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旅游

成都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藏经洞位于灌口镇灵岩村9组灵岩山中。 藏经洞均为石刻经版青砂石质,上藏经洞在灵岩寺后陡崖间,为竖井砖砌地窖,长、宽均1.8米,深2.5米,1971年发现。下藏经洞在灵岩寺前竹林寺后,为洞穴,长2.9米,宽2.65米,深5.9米。清光绪初下藏经洞被发现,1931年邑人蒲春蔚于原址清理出大量佛经。佛经沿洞壁依次重叠,每版间垫唐开元钱币数枚。上藏经洞于1995年发现,发现后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清理,发现残存的经板约有160块,长0.8米,宽0.4米,厚0.04米。两面刻-,版侧刻经名、卷数、版数。在经板旁出土几枚保存完好的“开元通宝”钱币,由于经板长期重压及风化严重,导致无法揭取,因此采取就地掩埋处理……[详细]
  成都市基督教恩光堂,初名英美会福音堂,1933年改名为四圣祠礼拜堂,位于锦江区四圣祠北街17号,其前身为加拿大基督教循道宗卫斯理会,至今有一百一十年历史。是成都市开放教堂中最古、保存较为完整的教堂,现存教堂已有80多年历史,是市内及郊县信徒比较集中的一个教堂。由传教士兼建筑师苏继贤设计监造,属德国巴伐利亚式建筑风格的教堂,该堂占地3000余平方米,使用面积1200余平方米,高约18米。1980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相关部门对该堂进行了整修,1989年元旦正式复堂。2018年5月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都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现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名称:唐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374.55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器型可见碗、盘、匜、碟、注壶等。釉色有青、黄、酱、白和绿、浅绿乳浊釉等,以绿釉和浅绿色乳浊釉较多见,浅绿色乳浊釉的釉面均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筒、支丁、垫条。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详细]
  颐庐为四层中西合璧式建筑结构,整楼用花岗岩构筑,长、宽、高相等,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方正端庄”的特色。楼的一至三层为花岗岩料石券廊环绕,第四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大的门廊、圆弧状的护栏是典型的意大利庭院式建筑,门窗多用彩色玻璃。门楼正对面的墙上有三个圆形状的雕刻,代表“天时、地利、人和”,下面两侧左边雕刻有松树和仙鹤,寓意“松鹤延年”,右边雕着梅花鹿和蝙蝠,寓意“福禄寿三星”。两个六角形的翘檐小亭则是典型的中国的覆钟式建筑,造型别致,屹立在楼顶之上,金碧辉煌,绚丽夺目,黄色的亭顶正中的莲花宝座表示主人是佛教的笃信者。房顶平台方正宽敞视野开阔,站在上面鸡公山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清末贡生刘景向曾写《竹……[详细]
  名称:何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374.55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器型可见碗、盘、匜、碟、注壶等。釉色有青、黄、酱、白和绿、浅绿乳浊釉等,以绿釉和浅绿色乳浊釉较多见,浅绿色乳浊釉的釉面均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筒、支丁、垫条。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详细]
  名称:东罗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罗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004.00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器,还可见少量外地窑口的瓷片。瓷器有碗、盆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绿釉和绿、蓝色、浅绿色乳浊釉,以白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和垫筒。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
  名称:东刘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刘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191.19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有碗、盏、钵、盆、罐、盘等。釉色有青釉、黄釉、酱釉和浅绿、绿色乳浊釉,以青釉、黄釉和浅绿色乳浊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泥饼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详细]
  十二桥烈士墓位于成都市西门外文化公园内、二仙庵侧。1949年12月7日成都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将关押在成都将军衙门内的36位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学生,杀害于通惠门外十二桥附近。烈士中有共产党员杨伯恺、张大成、徐海东等,民主同盟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于渊、方智炯、徐茂森及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学生余天觉和毛英才等。1950年1月建立烈士陵园。1949年冬,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国民党政府保密局秉承其最高当局的密令,将其在西南各地逮捕囚禁的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革命青年和其他爱国志士全部秘密处死,这是继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疯狂进行大-之后,在成都制造的震……[详细]
  名称:东杨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9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杨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9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390.62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的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器。瓷器有碗、盘、注壶、钵、罐、盆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绿、黄、白、浅绿、酱等,以绿色多见,釉面多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筒、垫圈、支丁、垫条,以垫筒和支丁最为常见。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详细]
  玉清宫坐落在青城山丈人峰北坡。从圆明宫往西南上行里许即到。它古为天真观,祀天皇真人,载于清乾隆《灌县志》,古庙被毁。1938年成都慈善会在旧址上重建,取名玉清宫,有殿宇两重:上殿供奉吕祖、邱祖;中殿供奉祀宁封真人和药王孙真人。传说孙思邈晚年曾居青城山,并在此完成著名的《千金要方》。附近还有明代三官堂遗址。殿内有于右任先生1946年所题“玉清道院”匾额和刘咸荥、方旭等人的题诗。玉清宫环境幽静,在殿前平台上,视野开阔,可俯视山下百里平畴。抗战期间,陈铭枢将军曾来此游览,留下诗作:“虎据龙蟠毒雾封,迢遥寄恨上高峰。蜀中弟子新仍锐,东下貔貅怒发冲。”宫左保坎下有“莲蕊石”(天然砾石,形如莲花)。宫后有……[详细]
  名称:西罗家窑包年代:唐、宋类别:古遗址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罗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559.93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器,还可见少量外地窑口的瓷片。瓷器有碗、盆、盘、钵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姜黄、酱、绿釉和绿、蓝色乳浊釉,以白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和垫筒。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详细]
  青城山凝翠桥年代:清 类别:古建筑 地址:青城山镇青城村牌坊岗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凝翠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牌坊岗西南麓,该桥始建不详,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桥西北-东南走向,为木结构廊式桥,长10.80、宽2.4米,木质桥板,距沟底3.55米;桥下过水面为石券拱,高2、宽1.2米,在1.7米处起券。桥廊为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顶,杉树皮屋面,宽一间3.6、长三间10.8、通高4.21米。两侧置飞来椅作桥栏,靠高1米,桥横跨于一条山涧,该桥是都江堰市典型的古桥之一。该桥在选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便都有较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特别……[详细]
  一座古桥,串起了古镇的悠长历史。四川邛崃市平乐古镇的乐善桥,就是这样一座古桥,至今有130多年历史。在历史的进程和城镇的变迁中,乐善桥先后经过两次改建,从昔日的人行桥,顺应时代发展改建成钢筋混凝土交通桥,桥面比原来高了60厘米,原来的人行桥不复再现。今年初,平乐古镇进行了一项大工程,对乐善桥来了一次大整容,令乐善桥恢复130多年前的原貌,重新变成一座人行桥。整修后,钢筋混凝土的地面变成了石台阶,而桥两侧扶栏高1.4米,桥头的两边扶手上还有与旧时一模一样的石狮子。据说,乐善桥恢复人行桥的原貌之后,还能起到更好保护古桥的作用,减轻负荷后令其拥有更长的寿命。如今,乐善桥的昔日风采终于得以重现,恢复原……[详细]
  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092.51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周围的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器型可见碗、双耳小罐、注壶等,以碗最多。釉色有绿、白、酱、浅绿和浅蓝色乳浊釉等,以绿釉最多见,釉面多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圈、支丁、垫条。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详细]
  名称:瓦子坡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瓦子坡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瓦子坡,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656.01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主要是碗。釉色有白、酱釉和浅绿、绿色乳浊釉,以浅绿、绿色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泥饼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详细]
  名称:宋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166.19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有碗、盘等。釉色有白釉、绿釉、酱釉,以白釉最为常见。窑具主要有垫筒、垫圈、垫板、泥饼和垫条,仅有少量支丁。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名称:尚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尚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306.52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地面采集的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瓷器有盘、盆等器型,釉色有白、绿、青绿、酱釉,以白釉和绿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垫圈和垫筒,还有少量托盘类工具。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昙云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三江中学内(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建寺迄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历史。处于四川崇州三江中学中心区域的昙云寺大殿,建于清康熙年间,高檐大瓦,石壁石柱,建筑风格崇州唯一,川西少有,属“成都市重点保护文物”。昙云寺天王殿对联:安国、安民、安蜀、安天下、志在春秋;曰文、曰武、曰佛、曰圣人、明光日月。由于历史原因,现仅存前殿大雄殿及东厢房,寺内所遗两尊石件雕像,现存前殿大雄殿,除椽,檩外均为石质,用材足,石料上乘。寺内碑文分别记载建寺经过,历代主持及修缮情况,经费,田产以及州府管理等。这些内容涉及宗教、法律、经济、政治、地理,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也可以印证、补充清代川西……[详细]
  崇宁文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唐昌镇西正街86号,文庙占地面积约35亩,总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现存有大成殿、东西厢房和泮池。据史料载,文庙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晚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大成殿五开间22.75米,进深13.3米,通高15.48米,木抬梁结构,殿顶为重檐歇山式,上施琉璃瓦,脊上有较繁复的堆雕等装饰。崇宁文庙规模较大,建筑雄伟,是清代古建筑的精品之作。2007年,崇宁文庙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大成殿四周滴水起,东至40米处,西至76米处,南至105米处,北至66米处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名称:范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021.73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 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有碗、盆、匜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绿、浅绿釉和蓝绿色色乳浊釉,以浅绿、绿色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