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大院为寒亭区一片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古建筑群,是“老寒亭街”望族于姓家族的祖宅。它位于寒亭城区东侧浞河岸边寒亭街办寒亭二村,共有明清四合院20余套,占地5000多平方米。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于家大院始建于明代末年,大规模扩建于清中后期。清康熙年间,于氏十三世祖“现龙”由西于家庄子村(今朱里镇河滩社区)迁至寒亭,去世后仍殡回原驻地。此后,现龙之侄十四世祖“际昌”继迁寒亭定居,此为于氏家族来寒亭定居的一世祖。此后子孙延绵,历代相传,至十九世于学濂任“翰林院待诏,诰授奉政大夫”。于学濂的从兄于学经为“卫千总,诰授武略佐骑尉候补守府”。于学濂的长子于占鳌为……[详细] |
潍县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年代为1948年。2013年10月10日,潍县战役指挥部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寒亭前埠下古文化遗址位于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镇。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06年12月7日,寒亭前埠下古文化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寒亭会泉庄遗址位于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会泉庄村。年代为商-汉。2006年12月7日,寒亭会泉庄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杨家埠年画旧作坊寒亭区寒亭街道西杨家埠大观园内,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杨家埠年画旧作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潍县战役指挥部寒亭区固堤街道东常寨村西,年代为中华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潍县战役指挥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禹王台遗址位于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禹王台村,年代为周至汉。2015年6月23日,禹王台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狮子行遗址位于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汉。遗址高出周围地面4米左右,面积1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米左右。曾进行试掘,清理面积100余平方米,发现墓葬9座,灰坑7个,采集和出土遗物有陶器164件,石器17件,骨器10件,陶器有泥质和夹砂两大类,泥质陶略多;陶色有黑、灰、红、白、黄五种,以黑陶数量最多,灰陶次之;多素面,常见纹饰有弦纹和附加堆纹,还有竹节纹、镂孔、网格纹、压印纹等;有彩陶;器形有鼎、鬶、甗、豆、盆、高柄杯、缸、盂、盘、壶、罐、尊、器盖、纺轮等。主要属龙山文化遗存,下层有大汶口文化遗存。2015年6月23日,狮子行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详细] |
鲁家口遗址是古遗址名,山东潍坊市境内,位于寒亭区政府驻地西北,距鲁家口村西南1公里处,东距白浪河故道0.5公里,西离白浪河2公里,北望渤海岸31.5公里,现属寒亭区开元街办。遗址地势较高,周围平坦,从地面散布的古代陶片及灰层看,面积约4万平方米。遗址地层叠压关系比较清楚:第一层为耕土,第二层为战国时代文化层,第三、四层为龙山文化层,第五、六、七层为大汶口文化层。从遗址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分析,大汶口文化层叠压在龙山文化层之下,这说明大汶口文化层比龙山文化层早,也说明这两个文化层具有承继关系;从遗址的遗迹和遗物分析,此文化遗址系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制社会以至战国时期的遗存。该遗址现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详细] |
一孔桥位于潍坊市寒亭区高里镇一孔桥村(也称一空桥村)南。桥为东西向,横跨于大圩河故道。始建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金代桥石拱。全石结构,由楔形青石砌成一大券拱,故名一孔桥。桥面宽4.7米,高5米,孔洞跨径5米。桥面雕有神话传说中“八仙”人物张果老骑驴的蹄印、柴王推车的辙沟。桥两侧雕有界格图案,拱额北雕龙首,南雕龙尾,势若逆风奔海。桥券下有金明昌三年题记两则。从公路上望去,一孔桥被半圆形的矮墙围着,桥周围的路面铺着大理石地砖,西面有一棵洋槐树相伴。来到桥边,能够看到背面桥头上有一块有些残损的龙头,但是仍然能够看到古代人精巧的工艺造型。桥下有年后人们祭祀后残留的纸灰,还有一些垃圾陪伴。纵观一孔……[详细] |
寒亭西杨家埠木版年画旧作坊位于潍坊市寒亭区西杨家埠村。为明、清古建筑。2006年12月7日,{标题}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