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旅游

柳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衣冠墓。柳宗元,字子厚(公元773-819年),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曾任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当地百姓建了罗池庙祭祀他。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祠堂改称“柳侯祠”。柳侯祠从唐代建成至今,历朝都对其进行过修葺及扩建。现址为明代柳侯祠庙址,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在原址上重建。解放后,柳侯祠几经修葺,现存的柳侯祠建筑结构为清代三进制木砖结构,面积约2000平方米。……[详细]
  岜团桥,亦称岜团风雨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岜团寨旁的苗江上,规模略小于程阳桥。该桥建成于清朝宣统2年(1910年),桥呈东西向,桥长50米,桥台间距为30.14米。在桥头石台和河中桥墩上架设圆木梁,间隔横木,层层挑出,形成叠梁式桥身。二台一墩,两孔三亭,结构形式与程阳桥相似,不同之处是在人走的长廊边另设畜行道小桥,人畜分道,成为双层木桥,两层高差为1.5米。上层人行道高2.4米,宽3.1米;下层畜行道高1.9米,宽1.4米。该桥很注重利用地形地物,桥的西岸只有一条向南通道;而东岸向东、向北各有一条乡道。工匠们就在东岸桥头置两个出入口,并设桥阁使两个出入口相通;而西岸南出入……[详细]
  东门城楼是柳州市保存较好的古迹,位于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楼高17米,基座为方块料石,城是青砖砌制。城门上有两层谯楼,楼阁内的圆柱斗拱古朴大方;衔架屏板均有美丽的花饰雕刻。东门城楼常年对游客开放。登上城楼,可以看到柳江如带,群山倒立,令人心旷神怡。门票/开放时间10元地址:柳州市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类型:古迹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仅限外观)门票信息:门市价:5.0元……[详细]
  柳州文庙崇圣堂位于厚德明伦堂后方,高28米,长41米,宽33.8米,三层重檐攒尖顶,青灰琉璃瓦,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柱头雕饰云纹,封板浮雕双龙戏珠纹。柳州文庙崇圣祠殿内藻井、门窗均采用珍贵的楠木装饰,饰以仿古彩绘。崇圣堂设计格调高雅,建筑高大雄伟,高度仅次于大成殿,具有鲜明的南方建筑特色。……[详细]
  胡志明旧居位于柳石路2号。原为南洋客栈。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1942年8月,印度支那0(越南0)主度胡志明到中国同越南抗日革命力量联系,在靖西县被地方0逮捕,1943年9月从柳州监狱获释。1943年9月~1944年9月,胡志明住在南洋客栈,这期间胡志明在柳州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活动。今旧居内有当年胡志明用过的桌椅、木床、洗脸盆架等,还有大量手稿、图片以及一尊越南送来的胡志明半身铜像。1997年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安古墓群位于柳江区白沙乡新安村,年代为汉。新安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柳城窑址位于美丽的柳城县县城融江河畔,分布范围长约四五公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面积27万多平方米,是柳城县众多窑址中最早发现、最具典型性的窑址,是迄今广西境内发现的规模较大,烧造时间延续较长的一处古窑址,烧造时间跨越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1981年8月,柳城窑址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发掘并出土文物5000多件套,收藏于柳城县文物管理所文物库房。……[详细]
  高岩山摩崖石刻位于鹿寨县高岩山白象岩,年代为宋 -清。高岩山摩崖石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鞍山摩崖石刻的地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屏山大道178号马鞍山公园内。马鞍山公园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石刻艺术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山势陡峭,形如马鞍,因此得名。在马鞍山公园内,你可以欣赏到多处摩崖石刻,这些石刻分布在公园内的不同地点,有的刻在山壁上,有的刻在石壁上,有的则是刻在巨石上。这些石刻的内容丰富多样,有诗词、题记、对联等,字体有楷、草、隶、篆等多种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其中,最为著名的石刻是“马鞍山”三个大字,刻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上,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此外,还有“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等题刻,寓意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感悟。除了摩崖石刻外,马鞍山公园……[详细]
  九厅十八井隆盛庄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三千村隆盛屯。这个历史悠久的庄园是清乾隆年间广东嘉应商贾曾勋、曾光麟迁入柳江定居所建的居所,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九纵六横式客家围屋,围墙高约七八米,圈地1.3公顷,是柳江县最古老、最宏大的曾氏地主庄园,俗称龙胜庄(原名老围陇)。庄园前的鱼塘外地里,还竖立着两块旗杆石碑,分别刻着“为恩例贡士曾鹏翔监立”和“嘉庆癸酉年仲夏毂旦”,侧面也有相应记载的文字。九厅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多种典型代表之一,广泛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客家地区。这种民居建筑结合了北方庭院的形式,适应了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九厅十八井结……[详细]
  真仙岩又名灵岩,相传太上老君游至融岭,语人曰:“此洞乃天之绝胜也,山石峻峭,溪流清邃,不复西度流沙,我当隐;。一夕身化为石,须眉皓洁,神态飘逸,栩栩如生,因此俗称老君洞”。洞壁上历代名人墨客,达官显要所题的摩岩石刻、碑刻书像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提供了难得的历史资料和依据。真仙岩石刻于1963年被列为广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帝太宗亲颁“御书碑”120轴藏于洞内,并敕封老君洞为“真仙岩”。明代大旅游家徐霞客在真仙岩住了13天,写下了五千多字的游记,真实生动地记载了真仙岩的山光水色。……[详细]
  “柳江人”洞(通天岩)在距县城27公里的柳(州)石(龙)公路附近,新兴农场场部东侧约1公里处。因洞顶有个窟窿,可以仰望天空,故名通天岩,岩口朝北,高约2米,宽2.5米。入内为一狭长的管状溶洞。洞顶石埚很多,顶壁上有滴石和流石类的沉积物。据判断,在没有受到人工开挖之前,洞内几乎为堆积物填满,堆积物分三层:上为黄褐色钙华板,厚约0.2~0.5米;中为含碎石角砾的黄褐色粘土和砂质粘土,厚约4~8米,其上部夹有薄层钙华板,“柳江人”及其共生的动物化石均发现于本层上部1~3米的深度内;下层为灰色中细沙夹黄色致密潮湿粘土层,厚度不及一米。洞穴附近为缓丘地貌,西北面分布有大片的岩溶峰林平原及孤峰平原。19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