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缘狮洞缘狮洞座落在距县城东北方38公里的静灵山上。洞的四周风景如画,古松挺拔参天,果树成林,花草茵茵,蜂飞蝶舞。洞前有鸣鹫河穿越而过,河对面是清道光一年(1821年)曾任台湾知府的曹世桂墓(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距洞3000米处,有1988年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至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的青铜墓葬群。洞南是美丽富饶的鸣鹫坝子。缘狮洞海拔1800米,居高临下,依山傍水,远远望去,在霞光的辉映下,气势非凡。缘狮洞,又称为“观音洞”,属喀斯特地区石灰岩溶洞,镶嵌在悬崖峭壁间。始于清代的缘狮洞古建筑群,虽经几百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缘狮洞依山而立,顺崖蜿蜒上升。其建筑艺术具有独特价值。这是……[详细] |
![]() | 泸西五凤楼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肖公庙街77号,为清朝总兵张保和将军的“军门第”宅院,建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始建规模为四合院式土木结构建筑群,民国时期改动较大,现存中轴线上建筑构架体系。五凤楼坐北朝南,建筑面积870平方米,由正房、两厢、门厅和耳房组成。正房为重檐硬山顶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土木结构建筑,五开间三进间。前檐廊设内卷棚顶,前檐斗拱及花枋采用浮雕和圆雕形式雕刻,木雕题材以凤凰为主,瑞兽麒麟、仙鹤、鲤鱼、缠枝牡丹等为辅。通长厢拱从东到西分别雕有13只彩凤,以描金方式施彩,极具装饰艺术性和承载性。两厢均为单檐二层硬山顶抬梁式土木构架建筑,四开间两进间,二层设有……[详细] |
![]() | 文笔塔坐落于建水城西南四公里拜佛山顶。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造型奇特,式样别致,在中外塔林中别具一格,因形如文笔而得名。塔呈八面体,塔体为青石砌成的实心石塔,下部呈四方八棱形、中部方形,顶端呈扁状。塔身不分级,通体无檐,无装饰,只可分为塔基、塔体和塔顶3个部分。塔基周长与塔高相等,塔基周长31.4米,塔高31.4米,为圆周率数值。塔身由底向上逐渐收缩,顶部较小,长条状,似笔头。远远望去,凌空拔地而起,犹如一支巨大的文笔挺立于天地之间,故名文笔塔。此塔所在地名为拜佛山,然而整座山上并无一座寺庙,也从来没有善南信女到此朝山拜佛。它的造型与佛塔没有丝毫相同之处,倒很像现代的纪念碑。文笔塔建造……[详细] |
![]() | 张冲将军故居,又称崇山别墅,位于盐厂东南1公里的小庙山上,建于1943年,由正房、厨房、佣人房、营房、厕所等5幢房屋组成。故居以1幢主体二层建筑为主,为欧式建筑,前半部分呈弧形,屋顶为混泥土浇筑平顶,后半部分为传统的砖木建筑;房前及两侧有近400平方米混泥土夯筑的停车场;房后紧邻1幢一层三间砖瓦平房,此房有门与前建筑相通;主体房内有主卧室、书房、保卫室、会客厅、会议厅、卫生间、地下室、暖厨等设施。整个建筑群周围古树参天,俯瞰整个一平浪盐矿厂区、街区景象尽收眼底。历经风雨的洗礼,故居土黄色的墙皮已经出现脱落,窗棂的漆也渐渐褪色,推门进去,从一楼到二楼,除了屋子和门窗被修复过,已经没有任何的物件和……[详细] |
![]() | 云窝寺云窝寺位于开远市以东中和营乡,距市区70公里,距中和营5公里,行程约需2小时。云窝寺建筑构造匠心独具,是山、水、崖、树俱佳的自然景观与木雕石刻、诗文、绘画并茂的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建筑工艺精巧含蓄,已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年间,阿迷知州毛振宣巡视东山,见此地山石耸立,地下水汹涌而出,于是在崖壁题写“水府云窝”石刻,后人缘势建寺,云窝寺因此得名。嘉庆年间建成了魁阁、文昌宫、关圣宫、韦驮宇等宫宇;经道光、光绪年间重建扩建,成为包含多种殿宇的宗教寺院。现有大雄宝殿、龙王庙、文昌宫、山门等建筑,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坐西向东,环洞而列,南傍俯新寨,北仰去天坡,东瞰……[详细] |
![]() | 周家旧宅周家旧宅位于蒙自城内武庙街的周家旧宅,始建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是当时蒙自豪绅,富滇银行副行长、个碧石铁路协理周伯斋的旧居。南北座向,单檐硬山顶木结构,住房与园林结合的四合院建筑。设有主房庭院,共四院90间楼房,占地面积2808.4平方米,建筑面积3258.4平方米。院内和方形石柱上刻有对联19副。东侧院里的一幢青砖楼房,取“颐养天年”之意。名为“颐楼”。周家旧宅于1983年公布为蒙自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春在蒙自设文法学院,主人得知联大学生避乱到此,便慷慨借让了这一处蒙自城中幽静豪宅。周家老宅成为了学院的女生宿舍。因楼高风大,同学们又忧国……[详细] |
![]() | 孙髯翁墓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城西大街。墓圆形石砌,径6米,碑镌“古滇名士孙髯翁先生之墓”。孙髯,字髯翁,号颐庵,昆明人。自幼聪颖,才气超群,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在文禁森严的雍乾之际,把感慨融铸于一百八十字大观楼长联中,一时轰动诗坛,是我国楹联文库中的一颗明珠。198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三年甲寅岁(1914),爱国志士杨杰任弥勒县长,又为髯翁修墓,立碑为志。 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岁(1937),杜希贤任弥勒县长,重修孙髯翁墓,并撰《辑刊凭吊孙髯翁先生墓诗碑序》,勒石于墓左,其文有“相传先生晚年,伤伯道无儿,幸中郎有女,远适弥勒,以舐犊情深,常遨游于丘、弥之间,设帐……[详细] |
![]() | 建水城东十里外的天缘桥,横跨于沪江河上,为三孔百拱桥,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为三孔石桥,跨河43米,正中建有二屋重檐亭阁一座,覆以八角赞尖顶。底层为桥面通道,南北引桥为石板铺砌的高坡,各向东西方向屈曲,形成一个横写的“S”型,犹如游龙一般,即将弹身飞腾。正桥加引桥全长121米,两旁镶有一米多高的块石栏杆、石雕狮、象各一对雄踞桥头,“每当天空雨雾,状若长虹之下饮,而首尾之蜿蜒,则础牙鳞集,雁齿横施,矮如游龙,其形势之奇特,又为临郡增一大观。” 桥南端有一石室碑亭,长6米,宽2米,以高2.74米的三棵石柱支撑,桥亭内有碑刻七块,记载建桥始末及其功德,书法甚秀,……[详细] |
![]() | 袁嘉谷故居袁嘉谷故居位于石屏县城异龙镇南正街22号,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5.8平方米,建筑面积875.9平方米,是一幢清代典型的木结构四合院民居楼房。故居内的陈设、展览是了解石屏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袁嘉谷故居大门雕梁画栋,一块红底金字-“经济特元”的直匾悬挂门顶。二重门顶一块黑底金字的“太史第”横匾映人眼帘,进入三重门是一幢四合院楼房。院子中央一棵枝繁叶茂的橙树长年翠绿,每到秋天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上排堂屋墙壁正中挂着袁嘉谷任浙江提学史时的半身巨照,楼上陈列着袁嘉谷的生平事迹、著作及书法作品,下排楼上展览着石屏的历史文物,两边耳房为袁嘉谷生前的书房,珍藏着他曾用过的文房四宝。袁嘉谷故居面……[详细] |
![]() | 大庄清真寺开远大庄清真寺位于开远市大庄回族乡大庄村南,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再建,清嘉庆十七年(1812)择地重建。全寺由大殿、两厢楼、叫拜楼、前厅、书馆、教长室、山门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9450平方米,建筑面积4179平方米。建筑设计院中有院,院里套院,正殿、叫拜楼、前厅依自西向东中轴线排列,书馆、山门另依坐北向南中轴线分布。大庄清真寺正殿建于嘉庆十七年(1872),单檐歇山顶七架梁结构,面阔五间20·7米,进深四间16米。寺中叫拜楼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三重檐攒尖六角顶,通高16.21米。教民贴切地称其为“醒梦楼”,赋联相赞:“平地起高楼直透九重仙府,半天喧宝训唤醒一邑迷人……[详细] |
![]() | 真武宫位于云南建水城东北20余公里,居南庄、钱家湾村西600米的云龙山上,为云龙山古寺庙建筑群的最高殿宇。云龙山山势穹隆,林木蓊郁,溪水鸣环,桃花夹涧,寺庙遍布其间。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知府黄明创建,光绪年间重修。1983年公布为建水县文物保护单位。宫坐西朝东,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屋架,面阔14.8米,进深 9.41米。宫内有木雕盘龙神龛,铜镜正中高悬,两侧铜瓶对衬,上悬“威尊斗极”鎏金匾额。龛内供奉道释铜像九尊,形态生动,神采飘逸。有的坐像高达2米余,为国家二级文物。殿周回廊畅通,殿前平台宽大,三面勾栏望柱。台中置一铜制香炉,高1.7米,形若殿宇。台下半月形水池一潭,泉水清澈,池前准提……[详细] |
![]() | 位于建水县西庄镇新房村委会老易屯村,横跨泸江河东西两岸的乡会桥是许多村中老人最爱闲坐看时光的地方。乡会桥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因封建社会科举乡试、会试的蔚然兴起而得名,为建水古桥中唯一的廊桥。乡会桥的楼阁建筑布局,为东西对称的横向重檐硬山楼阁,以纵向单檐巻棚屋顶建筑,过渡到主体建筑的纵向重檐硬山建筑楼阁——文星阁,体现了文星阁“居中为尊”的地位,构成乡会桥楼阁一高二低、两横三纵、大者居中、主次分明的外观特色,使桥阁浑然一体。位于乡会桥西端的乡会镇公所,与乡会桥一样具有传奇色彩。1949年,中共建水县委发动各区党员在滇南游击队武装的配合下,里应外合,夺取原乡会镇公所的枪支弹药,占领乡会桥,发动并……[详细] |
![]() | 南桥水电厂位于开远市城南冰泉山下,因邻南桥而得名,原称“云南矿业公司开远水电厂”。1937年开工,1942年落成。分引水、发电、供电三大部分,由主厂房、办公楼、水仓、引水渠、引水坝、碉楼、仓库等组成。南桥水电厂由德国西门子洋行工程师李必显勘测设计,厂区建筑面积6亩多,建厂时配置德国西门子制造的896千瓦水轮发电机两台,总容量1792千瓦。1955年增设哈尔滨电机厂制造的1000千瓦水轮发电机一台,装机总容量增至2792千瓦。南桥水电厂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云南第二座水力发电厂,是当时云南地区设备最先进、总装机容量最大、引水流量最大、设计水头最高、输电电压最高的水电厂,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文化遗产……[详细] |
![]() | 芷村火车站历史建筑群建成于1910年,是法国人建造的法式建筑,由车站站房、站长房、车站办公室等9幢欧式风格建筑及一处转车盘组成。2012年1月7日,芷村火车站历史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前的芷村火车站为一等车站,现在是滇越铁路上至今保留法式建筑较为完整的车站之一,也是滇越铁路上唯一的双翼站房。芷村是火车拉来的集镇,百年前有着商铺林立和餐饮兴旺的盛景。如今,它更添了几分岁月静好的韵味,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弥漫着一份从容与恬淡。每逢周三的集市,街头巷尾回荡着新鲜水果的叫卖声,人们尽情享受着热气腾腾的羊肉米线带来的满足感,而一家接一家的民族服饰店则展示着斑斓的风情。人间烟火气,最……[详细] |
![]() | 个旧云庙个旧云庙位于个旧市五一路南端,全称云省庙,又名云南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复修于1918年。天井正面是中殿,左右是厢房,殿前装有刻着十二生肖的青石护拦,殿为五开间,双搭两进结构,平脊飞檐,大型品字型屋架、单檐歇山顶建筑。中殿后面是云庙主殿关圣殿,关圣殿右侧是(石共)玩殿,左侧为财神殿。三殿均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宝顶鸱吻,翼角起翘。为清代及民国年间个旧锡商及金融、经贸活动中心。存有“个旧公议厂规”、“崇祀开山矿王序”、“会议个旧厂条规序”等矿业碑记。现为个旧市博物馆所在地。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电话:0873-7655866地址: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区五一路南端……[详细] |
![]() | 石屏火车站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寸轨个碧石铁路,是中国首条民营铁路,1903年始建。石屏段于1936年10月建成通车,1970年改建为米轨,2005年停开客运列车,货运照常进行。近百年来,个碧石铁路为滇南地区乃至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石屏站仍然是滇南地区货物集散地,继续为经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石屏站是个碧石铁路上到今保存完好的法式火车站。从碧色寨延伸到个旧,再由两地中心处的鸡街伸展到建水和石屏。个碧石铁路自1915年5月开工,直至1936年10月10日才全线开通。这条或许是中国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实现的是一群硬骨头式的中国工商业者的铁轨梦想。……[详细] |
![]() | 白寨大桥位于滇越铁路沿途的屏边县,因靠近白寨站被称为白寨大桥,是云南段上最大的铁路桥,历经数十年风雨却依旧雄伟屹立。据悉,1907年法国人修筑滇越铁路时,在屏边县湾塘乡与白河乡交界的白寨附近,被一条巨大的山沟挡住了去路,便在这里架设了一座钢塔架桥墩铁路桥,其建筑规模是滇越铁路滇段中最大的一座。史称“白寨大桥”。白寨大桥有8座钢塔架桥墩,最高的3、5、6、7号墩有34米,在1965年贵昆铁路上的可渡河特大桥建成以前。白寨大桥一直是中国桥墩最高的钢塔架桥墩铁路桥,桥梁为17段8米上承箱式钢钣梁,全长136米,其中有84.3米的长度处在半径100米的曲线上,桥面和桥墩总重374吨。……[详细] |
![]() | 个旧鸡街火车站位于云南省个旧市鸡街红旗路南端。建于1918年,1921年建成投入使用,主要建筑为中西合璧的仿法式建筑,有站房、候车室、储运室、行车道等,为个碧石铁路的中心枢纽站,东达蒙自,南抵个旧,西至建水、石屏,北至开远、昆明。民国二十年(1931年)个(个旧)碧(碧色寨)铁路终点站。个碧铁路系由云南民族资本集资兴建,轨距仅宽0.8米,为窄轨铁路,现已改成标准轨铁路(轨距1.2米)。旧火车站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坐南朝北,站内设有候车室、货运室、行车室、调度室等建筑,均为砖混结构,设百叶窗。候车室平面方形,两层,通南阔8米,南面设有月台。……[详细] |
![]() | 云鹏图书馆云鹏图书馆位于泸西县城县第一中学内,建于1933年。图书馆内-代古籍善本及四部丛刊,张冲赠《万有文库》等典藉,今为泸西一中图书馆。图书馆为中式建筑,单檐楼房五间,四周设回廊,面阔26.1米,进深5.8米,通高11.6米。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云鹏图书馆由张冲捐资修建,以张冲的字云鹏作馆名。张冲(1899-1980年),彝族,泸西县人。他早年任滇军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及抗日战争均立战功,尤以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军功卓著。后至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曾任云南省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详细] |
![]() | 虹溪石牌坊位于弥勒县虹溪镇东门街中段。青石建造,东西向,占地面积64平方米,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坊通高40米,宽6米,三重檐四柱三间,柱脚石墩有八个石狮子相对而立。坊头正中有一块镂空的石龙盘抱的直匾,上 书“圣旨旌表”,下面横书“三代一品封典”的石匾。坊台基东西两面各有垂带式踏道七级,两边直柱上有三副对联。坊系虹溪王炽请通海名匠建造,王炽是当时云南富商之一,曾捐巨资效忠清廷,故受清廷敕封。王炽对地方也曾有过一些善举,有“乐善好施”的乡评。石坊雕琢精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3年公布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坊台基东西两面各有垂带式踏道七级,两边直柱上有三副对联。坊系虹……[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