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范堂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是清朝官员、著名抗法英雄杜冠英故居。希范堂建于清光绪11年(公元1885年)间,距今有120多年历史,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希范堂主体建筑三进三开间,砖木结构,左右两边有厢房,后进为3间走马楼。堂内的斜撑、雀替、梁托等均雕有龙凤、狮子等飞禽走兽和花草图案。后进正面均用格子门构成装饰,门肚板上刻有家训名言,均为劝导世人训诫子孙箴言警语,富含-哲理。前厅中堂悬有一块金面匾额,上 书--“希范堂”3个遒劲行楷大字。该堂正面宽18.8米,进深29米,檐高8.2米,建筑面积728.12平方米。杜冠英,原安徽太平县泾阳卓村(今属黄山市黄山……[详细] |
岩寺文峰塔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北郊的原入村口又称水口塔或岩寺塔,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在通往岩寺高速入口的公路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塔的全貌。该塔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寺文峰塔始建于明嘉靖23年(即公元1544年),为里人郑佐倡建,历时十五载。郑佐,字双溪,徽州岩寺人(所以上文称里人,乡里的意思),是明代正德甲戌进士,官至贵州右参政。郑佐为建此塔确实费了不少心血,从设计到落成花费15个春秋,耗资四万多两白银,每一层由哪些人捐献统统铭刻立碑。仅塔心木一项,就访遍了全县诸山,最后还是在黟县渔亭大圣山觅得的。这株高13丈的巨材,从伐倒到运来岩寺,百把里地就整整花了三年。为铸造塔顶的葫芦宝瓶,他……[详细] |
慈光阁古称朱砂庵,原为法海寺,明嘉靖间(1522—1566),玄阳道士居此,题额“步云亭”。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普门僧来此,改法海禅院。神宗敕封“护国慈光寺”,皇太后赐以佛经、佛像、袈裟、锡杖、钵盂等物,盛极一时。曾是徽、宣两州禅林之首。清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和尚(弘仁)和国画大师石涛均曾居此。后寺毁。原址尚存部分楼房,建国后建为宾馆。其上有含沙岭,岭上有妙之亭。金沙岭后是立马亭,立马亭上可见立马峰摩崖大字:“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十字。现在的慈光阁已经辟为黄山博物馆。……[详细] |
黄山古观景亭,初始于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居黄山,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后,寺院亭阁数量渐多。亭阁集揽胜、休憩、避雨诸多功能于一体,更兼点缀景观效应,是景区观光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据黄山旧志记载,黄山曾有历代亭阁40余处。以此推算,平均约1.5公里山路即建有一处亭阁。然时至今日,古亭阁多已湮没。现存完好年久之古亭多建于民国时期,尤以排云亭、立马亭、松谷亭及翼然亭最具代表性。其材质或施以花岗岩料石,或配以砖木,彰显出黄山地域建筑之特色。其选址或踞峰倚崖,或盘岩临水,独出心裁,适得其所,各具形制,斐然成章。不仅如此,名人游踪或题额,还为一些古亭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使之成……[详细] |
观瀑楼及听涛居位于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其建筑初始于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居黄山,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后,寺院亭阁数量渐多。然历经风雨和时代变迁,如今这些古建多已湮没废圮,仅存慈光阁等少量遗迹。现存完好年久之建筑,多为民国时期所建,其功能主要用于观景和提供食宿。坐落在温泉景区的观瀑楼、听涛居及白龙桥,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不仅如此,这些建筑更因人文因素,起到了见证黄山乃至中国历史演进的作用。如观瀑楼上,邓小平纵论改革开放为黄山开山壮行;正道居里(即今听涛居),张学良无悔西安事变以人间正道沧桑。两处史迹现已成为黄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
三甲祠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城区六角楼广场东侧,年代为明。三甲祠又名世德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每年腊月二十三晚,是祠堂祭祖之时。祭祖膳桌摆列36桌,每桌系红帷,点一对红烛,共72支红烛,所有梁钩上挂有大小宫灯、琉璃灯,烛火融融,红光一片,着实可见其气象之不一般。三甲祠大门前,隔月湾河,有一座同样高大巍峨、雕琢精致的楼阁式牌坊,名“皇华一品坊”,为明代中期的进士崔廷健而立。崔廷健有著作《皇华集》传世。三甲祠西有东平王庙,东平王庙西有关帝庙。关帝庙在今省直库粮库西大门西侧2019年,三甲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甘棠崔家镇守月弯河风水的村口亭,配有锁桥、钥桥各1座,并有铁链和石桩栓锁。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崔宪按参加北京皇宫修建的太平艺师毕昌带回的图样捐资修建,八角;17块青石浮雕则出于青阳—艺师之手。因毁于火,明崇祯四年(1631),崔应兆重建,改为六角,俗称“六角楼”。清嘉庆八年(1803)、光绪八年(1882)、民国初年均重修。1981年、2001年安徽省文物局和黄山区人民政府拨款大修。1984年7月黄山市(原太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弦歌里廊桥建于明代,0-建于清代,是黄山区保存完好的唯一的廊桥。该建筑为一进三开间二层0-,面阔13米,进深6米,高7米,占地面积66.825平米。其下石拱桥2米高、4米长、6米宽。阁面东南,巷棚硬山式,两旁有封火墙。主楼一进三开间,木架结构穿斗式,黟县青大石块砌,圆柱方梁。无隔板,外墙石灰二楼三间,中有隔板分离。观音阁是黄山区保存完好的唯一建于桥上的廊桥与佛阁相结合的古典建筑,外观是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东侧立有三块石碑,记载了当时修路、补桥、兴修水利的功德,对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保护范围:四周墙体外,东、南、西、北各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30……[详细] |
知还山庄位于黄山区耿城镇沟村村由当地徽商谭芝屏所建。民国9年动工,民国16年建成。山庄内建有花园、庭院、水池等。主楼外部为西班牙建筑形式,内部参入徽派建筑的元素,坐北朝南长方形两层楼。面阔12.8米,进深24米,楼高12米。建筑面积614平方米。保护范围:四周院墙外,东10米,南10米,西20米,西北角8米,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30米。……[详细] |
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苏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重建于清同治年间。该祠三进,进深38米,宽15.3米。前进门厅为五凤楼式,檐下木构件雕有人物、山水、楼台亭阁等图案,雕饰精美;第二进两边墙上绘有山水壁画两幅和忠、孝、节、义4个黑漆大字;第三进寝殿台基前立石栏与两边台阶相接,有青石浮雕栏板7块,石狮子望柱8根。现祠堂基本保存完好。……[详细] |
箬岭与旌歙古道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歙县、宣城市旌德县,年代为隋—清。2019年,箬岭与旌歙古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谭家桥战斗旧址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年代为1934年。2019年,谭家桥战斗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三口汪氏宗祠位于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年代为清。2019年,三口汪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必吉岭古道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年代为明清。2019年,必吉岭古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麟凤桥黄山市仙源镇水东村横跨麻川河,为五孔石拱桥,桥长91.6米、宽7.1米、高12米。桥南侧有石经幢一根,地面刻一枚钱纹。麟凤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竣工,清光绪五年(1879年)曾维修过。该桥系一座单曲拱形石桥,全青麻石垒筑,六墩五孔,长91.9米,宽7.65米,高12米。整座桥有34对石柱,两头有2对抱鼓石,桥中间两边石护栏上皆有碑刻。桥南端左侧有石经幢一根,旁边地面青石刻有钱纹一枚。板石潭石刻年代为明至民国时期,由五个石刻题诗、一尊石刻佛造像组成,面积为220平方米。……[详细] |
上海黄山茶林场场部大楼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年代为1955年。2019年,上海黄山茶林场场部大楼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