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旅游

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中寺原名“云龙庵”,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中寺村谭家湾组,曾经是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损毁,庙中有道光十二年碑载:“永三甲云龙庵建自明朝”,前殿、中殿石栏右边刊载的古诗:“漫道规模壮大观,明时肇进又重刊,此中具有清闲处,如抚悠琴月下谈。”,《遵义府志》载云龙庵在城北八十里永安山,又名中寺。中寺云龙庵建于明末,完善于清初。解放后,用作学校、乡政府、公社、医院等,未能妥善保护。1978年起,机关单位相继迁出,寺内无人居住。1976年建陶罐厂,加剧了寺庙损坏。现在仅存遗址。……[详细]
  修文县城西二十公里乌栗乡绿水村之荒田,有一座原始而简陋、古老而奇特的索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凌空横跨于修文与清镇分界的猫跳河上,桥索粗如大拳,长约24米,桥高约10米。两岸悬崖峭壁,河谷幽深。雄奇而又险峻,水流湍急,最大的流量为每秒数十立方米。这是一座竹索桥。它是:岸大石上凿石为鼻,取大绵竹捻之为索,拴于两岸之石鼻,索上穿短竹筒,一削木如牛枷担系竹筒上。渡者自缚于枷担上,两握竹索,渐次换手移握而前,则竹筒亦随之以进,须臾往复。有惯于渡索之山导,无须用手握索,而是以手握筒,将身稍微一摆,轻如猿猱荡秋千,眨眼溜到对岸。竹筒终不耐用,后改用小枷担,加于竹索上,人缚于枷担下面,双手移握以进。还……[详细]
  赵家坝墓地与皇坟嘴墓地隔湘江相望,相距600米。1957年贵州省博物馆在对杨粲墓进行清理时对该墓地M1主要针对女墓室进行清理,并于198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此次发掘确认,墓地中的M1、M2为播州杨氏第19世土司杨忠彦墓、20世杨元鼎墓、M3为某一代土司夫人墓。……[详细]
  长顺来远写字崖位于长顺,类别为摩崖、石刻和崖壁画。写字崖系1978年1月省博物馆考个工作者调查时发现的,写字处为半洞穴式凹槽,空间高2.5米,长3.5米,宽1.5米。在槽内石壁上有古代、近代文人用墨书写的汉字20余处,杂于其间的符咒、绘画则多以红土为之。最早者为明洪武元年(1368)书写,最晚者为1930年书写,诗句多为触景感情,也有愤世之作,如清康熙二十六年(1768年)的一首七律为:“小壑舟上依石边,澄澄碧水映长天。两岸乳鸦眠石竹,一池皎月坠金莲。僧倦夕阳惊梦鹤,士怜芳草傍啼鹃。此日好景知多少?山径静处水总闲。”写字崖的发现,对研究长顺及贵州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依据。1992年2月23日,写……[详细]
  流水堰杨辉墓位于遵义县团溪镇白果村西1公里。杨氏据播725年,杨辉为杨氏第25世土司,活跃于明中期,自杨辉之后,杨氏--不断,家道逐渐中落,至杨应龙时期终于为明廷所灭。杨辉墓为青石砌筑的三室石室墓葬,墓葬与墓园、墓上建筑遗存、墓祠等部分共同构成了雷水堰墓地。该墓地的发掘进入“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并作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杨氏土司遗存”的子项目荣获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奖”一等奖。本文及后续文章拟就杨辉墓的发掘及本身的故事作一系统的梳理。杨辉墓,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团溪镇白果村雷水堰上,原是当地人所熟知的“皇坟”,墓葬背山面水,乘风聚气,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墓葬乃播州杨氏第25……[详细]
  葫市摩崖造像在赤水市赤水河葫市滩右岸石壁上,是川、黔水陆运输与物资集散的重要场坝,经济文化比较发达。附近有摩崖造像数处,或单躯或三五躯,多以佛、菩萨、大士为题材,雕于寺庙遗址的岩石上。河岸石壁一处,紧靠王爷庙废墟。共15尊。为全身浮雕,分上下两龛,共15尊。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有侧身而立,有正面端坐。头戴宝冠的大佛,袖手结跏跌坐于须弥座上,着做领袈装,雕纹细致流畅;双目微合,两耳肥大,头稍前倾,表情严肃。莲花座上的观音,身披璎珞,丰腴而不肥胖,秀丽而不羸弱,面相慈祥。美髯关公,身跨枣红马,手提偃月刀,双目炯炯,威仪可畏。其他各躯,在艺术处理上亦具特点。清代以前,黔北属四川管辖,政治、经济、文化……[详细]
  赤水石鹅嘴摩崖造象位于赤水,类别为摩崖、石刻和崖壁画。赤水石鹅嘴摩崖造象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毕节猪拱菁苗族起义遗址位于毕节,类别为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纪念建筑物。猪拱箐位于毕节市西北部青场境内,主峰海拔二千二百余米,三面绝壁,唯有一路通往大山北门,地形雄奇险峻、巍然磅礴,易守难攻,是清朝末年苗族云、贵、川三省农民起义军总部遗址。1982年4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朝咸丰十年八月,苗民陶三春、陶新春兄弟率众于赫章县韭菜坪起义,九月挥师转移到毕节市猪拱箐建立义军根据地。咸丰十一年二月,太平军石达开部开往毕节,与苗族义军会合,推动了猪拱箐苗族农民起义。之后十多万义军在清军的倾力剿灭之中,坚持抵抗时间长达七年之久,创下了我国农民起义史上的奇迹。当时,猪拱箐的半山以上为……[详细]
  安龙张凌翔、马河图墓位于安龙,类别为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纪念建筑物。安龙张凌翔、马河图墓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枫香溪会议会址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枫溪村洞青组,枫香溪会议会址又为红三军军部驻址。1934年红三--战至枫香溪,6月19日在此召开历史上著名的“枫香溪会议”,全称“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会议”。此次会议是红三军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恢复红三军各级党组织及其政治机构。该址为木质结构,房屋建筑长22米,宽8米,院落长22米,宽6.8米,二进四合院,穿斗式构建,为典型土家风格建筑。……[详细]
  湄潭天主堂完好地保存着20多条红军标语。这座天主教堂,是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贵阳教区建造的,时间大约在清朝光绪年间。教堂外观精美,正门门楣上的横匾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旧址。在它的主堂内外和神甫住房的墙壁上有许多红军写的标语。这些标语现在都被镶嵌在玻璃框里保护起来了。透过玻璃看到,标语是用毛笔书写的,自上而下,字体工整熟练,每条标语后面都有落款,上 书--“红军II宣”。标语的内容如下:反对老板打骂工人!工人增加工钱!学生起来组织抗日会和义勇军!农民起来实行不交租不完粮不完税!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农民起来夺取地主武装!贫苦工农自动起来当红军!欢迎-弟兄来当红军!反对王家烈抽收苛捐杂……[详细]
  贵阳地下党省工委旧址陈列室位于贵阳闹市区文笔街的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是贵州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是贵州省和贵阳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处旧址,原为贵阳市望族高家六代相袭的深宅大院。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贵州地下党将此辟为秘密联络点及省工委的重要活动点。20世纪20年代,先进思想和马列主义传入贵阳。一向封闭落后的山城飘来了清新的政治空气。以至后来,共产主义社会理论的精神为高家数名子弟所接受,于是,在这封建墙垣内,发生了一段段与共产党缘份不尽的故事。1933年,中共党员林青、缪正元从上海回到贵州开展建党工作。1934年林、缪二人和秦天真、熊蕴竹、肖世铣、葛发祥从毕节来到贵阳,和高言志、尹素坚等……[详细]
  八路军驻贵阳办事处(即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设立的贵阳工作站,为中国共产党在贵阳活动的据点之一。租用的是现贵阳市民生路92号的两幢2层木结构民居院落,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平方米,院内住户23户,临街门面5户,1949年后该处一直作为民居使用。沿临街门面旁小巷进入十数米即见院落。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以后,随着南京中国政府西迁重庆,许多工厂、大学和科研机构纷纷西迁至西北和西南。贵阳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以贵阳为连接点的川黔、湘黔、滇黔和黔桂四条公路干线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国统区的动脉。贵阳还是中国抗战后方通往滇缅、滇越公路的必经之……[详细]
  《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旧址位于贵阳市富水西路12号,为一木结构四合院平房,正房及对厅均为三楹瓦房,中间约30平方米的庭院,分销处租用的是坐东向西靠北正房屋,前后两间,一为工作室,一为卧室。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成立于民国27年(1938年)九、十月间,为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下负责党报发行的组织,新华日报当时在重庆出版,为了避免国民党查禁和没收报纸,每天都由重庆至贵阳的长途客运汽车运来,由于藏于行礼之中从未脱销。新华日报读者绝大多数都是地下党员和党所领导的读书会群众,分销处发行工作,由省工委派地下党员吴同尘、郎德服、陶祖铭等负责。民国29年(1940年),“皖南事变”前夕,白色恐怖笼罩贵阳,一些共产党……[详细]
  白岩脚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湾河村白岩脚寨西南约9公里。这一遗址是贵州省博物馆蔡回阳和贵阳师范学院秦启万于1978年8月在普定调查溶洞时发现的。1979、1982和1984年先后三次工作的结果,共获得石制品1000多件、动物化石22种、骨器2件。与文化遗物伴出的化石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碳-14年代为距今12080±200年(第3层)和距今14630±200年(第5层)。属于旧石器时代。贵州省普定县白岩脚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经过近几年来的工作,出土相当数量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和少量骨器,是贵州省近年来旧石器时--古重要发现之一。……[详细]
  铜鼓山菩萨洞古人类遗址位于招堤街道铜鼓井村南约4千米铜鼓山南侧,系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呈岩厦状,向南偏西,高出地面约50米。洞高5.5米,宽10.8米,进深5米,面积约50平方米。1983年发现并发掘。文化层以棕色及褐色为主,厚约1.5米,分3层。获石制品2000余件。有石核、石片、石锤、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哺乳动物化石均为碎骨片,含5片鹿角和2片食肉类动物头骨等。化石中烧骨占一半,为用火证据。文化性质与兴义“猫猫洞文化”颇为相似,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洞外坡脚拾得磨制石锛1件,器体上保留有打制疤痕,表示其晚期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铜鼓山菩萨洞古人类遗址系贵州省重点文物……[详细]
  敖家坟墓群位于金沙县西北约50千米的鹿崽楼村牛项坡山腰,系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贵州省内外文博专家、学者誉为“了不起的传统建筑组合”、“深山里的艺术瑰宝”。墓群由南、北两组组成,相距20余米,分别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均坐东朝西,概沿中轴线布局,呈四级台阶式依山势而建,构成相似的两座封闭式整体。……[详细]
  官渡崖刻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官渡镇麻迁边的公路旁,崖刻为几组既有象形又有抽象形态的阴刻符号,主要内容为横卧的人形、房屋、田地、耕具、战车、弓箭、斧钺、以及鸟兽虫鱼等。这些符号是什么时代,什么民族留下的遗迹,值得进一步研究。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官渡崖刻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平坝肖家庄汉墓位于平坝平坝区白云镇肖家村东北约1公里瓦窑坡(封土堆现存约17座),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平坝肖家庄汉墓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方三塔之联璧塔位于慕俄格古城街道堰塘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古建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