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遂宁市旅游

遂宁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4公里,始建于隋朝开皇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山顶观音殿内有一泉,泉中之水人们称做“观音圣水”,千百年来始终不溢不涸、绀碧甘美。民间传说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之者络绎不绝,宋代苏东坡曾题“七泉”二字于岩壁,林则徐赠“香林德水”匾额悬于观音殿并流芳于世。梵音亭一侧有三口相距不到1米的古井,水至井口的深度竟各不相同,其中最深的井终年泉水滴答,声音清脆而悠远,其余二井静默寂然,人们说,那是妙善公主在给两位姐姐娓娓讲着佛法。连根树是三枝主干根部紧紧相连的古树,人们说它象征着本是同根生并于灵泉、广德修行的大姐、二姐与远在南海普陀山的三妹遥相呼应、息息相通。观音柏在离地面2……[详细]
  牛角沟位于蓬溪县大石镇,1929年6月29日邝继勋将军在发动起义。在现代历史上,蓬溪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革命老区,其中以1929年6月29日邝继勋将军在蓬溪大石镇牛角沟率部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和四川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为典型事件。史实1927年1927年8月,曾在北京朝阳大学入党的王武林、刘孔庸、蒋瑞琪先后回到蓬溪,传播马列主义和民主革命思想。同年冬天,共产党员刘汉民和进步青年蒋述法(此人后来叛变)从重庆来蓬溪东乡(今任隆片区),打入何政远、冯玉成两个匪部,开展匪运工作。1928年1928年8月,共产党员吴而笃经刘汉民介绍,率参加潼南双江镇起义的30余名战……[详细]
  楞严阁是川中著名道教寺观和旅游胜地,位于四川射洪县南十五公里的洋溪镇街后龙背山头。据清朝光绪年间撰修的《射洪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建后山楞严阁”。清朝康熙年间始由惠清太和陈清觉来洋溪开山。此后又由李一祥,萧阳明,何来淮等任楞严阁住持。清朝后期,楞严阁曾是道教川北会道司所在地。它是成都二仙庵的脚庵,又下辖脚庵十六处。楞严阁道观依龙背山山势兴建,可由洋溪镇正街道通过一巷道上阶梯经石门上山游览。石门两侧首见对联有:“欲上青天揽明月;扫尽红尘闲是非。”再登石级五十余步,登上半山达新中国成立前所建“接引处”寺庙。该庙位于楞山道观下西侧,傍山崖修筑,面临涪江,凿崖壁辟地约二亩余。崖壁上方有古榕树,枝叶……[详细]
  白流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洋溪镇涪江河畔的玉川山上,与蓬溪县天福镇接壤,距县城约18公里。为遂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据当地村民及原寺金学焕言传,白流寺原名广福寺,为唐代勤安和尚所建,后迁至玉川山顶,更名为金禅寺。据清光绪10年《射洪县志》记载,明天顺4年(1460年)重建白流寺。明正德9年(1514年),宝灵农民起义军兰达顺进入射洪,大部分庙宇在战乱中被烧毁。1460年,白流寺达到鼎盛时期,占地约20亩,殿宇分四进;入大门的第一进为伽兰、五瘟殿;沿此而进,相继为观音殿、大雄殿、玉皇殿;玉皇殿两侧分别为太阳楼和月亮楼;西北两厢为文昌、六祖、三仙、斗母等偏小殿宇;北侧整齐地排着两进近20间平房和大……[详细]
  “泰安作坊”位于唐代大诗人陈子昂故里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作坊始建于唐代,建筑面积为929m2,现存古窖池两处,古井一口,作坊内设施齐全、历史传承真实完整,保存完好,至今仍在正常生产。经古窖酿制而成的曲酒,具有中国浓香型白酒寒绿、醇甘、清洌之独特风味,被中国白酒界泰斗周恒刚、沈怡方称赞为“中国白酒之典范”。作坊已先后被射洪县和遂宁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安作坊”由清末柳树镇开明酒商李明方从古酒坊易名而来,有“举酒恭祝国泰民安”之意。早在唐代,陈子昂携古窖酿出的春酒远赴长安应试,醉倒八方才子,诗圣杜甫为此挥毫写下“射洪春酒寒仍绿”的千古绝唱。作坊一直传承唐代……[详细]
  毗卢寺,位于四川遂宁安居区白马镇西面5公里,为广德寺分寺。毗卢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毗庐寺与灵泉寺、广德寺、白雀寺,并称斗城(遂宁别称)四寺。遂宁毗庐寺距离四川省遂宁市西部约35公里处,坐落在安居区白马镇华藏山下,距白马镇5公里,始建于宋代,明朝扩建,寺庙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12平方米。寺庙内曾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高僧——清心大师,法号住朝,外号“癫师爷”(济公和尚原型)。此地香火旺盛。每年三月的“香会节”,遂宁毗庐寺均会迎来遂宁、甚至四川及川外众多慕名而来的朝拜者,甚是热闹,日均人流量达3万人次以上。济公扫“秦”、济公惩治嘲弄-污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美好传说,给人以无穷遐想……[详细]
  寂光寺,又名古井寺,位于大英县蓬莱镇古柏办事处境龙归山下。始建于隋朝大业二十三年(617年),后因遭兵火而毁。明洪武三十二年、正统八年、弘治十三年,住持原义先后重修寺庙。明末清初,因战火寺庙再度化为灰烬。清康熙五十五年、道光二十三年,再度对寺庙进行了重修扩建,留下如今宏伟壮观的四重堂寺庙。寂光寺由山门(魁星楼)、钟楼、鼓楼、牛王殿、大雄宝殿、金轮殿、念佛堂、斋堂、储经楼组成,是明清两代的古建筑群。魁星楼共两层。二楼上供有魁生点斗和灵官菩萨。山门两边是厢房,门前石拱桥横跨古井小溪,桥的另端是一座高约两丈,宽一丈三尺的石制花牌坊,牌坊之下是一洞桥,石刻花草鸟兽、人物石鼓。牌坊两边是一对遥遥相望、威……[详细]
  遂宁市蓬溪县明月镇宇安村,有一座明月关庙,2005年6月被核定公布为蓬溪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已经成为四川省级保护文物。明月关庙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由戏楼、正殿、两侧书楼组成,坐西北朝东南,呈四合院布局。戏楼: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七架梁前后双、单步梁用七柱,面阔22.3米,进深9.5米,通高8.2米,檐高5.8米,老檐柱高6.3米,柱径0.31米,素面台基高0.4米。正殿: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七架梁前后双、单步梁用五柱,面阔原为五间,现实存4间15.25米,进深4间10米,通高7.4米。檐高4.1米,老檐柱高4.6米,柱径0.43米,……[详细]
  十圣宫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西眉镇登高山麓,始建于1933年,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规模较大,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曾做过宗教活动场所,国民党区党部,做过民团住地、区公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一直作为当地政府的办公场所。民国22年(1933),一个叫陈仁山的人在乡间募集资金,于西眉场镇修建起了十圣宫:砖木结构,穿斗抬梁,悬山式顶;青瓦如鳞,廊房相通,布局紧凑,功能齐全;四方天井清幽明亮,苏式圆门典雅大方;门窗雕刻细腻精湛,环境舒适宁静。“在这个极具传统特色四合院组成的硕大庭院内,供奉着十位圣人的牌位: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大佛、太上、关帝、……[详细]
  所在地: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老池乡花园村1社类别:古建筑花园村节孝牌坊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坐西向东,为四柱三间三楼石坊,重檐牌楼式仿木结构石质建筑,山峡石(青石)垒砌而成。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该牌坊形体巨大,垒砌牢固,造型美观,宏伟庄重。刻有近百幅浮雕图案,有楷书、行书、隶书题刻十八处,聚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为一体,是精美的艺术佳品,也是研究清末民俗文化的实物。牌坊座西向东,为四柱三门,重檐牌楼式仿木结构石质建筑,山峡石(青石)垒砌而成。通高10米、宽7.25米,石柱方形边长0.57米占地面积80平方米。坊顶盖中脊为一整石雕成,顶为歇山式坊顶,脊正中用石雕成宝珠式脊顶,两边镂空龙护顶……[详细]
  大英天保镇的戴氏祠,这所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宗祠,展示的是明清时湖广填川的移民史。戴氏祠位于大英县天保镇柏桂总支李广沟村,坐北朝南,是川中独具特色的砖雕牌楼的古代建筑群,占地面积3016平方米,建筑面积1535.82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是明末清初时湖广填川移民中之戴姓家族宗祠,属戴孔谟之后裔集建。以砖、木、石结构修造,穿斗台梁混合式结构,由中轴线上的砖雕牌楼、戏楼、中堂、正堂与两侧厢房、厨房等形成的完整的复四合院。戴氏祠堂建筑工艺总体大气磅礴,细节处又不失精巧,祠堂内的砖雕、石雕、木雕集圆雕、透雕、镂空雕、深浅浮雕技艺于一身,栩栩如生,十分精美,雕刻的各种人物、动物数量繁多……[详细]
  百福院,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镇江寺街道办事处百福社区天上街百福巷,为船山区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是遂宁市文物保护单位。百福院前殿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后殿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原为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947.42平方米,建筑面积676.03平方米。百福院后殿及右厢房于2002年拆除,现仅存前殿(佛爷殿)。前殿坐东北朝西南,素面台基高0.1米,抬梁式梁架,六架椽袱,单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檐下施斗拱20攒,前檐角科为五踩斗拱,后檐角科及柱头科为三踩斗拱。面阔三间12.1米,进深三间12.4米,通高7.7米。该殿形制古朴,用料粗大,建筑精美,具有元代建筑风格,是研究元……[详细]
  长江坝遗址地处大英县回马镇梨园村东300米处。该遗址分布在涪江右岸的台地上,遗址分布面积约240000平方米,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800米。遗址范围内是大量的农舍和农田,地表散见零星瓦砾分布,为农民翻土耕种中掘出。偏西位置原有古建筑贾公祠,是纪念唐代长江县主薄贾岛的祠堂,今已无存。祠东原有大坟包,封土堆原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据文献记载,该墓疑为贾岛衣冠墓或为宋代长江县县尉兼主薄崔毅墓。崔毅因敬慕贾岛亦可能葬于祠旁。今墓葬封土堆亦无存,和贾公祠一样地表已辟为农田。沿涪江两岸有一南北向、长约400米的断面。断面以东距涪江30—50米新修一弧形防洪堤。断面高约2.5米—3.5米,因洪水冲刷……[详细]
  常乐寺位于蓬溪县常乐镇黄龙山麓。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二(638),后因兵祸毁废。明宣德年间(1426—1436)寺僧镜影募修大雄殿;清乾隆二十五年至五十二年,住持僧晋兴募修天王殿、无量殿、两廊精舍(已于民国年间重建)等;清嘉庆元年,寺僧灯鉴募建藏经楼、无水三孔桥。至民国时期仍陆续有增建、扩建。现存常乐寺建筑由各自独立的前后两进院落(俗称前殿、后殿)组成,均为四合院布局,总占地260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58平方米,规模较大。前院(俗称前殿)有山门、天王殿、大雄殿、无量殿(现称“玉佛殿”)、两廊精舍(弘仁阁、明道轩)、藏经楼。后院(俗称后殿),有山门、大雄殿、厢房(僧舍)。常乐寺倚山修建,侧有……[详细]
  名称:天上宫时代: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2002年~2003年3月迁至现址地址:四川省遂宁市西山路611号天上宫现座落于遂宁市西山路611号,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2002年~2003年3月迁至现址,并复原。坐西向东,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2320平方米,建筑87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戏楼、书楼、大殿、壁塔。天上宫富丽堂皇,以雕刻精美著称,以木雕为主,并兼有石雕、砖雕。有典型的四川清代建筑之风格。自然环境:天上宫所在的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涪江中游。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4℃。年平均降雨量1006.9毫米,无霜期296天。日照1328小时,相对湿度平均82%。……[详细]
  郭子仪后裔清墓群位于遂宁市大英县光明办事处东南方八公里的崇英村,据墓志铭文可知,现存墓群是清代乾隆至同治年间逐步形成的清代墓群,它铭记了“湖广填川”的重要史实,是立体的移民史教材,为研究郭子仪及其后裔变迁的实物资料。郭子仪后裔墓共有墓葬近一百处,虽-革破坏,但幸存的三十多处仍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墓碑形式多样,其石刻更是叹为观止,堪称“书画艺术”的宝库,书法有颜、柳两种体栽,一万多字。绘画为民间遗风,足见其大家风苑。目前,遂宁的仁人志士已将郭子仪后裔作为参观敬仰之场所,载入了多种地方史志。《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作了多次宣传及阐释。郭子仪生于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详细]
  大埂子摩崖造像大埂子摩崖造像位于大英县天保镇,坐东北向西南,凿于长10米、高3米的崖壁上,共4龛,造像以观音为主。大埂子摩崖造像是天宝九年的摩崖石刻造像,题记年代完整、明确,石刻原始形制保存较完好,是中国唐代佛教繁荣兴旺的实物佐证,是古石窟寺研究、断代、鉴定的珍贵资料。该处摩崖造像集半圆雕、透雕、深浮雕、浅浮雕技艺于一身,雕刻十分精美。雕刻的人物、花鸟颇具特色,造型丰富多姿,线条优美流畅,神态栩栩如生,有曹衣出水、薄衣透体之美感。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保护范围:西以岩壁向前延伸5米至堡坎,北以4号龛北侧外缘向北2米至堡坎,东至坡脚,南以1号龛南侧外缘向南30米至梯脚。建设控制地带:保……[详细]
  名称:吉安寨遗址时代:明代地址:遂宁市大英县古柏办事处五凤村吉安寨遗址位于遂宁市大英县古柏办事处五凤村,为明代中晚期的防御工事,它为当地百姓躲避匪害及逃避白莲教战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吉安寨遗址为椭圆形寨墙,多处寨墙建在险峻陡峭的岩石上,东西寨门给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阵势。吉安寨遗址寨墙修造考究,石缝的连接处十分平滑,战路线条伸展清晰,虽有因年代久远而呈现的沧桑,但其总体构造依然是气势宏伟,令人无不产生对当年战乱的遐想。东寨门“吉安寨”三个大字完整无缺,通过布满岁月沧桑的石级梯道走向寨门,有如叩醒存封的历史。吉安寨遗址之“吉”与“安”不正是乱世百姓祈祷平安的铁证么?目前,远近皆有游人……[详细]
  谭家大院时代:清地址:遂宁市大英县象山镇以东二公里的三溪村二社。谭家大院位于遂宁市大英县象山镇以东二公里的三溪村二社,为清乾隆时期的古代民居,也是谭家人氏贡奉列祖列宗的宗祠。它既反映当地百姓祭祖习俗,又是古建筑学的实物教材,还是中国建筑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谭家大院是一座木雕艺术的宝库,因地方偏僻又是谭氏宗祠而未被“文革”破坏。其古建不仅是清朝的代表作,而且还是研究清代画风的参考资料。木刻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种类、风格都令人惊叹,有高山流水图、农夫耕作图、渔猎弋射图、马到成功图、荷塘采莲图、小桥流水图、乡山庭院图等等,共130余幅,大者气势袭人,小者精细入微,徜徉其间、流连忘返。目前,大英县的诸多……[详细]
  双溪何氏家族墓年代:清代类型:古墓葬所在地: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简介:双溪何氏家族墓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双溪乡鹤桥村2组何家山半坡,是何氏后人为其先祖何连攀夫妇修建的墓宅,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长方形土冢四周用条石层层围砌,冢长7米,宽4米,高2.2米。冢前四方形碑楼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仿木石质结构,方形台基,滚龙抱柱,重檐攒尖顶,顶尖作葫芦形,四角有抱鼓,宽2.3米,高5米。碑楼四面有精美的浮雕花卉、鸟兽、人物、戏剧、龙凤图案共32幅,两侧还保存有圆雕石狮一对。双溪何氏家族墓造型独特,雕刻精美,对于研究清代墓葬和“湖广填四川”移民史、四川人口发展史有重要价值。第三次全国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