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旅游

成都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梁家大院位于郫县唐昌镇北街青年巷的梁家大院建于清咸丰年间,总体面积达四千余平方米,共九十七间房屋,院坝六个,天井五个,各院均不相同,是唐昌镇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价值最高的古建筑群。这个晚清时期梁姓大户人家的院子深藏在背街小巷,是一个典型的清末民初川西民居建筑。梁家大院曲径通幽,房屋装饰图案多样,雕刻精美,设计典雅、古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大院的大门是灰砖结构,大门上方能隐约看出“吉卢”两个大字。进入大院,面对大门的天井里生长着十来棵参天大树,感觉很是凉爽。院里部分房屋还有居民居住,拴在树上的绳子上晾着衣服。穿过左侧通道进入第二进,第三进院落,眼看前方已是无路了,试着走到头一……[详细]
  蒲江县文庙大成殿建于蒲江县城东街,毗连东门。据《蒲江县志》记载:“蒲江县文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于县署之南。又在清朝康熙34年(1695年)迁于东街新建,又于乾隆22年(1757年)及嘉庆25年(1820年)重修完竣。”其庙与东街交界处,建有高大的石屏墙一通,全部系青石墩砌成,石墩之间留有空口,石墙上盖琉璃瓦和宝顶脊梁。长约30多米,厚约80公分,气势雄伟,颇称壮观。庙的由来其庙两侧,各开一门,门侧各建石碑一通,上 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以示尊崇孔子。其两门之间,乃一平坝,面积约半亩。向北而行,便是“三桥九洞”。三桥两侧,各砌呈长方形石栏杆。桥下为池,春夏之际,常闻蛙声四起,此……[详细]
  刘湘陵园即今南郊公园,建于1942年,占地115亩,总工程师为时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的杨廷宝教授。陵园仿北京清陵建筑风格,线条对称。当时以牌坊门为正门,门前为小桥流水,绿野平畴。桥为石质,栏杆上雕有云纹,与北京颐和园长廊云柱相似。桥前,原有一尊高10米的汉白玉石刻——“刘故上将神道碑”。字为龚泽溥书,碑文为杨庶堪撰,碑在1965年被毁。牌坊门上刻“刘故上将墓园”六个大字,石质坚固,雄伟壮观。从牌坊至阙坊(俗称三洞)的大道两旁的翠柏,均为当时四川军政界的风云人物张群、张澜、吕超、邓汉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唐式遵、熊克武等手植。阙坊为牌楼式建筑,红墙绿瓦,正中悬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匾—……[详细]
  雾中山是我国古代四川至印度古道上(南丝绸之路)的一座佛教胜地,原名大光明山,又名天诚山、雾山,位于大邑县城北雾山乡境内,距县城25公里、成都80公里。其主峰海拔1638米。其地北有九龙山、金刚山,西有红岩山等,方圆数十里,号称72峰,因常年被云雾覆盖,故名雾中山。是大邑古八景之一。雾中山寺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仅晚于京城洛阳的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六年。始名大光明山普照禅寺;晋代永和年间(345~356年),西域高僧佛图澄到此住持扩建,敕名天诚山显应寺;唐高宗时(650~683年),王子僧伽、僧护住锡,又奉敕复还雾中山普照寺原名;直至明宣宗时(1426~1435年),始更……[详细]
  大云山崖墓群,是于2013年在四川成都市新津县发掘的一处崖墓墓葬群,位于四川新津县邓双镇大云山,有崖墓600多座,分布于两座土山上。年代大约在东汉,墓葬内发掘出大量的陶制器皿。2013年,当地文物部门清理挖掘出了一些陶棺、石棺以及众多造型各异的陶俑。这些墓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大云山崖墓分布在两座山上,崖墓分布密集,从山顶到山脚呈上、中、下三层分布。其中较高的一座山,坡度较大,垂直高度约六七十米。在其朝西的一面,山形成波浪形起伏,超过370座崖墓密集地分布在这一侧。与这座山隔着一条小水沟,一座圆形的小山,通体被大大小小的崖墓环绕,上下大致可以分为五层,整座山就像是一个圆锥形的蜂……[详细]
  蒲江县河沙寺位于蒲江县城东二十九里的翠峰山山麓,在寿安镇龙泉村6组。河沙寺,兴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兴公禅师创修。兴公禅师给寺院取名河沙寺。是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曾教导弟子须菩提(印度舍卫城人):“若化河沙众,皆得阿罗汉。”要教化像印度最长最大河流恒河中沙子一样多的人们,使他们都信仰佛教,都修行成为阿罗汉(《圆觉经》)。元至正中(1341-1362年),河沙寺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沙门妙玄修复河沙寺。河沙寺主持玉峰和尚,法名善珵,“幼从蜀王”,跟随朱元璋的第11个儿子蜀王朱椿从南京到成都,宣德四年(1429年),来蒲江主持河沙寺,他“性情简古,戒行精严。日课《华严》……[详细]
  普照寺地处于茂密森林的青峰山,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现在的普照寺是在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后重建的,但依然保持了仙气之感。一进入普照寺让整个人都有一种遁入仙境的感觉,这里不想前山的那样多的繁华,这里拥有的只有那一草一木,一花一人。这里的没有过多的粉雕玉琢,有的是尽力的保存下这里最自然的样子,很多建筑都是依山而建,不破坏周围的一草一木,所有才有了那千年的白果神树。信佛之人都认为在青山幽深处的寺院最具灵性,因此普照寺的出名之处也许就在于灵气纯正。在寺院内的树木虽然十分高大,而且树龄很多已逾百年,但都一样的笔直高耸,从树木可以看出这寺院内风很少,所以灵气很净。真是这些信佛或者佛教研究……[详细]
  宣威门古城墙(都江堰市)灌县城墙,为原灌县县城城墙,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现存宣威门及部分墙段。2012年7月16日,宣威门古城墙列入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明弘治年间,知县胡光将原夯土城墙改为石墙,奠定了灌县县城基本格局。城墙简史唐宋据《灌县志》记载:“唐、宋时城以巨木为栅。”就是用粗大的木材作栅栏,代替环城的城墙。木材容易腐朽,需要经常更换,于是到了宋朝元祐年间,一位叫刘随的官员被朝廷派到了灌县。冥思苦想后,刘随下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界线。”《灌县志》上记载了刘随围城植柳的事:“今白沙杨柳坪至杨柳河是当时遗迹。”这样一来,既免除了更换栅栏之苦,植下的数十万株杨柳又成了……[详细]
  金堂沱江文化博物馆(原名金堂金丝楠木博物馆)于2012年10月建成,位于金堂县白果镇漩水湾;总投资达2亿余元,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展厅3000平方米;2016年博物馆根据金堂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1号文件的精神及相关领导的批复,充分挖掘沱江源及流域沿线历史文化内涵,抢占沱江源及流域沿线历史文化高地,填补沱江源及流域暂无同类型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空白,从而打造金堂历史文化符号。2016年7月对原博物馆进行了全面改建,再次投入巨资启动了沱江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博物馆全方位的挖掘、展示了沱江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传承了金堂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总共分为三个展厅及一个书……[详细]
  成都市五大古镇之一金堂县五凤镇关圣宫建于清康熙年间,已有约300年历史,至今建筑物及雕饰保存基本完好。据古建筑专家西南交大季富政先生介绍,这是目前成都地区乃至四川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关帝庙,很有文物价值。五凤关圣宫吸引无数专家学者和民众前往观瞻和研究的还不仅在于他的文物价值,还在于其中尚有许多未解之谜。其一谜:五凤关圣宫究竟系何人所建?关圣帝,即关羽,三国时河东解人,字云长。与刘备张飞结义,恩若兄弟。刘备起兵,命为别部司马。建安五年为曹操所执,操重其才,拜为偏将军,以斩颜良功,封汉寿亭侯。旋复离操归备。备既得江南诸郡,命羽为襄阳太守,督荆州事。建安二十四年,拜为前将军,围曹仁于樊,威震一时。孙权用……[详细]
  陕西会馆位于陕西街(现在的蓉城饭店内)。它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是寓川的陕西人祭祀先贤、议事营商、拜亲宴友、求学借宿的地方。嘉庆二年(1797年)经过扩建和修葺。现存建筑乃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陕籍四川布政司预首倡,成都“庆益”“益泰”等33家陕人商号集资重建。整个建筑凝重端庄,古朴而有气势,在造型和装饰方面较好地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体现出清代较高的建筑水平。其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式,覆以黛色简瓦;底楼擎柱皆为石质,木制门窗雕镂精细,斗枋纹饰彩绘飘逸。会馆门匾“陕西会馆”四个字,为于右任所书。目前会馆仅存大殿,已修葺一新。大殿坐北向南,建筑面积805平方米,通高18余米……[详细]
  上清宫是青城山里位置最高的道观,宫内有老君殿、三清殿、文武殿和道德经堂,香火旺盛,大多数游人到这里都会烧香祈福。道观门口有观日亭,适合观赏日出。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始建于晋代,现存殿宇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山门外西侧石壁上刻有黄天鹄所题“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刻石。道观门楼匾额上的“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1940年手书。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纯阳祖师和三丰祖师;三清殿供奉三清神像和三清弟子十二金仙;道德堂有楠木板壁,上刻《道德经》全文;文武殿内祀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宫内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不远处有跑马坪、旗杆石,传为明末张献……[详细]
  白云乡盐井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白云乡窑埂村5组,白云乡去丹棱官厅埂公路经过盐井沟西岸。1998年9月成都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唐、宋陶瓷器残件。大王庙(博济庙)遗址,在盐井沟东。有明弘治五年,清光绪三年、二十年、民国十年石刻文字。该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400米的盐井沟中,现存盐井2口,石砚槽14处,柱洞15处。1号盐井位于盐井沟东侧台地上,圆形盐井内径1.74米,2号盐井位于1号井下游190米处,在盐井沟东岸,直接开凿于岩石上,圆形直径1.75米。沟中柱洞现存15个,圆形,直径0.12米—0.26米,深0.12—0.26米,1号井上游有8个,其上应有盐井,柱洞是安放检槽支……[详细]
  青城山天师洞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青城山中心)。天师洞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名延庆观,唐代改常道观,宋称昭庆观,清代始用今名。现存建筑主要系清康熙间重建,占地面积8132.5平方米,建筑面积5749平方米。建筑群坐西向东,不强调中轴线,依地势和使用功能在总体上分为四个区域,在纵向和横向布置成十多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气氛有别的院落,由曲折环绕的石道连接成一座完整的古建筑群。天师洞在选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均有较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发展、演变,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的营建,具有一定意义。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区内类型:道……[详细]
  石佛寺位于四川郫县郫筒镇,是一座废弃的寺庙,仅剩下一间大殿、一间后殿和一间偏殿。在郫县郫筒镇长乐村的乡间小路旁有一座废弃的石佛寺,仅剩下一间大殿、一间后殿和一间偏殿。大殿占地约上百平方米,10米左右高,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古建筑。大殿内堆放着谷草、农具等物品,殿瓦也都残败得四面透光。就在这破败不堪的大殿四壁上,却到处可见绘画精美的壁画!殿墙四壁的最下方是彩绘图案,上面是黑白涂绘的壁画。画面上有佛像、人物、动物和树木的图案,还有诸如“住善国如来舍身未因、太子里拜仙人为师尊、住善国仙女试道心”等文字注释,每幅画都仿佛在讲述一个流传悠久的故事。粗略统计,整个殿墙上的壁画至少有40多幅,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图……[详细]
  药师岩摩崖造像沿着山腰开凿。现存佛龛造像基本都是明清开凿或者在原来造像的基础上妆塑,而在这些造像中间,偶尔会看到一两处唐代的造像痕迹。可能这里的岩面上原来都曾布满了唐代的造像,但因为毁损以及自然的风化,明代正统、嘉靖大规模重新开凿修葺时,便把原来唐的造像都抹去了。这种现象从明代造像的题记中可以得到印证,如:唐代大佛龛中右壁上侧有明正统七年顶新庄严药师古佛以及彩塑童子的记载,下侧有明弘治十年中峰寺释子真亮自备衣资命匠镌石海幔佛堂一间的记载以及嘉靖十五年庄塑佛像的题记。其余的还有嘉靖十一年大邑县沐德乡人张满秀等舍家财镌庄阿弥陀佛、韦陀尊天、罗汉二位的题记,嘉靖十二年信士周真容施财命匠镌庄燃灯佛一等……[详细]
  陈氏宗祠原叫做“旭高祠”,始建于清乾隆时期(1741年),距今已270多年。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呈长方形平面布局,面阔45米,深60米。解放后的“旭高祠”,长期作为国家中药材仓库用途。2005年,经重修后基本恢复了旧式模样,并更名为“陈氏宗祠”,于2006年11月正式挂匾。2007年6月1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陈氏宗祠不但成为成都地区陈氏祭祀先祖、宗亲联谊聚会的场所,同时也将成为研究“湖广填四川”历史事件的重要基地。据《青白江区志》记载:“清康熙十年后,陈氏举族二百余家,计二千余人,自漳州府南靖县永溪来四川金堂,聚居今城厢及祥福、景峰、玉虹和绣水各乡。”陈氏是一……[详细]
  西川邮政管理局旧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暑袜北一街和兴隆街的路口处,由加拿大建筑师莫里逊和叶溶清设计,建成于1937年,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33年9月23日,位于暑袜北一街的西川邮政管理局局房在一场由公件房引起的火灾中焚毁,后邮政总局批准修建新局房。西川邮政管理局新楼于1935年动工,1937年建成,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特色,其打破了中国邮局的旧有布局,完全按照现代邮政功能进行内部空间布局。西川邮政管理局新楼总建筑面积为5061平方米,其中正中面向路口的大门部位为四层,临街的两翼为两层。大楼施工极其考究,木材均选用楠木、红松等高级木材,而楼顶全部使用汉口产红瓦,两片红瓦之间还用上海……[详细]
  清代封疆大臣杨遇春的将军府———“宫保府”异地搬迁修复工程即将竣工,将军府已改建成崇州第一个博物馆,将由《华阳国志》纪念馆、杨遇-保府陈列室、崇州出土文物精品展馆组成。7年精心修复宫保府杨遇春是清代中期名将,杨遇-保府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是四川省现存的惟一清代高级-府第,建筑从布局结构到形制艺术,都体现清代中后期高级-府第的风格特征。1999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宫保府由崇阳镇南街迁移至大东街原祁公馆位置上。整个宫保府修复后仍旧保持原貌,建筑为两进院落,整体风格为中西合璧式。“三位一体”布馆按初拟定的“三位一体”布馆方案,博物馆内分别建《华阳国志》纪念馆、杨遇-保府陈列室、崇州出土……[详细]
  名称:马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5008.93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形为斜坡式,由火膛、前后窑室和隔墙及烟道组成。下层窑具以支钉为主,下层以垫圈为主。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其间散布着大量的废弃窑炉。废弃窑炉突出于地表,保存状况良好。烧造方法以沙粒加支垫迭烧为主,器物内底多粗沙痕而极少支钉痕。此期出土的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有碗、钵、注壶、盆、匜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姜黄、青、浅绿、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