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旅游

泉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位于黄塘镇接待村许田自然村顶庭山上的施世纶陵园系施琅之子清代曹运总督施世纶的墓葬,园内有石羊、石虎、石马、石将军各一队,“钦赐祭葬”石牌坊一座、“渝祭碑”一块、“勤劳索著”亭一座。两座陵墓相隔不到3公里,墓后、左右均冈峦起伏、绿树成荫、景色秀美,乃历代风水宝地。……[详细]
  衙口施氏大宗祠又称浔海施氏大宗祠、浔江施氏大宗祠,位于晋江市龙湖镇钱江村(衙口村)。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施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背倚万寿宝塔,右挹闽海碧波,左襟灵秀余脉,前布池塘七口,状犹七星拱月。并与鳌城、狮峰隔瀛侧对,互为鼎立,灵秀钟毓,蔚为大观。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施氏大宗祠坐北朝南,系五开间三进带护厝,前设石庭,后附花园,系典型闽南硬歇山顶皇宫式建筑,整座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木构架。中轴线由照墙、前埕、大门、中埕、前厅、后埕、后厅组成,左右有两廊,左边有火巷隔开,还有一……[详细]
  朵桥土楼又称聚奎楼,坐落在村南安市金淘镇朵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朵桥土楼,不仅规模宏大,建筑技艺也十分精湛,因而被世人称誉为“有朵桥富无朵桥厝,有朵桥厝无朵桥富”。后来,这句话也逐渐演化成泉州俗语,在闽南各地广为流传。朵桥土楼是一座方形土楼,建于清康熙中晚期,1939年曾进行局部维修,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持始建原貌。整座土楼坐西朝东,高3层13.6米,南北宽33米,东西深30.8米。土楼内通廊式,每层20间房间,共60间。土楼东面设一个大门,南北两面各设一个小门,门顶部设有防火灌水道。土楼第一、二层由花岗岩石砌筑,第三层由三合土夯筑。土楼属穿斗式木结构,屋顶四角桥翘脊,双面倒水,屋盖瓦片上每隔……[详细]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为宋元时期留存下来的古铁矿冶炼遗址,是泉州乃至福建重要的冶铁场地。根据考古结果,下草埔遗址面积约一万余平方米,发现有炉底、炉壁、冶铁炉渣等冶铁遗迹、遗物。部分探方已揭露至炉渣、木炭屑、黏土、石头形成的锈蚀板结层,可以确定下草埔遗址为宋元时期冶铁遗址。目前已发现10余处的古矿洞遗迹及2处烧炭遗迹。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泉州冶铁历史发展的历程,反映出宋元时期泉州经济的繁荣景象,为研究古泉州(刺桐)史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详细]
  围头八二三炮战遗迹战地坑道、1—4号炮台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年代为1958年。1958年8月23日,海峡两岸爆发了“八·二三”炮战,离金门仅5.6海里的围头村是主要战场之一。战地坑道、1—4号炮台均位于围头半岛面向金门的滨海地带,均由花岗岩条石砌筑,坑道长度400多米,炮台呈喇叭口,对应的方向有通道连接指挥所及出口。围头民兵哨所为附属文物。……[详细]
  东石寨年代:清座落地点:晋江市东石镇白沙村简介:东石寨,为清初郑成功整军练武之所。依山临海,平面呈长方形,现存石砌寨墙长30多米;两个寨门为清康熙十六年(1677)建,东“得胜门”,西“镇海门”;寨内有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附属文物白沙城遗址,位于东石寨对面,由“国姓城”和“虎耳港”组成。顺治十二年(1655),郑军与清兵在此激战。现尚存白沙城残墙、国姓井和饮马槽,并屡有刀、戟、炮等兵器出土。保护范围:东石寨:寨东面向外延伸25米,西面向外延伸20米,南门向外延伸10米,北面向外延伸40米;白沙城遗址:东至白沙村,西、南、北各至海。……[详细]
  古城泉州有个奇特的古迹,那就是远近闻名的石笋.这奇特的石笋,位于泉州市区新门外晋江北岸的浮桥黄甲街的龟山之上;石笋乃用五段圆柱体花岗岩雕琢垒叠而成,下段较粗,上段较细,末端略作尖锥状,其状如巨笋耸立,故俗称石笋,其南为晋江下游,滔滔江水从有笋旁边迂回而过,奔泻入海.因这段石笋之故,这段江水也别名笋江。而石笋西南侧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的浮桥临漳桥,也因此而别称“石笋桥”;石笋纯由白色花岗岩经简单加工而成,形状古朴,保留了原始的天然状态.据《泉州府志》载:北宋大中祥符四年(l0ll年)泉州太守高惠连曾经“以私愤击断石笋”。由此可推知,北宋之时,此物早已有之.石笋自被高惠连击断之后,直至明……[详细]
  韩偓墓位于南安市丰州镇九日山东北的环山村杏田自然村葵山之麓,距村约150米,为唐末诗人韩偓墓。仙岭德兴堂于1937年开始兴建,1941年落成。 仙岭德兴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34.13平方米,建筑面积1068.51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二进砖石木结构,由前埕、门厅、两厢、正厅和东西护厝等组成,共有32间房,5个天井。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设有神龛,祭祀祖先牌位,正中悬挂有“德兴堂”牌匾一方,系国民党元老林森所题。堂内还有于右任、梁披云等多位知名人士的题字。 2020年11月,仙岭德兴堂被列入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建筑及门庭、花台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江上塔,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明、清代遗迹,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身由下部的六角三层仿楼阁式石塔及上部的九层幢式石塔组成,层层收分,通高12.5米。江上塔,明万历年间(1573—1620)郡守蔡善继始建;清咸丰四年(1854)观察使庄俊元利用泉州西门定应宫内宋代石塔的部分构件重建。塔身由下部的六角三层仿楼阁式石塔及上部的九层幢式石塔组成,层层收分,通高12.5米。底作须弥座,各向宽3.44米,西向设台阶。坐落于晋江南岸,为古代船舶进入晋江水域的重要航标。 保护范围以塔心为中心点,东向外延伸50米,西向外延伸50米,南向外延伸25米,北向外延伸55米至江……[详细]
  玉湖王氏民居,位于石狮市湖滨街道玉湖社区,清代遗迹,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716.5平方米。玉湖王氏民居,旅菲爱国华侨王起沃的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宣统二年(1910)。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716.5平方米。由回向、私塾、石埕、门厅、天井、榉头、两侧风楼、大厅、后轩、护厝及小姐楼、四倒水亭等组成。布局规整,工艺精制。门厅明间壁肚饰有精美石刻及家书家训石刻,体现主人崇德重文家风理念。 保护范围建筑外墙东侧向外延伸20米,西侧向外延伸25米,南侧向外延伸22米,北侧向外延伸22米。……[详细]
  永宁海防石刻,位于石狮市永宁镇永宁社区,宋、明代遗迹。石刻年代明确,书法艺术高超。题刻内容见证了永宁卫在明代海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永宁海防石刻,刻于宋、明。分布朝阳山上,包括宋代状元、泉州太守王十朋所书的“镇海石 ”,明代题刻《自湄州扬帆至永宁登观海亭二首》《奉和大宗公少华先生纪观海亭诗》《永宁卫万户侯干君督屯德政之碑》《卫侯俨峰干君德政碑记》,以及“观海台”“渐入佳境”“趺跏岩”“穿云迳”“池月浸”等摩崖石刻。石刻年代明确,书法艺术高超。题刻内容见证了永宁卫在明代海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 保护范围以“镇海石”摩崖石刻为中心,西南侧向外延伸146米至公园围墙,东南侧向外延伸134米至公园……[详细]
  红四军召开群众大会旧址郭氏家庙,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1929年遗迹。坐西朝东,依山而建,通面阔22.6米,通进深26.8米,二进两落两层四合天井式院落。1984年4月,该旧址被确定为永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郭氏家庙被福建省文化厅收录到《八闽祠堂大全》;2006年9月,被确定为泉州市国防教育基地;2010年6月,被确定为永春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9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党史教育基地;2012年10月,被确定为福建老区革命旧址;2020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纳入全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周边配套“三治融合馆”,与环峰村“党建+居……[详细]
  惠安刘氏民居的地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山北街,具体来说,在团结巷27号。这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景点,被誉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惠安刘氏民居,又名刘望海故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刘望海辞官归里后,朝廷赐予他建造的府第。整个故居占地约4000多平方米,以其独特的“四马拖车”布局而著称,寓意着高车驱马,步步高升。走进这座古民居,你会被其古朴而幽雅的气息所吸引。临街的大门上,刘望海亲笔题写的“侍御总宪”四个大字熠熠生辉,两侧的石狮忠诚地守护着大门。进入府内,你会看到一个长长的缓坡,这是十八级台阶,俗称“十八学士朝莲花”,仿佛让人一步一个脚印,穿越时空,回到了400多年前的明朝。整个故……[详细]
  钱头状元第位于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年代为清。简介:又称吴鲁故居。清光绪年间(1875—1908)建,坐北朝南,自东向西分别由状元第、宅院、书房三组并排建筑组成,厝与厝之间隔有防火巷,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状元第由下落、两侧厢房、正落、后落等组成。正落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宅院由下落、两侧厢房、正落等组成。正落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书房由下落、左右厢房、学堂厅等组成。学堂厅居中,面阔一间,进深三柱,抬梁式,单檐歇山顶,供塾师讲学;余为学生住所。吴鲁(1845—1912),字肃堂,号且园,清末著名爱国诗人、教育家,清光绪十六年(1892)状元。2013年,钱头……[详细]
  厚德堡位于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中期,依山而建,前低后高,整体呈长方形布局,东西长47.65米,南北长50.24米,外墙高约5米,由石埕、堡墙、下厅、天井、厢房、走廊、排水通道等组成,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石拱门高3.27米,门额上镌刻着“厚德”两个浑厚遒劲的楷书。堡内有三进五开间全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带厢房结构的三层楼房,后轩周匝用木栏杆围护。楼房与厢房之间有宽2.39米的环堡排水通道。靠堡墙内侧设贯通式跑马道,周长约300米、宽约3米。堡前有旗杆石,堡外墙正面开一座大门,侧翼一个小门。堡正面两侧各有角楼一座,全堡底层不开窗户,顶层开设有栅栏窗棂的小窗。保护范围……[详细]
  永革桥位于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年代为清、民国。简介:又名山茶桥、永寿桥,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74),桥呈南北走向,廊屋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双坡悬山顶屋面,桥墩为花岗岩砌就,桥面原为五节连接的木板,长度30多米,经常被洪水冲垮。1948年民众捐资,邀请名匠设计施工,设计图样以寿宁县廊桥形制为基础,建成后的桥长26.95米、宽3.82米、桥身高6.5米、拱跨19.15米,两端石台阶连接村道。拱架由纵横交错的杉木杆件搭接而成,全桥不用一根铆钉连接。桥上架设屋亭,桥身两翼有两层雨披,内设木凳。保护范围:桥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永革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铁都督墓位于南安市康美镇福铁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林贤墓,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坐南朝北,三合土构筑,平面呈“风”字形,面宽约50米、进深100米。墓碑刻“皇清海坛总兵、左都督、荣禄大夫加赠太子少保,林公暨一品夫人章氏封茔”。墓前置石雕祭台,五级墓坪,两旁立有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各1对。林贤(1653—1687),字克希,号尊一,福建南安人。曾任福建海坛镇总兵,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随施琅收复台湾。2013年,福铁都督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周边各外延10米。……[详细]
  湖头大成祖宇位于安溪县湖头镇横山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重建。由前进、中进、后进三个部分及走廊和两个天井组成的合院式建筑。宽23米,进深46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后进是主体建筑。祖宇整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精雕细琢,浑然一体。保护范围:向东延伸20米,向西延伸50米,向南延伸20米,向北延伸50米。2018年,湖头大成祖宇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修爵堂位于永春县桃城镇留安社区281号,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唐代,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扩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部分被倭寇焚毁,清乾隆丁巳年(1737)重修,占地面积1257.12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门庭、下正门、天井、厢房、正厅、后轩、后院、银房、过水廊等组成,门庭有旗杆、日月井。五代清源节度使、晋江王留从效和侍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丞相留正,皆出生于此。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修爵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后店总兵墓位于惠安县黄塘镇后店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洪范墓。墓坐西南向东北,依山势而筑,平面略呈“风”字形,占地面积1012平方米。墓室双圹,呈屋式,三合土构筑;墓前辟有三级埕台,两侧分列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八角形石望柱各一对,以及龟趺座和谕祭碑。洪范(?—1706),字寿箕,号仁庵,累官至福建海坛镇总兵。清康熙年间(1662—1722),在平定靖南王耿精忠叛乱、郑经盘踞的福建沿海地区和台湾、噶尔丹都叛乱中屡立战功。2013年,后店总兵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周边各外延3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