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兰州市旅游

兰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在多数兰州人的心目中,兰州只有滨河路上的那一座白云观,其实不然,兰州市有两座白云观。城关区滨河路中段的白云观被称为下观;而在七里河崔家崖的一座白云观则为上观。前者观貌依旧,保存完整,为兰州市道教协会所在地;而后者名存实亡,观址全部被毁,现在成了一片耕地。A布局严谨装饰独特的建筑就在日前记者采访时,据当地知情人介绍,崔家崖白云观是私人捐助修建的,解放前这里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到了临近解放时还被称作为“吉寿乡”、“吉寿堡”、“秀川堡”等,当时-部队长时间驻扎在白云观里,但一直没有遭到毁坏。到了文革时的1967年——1968年间遭到了拆除,大部分的木材修建了当时的10个村委会,有一部分被当地……[详细]
  分布于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天祝县、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金昌市永昌县,张掖市山丹县、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酒泉市金塔县、肃州区、玉门市、安西县、敦煌市等地,东起永登,西止敦煌,跨越5市15县区,连延千余公里。是为防御匈奴南侵而修筑的军事设施。 其走向可分东西和南北两条,东西向,首起兰州市永登县县城西北六公里之中堡乡邢家湾,沿庄浪河西行,过天祝境,达古浪,北行越凉州,经民勤、永昌、山丹、张掖、玉门、临泽、安西至敦煌。南北向,首起张掖市甘州区,沿弱水(又名黑水、额济纳河)北行,经正义峡、入金塔,直抵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海,与内蒙北部长城接。又金塔县境自鼎新向西,经酒泉、玉门花海以北,与安西接……[详细]
  兰州府文庙又称兰州孔庙、圣庙。清乾隆三年设立兰州府,为此,兰州孔庙又称“府文庙”。府文庙坐落于兰州城的南门内,西临酒泉路,南临城墙根文庙巷,东临曹家巷,北临武都路,也就是现在兰州二中的校园内,占地达30亩。于兰州府文庙,在《甘肃新通志》中记录了它的建立年代——文庙在府治东南,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知州姚谅建,为州学。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县学,明洪武八年(1375)知县黄镇重修;正统十三年(1448)复为州学;指挥李进重修;嘉靖三十八年(1559)兵部副使彭灿、万历二十九年兵部副使荆州俊屡修。从历史记载当看出,兰州府文庙在1345年时就已经存在,迄今有近700年的历史。兰州府文庙经过历……[详细]
  白塔山建筑群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白塔山公园内。保存有白塔寺、三星殿、法雨寺、三官殿、凤林香袅牌坊、云月寺6处明、清建筑和1558年迁建、新建的一台“九曲安澜”敞厅(包括与敞厅相连的一、二台的亭、廊)、二台牌坊、三台大厅,以及凸起于峰峦之上的百花亭、迎旭阁、喜雨亭、驻春亭、五角亭、六角亭、东风亭、金山大殿十组建筑等,建筑面积约3021.2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7826.19平方米。 白塔山因山顶明代白塔得名。建筑群始建于元代,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之后,明景泰及清、民国四百余年间,依山就势,建起三星殿、慈恩寺等十余组建筑(其中金山寺等已不存);1958年,市政府将兰州旧城改造中拆除的部分……[详细]
  兰州水厂(现名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水厂)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厂区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67万平方米。兰州水厂是整个兰州供水系统的咽喉,在兰州市的供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厂内主要生产构筑物有上下游斗槽式预沉池、上下游一级取水泵房、上下游操纵室、加药间;18座直径100米辐流式沉淀池,其中上游取水构筑物建于20世纪50年代,全部由前苏联设计。兰州水厂是国家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配套项目之一。主要是为解决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兰州热电站(厂)、合成氨厂、合成橡胶厂四大苏联援华建设项目工业生产用水及兰州市人民生活用水问题,1955年由苏联政府帮助设计并提供主要供水设备而建……[详细]
  皋兰县文庙又名兴文社,原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中段南侧延寿巷,清康熙时为靖逆侯张勇宅,乾隆五年(1740年)改为皋兰县文庙,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设兴文社。2002年迁至兰州市安宁区九州台前山树木园。 建筑群坐北朝南,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明伦堂,大成殿,尊经阁,崇圣祠,后门。明伦堂和大成殿之间东西两侧为东西配殿,大成殿和尊经阁之间两侧建有礼、乐亭及曲廊。东围墙向院内悬挑出檐,院墙上嵌有“孔子圣迹图”线雕石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6600平方米。 主要建筑明伦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琉璃悬山顶,前出三间卷棚顶抱厦,前檐柱间及后金柱明间装置……[详细]
  金崖古建筑群分布于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境内,位于黄河一级支流苑川河中下游。金崖古建筑群主要由金崖驿站、周家祠堂、三圣庙、手工水烟作坊(福元泰烟坊)、永丰金氏家祠、郑家祠堂、黄家祠堂、谈家祠堂、张氏家祠、金崖金氏家祠、岳氏家祠、白马庙等12处古建筑组成,分布在金崖境内苑川河两岸的河谷阶地上绵延12公里的范围内。其中,三圣庙及周家祠堂于199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古建筑于200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崖毗邻省会兰州,是丝路古道上货通东西的旱码头。明清以后,金崖逐渐成为兰州水烟的主产区和集散地,水烟业的兴盛,使金崖成为苑川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大批祠堂、庙宇、驿站、会馆和四合院……[详细]
  张一悟故居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一社一号,始建于清末,院落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68平方米,现存大门、夯土院墙、北厢房8间,建筑面积63平方米。院落平面呈矩形,四周为院墙,门开东南角,保存基本完好。张一悟故居是张一悟幼年成长的地方,也是见证张一悟在甘肃开展革命工作的历史纪念地。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一悟墓位于榆中县城关镇兴隆山栖云峰山麓,修建于1951年,坐西朝东,由墓碑、墓冢和围栏石柱三部分组成。墓碑由中共甘肃省委员会、甘肃省人民政府立。陵墓占地面积88平方米,所占地形近似圆形,直径约10.6米。张一悟,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创始人之一,1895年3月3日出生于甘肃省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19……[详细]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发源于青海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入甘肃省兰州市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工程跨越甘青两省四市六县(区),穿越崇山峻岭,工程艰巨、施工条件复杂、规模宏伟、投资巨大、效益显著。全部工程包括渠首引水枢纽,总干渠,东一、二干渠、电灌分干渠、黑武分干渠、69条支渠及斗渠以下田间配套工程。干支渠长达1000多公里,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工程建筑物繁多,以隧洞群为主要特征,分干渠以上主体工程有隧洞142座,隧洞总长135.58公里,倒虹吸3座,长1.75公里,渡槽44座,长11.75公里,支渠以上共有各类建筑物4500多座。主体工程量2740万立方米。总干渠全长86.84公里,……[详细]
  又称白衣庵塔。在兰州市庆阳路,因塔建在白衣寺中而得名。白衣寺内原绘有白衣大士像,尊奉白衣菩萨,寺初建于明崇祯年(公元1631年),后经多次战乱,只有寺塔保存到今天。白衣寺塔为实心砖塔,高约30米。塔基呈错牙式方形,长、宽各7米,高2.8米,四面镌刻花卉图案。塔身下部呈覆钵状,高约8米,最大处直径为6米。正南与塔基连接处开一佛龛,原龛内供有三佛像。塔身上半部为八角形锥体,高18.5米,共做密檐12层,层数为偶数,在国内罕见。每层每面各开佛龛1个,内各塑佛像1尊,共计96尊;每层每角悬挂风铃1个,共计96个,塔刹高约1米,形若宝瓶,以外镀铜的金属做成。塔前有清代改建的大殿,后为新建仿古式三层楼,1……[详细]
  高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即公元1785年,是高氏第九世先祖高秉信发起修建的。它是青城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家祠。高氏原系山东渤海园园村人,明洪武年间,高氏始祖克尊兄弟三人随肃王来到甘肃,两位兄弟战死在河西疆场,克尊便携妻带子来到青城定居。高氏祠堂由山门、前过厅、后过厅、厢房、大殿等建筑物组成。高氏祠堂是明清时期独有的悬山式建筑,一层一层,逐层增高,以示高氏子孙步步高升;后过厅与厢房相连,不仅建筑独特,而且寓意深刻,以示高氏后人互相扶持,共同进步;高氏祠堂的门庭柱数为九,九为个位数字中最大,在青城用九根柱子的只有高氏祠堂,寓意高氏后代上得庙堂,位及人臣;院中青砖铺地,就是希望高氏后人平步青云……[详细]
  蒋家坪遗址位于永登县河桥镇蒋家坪村。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马厂类型共存的遗址。遗址一处在村南约800米处,面积约4.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暴露有房址和灰坑。1974—1975年甘肃博物馆曾进行过部分发掘,出土陶器以泥质橙色陶为主,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纹样有弧线圆点纹、平行线纹,器形有罐、盆、瓶。属马厂类型的彩陶纹样有圆圈纹和网格纹,器形有壶、瓮和杯。出土石器有斧、刀、凿、砍砸器、石弹丸等,另有骨、角器等。另一处在村北约1公里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8米。采集陶片有泥质橙黄陶、红陶和夹砂陶,纹饰有刻划纹和附加堆纹。彩陶纹样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有平行线纹……[详细]
  大沙沟遗址位于永登县城关镇五渠村西北约800米,庄浪河西岸二级台地,北临大沙沟,西依将军山。地表东高西低,北部地势下凹,整个台地地势较为平缓。遗址南北长500米、东西长4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遗址中部有一条贯通遗址南北的水渠,水渠南端东侧断面上可见文化堆积,文化层长约18米,文化层厚0.18—0.45米,距地表0.9—1.3米。地表均有陶片分布,地表采集到的标本,可辨识的器形有罐、盆、钵等,彩陶纹饰多为黑、红两色的平行线纹、折线、宽带纹等,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该遗址于1958年发现发掘,出土文物有单孔石刀、石凿、双耳罐,现藏永登县博物馆。大沙沟遗址对研究永登庄浪河流域新石器文化聚落分……[详细]
  柳合山堂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五星坪。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是清代陕西著名儒商柳兆甲驻兰州的私宅。原位于城关区柏树巷,上世纪五十年代迁建现址,由后裔居住使用。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490平方米。坐东朝西,四合五天井,三堂五厦,由堂屋、耳房、厢房、倒座、门厅组成。整组建筑布局合理,尺度比例适宜,工艺精湛,是这一时期民居建筑的杰作和代表,对研究晚清时期兰州的商贸史、民居建筑特征、建筑文化及工艺技术有重要价值。2014年被七里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米。……[详细]
  西北师范大学校门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该校源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和“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后迁往兰州。1958年,学校划归甘肃省后,修建了现存的校门,一直沿用至今。校门为砖混结构的四柱三间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简洁朴素但不失庄重,通面阔19.18米,通进深1.9米,通高9.22米,占地面积31平方米。方形门洞中间高,两侧低。平面与立面均为“三段式”构成,其中平面为“次-主-次”的次序,立面为“勒角-柱身-檐部”次序。西北师范大学校门是甘肃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重要产物和历史见证,是兰州市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比较独特的纪念建筑物。……[详细]
  兰州黄河母亲雕塑位于滨位于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得“优秀奖”。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4月30日雕成,系一长6米,宽2.2米,高2.6米的花岗岩圆雕,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详细]
  天齐庙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徐家山森林公园内。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嘉靖十二年(1533)重修。原址位于城关区张掖路山字石,1988年因旧城改造迁建现址。依原布局分布,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山门、中殿、后殿组成。其中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顶,前抱厦勾连搭。比例适宜,造型美观,气势宏伟,保留了早期建筑特征。1984年被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庙围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详细]
  甘肃举院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临夏路北翠英门。是陕甘总督左宗棠为解决甘肃乡试,经批准陕甘分闱而于承兰州翰林曹炯募银修建的。光绪元年(1875)建成。原占地13万平方米,坐东朝西。现存观成堂和贡院至公堂。观成堂占地323平方米,坐东朝西,面阔三间(19米),进深三间(12.5米),灰瓦歇山顶,高14米。至公堂占地600平方米,坐东朝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十六檩四步廊悬山式,高15米,青瓦顶,前檐用一翘一升斗拱,不用座斗。门楣悬左宗棠书“至公堂”木匾。陕甘分闱与甘肃举院的建立,为发展甘肃文化事业起了很大作用。……[详细]
  二十里铺大坪遗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八里镇二十里铺村南侧的二级台地上,台地北部有一条大致呈南北向的沟壑将遗址分成东西两部分。遗址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850米,分布面积约25.5万平方米。台地中东部断崖上存在多处房址和文化层遗迹,堆积厚度约0.3—0.8米,距地表深约0.7—1.1米。目前采集的各类标本有残石器、动物骨骼、陶片等。陶片有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可辨识器型有双大耳罐、高领折肩罐等,纹饰以绳纹、篮纹为主,属齐家文化遗存。该遗址面积较大,保存相对较好。……[详细]
  河口古民居位于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明至清民居建筑。由37处性质不同的建筑物组成,其中祠堂5处,商铺3处,大车院1处,民居院落26处。建筑材料以土、木、石材为主,多为抬梁式建筑,屋面坡度平缓,装饰以前廊或檐下木雕为主。河口古民居建筑群是兰州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建筑,与青城、金崖民居共同构成了兰州古民居体系,各具特色,对研究我国西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民居文化、乡里社会结构、家族演变、人民生活等有重大价值。包括河口南街42号、河口南街44号、河口南街4号、河口南街13号、河口南街19号、河口街27号、河口街13号、河口街5号、河口街12号、河口街19号、河口街昌荣商店、张公祠、河口东门外72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