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肇庆市旅游

肇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石洞古庙位于肇庆七星岩东北石洞岩,始建于唐初,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修,清嘉庆三年(1798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与石洞岩为一体,岩中有庙、庙在岩洞中,古庙建于0.5米高的台基上,木结构,小型单间殿式,坐北向南,长3米,宽3米。庙内四柱高各为2.1米;前二柱为八角形,石质;后二柱为方形砖柱,重檐,四面斗拱三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石洞岩口增建山门,面积48平方米,无斗拱铺作。1983年重修,部分改为钢筋混凝土梁架。大门上花岗岩石匾额阴刻“石洞古庙”四字。檐柱两根,花岗岩石质,刻有楹联;石柱础为花篮形。庙中所祀为县人周氏塑像,已毁,1983年立玉石浮雕“祥风甘雨……[详细]
  1963年肇庆荣睿纪念碑位于肇庆市鼎湖山莲花峰的山麓登山曲径旁,前临天溪。1963年建。碑坐向东偏北37度,正对荣睿大师故乡日本美浓。碑高2米,宽1.2米,端砚石制作。正面碑文楷书,文为:“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大师纪念碑,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三年十月鉴真和尚逝世一千二百周年纪念委员会敬立。”背面为赵朴初题的《荣睿大师赞》,行书:“矫矫睿师,卓起东陆。倾心弥天,绍愿长屋。十年唐土,行坚志笃。诚感法宗,气惊群俗。屡遘蝇藩,再踬蛟窟。中道舍身,遐方委骨。形谢精存,山川吐馥。智炬东流,命终不辱。功施两邦,永灿朝旭。勉我后人,追彼前躅。”为了保护碑刻,1979年兴建碑亭。亭为唐式钢筋混凝土仿木建筑,造型古朴大……[详细]
  古蓬村祠堂群古民居座落在德庆县永丰镇古蓬村。2001年德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该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成村于清朝中前期。村内现存15座均属陈姓的公祠和一座三层楼式砖木结构太平楼(炮楼)。公祠分别有铉望陈公祠、承天书室、翘庄陈公祠、伯甫陈公祠、宁蕃书室、位素书室、秀枝陈公祠、端岩陈公祠、宜遐书室、仲甫陈公祠、端遐陈公祠、介夫陈公祠、衡望陈公祠、陈氏宗祠、儒锡陈公祠。各祠建筑结构、风格均有同异。有前中后三进或前后二进,均为三开间,各祠雕梁画栋,建筑结构严谨,气势不凡。村内有清代、民国古民居约300座,全部建于前后落差约10米的平缓坡地上,为砖木结构,当地人称“镬耳屋”,纵巷较直,大小巷道……[详细]
  元魁塔在端州区东堤二路,南临西江。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相传力渡头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学、仕途畅通之时回乡所律,故名“元魁塔”。该塔高27米,平面八角形,外观七层,内为十层,属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砖石塔。塔基用石,塔身砌砖,各层于南北两面辟拱门,塔刹的覆盆与葫芦则是铁铸。该塔的造型,自下而上,每层高度按比例递减,塔檐及千座逐层收缩,塔壁外面,各层八个面仍有前人修塔留下的四个“插杆洞眼”。元魁塔虽然矮小,但玲珑清秀,它不但有明代的建筑特色,而且有唐宋的建筑风格,很有研究价值。此外,它与北岸的崇禧塔,南岸之文明塔和卖峰塔隔江对峙,构成“四塔擎天”的罕有景观,实属难得。1984年公布为肇庆……[详细]
  狮岗炮台在端州区北郊七星岩东北的狮岗,建于1920年,是肇罗阳镇守使林虎在肇庆所筑的七座炮台之一。炮台由三个部分组成:岗顶建指挥部,岗上另有两个防御工事。指挥部在岗的制高点,为圆形暗堡,直径2.35米,高l.9米,堡顶丘形,堡内有枪眼、壁龛,南面通道口接坑道,坑道平面为曲尺形,全长24.6米,宽1.5米。岗西北有防御工事,共有暗堡两座,各有坑道连接;岗东北的防御工事则以洼地掩体为中心,呈丁字形;三个暗堡分别在坑道的末端,暗堡的结构与当地其他炮台大致相同。广东肇庆市……[详细]
  明封开大梁宫位于封开县渔涝镇扶学村。始建年代不详,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重建。大梁宫为砖木建筑,单檐歇山顶,屋面平缓,屋檐有升起,面宽、进深各五间,通面宽15.48米、通进深14.8米。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构架,采用月梁、叉手等早期做法。五架梁为抬梁式,七架梁及椽栿为穿斗式。檐柱出一丁头承挑檐檩,各梁节点置如意斗栱承托,平梁上设叉手,下金檩等构件设有托脚,木梁均砍杀为月梁形制,木柱两端略有收杀。柱础为覆莲式样。正檩下的柎檩枋上有“大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岁次丁酉季冬十二月十二日乙卯吉日”字样。1979年封开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大梁宫大殿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详细]
  宝林古寺位于肇庆四会市贞山街道柑榄上寨村。宝胜古寺始建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历代重修,现寺重修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距今已有923年的历史,是四会市幸存的两大著名古建筑之一。主建筑为硬山顶,出檐平缓,形制古朴,在二、三进之院落中设有仿宋特点的“承露”建筑最为异特。寺内墙上今仍存有清代乾隆、道光重修碑记和咸丰重修的石刻门匾,以及众多的梁柱石刻古楹联等;它们不仅记载了阮公佛的历史及传说,也留下了古人精彩的书法艺术和文学作品,值得今人和后人去学习和研究探讨。宝林古寺为四会市内现存的两大寺宇古建筑之一,在当地群众的心目中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详细]
  宋代名臣包拯,在肇庆任端州知郡事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当时居民因长年饮用不洁净的水,瘟疫、疾病时有发生。包拯发动群众在城区开挖水井7口。居民感激包公,将这7口水井称为包公井。肇庆的水井到了清末民初已数不胜数,基本上所有街巷都有饮用水井。由于包公井年代久远,7口井在何处,却鲜为人知。据元末明初郡人董源《义井记》云:“相传郡城包公所凿之井有七:一在府治内。在府治西岳庙旁则第二井也。在县学前街南,俗称义井,则第三井也。其四是分司巷口。其五在广济仓右。其六在北门之左。其七在主帅堂前。”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云:“包孝肃为端州守,尝穿七井。城以内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其在西门……[详细]
  封川古城,坐落于江口镇北山之南,始建年代不详,现址是在明正统十四年(1450年)黄萧养乱,典史陈顺因旧址修筑。此后,该城一直为县治所在地,修葺、改建不下二十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封川、开建两县人民政府曾合署在此办公。1958年冬,封川与德庆并县后,当地人民修堤筑路,城址屡遭拆损。现仅存南门及东西城墙(约400余米)。南城门,呈拱圆形,用红褐色砂岩石块砌成。石块长60~80厘米,宽20~30厘米,厚14~18厘米。拱门宽3.05~3.7米,高3.2~3.76米,内深12.4米。门之上原嵌有“古封州”石匾。(今已佚)据《封川县志》载:古城背北山,东、南。西南临东山河、西江。北有壕堑(深20余……[详细]
  宝胜古寺位于大沙镇安平安一村。宝胜古寺(前身化师台)始建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距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旧寺于元贞元年(1295)落成,至今也有700多年历史,现寺重修于清中晚期,是四会市内幸存的两大著名古建筑之一。因寺内现存的碑刻从元代至清代,流传有序,对研究四会的宗教历史文化有重要的作用。该寺木雕、石雕、灰雕图案优美,工艺精湛,是清中晚期宗教建筑的代表,该寺保留梁公佛真身,一直以来祭祀不断,作为宗教场所存在,有着重要的宗教教育意义。宝胜古寺与柑榄宝林古寺并列一起,为四会市现存的两大寺宇古建筑而称著于世。……[详细]
  大岗村李氏宗祠位于南丰镇尚岗村委会大岗村,始建年代不详,按其建筑形制属清代建筑风格。宗祠为三进四合院布局,坐西北向东南,广三路,中路三间三进,两侧青云巷。总面阔20.8米,总进深32.62米。占地面积1192.26平方米。宗祠有封闭的广场,正门面对广场影壁。广场左右分别立有4对、5对旗杆夹。殿前为牌楼式建筑,歇山顶。呈六柱三门一楼,木石结构,楼饰莲花托木栱。正门上悬“李氏大宗祠”木刻横匾。前殿左右置耳房,梁架结构为五架梁。祠堂中路建筑面阔三间,砖木结构,龙舟脊,镬耳式封火山墙。面阔9.39米,进深32.62米,前后三进,步步升高。前座进深一间。柱础为花岗岩八棱形,雕刻有暗八仙和瑞兽。中座进深三……[详细]
  高要巽峰塔俗称乌榕塔。位于高要市南岸街道乌榕村乌榕山。明天启四至七年(1624~1627年)建。该塔位于旧府衙东南方,为“巽”位,故名巽峰塔。为穿壁绕平座楼阁式砖木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内13层,高39.2米。塔身各层腰檐与平座均以菱角牙子砖与线砖叠涩挑出。塔腔内设有神龛。底层对边距10.25米,开7个假门和1个登上二层的真门。每面门楣,按八卦方位分别用砖砌出八卦符号。塔身和菱角牙子砖抹白灰,角柱、门枋、阑额、线砖-灰。1997年维修。1989年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宋隆基闸位于金渡镇水口村的联安围上。始建于1918年,坐北向南偏东10度。该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面宽16.3米、进深11.2米。闸门为钢铁铸造。宋隆基闸为单孔闸设计,闸孔尺寸为7米×9米,闸门侧墙和进出口翼墙釆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927年7月竣工。工程耗资约62万元港币,由当地募捐集资。主持工程修建是孙中山女婿、时任广东省治河处处长戴恩赛;监工聘请外国人,建筑材料和机器设备统一由国外进口。该闸负责白土、金渡、回龙、蚬岗等镇集雨面积为413平方公里的灌溉、排水任务。宋隆基闸为中华民国时期广东省引进外国技术建设项目,是当时广东省水利计划的重点工程,至今还在为高要白金龙片的水……[详细]
  垌中岩遗址位于封开县渔涝镇河儿口村北面,洞口相对高程15米。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铀系法测定年代为距今14.8万年±1.3万年。1978年发现,1989年发掘,面积12平方米。堆积厚2米。在洞内左支洞胶结堆积0土两枚人牙齿化石,形态粗壮,沟纹和小嵴多,表现出较多的原始性,属早期智人。伴生动物群有6目24个种属,其成员与马坝人动物群基本相同,反映当时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是林木茂盛,水草丰富,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存。200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怀集县立图书馆旧址位于怀集县怀城镇解放中路68号(旧县政府大院内),是为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民国二十四年落成使用,是当时广西省(1952年以前怀集县属广西省管辖)较早建立且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图书馆之一。怀集县立图书馆建筑风格典雅大方,中西合壁的建筑特色,既体现了民族风貌,又吸收了外来文化;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纪念价值,是怀集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文物资源,对研究怀集的文化发展史和城市发展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详细]
  丽先谈公祠位于官圩镇金林村,建于清代。丽先谈公祠为砖、木、石结构建筑,三进三开间,两侧建耳房。中堂前天井内有清代嘉应州(今梅州)广东才子宋湘题书“柑罗园”石匾。丽先谈公祠建筑规模大,有岭南建筑特色,对研究清代岭南建筑艺术有重要价值。1938年抗战期间,肇庆中学曾迁址金林村办学,以丽先谈公祠作肇庆中学校本部,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2001年,丽先谈公祠被公布为德庆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欧村刘氏宗祠位于封开县罗董镇欧村。欧村刘氏宗祠坐北向南,广三路,两侧有青云巷。建筑前有约175平方米的长方形晒地,总占地面积629.37平方米。欧村刘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六年重建。欧村刘氏宗祠是封开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之一,其建筑工艺巧妙地运用木雕、灰塑、壁画等,技艺高超,工艺精湛,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欧村刘氏宗祠在2011年1月被封开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塘角嘴遗址位于封开县杏花镇利宅村塘角嘴山。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面积1. 2万平方米。1982年发现,同年及1990年两次进行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出土陶器釜、罐、豆、盘、鼎足、器座、拍、器盖等,其中鼎足数量多,型式多样。纹饰有绳纹、曲折纹、长方格纹、双线方格纹、方格凸点纹。石器有锛、镞、环、砺石等。陶拍的出现,说明遗址含有制陶工场。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洪村现存的古建筑有莫氏大宗祠、履恕莫公祠、竹斋莫公祠、梅村莫公祠、敏斋莫公祠、尧夫莫公祠、雪峰莫公祠共7间。其中莫氏大宗祠建于明隆庆5年(15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建,面积527平方米;梅村莫公祠建于民国,面积140平方米;竹斋莫公祠建于清代中期,面积268平方米;敏斋莫公祠建于民国,面积130平方米;履恕莫公祠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面积328平方米。莫氏大宗祠是德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北向东南,为砖、木、石结构,总面阔13.7米,总进深38.5米,占地面积527.45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中堂石柱础保留明晚期的建筑特征,中、后堂梁架有明显的清中早期建筑特征,对研……[详细]
  彭泽民故居位于肇庆市四会市城中街道白沙村委白沙村 。故居始建于清末,为普通民居,是砖瓦结构,建筑面积139平方米。故居于1987年由四会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1991年,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提供了彭泽民先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彭泽民先生的女儿提供了彭泽民铜像在故居大厅陈列。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