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李文忠墓在南京太平门外板仓乡蒋王庙村,距太平门约1公里。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泗州盱眙人(今属江苏),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代开国功臣,死后追封岐阳王,谥“武靖”。墓座北朝南,正对钟山,居于小山坡顶部。有三个土冢,其中较大的墓冢前立一墓碑,正中楷书阴刻“明岐阳王神道”,款署“清光绪二十二年仲春月吉日立”,“管带老汀中堂十八世嗣孙永钦重修”。碑高1.5米,宽0.58米,厚O.18米。其余两个墓冢当为李文忠家族墓。墓前神道石刻尚存石望柱二,高3.6米,周1.6米,柱顶饰火珠,下承莲托。柱础下方上圆,有仰莲纹饰。石马一,旁立一马官,着朝服,系带戴冠,马高1.7米,在其东侧弃置一半成品的石马坯。石羊……[详细]
  皖南事变三烈士墓在南京市雨花台西南望江矶,东距雨花台死难烈士陵园约1公里,地属雨花镇夏家洼村。“三烈士”系指在“皖南事变”中被叛徒刘厚总暗害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和在茂林战斗中牺牲的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又称将军墓,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皖南事变三烈士墓于1955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修建衣冠冢,以志纪念。三座墓均呈圆形,一字排开,墓前有石碑。墓高3.4米;墓碑高3.8米,宽1米,厚0.5米;墓道全长300余米,墓区占地约10000平方米。三烈士墓环境优美,气势开阔,置身其间,令人顿生庄严肃穆之感。历史一九四一年一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详细]
  1990年8月,文物工作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牛头岗遗址。遗址占地五万多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1991-1992年市县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出土新石器晚期的夹砂灰黑陶和泥质黑皮陶鼎、甗、盘、高足杯;夏代的泥质灰黑陶折腹盆、尊形器、器盖;商代的夹砂红陶素面浅裆鬲、绳纹高档夹足鬲、假腹豆;西周的陶鬲、甗、豆、盘及铜斧、镞等。2001年至2004年,又对遗址进行了三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和一年的器物整理、修复工作,以及资料工作。在出土器物中,有制作精美可与龙山文化黑陶相媲美的泥质磨光黑陶。通过器物比较初步判断它经历了相当于历史上的夏(中原二里头、山东岳石)、商、西周等时期。……[详细]
  沧溪戏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沧溪古镇此处原为东吴时期所建的三元观,清康熙年间始在观侧搭建戏台。后屡毁屡建,现观已不存,而戏台尚在。戏台坐东朝西,砖木结构,3间,2层,面宽13.5米。台面呈“凸”字形,中部明间为单檐悬山顶,两边次间为单檐硬山顶,小瓦覆盖,檐角高翘。戏台前有“沧浪一曲”横匾,为清方苞所题。前台中堂通花雕刻“双龙戏珠”图案,两旁进出口各有扇形横额,一为“出将”,一为“入相”。台顶做方格藻井,绘“踏雪访友”、“羲之爱鹅”等民间故事图案。戏台前广场正中有两株树龄200多年的枞杨,树干挺拔,枝叶繁茂,映衬戏台,古意盎然。……[详细]
  南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南城村南1公里的公路东侧南城遗址,又称“开化城”、“牛城”,。该史载“开化城乃溧水故城,至隋时始筑今所。”高淳在隋至唐代属溧水辖地,明弘治四年划溧水南七乡置高淳县至今。北宋末年,岳家军抗击金兵,由牛皋率领一支队伍用火攻的办法拿下被敌人占领的城池,威震敌胆,后人遂改称为“牛城”以示纪念。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城垣用土夯筑。外设护城濠一匝,轮廓清晰规整。城濠外西部有直径20多米,高出土地约6米的土墩,类似烽火燎望台。2002年10月22日,南城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40年,明成祖(朱棣,1360─1424)四女咸宁公主朱智明卒于此地,翌年葬于溧水团山。朱智明的丈夫宋瑛大将于1449年抗击瓦刺入侵时在山西大同战死,1454年与咸宁公主合葬于此。宋瑛墓凿山石为坑,再用砖石彻成,全长14米,最宽处6.1米,总面积54平方米,墓内分甬道、前室、及左、右、后室,全部为砖彻卷顶,方砖铺地,前室与左右后室均有双开石门。甬道内有宋瑛与咸宁公主两方墓志。左右后室有棺墩,三面均有壁龛,互相之间还有通道,随葬品有玉带、金戒指等。该墓座西朝东,墓前有享堂等建筑,已早毁,仅石柱础尚存。墓室全长14米,最宽处6.1米,最高处3.5米。墓前有一道封土墙,墓内分为甬道、前室及两个后……[详细]
  薛城遗址位于淳溪街道,靠近石臼湖南岸,面积约6万平方米,1997年9月南京市博物馆与县文保所联合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00平方米。由发掘出来的墓葬、居址及器具、谷物等,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它的发掘填补了长江中下游史前考古的空白,被评为“97年全国考古重要发现提名荣誉奖”,1997年12月,高淳县人民政府将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固城又名平陵城,俗称“楚王城”,位于高淳县城东10公里处,西北为固城湖,西濒胥溪河。城址分为内、外两重,系夯土板筑而成。外城,又名罗城,形制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周长3915米,其北城垣保存较好,城基宽41米,残高2~6米,东、西、北三面各有原城门的豁口,城外四周原有护城河,宽约18米,现已干涸,辟为农田。内城,又名子城,位于罗城中部偏西,形制亦呈长方形,长121米,东西宽196米,地势北高南低,原高出外城地面4米,四周亦有护城河,宽约13.5米,现已淤塞。城内出土有春秋时期的铜鼎、编钟,战国的郢爱、汉瓦当、汉砖等文物。城外东南及南部曾发现过两汉时期的墓葬群。在西侧……[详细]
  东坝戏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是高淳县第二大镇,历史上是粮食运转、贸易的集市,也是我县境内重要的军事要冲。戏台位于东坝镇胥河北岸,镇政府内。原为东岳庙内酬神戏台,因此又称作东岳庙戏楼。它始建于明龙庆二年(1568),光绪三十一年(1905)毁于火。民国六年(1917)由本地名匠李先村设计重建。分别于1958、1981和1995年进行了三次小修。东坝戏楼位于东坝镇胥河北岸。原系东岳庙的前进建筑,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三面环墙,一面观戏。该戏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戏台,下层供戏班住榻。戏楼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三间,高11.5米,硬山顶。面积为159平方米。台上中间,利用立柱隔成前后台,前台……[详细]
  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位于今下关区大马路,今邮局建筑由南京市邮政器材公司、南京邮政人力资源中心和邮政招待所使用。南京邮政事业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南京辟为通商口岸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正式在下关设立南京邮政局。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改大清邮传部为交通部,改大清邮政局为中华邮政局,民国三年(1914年)南京邮政局改称为江苏邮务管理局,地址在大石桥,管辖除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以外的江苏省内各地邮政局所447处,邮务长为英国人李齐。民国七年(1918年),由于人员及邮局业务的发展,遂于下关大马路建造新局。新局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二层,建筑面积454……[详细]
  南京地质调查所陈列室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700号的南京地质博物馆。该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地质陈列馆之一。1913年,在章鸿钊的倡议下,章与丁文江、翁文灏等人在北京创办了地质研究所,并招收学员,着意培养地质学科的新人。鉴于当时日寇步步紧逼的凶焰,翁文灏又积极奔波筹划调查所及陈列馆的南迁。1933年,由翁文灏出面筹划、募捐,购买了当时称作水晶台的地皮(即今南京地质博物馆至南京熊猫电子集团的范围),建造陈列馆大楼及图书馆等房舍。1935年8月竣工后,北平地质调查所迁来南京,并易名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在新建的展览大楼建立了地质矿产陈列馆。该馆主楼是一座具有德国风格的四层大楼,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童寯……[详细]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建造于1923年,历经86年风雨,依然气势盎然,6根粗壮的石柱岿然耸立,顶部石台的花纹简约精美。1912年2月14日,南京中国银行在城南珠宝廊(今白下路23号)开业,成为中行系统内最早成立的机构之一。在中华民国期间,南京中行作为当时的第一家中央银行,发行了中国银行“南京券”,成为中国银行成立后自印发行的第一张钞票,后来被誉为“共和第一钞”。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详细]
  南京邮电局旧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建康路110号,太平南路与建康路交汇处,是南京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邮局,是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一处重要邮政旧址,也是20世纪20年代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传入中国的代表作之一。南京邮电局旧址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民国十二年(1923年)正式建成开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更名为建康路邮政支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清朝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一(1897年2月2日),南京贡院街设立的南京邮政支局标志着南京邮政事业的开始。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南京辟为通商口岸后,邮政事业迅速发展,网点建设由城区扩展到句容、浦口、溧水、六合等地。民国九年(1920年)……[详细]
  国立中央图书馆是民国政府教育部1933年正式开始筹备的国家级图书馆。1933年4月2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正式成立,蒋复璁被任命为筹备处主任。筹备处租赁了南京沙塘园民房为办公地点,1936年迁往珍珠河畔的成贤街48号院落内,这年9月1日,对外开放阅览室。1937年8月,因日军轰炸,筹备处奉命西迁重庆。准备“以身殉书”的蒋复璁亲自押运,一路上沿着长江流徙,每驻一地便设立办事处,开放阅览,俨然一所流浪的图书馆。1938年初,筹备处抵达重庆,随即开设参考阅览室。次年3月,又疏散到四川江津白沙镇,并在镇上设民众阅览室。1940年8月1日,中央图书馆正式成立,次年六月,蒋复璁被任命为馆长。抗战期间,……[详细]
  九龙桥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通济门桥西侧秦淮河上,明南京京城通济门遗址外。桥始建于明,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因与通济门毗连,又称通济桥。九龙桥为无铰五孔石拱桥,长约51米,宽13米,五拱分别坐落在四只棱形分水桥墩上。抗战初,九龙桥中部大拱毁于战火,后一直用木板架搭通行,1966年由市政建设部门修复,增设水泥桥栏。现九龙桥东侧为龙蟠中路,东南临节制闸,西与东水关遗址公园和明城墙连为一体。九龙桥是明代秦淮河上重要桥梁之一,是研究明代南京城市格局、水系格局及城市历史的重要实物遗存。2019年,南京九龙桥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梁台遗址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句容河北岸,1951年南京博物院考古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呈台型,传旧有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楼,故名。现存遗址文化层较厚,遗物丰富。遗址东西长约50米,南北长约36米,高约10米,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遗址下方,南、北为公路,东面10米处有一沙场码头,堆积着大量江沙。西、南两侧民房较多,遗址顶部西北侧有电视插转台一座,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另有一座40平方米民房,其余全建为水泥晒谷场,供当地农民晾晒稻谷使用。1951年发现并试掘,1982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央通讯社旧址在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长江路社区中山东路75号,该楼由杨廷宝先生于1948年设计,作为中央通讯社办公楼使用。中央通讯社旧址是20世纪50年代前南京最高的建筑,也是南京乃至江苏境内较早的钢混结构多层框架现代建筑,对研究南京城市变迁和民国时期至解放初的建筑风格、技术发展有重要价值。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为工字形,立面采用对称构图,造形简洁大方。两边外侧向内分为五、六、七层阶梯状,地下一层。两侧端部设有楼梯兼作太平楼梯之用。大楼入口由室外大楼梯进入第二层。底层有弧形车道,汽车可以从底部入口停靠。门厅靠北侧有电梯和楼梯。底层为数据库、图书库、保险库、排字和印刷室、职员餐厅、小……[详细]
  民国时期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位于建康路朱雀路(今太平南路)口,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城南办事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均为江浙资本家集资创建,合称“南四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的时间在“南四行”中为最早。其总行于1915年在上海建立;1917年在南京开设下关办事处;1921年7月,改为南京分行;1933年4月10日,迁至建康路自建行屋营业;1937年11月27日,迁往武汉;1938年6月,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1945年12月15日在建康路原址恢复营业;1952年10月歇业。该行主要经营存、放、汇款,兼营储蓄、信托和仓库等业务。据1948年6月对南……[详细]
  玄津桥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西安门西侧,是一座三拱石桥,始建于明初,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因明代皇城建造在南京城东,当时官员日常出入皇宫大多经由玄津桥对面的西安门,当年是使用频繁的交通要道。据史载,玄津桥桥栏原两端各有一对石狮子,如今仅余一只。尽管如此,在桥东南侧保留着的这一小截原始桥栏,还是珍贵异常。依照这一范本,2001年仿照明代风格用汉白玉修复了桥栏。粗壮的方形柱头,上面覆以莲瓣纹样。栏板处采用的则是传统的宝瓶装饰,意喻“出入平安”。玄津桥下沿河道有可供散步的约一米宽的小道,玄津桥的桥墩呈阶梯状,坚实牢固并且极具艺术美感,具有防幢击、减缓水流的作用。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详细]
  瓮堂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的悦来巷子里,是中国最古老的澡堂,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瓮堂兴起于明朝初年,当时有5处,是朱元璋为解决20多万修缮城墙的民工洗澡问题修建的。瓮堂内部,顶上两个蒙古包样的“瓮”拼成“8”字形,“瓮”下面是浴池。600多年来,它承载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洗澡回忆。瓮堂的身世充满传奇色彩。坊间流传了两种关于它来历的说法,一种如上文所述,瓮堂是朱元璋造城墙时,为了解决20多万民工洗澡问题,才建的。明初朱元璋为在南京建都,从全国抽调大量民工来建造城墙。民工们终日劳累,汗湿衣裳,不能洗澡,满身虱蚤,浑身疥疮,苦不堪言。朱元璋知道以后,向大臣们征询良策。军师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