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昚虚墓是盛唐大诗人刘昚虚殁后所葬之墓,座落在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庙庄坪对面云山垴的山坡上,三脚金星,未丑向。据县城16公里,1982年3月被县文物干部发现,现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墓建有石碑道口,未起墓堆。虽经多次被盗挖,但石匡墓碑尚存完好。因墓依山体而葬,中间平坦,但墓碑却在道口前,墓碑上中间镌刻有“唐进士刘讳昚虚,字全乙,号易轩大人(靠右写母项氏)之墓。按分析此墓应是刘昚虚与其夫人合葬之墓。碑的右边镌刻有“晚唐礼部侍郎、家晚允章拜题,并撰写赞文”。左边镌刻有“男宾人,旅人后裔蕃衍不及备载,腾空长冈上谼支裔重立,卜葬桃源云山垴未丑向,大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岁寒食日公立”。……[详细] |
位于靖安城东北的17公里的仁首镇棠港村,系明代所建的牌坊式门楼,高7米,宽15米,用青砖,青石,麻石,红石砌成。门楼上方刻有“恩荣”二字,门楣上刻有“文林第”三字,并有各种石刻花纹图案。该门除少许损坏外,其他均好。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雷家村位于距靖安县城以东十五公里的仁首镇西南方。雷家村的古建筑群有两种,一是古代民居,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民居由青砖砌成,结构大致相同,长方体,每一幢房子,高十多米,长三四十米,宽二十来米,徽派建筑风格。民居之间的小巷,都铺上了青石板,“雨后天霁,湿不沾鞋”,可谓小巷深深;二是保家楼,保家楼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保存完好,据说全国保存如此完好的保家楼仅存两处,雷家村保家楼是其中之一,另一处在四川省,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详细] |
郑家坳古墓葬群位于靖安县城以西,约15公里,水口乡来堡村郑家组。古墓地位于两条溪流交汇的三角形地带山坡高地上,岗顶平坦,高出现在稻田2—4米,一条西东方向公路卧于墓地之上,周围有数百名村民散居。这里土地肥沃,植被繁茂,雨量充沛,很适宜人类耕作生息。稍远处有众多小山丘坡,高度从10米到50米不等。北面山较高,南面较为空旷。郑家坳墓地是江西境内最早发现的一处台地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墓地遗存,距今约5000~5500年,面积约5000平方米(公布保护面积3500平方米),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土坑竖穴)34座,出土器物200余件。它填补了我省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上的一项空白,并为研究我省新石器时代晚期考……[详细] |
况钟墓,是明朝清官况青天的陵墓,位于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的神仙山万家尾。始建于1383年,1966年8月“破四旧”时被毁。1983年为纪念况钟诞生600周年,靖安县政府决定重修况钟墓,重修的况钟墓已不在原址,而是在县城森林公园内况钟园林园门左侧松林中,墓基高1米,陵基周长10米,墓室面积12平方米,墓室深2米,悬棺高1米,占地200平方米。墓仍分三级:一级为八字式墓碑三块,高低错落的花岗石柱相连,碑面镌刻“明敕中议大夫苏州知府擢升按察使司署知府事况钟之墓”;二级为椭圆形墓,高1米,用花岗石砌成;三级为墓志铭3块,高2米,由石盖顶、波形石条、石点组合。墓边修有一亭,名“清风亭”,高3米,六角六柱翘……[详细] |
位于靖安县东源乡丫髻山,创建于南宋,兴盛在元代,至明代衰落。据中源乡脑上村《胡氏宗谱》记载,南宋中期,当地胡文靖在丫髻山始建瓷窑。窑址在垴上以西3公里处,距县城86公里。窑址有上山和下山两处。上山多为覆烧组合瓷器残片遗存。下山有覆烧堆积与迭烧遗存。丫髻山主烧青白瓷,也有部分青瓷,产品多为民间日用器皿。胎骨细而坚致辞,呈淡灰色。青白釉泛青灰,主要器形有杯、碗、盏、罐、盆、高足杯等。……[详细] |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仁首乡棠港大队牌楼赵家,村民称之为“牌头”,今存古建筑群,其核心部分为一个矩形的大院子,为云山世第。云山世第是村子的中心,村子里的房屋围绕着这座祠堂而建,形成了“四街八巷”。由于房屋密集,屋檐相靠,过去在街巷里行走,可以“晴天不见灰,雨天不湿鞋”。在云山世第中,最古老的部分并不是处于中轴线上的祠堂建筑组群,而是处于北侧的一路二进住宅建筑。村民称北侧的一路为“老屋”,都说是先建了老屋才建的祠堂。根据相关专家调查结果显示,老屋的建造时间的确早于祠堂,由此可知这是一个先建内部住宅、后建外部围墙或围屋的围合式建筑群。相传,迁徙到这里的赵氏家族有三兄弟,牌楼村是其中一支。其他两支,则分……[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