邻,北近汾河。现存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95年发现,发现的文化遗存、遗迹有灰坑、窖穴等。采集遗物以陶器为主,红陶居多,灰陶次之。纹饰除大量素面外,还有弦纹、线纹和彩陶。彩陶多为黑彩,有少数用白彩套边。花纹有圆点、弧线、三角、垂幢、流星索等。主要器型有钵、盆、碗、甗、罐、尖底瓶、釜、灶等。……[详细]
  东许遗址东许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曲沃县高显镇东许、靳庄、听城三个村之间遗址由听城村西的高阜向西、向北各延伸约1500米,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其中心位置在东许村约800米处的苹果园附近,路旁的断崖上仍可见到遗址残迹。主要遗迹有灰坑、袋状窖穴。东许遗址于五六十年代发现,1986年夏和1995年春先后两次发掘。经过几次调查,东许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属于龙山时期的陶寺文化类型,另外还有零星的仰韶时期庙底沟文化遗存。……[详细]
  桥北遗址桥北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商、周地址:浮山县北王乡桥北村遗址位于桥北村西南0.5公里处,分布于村西、西南方向。南北长720米,东西宽1550米,呈不规则形,文化层距地表1米,厚度l——1.5米。两个遗址区域内有一古堡墙横贯南北,南段在南疙瘩地区,残存长20米,中间一缺口约9米,再接残堡墙15米;崔家疙瘩一段长30米,宽1——7米,夯土层约10厘米。主要暴露遗迹有灰坑,包含物有石斧、石铲残片、绳纹灰陶片及烧骨等。……[详细]
  上党战役指挥部大丰当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5年8月-10月地址:长治市襄垣县城东大街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阎锡山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侵入长治及周边县城,引发了著名的上党战役。1945年8月底至10月初,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在此布置率领我军晋冀豫军区部队在上党战役中歼灭阎锡山军队三万余人,收复了长治及周边县城。晋冀豫军区布置上党战役会议旧址现为二进院落,由一进院东西下厢房、一进院东西上厢房、过殿和二进院东西厢房、正楼等组成。……[详细]
  明内长城遗址,繁峙段由灵丘县境北上进入繁峙县,起点为神堂堡乡神堂堡村东南3000米处,经过横涧乡平型关,止点为大营镇团城口村西北2000米处,向北进入浑源县境。海拔1100~1700米之间。墙体分黄土夯筑和石砌两种。共存墙体17段,全长约3.8万米,沿线存关2座,堡11座,敌台79座,烽火台33座,碑竭6通。据《明史》、清光绪《山西通志》等记载,此段长城修筑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1465-1620)。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历代长城为山西省重点文物单位。……[详细]
  赵武灵王墓位于灵丘县新华西街西段。灵丘县名由此而来。赵武灵王(约前340—前295年),名雍,战国时赵肃侯之子,赵国的第六代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山西大同市……[详细]
  明长城遗址河曲段,从偏关县南下,起点在偏关县天峰坪镇寺沟村西南330米处,向南进入河曲县,沿黄河屈曲而行,经刘家塔镇、楼子营镇、文笔镇,止点为文笔镇唐家会村西南2100米处。海拔800~900米之间。墙体黄土夯筑。共存墙体25段,全长约5.5万米,沿线存关6座,堡11座,烽火台55座。据《明史》、清光绪《山西通志》记载,现存长城遗址是明代成化、嘉靖、万历时期(1465-1520)修筑。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历代长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段长城包含在内。……[详细]
  柏后神农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长治市城区常青办事处柏后村神农庙,创建年代不详,依据现存建筑的特征推定,最迟明代该寺庙就存在。现存庙院总面积953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坐北朝南,中轴线建有献殿、正殿、寝宫,两侧有东西耳殿、东西廊房等建筑,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四椽栿通达前后檐用三柱,减柱造法,斗栱五踩,圆型的大斗,耍头为龙头形状,前檐使用圆型的额枋,四根檐柱的柱头为斜砍面,檐柱下是鼓形的柱础石,悬山式屋顶。……[详细]
  永和堡址,位于代县枣林镇西马村中。现存平面呈方形,东西约150米,南北约150米,分布面积约2.25万平方米。东、西、北三面墙体断续残存, 基宽0.6~3.8米,顶宽0.4~2.6米,残高2.1~6.2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8~0.17米,夯层中夹有碎石。现存东门1座,角楼1座。东门石匾题有“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款,属明代遗存。为县境内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之一。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云峰寺云峰寺(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介休市绵山抱腹岩云峰寺又名抱腹岩,落于绵山腹地,原称抱腹寺,唐贞观(627-649年)间敕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间屡有修葺。现存古建筑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五龙殿、明王殿、马鸣殿、罗汉堂、眼光菩萨殿及僧房、客舍等近百间。寺内保存有历代精美彩塑70余尊,其中包骨真身像3尊。云峰寺坐落于绵山腹地,原称抱腹寺,唐贞观(627——649年)间敕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间屡有修葺。寺内建筑因地势走向分上下两层,朝向不一,高低……[详细]
  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第二批省保)时代:1929年地址:夏县水头镇上牛村北堆云洞1922年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嘉康杰同志在此创办了平民中学,1929年“0河东特委”在此成立,嘉康杰任书记。旧址堆云洞是一座全真教道观,为元、明时期建筑,现有北极台、笔峰、三皇阁、牛马祠、三清殿、真武殿、山门、牌坊等。主体建筑三清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顶。存有堆云洞全景石刻图碑一通。……[详细]
  泽州汤帝庙泽州汤帝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泽州县南岭乡神后村俗称南大庙。创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历代均有修葺、扩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正殿(汤王殿)、东西偏殿(东为关帝庙,西为高禖祠)、龙王殿、蚕姑殿、药王阁、五瘟殿、库楼、东西廊、厢房、角楼等。正殿汤王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举折平缓,殿前檐施通额枋。斗栱七铺作双下昂,补间铺作出45度斜栱。殿内存有壁画。……[详细]
  阳明堡址,位于代县阳明堡镇堡内村四周。相传始建于宋治平年间(1064-10670,明代增修。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500米,南北约300米,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存东墙残长50米,南墙残长60米,北墙残长10米,底宽1.9~4.6米,顶宽1~2.1米,残高0.6~4.2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0.08~0.17米。属宋代、明代遗存。为县境内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之一。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东泰山庙东泰山庙(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长治县苏店镇原家庄村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年间重修,后历代屡有修葺。庙坐东朝西,三进院落,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重楼、戏楼、献亭、正殿、后殿等七座建筑,两侧建有钟、鼓楼、厢房、南北0(梳妆楼)、南北垂花门、配殿、廊房、耳殿等建筑,均为明代遗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檐柱与柱头额枋用材硕大。屋面正脊上有“嘉庆十九年重修”题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