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武威市旅游

武威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亥母寺遗址 位于武威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西南的祁连山中。据乾隆《武威县志》“亥母洞,城南三十里,山上有洞,深数丈,正德四年修”的记载及出土物判断,该洞窟应开凿于西夏正德四年(1130)。1985年前后,当地农民在洞中挖出一大批西夏文、藏文文书和经卷,以及帛画、唐卡和绣花鞋等。1989年,武威市博物馆对已暴露的洞窟及窟前寺庙遗址进行了初步清理,又发现洞窟三个,洞窟中均发现有藏文经卷、残页、塔婆、瓦当等文物。特别是一号洞窟,除发现以上大批西夏文物外,还有各种泥质和石质造像、瓷器、铁器、藏文石碣、残碑、各种陶范、丝织物以及壁画残片等。……[详细]
  青咀喇嘛湾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南营乡青嘴村东北1公里。唐代家族墓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1945年夏鼐首先在此发掘过墓葬,1980年又清理弘化公主等葬墓6座,均为单室砖墓。出土有灰陶碗、木器、丝织品等遗物。自民国初年至1980年先后发现弘化公主、代乐王慕容明、辅国王慕容宣彻、青海王慕容忠、政乐王慕容熬鬼、金城县主、燕王慕容曦光、元王慕容若夫人、大唐故武氏夫人墓志九方,墓志铭年号从圣历二年(699)至乾元元年(758)。知此墓群为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地。墓群保存较好,是唐墓保存最多的一个地点,对我省唐-古和唐史研究有重要价值。……[详细]
  雷台观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乡新鲜村内。建在高8.5米、南北长108、东西宽60米的夯筑土台上,台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在台上始建雷台观,现存建筑雷祖殿、配殿、三星殿等,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建,1981年对台上建筑进行大规模加固维修,并搬迁城内火神庙大殿前卷棚为雷祖殿过殿。雷祖殿为土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式,前后有卷棚,深6.6米,面阔三间13.3米,高10米。三星殿土木结构,二层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4.8米,进深三间9.8米,左右回廊深3.2米。保存情况较好,对研究建筑史有重要价值。 ……[详细]
  莲花山塔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松树乡松树村莲花山顶,亦称“镇妖塔”,占地面积33.2平方米。民国16年(1927年)武威大地震坍塌,民国21年(1932年)重修。是仿印度楼阁式古建筑建造的一座八角七级砖塔,现塔为八角七层,从下起第一、二、三、五层均设有小门,设门位置交错。每层置单檐,檐为砖叠涩跳出,每角装有风铃,至塔顶为陶制圆状刹。周长22米,直径6.5米,高21米,全以条砖叠砌,角角翘檐,挂有风铃,顶有陶制古刹,塔内塑有文殊师论菩萨像。原塔冠是生铁而铸,三面为佛像,内装佛经,人们称经顶。……[详细]
  秦氏民居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海藏村七组。该建筑坐北向南,南北长约96米,东西宽约80米,占地面积约7680平方米。庄墙高约12米。前后筑墩,辟南门,分内院和外院,内院为四合院布局。北为堂屋,二层楼,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顶,前出廊;东西厢房各五间,硬山顶,前出廊;倒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庄门石条砌筑,雕花。门楣题“味经遗范”,两侧对联“积善前程应远大,存仁后地自宽宏”,均为杏卿(即贾坛,为民国时期武威名人)书。该建筑整体保存完整,是研究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居庄园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详细]
  武威吐谷浑王族墓群位于武威市西南祁连山北麓,分为以慕容智墓为代表的岔山村区(“大可汗陵区”)、以弘化公主和慕容忠墓为代表的青咀喇嘛湾区(“阳晖谷陵区”)和以党氏墓为代表的长岭-马场滩区(“白杨山陵区”)三大陵区。墓葬均具有唐代早中期高等级墓葬的特征,以唐代葬制为主,兼有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因素。该墓群的发现,生动揭示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百年间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历史史实,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详细]
  陆氏民居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大街再就业市场院内,陆左汉住宅,陆左汉生卒,事迹不详。该院南北长20米,东西宽17米,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建筑坐北向南,由街门楼、倒座、东西厢房、天井、堂屋及东西厢房组成,为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堂屋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进深一间。倒座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堂屋二层,硬山顶式,前出廊,南为倒座,东西厢房,均出廊,前门墙木质装修,门、窗等做工精细,保存了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及艺术。后经修葺现保存较好。此院为凉州区境内保存较好的一处古民居。……[详细]
  大靖古建筑群包括马神庙、火庙大殿及财神阁。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马神庙:东至南、北厢房东墙外侧连接线以东7米,南至南厢房南墙外侧以南2米,西至大殿西墙外侧以西5米,北至北厢房北墙外侧以北2米。火庙大殿:东至大殿基座东侧底边以东10米,南至大殿基座南侧底边以南10米,西至大殿基座西侧底边以西10米,北至大殿基座北侧底边以北10米。财神阁:已划定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坝山墓群位于武威凉州区古城乡。1983年因建砖厂,陆续发现各代墓葬,大多为土洞墓,少数为砖室墓,出土大量遗物。1984-1985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6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近千件。据发掘情况,五坝山既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遗址,又是一处两汉、魏晋、西夏时期的墓葬群。遗址0土的精美彩陶属马家窑文化在甘肃西部地区的新类型。西汉中期墓葬0土的金花,工艺水平高,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西汉墓中的壁画上,其人物、山水和狩猎、宴饮场面绘画技巧娴熟,色泽鲜艳。……[详细]
  马神庙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南关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占地面积755.58平方米,坐西朝东,由夯土台、大殿和2座厢房组成。大殿建在高1米的台基上,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通长11米,进深三间,通宽10.6米,周围廊。大殿南北两侧有民国改建二层木楼,建筑形制相同。该建筑经历代修缮,保存了明至民国时期古浪县庙宇的建筑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是道教文化在当地传播的历史见证,是研究当地宗教史的实物资料。……[详细]
  土门古建筑群包括罗汉楼、山陕会馆及三义殿。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罗汉楼:以楼体基座底边为基准,向东延伸10米,向南延伸5米,向西延伸10米,向北延伸5米。山陕会馆:东至会馆东院墙外侧以东2米,南至南院墙外侧以南5米,西至西院墙外侧以西2米,北至北院墙外侧以北2米。三义殿:已划定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满城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乡新鲜村窑沟北侧。是一座大型土筑古城。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60米,城墙夯土版筑,高10米,基宽4.6米,夯层厚0.15--0.18米,四角各有一正四棱台体角墩,边长均为11.4米,另有马面4个。开东、南、西三门,东西二门门宽8米,门外各有一瓮城,呈半圆形,半径35米。瓮城城墙亦夯土版筑。《大清一统志·凉州府城·城池》:“又满城,乾隆二年建筑。” 城址保存较差,对研究城建史和清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南沙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城西8公里处。墓群出土器物及墓葬结构具有典型的魏晋风格。 1976年发现1座砖室墓,出土各种随葬品30余件。同年,武威地区文化馆同文管会发掘两座墓葬,出土一批陶、金、铜、漆器等文物 ,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后室组成。墓道为斜坡式,墓室用黑白两色组成花纹图案,墓顶彩绘藻井图案。还发现前秦建元十二年(376)的宋华墓表(现藏于武威市博物馆),这是武威市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块墓表。……[详细]
  王景寨城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村东100米。是一座土筑古城。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0、南北宽150米,面积37500平方米。仅西面隐约有残垣遗迹。采集遗物有绳纹灰陶片、残砖瓦和石器,出土有有石磨盘、石碾子、铜镞、五铢钱币等。五坝山3号汉墓木牍记:“张掖西乡定武里田升宁,今归黄泉……”,据此可初步推断,可能为汉张掖县故城,揟次县城。城址保存较差,对研究城建史和汉代武威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武威蝴蝶楼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植物园(东关花园)内,原为民国当地军阀马步青的别墅。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761平方米。主体为三层,长9米,宽8.6米,中高8米。两边为两层,各长12米,宽6.6米,高6米。楼内有客厅、舞厅、浴池、卧室等,房间51间。楼下设地下通道,楼上有放哨岗楼,防范设施齐全。该建筑具有中西合璧风格,其青砖廊柱用我国传统材料塑造了欧式风格,是民国时期建筑创作演变的实物例证。……[详细]
  位于土门镇东北隅柏台院内,因柏树苍翠,故名,曾为古浪八景之一。柏台院内原有殿宇多座,皆毁于民国16年(1927)大地震,唯存三义殿。三义殿坐北向南,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面宽3间,进深l间,前为重檐,后为单檐,前廊、立柱、卷棚、灰筒、滴水槽、重檐歇山顶,形体厚重古朴。殿内有刘备、关羽、张飞3尊塑像,高约3米,两侧塑立侍2童,塑像面容丰润,体态端庄,形神逼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城堡魁星阁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大柳乡王城村二组,魁星阁建在3米多高的夯筑土台上。平面呈方形,面阔一间,进深周围出廊,为重檐歇山顶。第一层四围砌以青砖,墙体西侧有青石台阶。阁身包括第二、三层,按相应比例依次缩小,其结构与底层不同,为井框式木架结构,仅四柱与梁、枋相扣,起承重作用。四周有廊,重檐歇山顶聚台、楼、阁于一体,别具一格。第三层阁内有魁星神。第三层阁上悬挂有题为“魁星阁”三字的匾额。……[详细]
  火庙大殿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南关村,现存建筑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占地面积318平方米。大殿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通长12米,进深二间,通宽8.7米,周围廊。火庙大殿有确切的建造年代,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建造工艺及特点,对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建筑断代依据,同时也是研究清代河西地区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1990年被古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岔口驿堡遗址位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岔口驿村北15米处,堡址平面近似方形,围墙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80米。墙体为夯土版筑,中间夹砂石、石块、石板,底宽4米,顶宽2米,高6米。西墙开门,宽约6米。女儿墙残高0.60--1米,有射孔。四角有墩,现仅存东北角墩。岔口驿曾为明代驿站,该遗址为研究我省境内明清时期驿站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郭家山遗址位于武威凉州区丰乐镇东湖村北约1公里处。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文化层厚1.5-2.0米。从遗物判断,该遗址应属马厂类型。1974-1984年,当地村民集体挖堆积灰层作为肥料上地时,挖出大量的彩陶及红、灰夹砂陶罐。陶罐饰有堆塑纹和绳纹等。1990年以来,武威地、市博物馆先后几次进行调查,发现彩陶、纺轮、石刀、石斧等遗物。此外,还发现有汉代砖室墓葬。……[详细]