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西南州旅游

黔西南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顶效镇位于兴义市东北25公里,离镇不远,有猫猫山,因山顶有两个隆起的山包,一个低而微垂如猫头,一个高而扁长似猫身拱起而得名。远远望去,它像一只山猫匍匐在地,正准备纵身而起,捕获猎物。猫头上,有一个高3米,宽4米左右的岩洞,酷似山猫圆睁的大眼,当地人称之为猫猫洞。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洞里找到了有古代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次年10月进行试掘,11月正式发掘。从洞内黄褐色砂质上层和堆积物里,获得珍贵的人骨化石、哺乳动物化石等大量文化遗物,还发现不少用火遗迹。出土的人骨化石下颔骨粗壮低矮,齿弓短而宽,形态与“山顶洞人”的下颌骨近似。股骨较粗壮,骨壁厚,髓腔小,与晚期“智人”化石……[详细]
  文昌宫位于贞丰县城东门内,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平面布局应用均衡对称的手法,沿纵轴线建前殿及左右配殿、正殿。在整个建筑群的前面,有长方形的荷花池,池中建木桥为出入道,似一个“中”字。整体建筑由高到低,错落有致。正殿外观似“高”字形,与城外文笔塔相映,人称“文笔高中”。前殿和正殿均为木结构歇山式屋面,九架梁,三开间。翼角为仔角梁起翘,但举架合度,房顶曲面柔和,出檐不显硬直。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双步回廊,自腰檐起,第二层的檐外装修退至金柱之间,使正殿建筑风格较为活泼。此殿通面阔6米,进深9米,基高0.4米,整个建筑高13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文昌宫正殿被清翰林吴嘉瑞(厢丹)辟为“仁学会”会址……[详细]
  普安城北,山峦延宕,滇黔古驿道蜿蜒其中。城北15公里的谭家湾一带,五条游龙似的山岭,错落有致地环绕着葱茏幽静的崧岿山,历来就有“五龙顾胜”之说。崧岿山上,青松林立,古木参天;山脚,溪水清澈,小桥横卧。明朝中期,这里建了一座古刹,因其山形而称“五龙观”。传说清朝顺治年间,一位名叫善权的太监,出京四访名山大川来到谭家湾,见这里奇松翠竹,山水旖旎,恍若仙家圣境,便在此住下,削发为僧。他捐金献银,维修古刹,并取山上青松高大挺拔之意,将“五龙观”更名为“崧岿寺”。崧岿寺占地600多平方米,南向,由前、后殿,左、右两厢组成四合院。寺门前有护门双狮,用“银花玉”大理石雕成,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山门前,列有1……[详细]
  定边城遗址位于贞丰县城西龙场镇大塘村后的台地上,面积0.19平方公里。据《兴义府志》记载:“明天启六年(1626)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民筑城于定头,宿兵以卫民”。明思宗朱由检赐名曰定边城,但当地居民习惯以“定头城”呼之。清嘉庆二年(1797)二月初一,南笼起义军攻破此城。定边城平面呈梯形,西南城垣长约650米,南面城垣长350米,东、北两面城垣各长约550米。整个城垣周长约2100米,厚1.5米。均用五面剔青(石灰石)砌成。现残存的城垣,最高处仍有4米,最低处亦有1米以上,此城原有东、南、西、北四门,现仅存西门门拱,高3.9米,宽3.28米,厚2.41米。各道城门之外均有驿道相通。城内尚存明代筑就……[详细]
  贞丰县城内现一中校址,是清雍正九年(1731)修建的长坝营游击署,俗称“武衙门”。清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十六日,白旗军一部攻占贞丰城,其首领马斯俊(又名马仲)设府于该衙。因白旗军公推马斯俊为二元帅,故又称其府为“马二元帅府”。马二元帅府为四厅六厢三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坐东向西。有演武场,后有炮坊箭道,房屋均属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建筑。大门及正厅均系圆拱,重重叠叠。第一院正厅门额上原有匾一块,上 书“元帅府”三字。花厅、正厅、议事厅均属单檐,小格花窗,浮雕栏额,门面刻有花、草、竹、林,古雅大方。院坝系方块青石铺就,设有花坛。花厅中原有丈许过楼,直通隔壁周衙,为文武官员议事、眷属互往的通道。下……[详细]
  寿福寺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又名两湖会馆、三楚宫,咸同时期毁于兵火,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寿福寺占地1370平方米,由正殿、两厢和戏楼组成。解放后因疏于管理,年久失修,正殿濒临倒塌,两厢和戏楼被无房户入住。20世纪80年代,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拨款20余万元,对戏楼和两厢进行维修。1986年8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以来,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筹款数十万元修复正殿、侧院、戏楼和两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一线天”峡谷从光照电站库区大坝码头乘船于光照湖中向上-驶,快到光照湖尽头时会感觉到湖两岸峭崖突然收拢,美丽的“一线天”峡谷进入眼帘。峡谷河道十分狭窄,抬眼望去,仿佛天空即将收拢一般,似如梦境。峡谷被评为地质地貌形迹类4级旅游资源。……[详细]
  普安烽火台位于普安,类别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普安烽火台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铜鼓山菩萨洞古人类遗址位于招堤街道铜鼓井村南约4千米铜鼓山南侧,系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呈岩厦状,向南偏西,高出地面约50米。洞高5.5米,宽10.8米,进深5米,面积约50平方米。1983年发现并发掘。文化层以棕色及褐色为主,厚约1.5米,分3层。获石制品2000余件。有石核、石片、石锤、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哺乳动物化石均为碎骨片,含5片鹿角和2片食肉类动物头骨等。化石中烧骨占一半,为用火证据。文化性质与兴义“猫猫洞文化”颇为相似,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洞外坡脚拾得磨制石锛1件,器体上保留有打制疤痕,表示其晚期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铜鼓山菩萨洞古人类遗址系贵州省重点文物……[详细]
  安龙张凌翔、马河图墓位于安龙,类别为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纪念建筑物。安龙张凌翔、马河图墓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晴隆“欲飞”石刻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晴隆县莲城镇城西后山上。石面斜向东北,长8米,宽5米。“欲飞”二字各长3.3米,宽2.4米,笔划最宽处约2.4米。“欲飞”二字,笔力雄健,浑厚洒脫,既藏柳公权之“骨”,又含颜真卿之“筋”。据《安南县志》记载:“城西文庙有‘欲飞’二字,为明朝总兵邓子龙书。”邓子龙实名邓钟,福建晋江人,明万历年间中武进士,继而任总兵之职。邓子龙所到之处,喜题诗赋对,勒墨迹于石,概书子龙,不署其名。在明代万历末年至崇祯年间,黔地水西、安南(晴隆)毛口一带,烽火连绵,少数民族揭竿起义,与朱明王朝分庭抗礼。邓子龙奉旨来到贵州平“乱”,驻扎安南卫城,在城中发现一块巨石,在石上 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