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旅游

漳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西林五通庙位于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年代为清。简介:又称广平尊王庙,唐开漳将士入漳后塑周亚像奉于庙中,元至元年间增祀“五方之神”五显帝,现存清代建筑。坐西向东,建筑面积465平方米。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顶。殿内尚存古朴浑厚的石梭柱和覆盆式柱础。2013年,西林五通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庙四周各外延30米。……[详细]
  西林张氏家庙位于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1945年重修。坐西朝东,为单进带门楼建筑,前有旷埕,围墙照壁围合。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家庙系台湾西林张氏和张廖氏共有的祖庙。2013年,西林张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家庙四周各外延20米。……[详细]
  鳌浦关帝庙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鳌浦村,年代为清。简介:坐西南朝东北,由前殿、天井、正殿及过水廊道等组成,建筑面积204平方米。前殿明间外檐门槛置石狮一对,门堵浮雕麒麟。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抬梁式梁架,硬山顶。保存有“纶恩”石匾一通,落款“康熙御笔之宝”。2013年,鳌浦关帝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庙四周各外延20米。……[详细]
  城隍庙坐落于南诏镇县前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朝1530年。1618年、1627年曾二次重修。清代1714年、1780年曾有重修。庙坐北朝南,占地约1200平方米。城隍庙由门楼、前厅、拜亭、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9米,为单檐歇山枯,十三檩前走廊,举架较高,一斗三升式斗拱。石柱直径为0.42米,鼓镜式柱础,直径为0.60米,保存基本完好。保存有重修碑刻五方。……[详细]
  长教简氏大宗祠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书洋镇坎下村简介:明宣德六年(1431)始建,清至民国多次重修。坐北向南,两进带两厢,悬山顶,主体建筑前辟泮池祠埕,后设龟背形抄手,总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石作构件和梁架斗拱,雕刻精美。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长教简氏大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山河震山祖祠位于诏安县西潭乡山河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清同治年间修建。坐西北朝东南,由前厅、天井廊房、主堂等组成,建筑面积201平方米。主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木构装饰繁缛,彩画题材丰富。2013年,山河震山祖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四周各外延20米。……[详细]
  白礁王氏家庙年代:明~清座落地点: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简介:明永乐十年(1412)始建,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27.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2平方米,由前殿、大殿(世乡堂)及左右厢房组成。保护范围:围墙四周向外延伸10米。2009年,白礁王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杜浔正阳宫位于漳浦县杜浔镇近城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上真堂”,始建于明,清道光甲申年(1824)重修。坐东南向西北,两进,建筑面积427平方米。前有山门及庙埕,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石构、大木和装修构件雕刻精细。2013年,杜浔正阳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宫四周各外延10米。……[详细]
  秋瑾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云霄县云陵镇享堂村简介:云霄是近代著名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的出生地,其故居位于云霄县云陵镇享堂村,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清光绪四年(1878年),秋嘉禾(秋瑾祖父)出任云霄厅同知。次年农历十月十一日,秋瑾诞生与此。光绪十五年(1889年)五月至翌年八月,秋嘉禾再任云霄厅同知,秋瑾在此度过童年。故居为清代的紫阳书院和七先生祠,也是云霄历任长官的官邸或临时住所。清光绪四年(1878)八月,秋嘉禾莅任云霄厅同知,携家眷寓居于此。次年其孙女秋瑾在此出生。秋瑾(1879~1907),是著名的辛亥革命烈士,中国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先驱。1907年,因组织皖浙起义失败被捕,……[详细]
  南诏沈氏家庙位于诏安县南诏镇五一村,年代为清。简介:坐北朝南,由前厅、天井、庑廊和主堂等组成,建筑面积595平方米。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家庙涉台渊源深厚。2013年,南诏沈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家庙四周各外延20米。……[详细]
  漳州蔡氏民居(蔡竹禅故居)位于漳州市中心芗城官园大学甲37号。大厝具备明清时代闽南民居的典型特色,屋宇宽敞,由三座大厝次第形成三进深宅院,前设石埕,两侧有厢房,呈围拱之势,是闽南民居典型的前程后院“三落大厝”。……[详细]
  云山书院,位于云霄县漳江西畔,俗称太史公庙。清光绪九年(1883年),为祀明代乡贤林偕春而建。坐西朝东,占地13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777平方米,由山门、庭院、大殿、厢房、照壁组成。2005年5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从城关的县前街到东门中街,连绵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坐落着7座恢宏华丽、气宇轩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夺锦坊、卿典坊、百岁坊、天宠重褒坊、父子进士坊、诰敕申貤坊、关帝坊。这些技艺高超、精美细腻的历史遗产,融汇了建筑、雕刻、书法、诗词等多种艺术技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贡献杰出者,当朝皇帝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诏安明代牌坊群也不例外。2000年7月,诏安县人民政府已将其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岱房庵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大房村境内,距南靖县城20公里,距漳州市区10公里。岱房庵奉迄三平祖师公,迄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据清朝乾隆南靖县志记载:“明宣德年间,因迎祖师像祈雨,过浮山总大坪社,遂止不去,乡人筑寺祈之。”岱房庵主祀的义中禅师,俗姓杨,叱号为广济禅师,俗称三平祖师公。起祖籍高陵(今陕西高陵),因父仕闽,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生于福唐(今福建省福州市)。唐宝历三年(公元827年),义中禅师到福建平和县创建三平寺。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十一月初6日,义中禅师圆寂,享年92岁,僧腊65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岱房庵制定规划,进行寺庙配套建设:铺设了庙外石埕;修建了……[详细]
  又称九仙山,俗称九仙顶。在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北面。明初设铜山水寨钦依把总署,故名。是历代军事要地。戚继光、郑成功均曾先后屯兵于此,有郑成功水操台、万军井等遗迹。山临海凸起,雄踞铜山湾隘口。山上巨石垒叠,有石洞曰“铜山石室”,洞内有“仙峤记言”石碑一块,记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郑成功部将洪旭、张进、甘辉等42人捐银建观音堂事。沿洞后石窦可至瑶台仙峤。……[详细]
  五通宫位于福建省诏安县霞葛镇五通村。明永乐元年(1403)始建,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康熙十八年(1679)扩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单檐歇山顶式。现台湾五十余处五通宫,皆以诏安五通宫为祖庙。五通宫于二○○九年十一月十六日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及造像、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详细]
  东山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年代:明、清座落地点:东山县铜陵镇桂花街简介:俗称“演武亭万福公”,明洪武年间(1368~1398)始建,原是用来收葬东山岛先民无嗣或无主尸骨,并筑祠坛祭奠其亡灵。明景泰三年(1452),铜山水寨开始抽丁戍卫台湾、澎湖,清统一台湾后,东山先后出戍台湾、澎湖的班兵有40000余人。官兵殉难或病故后,通常先将其骨殖装进陶瓮,后再移回东山葬于此。保护范围:墓区及其附属建筑物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09年,东山戍守台湾将士墓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薰南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两层单元式圆形土楼,建筑总面积2675平方米,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由两代人建了22年才落成。楼内建筑分为内外两环,分成12个扇形单元,每个单元均由前后两进、天井及两厢廊组成,这种闽南风格的四合院,在公共性之外注重私密性,算是福建土楼中一种独特的格局。薰南楼整体规划布局周密、用料考究,保存较多漆金镂空透雕木构件,具有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底蕴,2005年12月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薰南楼楼门由细琢的青岗石砌成,对称整齐,大气宏伟,楼名及楼联由清乾隆年间进士何子祥题写,遒劲有力。“嶂列屏开石阙祥云依圤极,风和日暖天炉宝气焕南山”。薰南楼各单元台阶、天井、庭院均用精雕细琢……[详细]
  松州威惠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松州村。唐代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于景云二年(711年)因平寇乱战殁,朝廷念其开漳有功,下诏立庙,初名“将军庙”。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治所从李沃川(今漳浦绥安镇)迁入龙溪,当年于漳州北郊松州书院内兴建将军庙,以纪念陈元光、陈珦父子二刺史对开发漳州的功德,并官定为漳州文武官员于春秋祭日进庙致祭。据唐漳州司马欧阳秬作《陈珦墓志铭》载:“贞元迁州,遂以松州书院祀龙湖(陈元光,号龙湖)而葬之。”宋宣和二年(1120年),朝廷诏令对将军庙赐额为“威惠”,由此,漳、泉二州各属县所立的将军庙均改称为威惠庙。明代太朴待卿陈天定《北溪纪胜》载:“由溪西直上三里许,则唐将……[详细]
  溪园张氏家庙位于长泰区武安镇京元村,年代为明至清。始建于明初,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保留明、清风格特征。合院式布局,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047平方米。前厅面阔3间,进深2间;主堂面阔5间,进深3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前埕分上下两级,下埕没于水下,立有石旗杆台座。上埕北侧的土地祠和古井为附属文物。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外墙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