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西南煤炭建设指挥部旧址:位于钟山区明湖社区六盘水市师范学院内。1967年,西南煤炭建设指挥部由六枝特区迁到水城后,在此处建指挥部办公楼。该楼始建于1963年,后作为“三线”建设指挥部办公室。1981年改为六盘水师专教学楼,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详细] |
张道藩故居位于盘县城关镇沿河南路张家坡,始建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坐南朝北,三进院落,分别由大门、过厅、正堂、厢房、客房、明楼等组成。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正堂、明楼等前檐窗花雕刻工艺精细,窗花图案多种。其中正堂大门两边窗花形式别致,中间部分为二方连续之团形寿字状,边缘部分为二方连续的万字格,两者之间用一条四方连续的透空卷草连接,窗下方用一条四方连续的透空卷草装饰。堂屋内悬匾“鸿案偕春”系书法家赵朴初所提,客房门额悬匾“齐眉合德”系蒋介石书,此为蒋介石为张道藩母亲做寿时题赠。张道藩,字卫之,1897年出生于盘县张家坡,1915加入中华革命党,1919年赴英国修……[详细] |
麒麟洞:麒麟洞因洞内有一巨型钟乳状似麒麟,古而称为麒麟洞。早在1530年 ,洞前已建有庙宇“白衣庵”。与对面咫尺之远处的“檀泉”为昔日的一大景胜。1941和1949年,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先后被蒋介石囚禁于此。1996年政府拨出专款建张、杨将军纪念馆。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
硝灰洞因古时有人在洞内挖土熬硝得名。位于中心城西北23公里之三岔河北岸,地处今水城发电厂附近,是贵州省继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后,于1973年夏发现的又一古人类文化遗址,为贵州发现的第二个有人类化石之旧时器时代遗址。同年冬至次年春,由省博物馆发掘清理。此洞为一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南,比今河面高出40米,海拔1700米。洞内所存堆积物长1.5米、宽0.3—1米、厚0.1—0.7米,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于第三层堆积物中,出土古人类牙齿化石一枚,系老年男性左上犬齿,齿枚粗壮,齿根较完整,末端稍缺,齿冠咬合面严重磨损。近中远中径为9.3毫米,唇舌经为9.8毫米,齿根19毫米,呈黄色,石化程度深。具有关专家……[详细] |
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鹰嘴山金风顶下,四面环山,山险林密。谁曾想到,荒山野岭,残垣断壁间,一个农民的儿子——胡胜海,在这里竖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提出了反对劳役和苛捐杂税的口号,组织农民起义,开始对清朝廷长达十二年之久的斗争。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胡胜海以梅林寺为大本营,招兵-,建皇城,筑宫殿,修皇仓,设石门石卡,砌炮台,烽火台,围土千方,开沟引水,积草囤粮,以谋大事,就这样构筑起他的皇城之梦。透过这些残垣断壁,石门石卡、万人坑、胡王洞粮仓等遗址,仿佛看到当年威福王胡胜海率领以黄巾裹头的黄号军,浩浩荡荡,功克……[详细] |
君子亭,位于环城东路君子巷中段,属云岩区中东街道办事处辖区,在电台街华家0东侧的老城墙遗址脚下,与文昌街的文昌阁成一线。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贵州巡抚许兆椿等人倡议,与扶风山阳明祠初建时同期修建。为人们郊游时之憩息场所,故得以长期保存,但只残留亭子的四柱。 君子亭有三楹,是仿贵阳城内的阳明祠式样而修建的,四面空敞,故以亭名。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修后,贵州布政使李元度曾刻石立于亭中,碑石而今尚存于亭外。亭前旧时为东城濠,后为荷花池。民国17年(1928年)于池外修筑了环城东路,行人就不再经过君子亭了。 1958年,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将君子亭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详细] |
大方九层衙门遗址位于慕俄格古城街道陇公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西晋古遗址。……[详细] |
平坝金家大坪汉墓位于平坝区夏云镇金银村东南面1公里处乡道左侧台地,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年代为东汉。平坝金家大坪汉墓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该遗址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小屯村,在省级风景区阿勒河景区内。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洞口面临大河(乌江上游主流),高出河面约150米。洞穴为一个巨大的洞厅,全长在900米以上,平均宽约为100米,平均高60米左右。西洞口为进口,宽约150米,高50米左右。东洞口为出口,宽约100米,高30米左右。洞内宽敞明亮,布满了数十座矿渣堆积,初步估计,堆积总量约二百多万立方米。矿渣堆积间,现无规律地残存有熬硝炉23个、沉淀池20个、蓄水池2个(有水),接来自洞顶的引水设施2个。在一块巨大的长12米、宽4米、高2米的形如馒头的大钙化堆上人工凿出一个接水池,接水池两边又分别凿出两条宽5公分,深3公分的引水线槽……[详细] |
文昌宫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主体建筑文昌阁,为三层六角攒尖顶木塔式结构,左右配殿。整个建筑颇具汉族传统风格,在这个被称为“苗疆腹地”的地方,显得颇为另类。文昌宫内现辟有贵州刺绣博物馆和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交通:文昌宫就在县城东南,步行即可到达。门票:10元。……[详细] |
晴隆“欲飞”石刻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晴隆县莲城镇城西后山上。石面斜向东北,长8米,宽5米。“欲飞”二字各长3.3米,宽2.4米,笔划最宽处约2.4米。“欲飞”二字,笔力雄健,浑厚洒脫,既藏柳公权之“骨”,又含颜真卿之“筋”。据《安南县志》记载:“城西文庙有‘欲飞’二字,为明朝总兵邓子龙书。”邓子龙实名邓钟,福建晋江人,明万历年间中武进士,继而任总兵之职。邓子龙所到之处,喜题诗赋对,勒墨迹于石,概书子龙,不署其名。在明代万历末年至崇祯年间,黔地水西、安南(晴隆)毛口一带,烽火连绵,少数民族揭竿起义,与朱明王朝分庭抗礼。邓子龙奉旨来到贵州平“乱”,驻扎安南卫城,在城中发现一块巨石,在石上 书-……[详细] |
平坝飞虎山遗址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虎山位于平坝县白云乡。1978年发现,1982年试掘2号洞,出土石制品500余件,骨、角器70余件,陶器碎片1000余片,动物化石10余种。飞虎山二号洞东洞口高3.8米、宽6米,西洞口高2.1米、宽6米。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时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根据碳14测定数据,距今1.2万年至4000年左右。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飞虎山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制品原料主要是燧石,打制石片技术以锤击法为主,锐棱砸击法次之。石器种类以刮削器为主,其次是尖状器。骨器有锥、铲两种。飞虎山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发现27件,种类有、斧、箭镞、纺轮等。骨器有铲、刮刀。陶器除纺轮外,其余均无法窥……[详细] |
吴文彩,生于清嘉庆三年,茅贡乡腊洞村人,一生清贫好学,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在侗族民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侗族戏曲,被后人尊称为“侗戏鼻祖”。1982年,吴文彩墓被列为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侗戏的历史见证和侗族风情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每年都有不少艺苑人士和侗族群众前来谒拜这位侗族文化艺术的先驱者。……[详细] |
郑珍墓在禹门沙滩乐安江东岸的子午山南麓。这一带地势起伏,原为凿凿童山,郑珍以父母所在,筑屋日“望山堂”。当年,望山堂四周广植花木,桃李梅杏,荟蔚成行。中辟半亩荷池称“团湖”,岸柳依依,掩映生姿。郑珍墓坐北朝南,下临他当年经营的“团湖”。墓正前山口,有一栋四列三间大瓦房,即“贵州遵义官绅公建”的郑珍祭祠。祠前竹丛古树围绕小院。祭祠前方遥对禹门古寺望山堂本为郑珍修建的住房,也是书房,是玲珑剔透、名花奇卉杂陈的小园林。后毁于兵火,变为郑氏祖孙四代的墓地。地址: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遵义县新舟镇沙滩村子午山上……[详细] |
黎庶昌墓位于遵义县新舟镇平远村渔塘,与郑珍墓、莫友芝墓隔河相望,墓坐南向北,墓后山丘绵延。黎庶昌墓于1982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详细] |
赫章可乐古墓位于赫章,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赫章可乐古墓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荔波水浦石板墓群位于荔波,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荔波水浦石板墓群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大方阁雅古驿道遗址,位于大方县城西北12公里的响水、双山两乡(镇)交界处的落折河(落脚河)两岸。阁雅驿道系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贵州宣慰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开辟的“龙场九驿”之一,东衔金鸡驿,西接归化驿,全长15公里,今仅存东起小阁雅,西止双山的一段,长5里,宽4米。驿道残段为石砌阶梯,依山傍岭,逶迤蜿蜒。由于山势险隘,是以600年来虽然沧桑巨变而古道依然存在。奢香开“九驿”,东起龙场,经六广(以上在今修文县境)、谷里、水西、西溪(以上在今黔西市境)、金鸡、阁雅、归化(以上在今大方县境)到毕节,全程400余里,越山穿箐,使当时的水西地方能东接贵州驿(今贵阳境)而分通四川、湖广;西由毕节……[详细] |
青龙洞古建筑群坐落在镇远城东的中和山上。这里山势挺拔,峭壁悬崖。巨岩、洞穴和为一体。道、儒、佛三种宗教的寺庙群生就山腰,是中国不同宗教同生共长、和谐发展的典范和楷模。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史载,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间,此地便已形成与现存建筑群相当的规模,“明郡守黄希英建,工部郎中赵之绪购藏经,构层楼以贮之”。清嘉靖年间这里不仅增加了大量寺庙,而且有了宫室和书院建筑,……[详细] |
大方大渡河桥位于距大方县城35千米的大渡河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水西葬族土司安邦彦修建。为五孔石拱桥,长60米,高宽各7米。桥面无栏杆,桥西立彝、汉文石碑各一,碑上记载建桥始末,并有多处涉及安邦彦家世和本人事迹。汉文碑高2.81米,宽0.91米,共676字。彝文碑基本完好,正文29行,字迹清晰。该桥在贵州葬族地区现存的各类桥梁中,规模最大,时间最早,且是始建原物。整个桥、碑对研究古代彝族的文字、风俗、政治、经济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史料。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水西大渡河桥及彝汉双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水西大渡河桥已被水淹,彝汉双碑收藏于奢香博物馆。……[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