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旅游

成都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名称:杨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9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9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981.11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有碗、盆、炉、盘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釉和绿、蓝色乳浊釉,以绿、蓝色乳浊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垫圈和支丁。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详细]
  天然图画坊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驻地赤城阁)西1.35千米牌坊岗上,建筑群占地面积110平方米、建筑面积65.8平方米。天然图画坐西北向东南,横跨游山,石道左有寨子山、右为石笋堂,后面则是混元顶、轩辕峰等重重叠叠、青翠欲滴的峰峦,好一幅“天然图画”。天然图画建筑形式为混合式木梁架、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面阔三间8.35、进深一间2.8、通高6.35米。图画坊后左有厢房、右是长亭式建筑“驻鹤庄”,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顶,小青瓦屋面,面阔三间6.95、进深一间3.42、高4.3米。天然图画坊在选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特别是在与环境协调上,达到了较高成……[详细]
  崇州文庙背靠罨画池,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四川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四座文庙之一,成都地区独一无二,占地10余亩,现有建筑面积2400余平方米。崇州文庙兴建于明洪武初,经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大修初具规模,后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开始重建,直至光绪年间陆续建成。原来的崇州文庙南起南米市街南口,北至罨画池南畔,中轴线约1里长。其主要建筑依次为:“万世师表”等三座牌坊、“宫墙万仞”照壁、棂星门、鼓乐亭、泮池、戟门、大成殿、钟鼓楼、启圣殿、尊经阁。这些建筑贯穿在近500米的中轴线上,蔚为壮观。如今,庙内建筑保存完好。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拨款维修,在大成殿、启圣殿及东西庑为孔子及其父母……[详细]
  高山古城位于大邑县三岔镇,该城址发现于2003年。高山古城遗址地处成都平原西南缘,岷江支流斜江河中游,面积约34.4万平方米,规模比宝墩古城小很多,但筑城时间推测比宝墩古城更早。高山古城平面形状略呈梯形,东城墙和南城墙尚残存于地表,其中城墙的东南角保存较好,墙体高出现城外地面约1.5米-2米。2015年,古蜀文明八大古城之一的高山古城开始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并入选2015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据悉,高山古城发掘的116具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骨或许能够揭示古蜀人的来源。2019年,高山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墙遗址外侧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详细]
  龙泉驿区田氏支祠座落于龙泉驿区龙泉镇,为原四川军阀之一,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兴建于民国年间,为田姓宗祠。田氏支祠原为三厅、五院、七天井,建国后,因城镇建设,侧院及过道,前天井被拆除,1998年因龙泉镇旧城改造,报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田氏支祠原貌迁到龙泉镇公园路一段做异地保护,现存建筑共有三大厅、三天井,占地六百平方米。田氏支祠建筑风格承袭晚清南方复四合院法式,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属典型祠堂建筑,小青瓦屋面,木结构穿斗梁架,龙山赭石镶地,大小庭院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祠内匾对多出名家手笔,述田氏荆树家风族语古朴典雅;木石雕刻亦独具匠心。保护范围:现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详细]
  名称:瓦子凼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瓦子凼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437.78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较少,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有碗、碟等器型。釉色主要有浅绿、蓝绿色色乳浊釉。窑具主要有支丁、垫圈、垫板、垫筒和泥饼。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石笋寺位于邛崃市高何镇何场村1组。石笋寺建于唐,名“七佛寺”,明代称“石笋寺”,清乾隆五年(1740)重修。因明代一座“三圣”石刻造像像石笋而得名,有皈依信众百余人,占地面积2亩,主要殿堂是:三圣宫和大佛殿,石笋寺现存大殿部分,坐东向西,为单檐庑殿式穿斗木结构,面阔5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大殿九架梁分前后乳栿搭迁用五柱,殿内塑川主、文昌像。前廊檐柱下撑石质雕花夹鼓,下为素面台基。寺旁“石笋”上有唐-明摩崖造像。该点对研究本地区清代寺庙建筑特点提供了实物资料。200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兴福寺、石笋寺、永乐寺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四川军阀刘湘的陵墓,就在武侯祠内。景点介绍刘湘之墓内,埋葬的是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刘湘,刘湘是当时的枭雄,也是独霸一方的军阀。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湘全力支持抗战,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兵员、物资。刘湘的陵墓为长方形,前立有墓碑,上有“抗日战争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一级上将刘湘之墓”等字;碑前有一个小供桌;墓后有一石砌山墙。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武侯祠内类型:陵园/墓地游玩时间: 建议20-30分钟开放时间:同武侯祠开放时间:8:00-18:0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武侯祠门票内……[详细]
  五洞天及接仙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五洞天,上依岩岭、下临深谷,四周古木参天,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不详,清代重建。桥为条石砌筑单拱桥,南北走向,南端与五洞天门坊相接。桥长14.1米,宽3.5米,跨长5.25米,距谷底高4.7米,面积49.35平方米;两侧桥栏高0.8米,内嵌石刻浮雕图案,各9幅。两端分置垂带踏道,北14级、南13阶。该桥在选址、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达到了很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发展过程和道教建筑,特别是道路、桥梁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前山景区内(天然图画坊与天师洞之间)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0-15分钟电话:4……[详细]
  青城山摩崖石刻年代:清光绪、民国十四年类别:石窟寺及石刻地址:青城山镇青城村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城山摩崖石刻有4处,最早的有唐初的“大字岩”摩崖石刻,也有清朝和民国时期名人留书,分别为“云巢”、“云根”、观日亭石刻,各石刻分别位于青城山山脚、山腰和山峰处。“大字岩”摩崖石刻因年代久远现无存。其余石刻虽已历经数年,但仍然字迹清晰,保存完整。青城山摩崖石刻数量虽不多,但同青城山古建筑群相互辉映,对于提升青城山整体文化品位,有着点睛之用。保护范围:石刻分布范围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名称:刘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644.35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主要是碗。釉色有白、酱釉和浅绿、绿色乳浊釉,以浅绿、绿色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泥饼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四川省崇州市元通镇有名的黄氏宗祠始建于清末民初,现存砖门结构二重院落约800平米,门前一楼一底临街,门前中设大门和二门,二墙中脊。正厅单艳檐硬山式屋顶;全部建筑除正厅为花脊鹤吻覆钟柱础外,其余为方堆抱鼓式柱础,硬山式屋顶。后院精致,前院宽敞,典型中式建筑与西式门柱合璧。黄氏故居多用黄莺牡丹作饰,暗切黄氏大富大贵之意,既是民国中期小镇地主生活,权势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中西建筑艺术融合的实物资料。保护范围:以建筑外墙头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宗祠建筑群外推10米,北至民居外墙,东至麒麟街,南与供销社为临,西抵西河河边。……[详细]
  在成都群众路四川音乐学院校园西侧,有一处避静的竹园,竖立著一座王光祈纪念碑亭。青石墓碑上刻著“温江王光祈先生之墓”几个楷体大字,书写者为王光祈生前好友、少年中国学会会员、著名生物学家周太玄。碑的四周是芙蓉花朵组成的花环,碑额上的圆圈里刻著一个五线谱图案。“王光祈碑亭”横匾,由中国著名音乐家吕骥题写。左右楹联由四川革命家、教育家张秀熟撰文、著名书法家李半黎书写。楹联为:“革命先驱,少年中国;蜚声寰宇,音乐名家。”成都王光祈墓碑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碑亭基座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文庙位于城厢镇东北偏北,始建于宋嘉祜二年(1057),宋末毁,元代重修,元末毁,明代重修,明末毁,清乾隆、嘉庆年间八次培修和扩建。庙内供奉孔子及七十二门人等历代名儒,有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节祠、节孝祠、明伦堂、教谕署、训导署等,建筑庞大。清末至民国,附属建筑先后改设劝学所、国民小学、女子小学等。文庙共三进,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以大成殿最雄伟,重檐歇山式屋顶,琉璃瓦,檐下拖斗拱。阔21米,深10米,通高11米。崇圣祠为悬山式屋顶,阔14米,深ll米,通高8,7米,前殿阔14米,深7.2米,通高6.7米。景点位置四川省成都青白江区境内……[详细]
  新场李氏民居(大邑县)在新场,还保留着包括刘成勋故居、李氏古宅、广东会馆等多个重点文化遗存。其中,当地乡绅李怀芬于1921年兴建的李氏古宅,堪称建筑艺术精品。整栋古宅占地3000余平方米,聘请了当时的名工巧匠进行设计修建,前后历时4年多才完成。古宅为砖木结构,有两向正街铺面4间,侧面香市街铺面7间。建筑十分华丽,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将川西民居风格结合了徽派雕镂技艺和西洋的弧形拱顶等建筑艺术。保护范围:以现围墙外延5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在成都市的同仁路上,宽窄巷子的傍边,有一幢目前成都市保存最完整的多进四合院民居建筑。这幢民居建筑现仍是成都画院的所在地。正因为成都画院的所在,这幢民居才免受了拆迁、打造的灭顶之灾,才能够完整、完美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让大家去参观、欣赏,让大家去了解、研究。这幢成都民居的瑰宝有幸在成都画院的庇隂下,除了办一些书画展外,一直全天候向民众开放。可以在前院喝茶聊天,可以到后院观展,还可以细细品味老建筑的精致工艺。让人驻足,让人流连。保护范围:以现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胡家大院:在新津县金华镇宝峰寺附近五星村境内,是一座小巧别致的建筑群,坐东朝西,绿树环绕,庭院深深。2007年4月6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驿道:在新津县城东北约8公里的金华镇红岩村境内,俗称驿店,山脚到山顶,长度约204米,宽约2.0米,是古代金华通往牧马山区的必经之地,建于明末清初,中间为车道,两旁为人行道,车辙痕迹历历在目。车道是砂砾石,人行道是青石板。修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经岁月沧桑,古驿道现仍发挥其交通枢纽作用。2006年11月,定为文物保护点。保护范围:胡家大院院落围墙范围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在艾芜的故乡的新都区桂湖公园中的饮马河畔,距学士堰遗迹不远的翠竹丛中,人们修建了艾芜墓。艾芜墓由红砂巨石垒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铜塑像。身后的碑文记载着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面上“艾芜之墓”四个字,由巴金手书。墓前端有一块正方形大理石,上部刻着艾芜的一段座右铭:“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下部嵌着一束铜质山茶花。座右铭、大理石、山茶花,寄寓着这位南行作家、流浪文豪不平凡的一生。保护范围:墓葬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详细]
  青城山圆明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青城山东北区,丈人峰北木鱼山的坡地。始建不详,重建于明万历间(1573—1620),称清虚观。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建,改称圆明宫。圆明宫占地面积3971.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3平方米。建筑群依山势和使用功能从纵横两个方向展开,分为三个区85间房舍。中央一组是殿堂区,依次为灵官殿、斗姆殿、三官殿及左右厢房。左边一组是大片客房及后勤用房,右边一组是贵宾用房。建筑均坐南向北,建筑形式为混合木梁架、歇山顶。入口坐东向西,顺应地形与山道位置,偏于左前部,构思奇巧,协调自然。山间小道从宫北面由东而西穿过。主殿三官殿,面阔五间22.6、进深三……[详细]
  朱悦熑墓位于成都市北郊凤凰山麓,1970年发掘,是目前发现的明朝墓中最大的一个。朱悦熑(1388—140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11子蜀王朱椿的长子,事迹不详。死后谥悼王。其墓三面岗阜屏护。墓室以砖石砌成,顶高2米,全长约34.7米。由大门、正门、正庭、中庭、后殿、中室组成。保护范围:以墓室中轴线为基点,向东、西外延30米,向南外延50米,北向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