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濉溪县双堆集南面,总面积106000平方米,东西长368米,南北宽292米,面积10.6公顷。烈士陵园于1976年筹建,1981年10月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落成,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于1988年10月竣工。陵园大门朝东,门内两侧各有一个面积为1250平方米的池塘,宽阔笔直的主干道通往纪念碑。南部的尖谷堆为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也是淮海战役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期间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园内遍植雪松、龙柏、黄杨等风景树木,并有花圃和果园。1995年12月,陵园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陵园被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陵园被中共中央宣……[详细] |
显通寺位于相山龙山、虎山两峰之峪。俗称相山庙,又称显济王庙。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笼,环境幽美。登寺山门奎楼眺望,市区尽收眼底。据清同治八年碑文载:西晋太康五年诏诸侯记界内山川,沛国人郭卿建庙,刻铭曰:“巍巍相山,盘郁穹崇,上应房心,与天灵冲,兴云播雨,稼穑以丰”。唐永徽元年重建。清乾隆二十四年安徽巡抚高晋奏请发帑重修祠宇。民国年间又重修。寺内至今犹存宋、元、明、清历代庙宇的碑刻22方,其中以乾隆皇帝的御书“惠我南黎”恭摹碑和高晋书“渗水崖”碑刻最引人注目。 显通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疏朗。四进大院,院内古柏、银杏参天。有房屋52间,其中山门奎楼3间,宝藏室 3间,走廊14间,东西配房各7间,大……[详细] |
青龙寺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马桥街东南1公里处青龙山南麓,依山而建,座北朝南。此山为徐州山峰余脉,东与虎山对峙,山有九峰,状若莲花,又名九朵莲花山。遥看青龙寺,雨雾缭绕如龙腾空吞云吐雾,虎山状似猛虎,虎视眈眈跃跃欲试,天然形成龙腾虎跃之势。脊沟河环绕于东,闸河蜿蜒于西,依山傍水得天独厚,山环水绕巧妙融合,风光无限令人陶醉,尤让人流连忘返。整个寺院以大雄宝殿为轴线呈阶梯式,结构严谨,错落有序,高低对称,搭配得体,不愧是古建筑中的杰作,让人叹为观止,素有“佛教圣地、人间仙境”之美誉。青龙寺历史悠久。传说初为三国时期蒋干后裔祠堂。现寺后平地上有十余座坟丘叫蒋家林,至今尚有痕迹。现存碑文记载,青……[详细] |
武壮公祠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通体结构为大木殿式,三进两庭院,每进五开间。由照壁、门楼、庭院、厢房、寝室、祭殿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祠内集徽派木、砖、石雕和江南苏式浮雕彩绘之大成,以木雕最为精湛。其梁枋、斗拱、平盘斗、隔扇、梁脐等木构件,由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中进大厅,巨柱驮梁,设计巧妙,气势恢宏。墙基、廊檐及庭院天井地面,均铺设着石板、石条,凿工精细,平整如切,柱基全为雕凿精美的石鼓。专祠内,前堂陈列着吴长庆生前遗物;中进大厅是祭殿,正中是武壮公画像,两则有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亲笔书写的对联:“袍泽渐凋零,仗剑有谁怜我老;鼓鼙太悲壮,登坛犹悔用公……[详细] |
濉溪老街古建筑群位于安徽淮北市濉溪县淮海路西段北侧濉溪老街古建筑位于安徽淮北市濉溪县淮海路西段北侧。群该建筑群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总长650米,宽5—7米不等,全青石板平铺错缝,规格不一,东西长0.8米,宽0.4至0.5米,厚0.25至0.3米,路石拱度为3%,路两侧砌有人行路肩石,以排放面积水。东端接老濉河西堤。建国后,该桥移至北侧,通后大街。其两侧为清代-民国时期建筑,青砖灰瓦,重梁起架,除少数房屋用现代材料修葺外,大部分仍保持原貌,对于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濉溪老城石板街是濉溪历史的缩影,是口子酒文化发祥地见证,对于研究和考证地方史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保护范围:新……[详细] |
【共姬墓(皇姑墓)】位于淮北发电厂内的王姬山南坡。此墓覆土成阜。俨如岗峦,墓地周长324米,坡高60米,占地面积10余亩,其坟下有:“周宋共姬之神道”和“宋共姬墓”碑。“0”初期被砸坏,今无存。墓室的外廓南墙、西墙和部分东墙曾被挖开取石,在距墓室南34米的土层中发现一道东西方向12米长的1米见方的大石砌。在该墓已出土的墓石上发现有带字的墓石数十块,书体均系隶书。从墓葬结构及墓字石的书体考证此墓为汉代大型墓葬,并非共姬墓,但也可能为叠墓,上为汉墓、下为共姬墓。1966年发现带有“吕朱笔”、“看皿宋石”、“山阳玉敬”等墓字石5块。1968年2月14~16日发现有“国王季”、“山阳”、“梧李高”、“……[详细] |
赵集二级扬水站位于烈山区古饶镇赵集社区西200米处,东面有十里长山。1976年动工兴建,1977年完工。扬水站呈东西走向,由雕凿的石块和水泥砌筑的二级调水渡槽上下石拱排成一排,绵延1000余米。主体建筑由一级提水渡槽、蓄水池、二级提水渡槽、过山渡槽、二级提水机房等部分构成,两段高架渡槽共1015米。相对地面高度最高处达15米,宽1.4米。孔径为10米、5米、3米的石拱以及上下层大大小小的复孔,共计170孔,其中10米大跨的就有26孔,这在当时的淮北市及附近县区水利工程甚至桥梁史上都少见。扬水站至今完整保存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标语和东方红拖拉机图案。赵集二级扬水站是……[详细] |
汉阙遗址及水牛墓相山公园内作为显通寺的附属建筑,奏鸣台是当年为迎接封建官僚和地方绅士上山朝拜时奏乐的地方。因为此处曾有一个较大的汉墓,墓前有守陵石阙,当年在筑奏鸣台时拆掉石阙作为构建,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石阙的残片、阙帽和阙身,它对研究古戏台和汉代石阙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奏鸣台高约2米,长、宽约6米,由大量汉代石块堆砌而成,周围地面以碎石块铺筑,东侧有一段台阶。考古人员解释,地面和台阶是近年补建的。沿着台阶走上奏鸣台,除了保存完整的大石块外,还有一部分碎小石块。考古人员现场对汉阙遗址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仔细勘测,详细测量记录所有石块的长宽高等数据,并进行了绘图。据现场勘测统计,奏鸣台大约由超过100……[详细] |
华家湖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化家湖行政村化楼村西约1000米。遗址位于湖心略偏东南,呈馒头状地势,分布面积约33000平方米。遗址中间有几座现代坟茔和一明代石碑。遗址表面随处可见陶片,鼎足,鬲足,石器残片及红烧土等。陶器有夹砂和泥质两种,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扁凿形鼎足较常见,石锛、石斧也有发现。该遗址保存较好,文化层较厚,内涵丰富,延续时间较长,为淮北地区大汶口文化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遗址,这对研究本地区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2004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三面环山,位于华家湖中心偏东南。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北为化楼西山。西北为洗脸盆山。周围……[详细] |
口子窖酒建筑群建于1951年,是在老濉河东岸“祥兴泰”、“协源公”、“协顺”、“协昌”等古酒坊基础上建设而成,大多为硬山出砖屏风,屋顶有风楼式样,外形仿前苏建筑风格,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中西合璧的现代建筑群。口子窖池始建于元末明初,沿用至今,形成独特的微生物菌群,辅之以其全国所独有的菊花心曲工艺,形成口子酒独特的风格,享誉全国。口子老井,据传掘于隋唐之际,历代有修葺,沿用至今。是口子酒业传承“中华老字号”的历史佐证。口子老窖池对于江淮地区白酒酿造工艺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及-10米以内区域。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5米。……[详细] |
徐集徐氏祠堂又称横山堂,建成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由门楼、正厅及两侧厢房组成四合院,东西长18.6米,南北长29.5米,为清代祠堂建筑。门楼为单檐硬山脊屋,祠堂门楼东墙壁上镶嵌的石碑上铭刻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撰的《徐氏祠堂碑文》,记载了建祠堂的经过。主房5间,正厅坐北朝南,为单檐三开间硬山脊屋,正厅两侧各有一侧屋。正厅上挂横山堂匾额。东西厢房为单檐三开间硬山脊屋。徐氏祖茔就位于徐氏祠堂西南不足两公里的地方,为民国重修后的面貌,有两块民国时重立的碑。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及-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详细] |
秘霞洞石刻位于淮北市相山区,年代为金——明。又称藏经洞,在虎山西麓。洞顶“藏经”二字苍劲秀丽,有一巨大平台横卧洞口。相传古时有一游乡和尚携带佛经路经此地,适逢山下洪水泛滥,遂将佛经藏于洞内,得免水患。实为相城文士任文石清初所凿,为藏书所用。康熙《宿州志》载:秘霞洞,相山东麓,吐吞云树,顷刻万端,任文石凿以藏书,壁上有铭。2012年,秘霞洞石刻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秘霞洞洞口中心点为基准,向周围平行外扩50米以内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50米。……[详细] |
榴园村石榴园及乡土建筑位于淮北市烈山区,年代为明清—现代。2019年,榴园村石榴园及乡土建筑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古饶赵氏宗祠位于淮北市烈山区,年代为清。2019年,古饶赵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颛孙子张墓位于淮北市杜集区,年代为春秋。2019年,颛孙子张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烈山窑址位于淮北市烈山区,年代为宋、金。2019年,烈山窑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渠沟公墓位于淮北市相山区,年代为现代。2019年,渠沟公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化家湖遗址位于安徽省濉溪县新蔡镇化家湖内。遗址位于湖心略偏东南,呈馒头状地势,高出湖底约3米。遗址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5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中间有几座现代坟莹,其余为耕地,边缘是大面积芦苇。旱季遗址裸露在外,涨水时多被淹没。……[详细] |
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旧址位于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南面。1995年12月,陵园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陵园被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陵园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第二批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1日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落成,纪念碑位于陵园中部,碑高22.5米,白色花岗岩砌成。碑基分为两层,第一层南北长31米,东西宽31米;第二层长宽各为25米;四面各有18级台级,开有青松环绕,纪念碑座正面镌刻纪念碑文,碑身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上下两端环万年青图案。碑冠镶嵌淮海战……[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