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洞猿人遗址位于郧县安家乡东风村神雾岭东坡,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口朝东,高2·4米、宽2·6米。洞内为堆积物填充,深度不明。洞底高出河南约40米。1975年、1977年、1982年4次发掘,堆积共分3层:上层为棕褐色粘土,厚约0·2米;中层为浅褐色含粗砂粘土,厚约1·5米;下层为黄色砂质粘土,厚约1米。中层含化石最为丰富。出土8枚猿人牙齿化石、19种伴生动物化石及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片、石核等石制品。(第二批)……[详细] |
舍米煳摆手堂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煳村。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同治三年(1864)维修。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前为院,后为堂。院阔13.8米,深26.52米,条石砌筑院墙,南面设正门;堂面阔三间13.8米,进深一间6米,石木结构,单檐悬山灰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次间石墙承重。内设神龛,上供彭上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三尊雕像。该建筑是鄂西土家族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摆手堂,是研究土家族社会风俗最直接的实物史料。(第五批)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土家山寨类型:历史建筑游……[详细] |
玉皇顶位于广水市吴店镇梅沟大队。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五年维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4平方米。小四合院式布局,有前殿、后殿及厢房。花岗岩条石砌筑。前、后殿相距3.7米,均面阔8.9米,进深4.9米,嵴高分别为3.9米、4.9米。拱券顶,前壁各设内方外圆窗两扇。建筑外围绕山势筑有石墙,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120米。该建筑是湖北现存时代较高、规模较大的石构建筑群之一,对于研究荆豫交界地区古建筑型制、风格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五批)……[详细] |
朝阳城遗址位于襄阳县石桥镇朱杨村东南1公里,汉代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西北角暴露出砖砌下水道、陶井等遗迹。采集有石斧、磨,铜箭镞、驽机、“长宜子孙”镜、“五铢”钱、“大泉五十”钱,陶片等;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瓦棱纹、方格纹,器形有壶、罐、盆、瓮及板瓦、筒瓦、瓦当等。据清《襄阳县志》载,朝阳城“今黑龙集南五里,俗讹为朝王城,……北距邓州,南至县冶各八十里,汉置朝阳县,即以其地为治府。”(第三批)……[详细] |
在荆州市沙市西北张家台。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世居江陵。嘉靖进士,神宗时为相,曾下令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裁减冗员,加强边防,浚治河道等都有成效。死后葬此。墓前原有石人、石马等附属文物,现存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所立石碑一通,高3. 6米,宽1.24米,上刻“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碑前还有石制香炉、烛台,再前有半月池,墓四周有土筑莹墙,高3米,占地15亩,颇具规模。……[详细] |
长山垴遗址位于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桃林村,商周时期遗址。分布于仙姑山、涂角山、孵鸡山、长山、长山垴5个山包上,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3米。2008年考古发掘,在长山垴发现东西走向壕沟两条,相隔20~30米。壕沟口宽5~10米,底宽3~7米,深1.5~2米。壕沟内文化堆积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草木灰,红烧土块及陶片。在遗址中部发现有夯土台阶。该遗址布局很有特色,对研究鄂东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
陈浩岗遗址位于石首市高陵镇长港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由陈浩岗遗址、张家山遗址、徐家岗遗址、扈家岗遗址、王家岗遗址、桃子台遗址、邬家岗遗址、广藤岗遗址、崔家台遗址、刘家咀遗址、虎山头遗址等1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组成,陈浩岗遗址居中心部位。各遗址遥遥相望,间距为500至3000米不等。从各遗址文化层位和采集陶片分析,11处遗址的时代基本相近,时代跨度均为大溪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晚期。该遗址规模较大,对探索文明起源等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
安家大屋位于英山县陶家河乡严坳村。清代建筑群,由安家新屋、安家老屋、武陵第三栋建筑组成。安家新屋: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099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四进院落,中轴对称布局,共有房屋99间半。安家老屋: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三进院落,有大小天井6个。武陵第:坐东朝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该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
何羽道烈士墓位于汉川市南河乡凤凰村兰家岭湾。何羽道(1882-1928),字翼人,湖北汉川人。1906年东渡日本求学,加入同盟会。1917年回国,在武昌中华大学等校任教。后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先后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监察委员、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等职。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牺牲于汉口。墓建于1985年,坐东朝西,水泥浇筑,砌有围墙。墓碑高4·06米,碑文为-题写,碑阴刻何羽道生平事迹。(第三批)……[详细] |
韩先楚故居位于红安县上新集镇复兴村。韩先楚(1913~1986),红安人,1927年参加农民革命,1928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0年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授上将军衔。该故居坐北朝南,面阔两间,深一进,砖木结构,石块基脚,前檐墙为青砖墙体,东山墙及后檐墙均为土坯墙,屋面小青瓦铺盖,硬山顶,总面积59.5平方米。该故居是韩先楚成长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详细] |
在十堰市瞿家湾的小山上。寺旁两口清澈见底的水井,如龙双睛,寺前萦绕曲流的马家河,似龙回游,因以寺名。元代始建,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后毁修多次。现存前后三重大殿和东西厢房。前殿内四大天王像,系巨石所雕,魁伟威武,极为壮观;中殿门前“重建回龙寺记”石碑,制作精致,刻字工整;后殿楼上尚存大幅彩色壁画,耐人欣赏。寺外左右有小巧古朴的泰山庙、娘娘庙和明建照北塔,山下周围,果树林立,花开和结果时,姹紫嫣红,灿烂如锦。回龙寺位于茅箭区的瞿家湾,寺院简介回龙寺位于茅箭区的瞿家湾,古时被誉为鄂西北郧阳府……[详细] |
谭氏宗祠位于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76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自前至后逐步抬高,有门厅、前厅、后厅、祖堂及配房、厢房。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梁柱、枋、门、窗施多种图案木雕构件。该宗祠是鄂东南富水沿线现存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大型公共建筑。(第五批)1930年3月,通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此召开一、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了政府主席,通过了土地法令,成立了县、区、乡三级政府。……[详细] |
金枝寺位于江陵县。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从前,有个名叫金枝的公主病了,卧床不起,吃了不少的药也不见好转。皇帝急得不得了,一天到晚为女儿的病担心。眼看公主就要死了,这天,突然来了一个和尚,自称能医治天下百病,皇帝就叫他给金枝公主看病。和尚把一颗丸子让公主吞下,不一会,只见公主面色由百转红,慢慢地睁开眼睛能说话了。皇帝顿时满面笑容,要当面重谢。可是这和尚蛮古怪,他一不爱财,二不要官,只要皇帝帮助他修一座庙,皇帝答应了。原来这和尚是鲁班变的。他路过白马寺,见这里是一块荷叶地,不管起好大的水也淹不……[详细] |
王氏老屋位于咸宁市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736平方米,由正屋、横屋组成。正屋坐南朝北,面阔五间,深四进,青砖筑体,硬山青瓦顶,一字式山墙,八字形面墙,檐下以砖砌成倒须弥座式,通饰斗拱彩绘,一、二、三进为穿斗抬梁混合构架,四进为穿斗木构。横屋依正屋东墙而建,大门顶饰砖质贴面门楼,面阔三间,通深四进,各进巷门与正屋连通,装饰基本与正屋相同。该老屋对研究清代鄂东南山区乡土建筑布局、结构与形式有重要意义。……[详细] |
蒲圻城墙位于赤壁市区。始建于唐贞观七年(633)。历代均有修缮,现城为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周长3.5公里,城墙高7米,厚5.3米,设“聚奎”、“迎薰”、“丰乐”、“宝城”、“通汇”、“拱极”等六座拱券式城门,高5.2米,宽4.4米,深5.3米,券石纵联砌置,三券三伏。城楼、“宝城”、“丰乐”门及部分城墙被毁。蒲圻城墙是湖北省现存最完整的石城墙,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县级城市防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